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鄭國率先崛起於春秋初期的鄭莊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剪梅73014109


毛主席曾說,春秋時候有個鄭莊公,此人很厲害。他對國內鬥爭和國際鬥爭都很懂得策略。

元前757年,鄭莊公出生時,先出腳後出手。所以母親姜氏給鄭莊公起了“寤生”的乳名,就是逆生的意思。周代第三位國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春秋初期政治家。

在執政期間,政治上,鄭莊公攘外安內,使得鄭國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局面;經濟上,鄭莊公重農興商,積極發展商品經濟,不斷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外交上,鄭莊公藉助外力清除了鄭國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最終使得鄭國稱“小霸”於諸侯。

武王伐紂,建立周朝,而後分封各國,周天子自此成為天下共主。各種禮儀的制定、諸侯的賞罰等,周天子都是說一不二的,其他諸侯國也願意聽取周天子的意見,遵從其決定。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威望銳減,很多命令得不到執行,有時候諸侯國還會與周對著幹,究其原因,是周並不是中央集權式的,從周幽王開始後,對於諸侯國的約束力就越來越小,而真正將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形象破壞掉的,應該就是鄭莊公的那一箭了吧!

起初,鄭莊公使了一些小性子,把周王室的屬地糧食收割了,周王很不高興,就想用一些辦法分掉鄭莊公的權利,讓他收斂一些。剛好,鄭莊公假借周天子的名義,打敗了作亂的宋國和衛國,諸侯都將鄭國作為諸侯首領來看待,隱約忽視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周桓王就乾脆削掉了鄭莊公在周朝卿士的職位,鄭莊公也不幹了,不當就不當,那我就不朝見天子。周桓王生氣了,後果很嚴重,集結了陳國、蔡國、衛國等幾個國家去討伐鄭國,周是天下共主,名義上權利很大,諸侯國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得聽從周的調遣,可是桓王找的夥伴不是很給力,當時的大國除了鄭國外,就是齊國、魯國這些,其他的實力都比較小,所以從一開始陳國、蔡國、衛國都不是鄭國的對手。剛一交戰,陳國等就已經落敗,鄭國有個大夫叫祝聃的,亂軍之中一箭射傷了周桓王,桓王落敗,慼慼然的回去了。

祝聃這一箭,射傷了不僅僅是周天子,更是將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形象完全破壞了,諸侯明白了周天子也是可以戰勝的,自此就開始了春秋混戰,諸侯國時不時的挑釁一下週王室,甚至後來還出現了楚問九鼎的事情。

和兄弟掐架,和領導幹仗,鄭莊公就是這樣吹響春秋爭霸的


向天空


鄭莊公是春秋時期十二諸侯國中鄭國的國君,他在位的時間有43年(前743年-前701年)。《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記有他的事蹟,史料的來源是《左傳》。鄭莊公這人“很厲害”,“他對國內鬥爭和國際鬥爭都很懂得策略。

鄭莊公怎麼“厲害”,怎麼“懂策略”?有一段故事,即從《左傳》所選的《鄭伯克段於鄢》。此故事載於《古文觀止》,流傳很廣,中學語文課本里也選用過這篇作品。

春秋時期,鄭國作為一箇中等諸侯國,管轄的地域,大概包括今河南鄭州市周圍幾個縣的範圍,都城在鄭州市以南的新鄭縣一帶。鄭莊公是鄭武公的長子,鄭桓公的長孫。鄭桓公是西周末年周宣王的弟弟友,受封后有計劃將封國內的人員和財貨轉移到東方。在西戎滅周之戰中,鄭桓公戰死。西周亡後,周平王東遷,鄭桓公的兒子鄭武公在今河南省附近重新建國。由於鄭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在鄭武公的治理下,商業、農業、手工業快速發展,很快成為新興而富裕的國家。鄭武公鄭莊公父子倆先後任東周王室卿士,處於掌權的有利的條件。鄭莊公上位後,很能幹,是最早作“挾天子以令諸侯”嘗試的人。

