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煙臺的抗“疫”前線眾多防疫戰士中,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是生活中相互扶持的伴侶,是防疫戰場上同心的伉儷。下面,就跟隨小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們的故事吧!

蓬萊市:戰鬥在防疫一線的煙臺90後“夫妻檔”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春節前後,新冠肺炎防控形勢陡然嚴峻,大年初二,王歡夫妻雙方都接到了各自單位關於結束休假、返回單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匆匆將不滿3歲的女兒交代給父母后,兩人便立即返回各自單位,全身心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在蓬萊市大辛店鎮,王歡主要負責各類數據彙總上報、工作總結、數據分析、意見建議提報等工作,面對全鎮126個村、40餘家企業以及2個高速卡口共計6.5萬餘人的數據量,他提前謀劃,提出建立全鎮重點人員數據庫的工作思路,全面梳理全鎮相關人員數據,建立了囊括流動人員身份、來(返)蓬時間、來源地、隔離措施等30餘個數據指標的鎮級數據庫,為全鎮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自開展防疫工作以來,為確保提供的數據準確有效,他每天最多隻能休息不到4個小時,堅守在工作崗位進行數據分析比對。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同樣奮戰在煙臺萊山區解甲莊街道防疫一線的妻子,日常駐村值夜直到晚上10點多。兩個人想孩子了,只能利用吃飯的間隙,與孩子視頻看一眼,便又投入到工作中。談起疫情防控工作,王歡說:“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黨員幹部,在組織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豁得上,跟俺對象雖身處異地,但我們都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希望能為疫情早日結束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給孩子樹個榜樣!”

福山區: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她,是福山疾控中心的疾控戰士。

他,是衛生監督所的“藍色盾牌”。

疫情來臨,夫妻倆挺身而出、逆行而上。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妻子邢月梅在正月初二直面患者,為福山區第一例確診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從初二開始已經多日未回家的她,至今仍堅持在流行病調查一線。

邢月梅每天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面罩、護目鏡、雙層手套,零距離跟病人接觸,詳細瞭解病例發病前後的接觸史、曾經去過的場所、乘坐過的交通工具、發病時間、發病過程及就醫情況等,所有細節都不能錯過,確保萬無一失。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丈夫曲寶磊作為衛生監督所的一名隊員,和全體同事一起衝鋒在前,對醫療機構、消毒產品生產企業、消毒產品經營單位、公共場所等單位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確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消費環境、就醫環境及生活飲用水、公共用品符合衛生、健康、安全的標準。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近幾日邢月梅一直咳嗽,丈夫看她吃西藥一直不見好,午休的時候去開了中藥。夫妻倆在疫情一線奮戰,8歲的女兒丟給姥姥姥爺照顧。孩子要找爸媽,兩位老人只好告訴她,爸爸媽媽在戰鬥一線。乖巧懂事的女兒通過視頻鼓勵爸媽:爸爸加油!媽媽加油!中國加油!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女兒曲涵雅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女兒的畫

牟平區:他們更需要你

“37度5,昨天是38度8,已經退燒不少了,堅持吃藥,明後天應該就能痊癒了。”

“那你今晚能回來嗎?”

宋文弢經過短暫遲疑,“對不起,楊楊,今晚實在太忙了……可能還是……”

“哎呀,跟我道歉幹嘛?你可別忘了,我是絲毫不遜色於你的鄉鎮女幹部。”

王楊,中共黨員,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近期工作的農村防控現場距離城區的家61公里。而她的未婚夫宋文弢則也是年輕的共產黨員,被抽調到牟平區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從那時起,他們二人就一同奮鬥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也是從那時起,凌晨兩點宋文弢下班後短暫的幾分鐘視頻聊天時間,成了每天小兩口“見面”的時間。

連日連夜的盯防輪轉,王楊發起了高燒。雖然父母都是醫生,未婚夫又是衛健局的工作人員,但這次發燒王楊卻是自己扛過去的,因為一家人都已經在戰場上與肺炎展開了殊死搏鬥。“這個時候,不用為我分神。”王楊說道。“等我好了,我馬上返崗,堅決不能這個時候掉鏈子!”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同是93年出生的王楊和宋文弢,都是抗爭在疫情一線的年輕黨員,他們在疫情面前,展現出的無懼無畏與無私,令人動容。2003年非典肆虐時的孩童,如今在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卻已成堅守一線的中流砥柱。

海陽市:攜手戰“疫” ,“80後”最美伉儷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同是1986年出生,同是海陽市中醫醫院的醫生,在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時,郝磊與殷中萍夫婦做出了同樣的決定:並肩作戰,直到勝利!從1月21日至今,兩人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從白天到黑夜,他們身處同一所醫院,卻常常說不上一句話,從診室到值班室,他們將年幼的孩子拋給了父母,甚至連親人去世也來不及看上最後一眼,當小萱問他們,戰疫情,捨棄這麼多值嗎?他們只說了一個字,值!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郝磊(左)去隔離病房檢查

“我們發熱門診是24小時值班制,特別是疫情期間,門診量特別大,其他科室的醫生也趕來支援,可以說我們是眾志成城,堅決要打贏這場戰役。”郝磊是海陽市中醫醫院發熱門診的一名醫生,在疫情發生後,同在醫院工作的妻子殷中萍也自告奮勇,加入了抗疫隊伍。很多人認為,兩人在一起工作,一定會經常見面,很幸福,但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郝磊和妻子幾乎很難見上一面。“我們那時候的狀態大多時我在崗她休息,她休息我在崗。”說到與妻子每天的擦肩而過,郝磊只能苦笑:“我覺得這就是醫生的真實生活吧,為了患者,我們只能犧牲個人時間,這是一個醫生的本分。”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殷中萍在工作中

看,基層黨員伉儷的“疫”線告白

▲郝磊正探望隔離觀察中的老人

“我們有兩個孩子,兒子6歲,女兒只有3歲,都是特別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齡,但沒有辦法,在眼下疫情來勢洶洶的時候,我們必須堅守在崗位上。”郝磊說。在抗擊疫情的幾天裡,他們把孩子完全拋給了父母。“孩子小,實在太想爸爸媽媽了,沒辦法我們只能開啟微信視頻聊天,透過屏幕親一親孩子。”郝磊坦言,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是天職,再苦再累他和妻子也沒有一絲猶豫,但他們真正愧疚的是孩子和家人。

“患者其實特別依賴醫生,特別是疫情期間,很多人發熱後心裡特別焦急,他們特別需要醫生的安慰和診斷,每當看到患者康復,我就打心眼裡歡喜,這些天的付出和努力全都值得了。”小萱問郝磊,如何看待此次防疫阻擊戰時,他不假思索地說:“我們一定會打敗疫情,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能夠早日獲得勝利,萬眾一心,團結協作,我們沒有不勝利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