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海阳市派驻村第一书记闻令而动,把抗击疫情作为践初心、担使命的主战场,积极配合驻地党委,努力带领党员群众投身抗击疫情阻击战。

东村街道凉山后村第一书记刘鹏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第一书记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宣传员”。从大年三十起,海阳市东村街道凉山后村第一书记刘鹏就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排查登记湖北武汉返乡回村人员,要求其在自家进行自我监测(村卫生所每天定时测量体温),通过喇叭广播、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全村村民进行宣传,劝阻任何大范围的聚餐、聚集,并想方设法购置电子测温仪2个,消毒液200斤,确保路口检测人员自身安全,严守最后一道防线。

徐家店镇岚店村第一书记修晓雷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场所都必须防控到位,绝不能出现任何遗漏。”海阳市徐家店镇岚店村第一书记修晓雷抢抓战“疫”先机,协同村“两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全面动员部署,积极调动村里党员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热情;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在进村路口24小时轮流值守,严禁外来人员进村,对拜年走亲戚者进行劝离,对外地子女回家带老人看病的,村里安排专人进行接送,切实扎紧疫情流入口。针对一些村民急需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情况,他和村“两委”研究决定,成立便民服务队对村里物资实施统一购买,让村民足不出村也能保障物资供应。

方圆街道南城阳村第一书记姚辉东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海阳市方圆街道南城阳村第一书记姚辉东积极投身到这次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场,带领村“两委”干部不辞辛劳跑遍南城阳村800余户(其中外户多达200余户),摸清全村重点监测人员底数;全面宣传防疫政策,制作横幅11条,所有村小组全覆盖;全面设卡巡逻、严防死守,设置卡点10个,与村“两委”干部、党员一起轮流值班,责任到人,全面保持战“疫”状态。

二十里店镇靠山村第一书记李振友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海阳市二十里店镇靠山村第一书记李振友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村小组为网格,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以3人为一组,紧盯武汉返乡人群、有武汉人接触史的本地人群等两类人群,通过逐户摸排核查,重点掌握了3户6名武汉工作学习返乡人员信息,要求做好自我隔离,配合相关部门做疫情监测工作,目前6人及其家人健康状况良好。

小纪镇新庄头村第一书记刘海超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海阳市小纪镇新庄头村第一书记刘海超迅速响应,在大年三十就在村里开始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做到三个确保:第一确保外出返乡人员足不出户,每天由镇卫生院安排专门人员为村里返乡人员监测体温两次;第二确保种植经济作物的家庭不外出销售;第三确保村内群众不串门聚集。目前共在关卡劝返外村走亲访友人员70余人。

海阳市经济开发区西大滩社区第一书记李效强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村内人口较多,防控压力大怎么办?”海阳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书记李效强迅速召开村“两委”防疫部署会议,发放1000多张新型冠状病毒明白纸,悬挂8条横幅标语,通过村民微信群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和有关政策措施解读;放置3个警示牌,严控社区关卡进出的人员,每天安排专门人员对值班区域和社区每个楼层进行消毒处理,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

二十里店镇梨园后村第一书记董福全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海阳市二十里店镇梨园后村第一书记董福全重点抓好舆论引导工作,坚持“不信谣、不传谣”的舆论引导,用村广播宣传上级权威部门准确的疫情信息,告诫广大村民不是官方发布的数据和通报不得随意转发、传播、评论,不是准确真实情况不散播、不上报;同时,耐心做好安抚工作,积极鼓励大家相信党和政府,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龙山街道潮外村第一书记于庆友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海阳市第一书记冲在第一线!

海阳市龙山街道潮外村第一书记于庆友会同村“两委”,成立了三十多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组,用高音喇叭向村民宣讲上级疫情防控指示精神及防疫常识,组织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对村重点路段和村内畜禽设施定时消毒,督促党员群众做好日常消毒,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及时清理村中垃圾并进行消毒处理,村党支部集中统一定购发放日用囗罩,为村里群众提供安全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