對內,鄭莊公適時清除了以弟弟公叔段為代表的反叛勢力,鞏固了統治。鄭莊公的母親姜氏不喜歡他,偏愛小兒子段。鄭莊公當政後第22個年頭,母子三人間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糾紛事件。事件從醞釀到暴發經歷了很長時間。在20多年的時間裡,鄭莊公一忍再忍:滿足其母封京邑給太叔段的要求,任由其封地城牆超過先王之制、強命西和北邊區的城邑歸順段、段繼而將原是兩屬的邊邑收歸為自己所有,擴展到廩延;當段積極修治城牆,集聚百姓糧草,修整盔甲、武器,組織步兵和戰車,將要與裡應內合的武姜偷襲都城時,矛盾達到頂峰,鄭莊公才向大臣宣佈,組織大量軍隊(車200乘)討伐,太叔段力不能擋,狼狽逃竄至鄢地(今河南鄢陵縣境),鄭莊公率軍伐鄢,逼迫太叔段逃亡鄰國避難。鄭莊公雖恨其母,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後經臣下勸慰調解,演出“掘地見母”的戲碼。此即不失孝道。鄭莊公在平息其弟的叛亂過程中,做到有理、有利,仁至義盡,把控全局,適時出手,實為高明的政治家。

對外,鄭莊公則聯合齊、魯兩個大國,攻打宋國和衛國,又制服陳國和蔡國,滅亡了許國,也打敗過北方少數民族,在中原地區稱盛一時。鄭莊公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裡,搶割王室的糧食,不朝見天子,甚至與天子武裝對抗,射傷周桓王,使天子顏面掃盡。

在春秋初年的政治舞臺上,鄭莊公威風一時。但是鄭國也有幾個不利的因素,國家比較小,建立的時間又短,不是太強盛,加之內部爭權,無暇外顧,終未成為真正的霸主。






張正才中醫健康講師


百善孝為先,鄭莊公首先無疑是一個孝子。

《古文觀止》中就記載了鄭莊公的孝的故事。

鄭莊公元年(前743年),武姜請求把制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市區西北12公里、峽窩鎮上街村。自此以西,地勢險要,虎牢關尤扼要衝。 )作為叔段的封邑。

鄭莊公說:"那裡不行,因為制邑地勢險要,是關係國家安危的軍事要地。"武姜改而威逼鄭莊公把京邑(今鄭州市滎陽東南二十里 )封給叔段。

京邑乃鄭國大邑,城垣高大,人口眾多,且物產豐富,鄭莊公心裡不肯,但礙於母親請求,也只好答應。

鄭大夫祭仲進諫道:"京邑比都城還要大,不可作為庶弟的封邑。"鄭莊公說:"這是母親的要求,我不能不聽啊!"叔段到了京邑,整頓軍備,與他的母親武姜陰謀襲擊鄭都。

鄭莊公深知自己繼位母親大為不悅,對姜氏與叔段企圖奪權的陰謀也清清楚楚,但他卻不動聲色。

叔段在京城的反常舉動引起了人們議論,大夫祭仲又對莊公說:"凡屬都邑,城垣的周圍超過三百丈,就是國家的禍害。所以先王之制規定,封邑大的不超過國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現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麼能容忍呢?"

鄭莊公很無奈的說:"姜氏欲之,焉闢害?"意思是姜氏要這樣,我哪裡能避開這個災禍呢?

祭仲說:"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給叔段安置個地方,不要讓他再發展蔓延。一經蔓延就難於對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難除,何況是您受寵的兄弟呢?"

鄭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先等等看吧。"

鄭莊公二十二年(前722),叔段果然襲擊了鄭都,武姜做內應。

鄭莊公派軍攻打叔段,京城的人們都背叛了叔段,叔段無奈逃到鄢(今河南省鄢陵縣),鄢邑的百姓潰逃了。叔段不得已又逃亡到共國(今河南省輝縣)。

於是鄭莊公把他的母親武姜接到城潁(春秋鄭地,在今河南襄城東北。),對於母親的行為鄭莊公非常生氣,發誓說:"不到黃泉,不與她見面。"過了一年多,鄭莊公又後悔自己說過的話,很想念母親。

大夫潁考叔向莊公獻禮,莊公賜給他食物。考叔說:"我有老母,請您把食物賜給我的母親吧。"莊公說:"我也很思念我的母親,但又不能違背誓言,怎麼辦呢?"考叔說:"挖條地道到有泉水處,你們母子就可見面了。"

於是莊公依照他的辦法,終於見到母親。此後莊公母子之間的關係大為改善。


巨人下的歷史阿三


鄭桓公、鄭武公開疆闢壤奠定了基礎,鄭國地處中原核心,經濟發達也起到足夠的支撐,使鄭莊公能實現其霸主之才。

鄭莊公在位二十年方才平定了共叔段內亂,再向外爭霸,可見隱忍之功。鄭莊公遠交近攻,雄才偉略,初期以王命行征伐、聯齊魯制宋衛,再積蓄足夠力後與周天子在繻葛之戰撕破臉皮, -舉擊破周天子及衛陳蔡等反對勢力。宋衛陳蔡齊魯均成為了鄭國之與國,唯命是從。而相對而言,宋國有莊公與殤公之爭,衛國先有桓公、州籲、宣公之爭,後有衛宣公諸子爭位,內耗不息,又外戰不停,最終為鄭國擊破。但鄭莊小霸隨著四公子之亂和齊襄公崛起而消亡,鄭厲公與虢國平定周朝王子頹之戰是小霸之餘暉,鄭厲公死後鄭國成為了春秋配角。

從客觀原因,鄭國失霸的原因在於處於四戰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不利,飽受大國壓迫,北面西面為晉,西面還有秦,東面為齊,南面為楚。鄭國體量太小,期口糧食不利於長期爭霸戰爭,莊公也就打了宋國、陳國、蔡國之類的小國。鄭莊公能力也不足,沒有齊恆公晉文公統率諸侯的能力;同時選繼承人犯有巨大錯誤,故強國齊國、晉國、楚國爭霸時,鄭國就邊緣化成弱國任人宰割。

鄭莊公在立儲問題有重大失誤。太子鄭昭公驍勇善戰,極具軍事才能,但缺少政治才能,倨傲狂妄,剛愎自用,尚未繼位,因拒婚開罪於齊國,因小事伐魯開恩魯國,同時宋國支持鄭厲公,乃至到後期宋魯陳衛蔡聯合納厲公。鄭厲公有韜略權謀,聯合了宋衛陳蔡魯支持奪權,頗有乃父之風,完勝昭公、鄭子變、鄭子儀等競爭對手,但為人陰險毒辣,刻薄寡恩,背信棄義,註定不能屈居於他人之下。而鄭莊公末能處理好,釀成後來昭厲之爭、四子爭位。更愚蠢的是,鄭莊公明知高渠彌狼子野心,與昭公有重大矛盾,仍允其高位,這還是歸於莊公身為政治家不夠狠,最終高氏弒殺昭公。


若同流水


鄭莊公是鄭武公的兒子,從小受到父親的耳濡目染,有王霸之心,是個不安分的主兒他母親武姜生他的時候碰到難產,因此很不喜歡他,而是喜歡他的弟弟。到了鄭莊公即位的時候,母親和弟弟開始找他的麻煩。而鄭莊公對母親和弟弟表面是極好的,可以說母親和弟弟要什麼他就給什麼!

但是他母親和弟弟顯然不滿足這些,他們串聯親信,整合軍隊,想要取莊公之位而代之。就在公叔段想要幹一票 的時候,鄭莊公率軍隊輕而易舉的把他打了個全軍覆沒,其實這些早在鄭莊公意料之中,他知道他弟弟的野心,只是一直在隱忍罷了,等的就是他弟弟飛蛾撲火!

解決了國內矛盾,鄭莊公開始向外擴張,先後擊敗了宋國、衛國、陳國、蔡國四國的聯軍,把宋國的公子馮扶持做了傀儡國君。隨後公元前712年,鄭莊公與齊國、魯國聯合吞併了許國。

看著鄭莊公日益壯大,最不高興的就是當時周天子周平王。周平王找了個藉口把鄭莊公的客卿權力給取消了。畢竟這時期鄭莊公羽翼未豐,周平王勢力削弱,所以溝通了幾次又和諧了,就有了著名的“周鄭交質”。周平王過世後,他的兒子周桓王決定打鄭莊公這隻大老虎,這就有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繻葛之戰,最終以周桓王大敗,鄭莊公大勝而結束。

繻葛之戰後的鄭莊公,個人威望達到了人生頂點,至此華夏諸侯幾乎都雲集在鄭莊公的旗幟下之下,鄭莊公也基本取代周天子,儼然成為重振華夏的帶頭人。不久後又率軍幫助齊國打敗了北戎的進犯。

就這樣,周王朝從“天下一統”,一眨眼間成了諸侯爭相宰割的羔羊!這一切都歸功於鄭莊公!

綜上所述,鄭莊公是個外表忠厚,心思縝密,老謀深算的人。能屈能伸,能隱忍,又有著不安分的心,有深謀遠慮!掘地見母更是可見他的孝順。

所以他能成事!他是春秋王霸之業的開啟者,是真正意義上的春秋第一個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