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王爺起兵的那麼多,為什麼只有燕王朱棣成功了?

超級新人1


這裡糾正一下,歷代王爺起兵,不只是朱棣成功了,其實還有一位,他就是南北朝時南朝宋朝的宋孝武帝劉駿,他本來是武陵王。元嘉三十年,他的父親,開創“元嘉之治”的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劉劭所弒,劉劭自立為帝。同年三月,他從江陵起兵,率軍討伐劉劭,先後攻克南洲,溧州等地。至新亭修建營壘擊敗劭軍直逼建康,於是臧質等人響應,同舉義旗,建康的禁軍很快便被劉駿的軍隊擊潰。五月劉駿攻下建康,斬偽皇帝劉劭及二兄劉濬。劉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各賜爵一等,參加過征戰的賜爵二等。對年邁、鰥夫寡婦 、孤兒、病殘不能生存的,每人賜谷五斛。陳租舊債不再徵收。被罰服長期勞役的儘量寬恕。並追封文帝廟號為“太祖”,諡號“文皇帝”。他本人死後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祖”。

如果把問題改為“在大一統王朝,歷代王爺起兵,為什麼只有朱棣成功了”會更好一些。

至於朱棣的成功,只能說半是人力,半是天授。建文帝的一把好牌被自己打爛了,朱棣本人能力是諸王之冠,按照優勝劣汰的法則,皇位也該是他。再加上戰場上一些匪夷所思的巧合幫朱棣度過一次次難關,運氣不是一般的好,這才能成功,而運氣,也是能力的一種。


青史拾貝


朱棣的成功具有不可複製性,歸納起來就兩點:一是有逆天的運氣,二是建文帝的“豬隊友”實在不爭氣。


歷史上藩王起兵造反的是不少,但翻遍二十四史,以一地藩王對抗中央政權,最後還能造反成功坐上皇位的,就朱棣一個,這個成功的概率都能趕上中彩票了——還得是掏空獎池的那種~

首先要確定的一點是:朱棣想當皇帝,但他不想造反。

漢初的七王之亂,何等不可一世,最終依舊兵敗身死,那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列土封疆,封國內的軍政財一把抓,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吳王劉濞起兵時,直接炫了一把富。

敝國雖狹,地方三千里;人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餘年,其王君皆不辭分其卒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餘萬。敝國雖貧,寡人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凡為此,願諸王勉用之。能斬捕大將者,賜金五千斤,封萬戶;列將,三千斤,封五千戶;裨將,二千斤,封二千戶;二千石,千斤,封千戶;千石,五百斤,封五百戶;其以軍若城邑降者,卒萬人,邑萬戶,如得大將;人戶五千,如得列將;人戶三千,如得裨將;人戶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佗封賜皆倍軍法。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願諸王明以令士大夫,弗敢欺也。
寡人金錢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吳,諸王日夜用之弗能盡。有當賜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遺之。敬以聞。”

當然,劉濞所謂的五十萬精兵,三十萬後援,純屬吹牛,但是湊合十萬二十萬還是有的,重點看最後幾句:“寡人金錢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吳,諸王日夜用之弗能盡”,這才叫諸侯王!


而明代的分封制是小號縮水版,朱元璋為了防止藩王作亂,只是把藩王作為鞏固皇權的戰略支撐點,藩王沒有封地內行政權,對轄區兵馬只行使戰時指揮權,統兵權由五軍都督府轄制,封地內的軍政財三個重要權柄沒有一個能掌握。

建文帝即位之初,就把燕王朱棣老巢北平的最高行政長官,軍事長官都換成了自己人,實質上就把朱棣的權利給架空了,就朱棣手頭那點兵馬,別說和朝廷抗衡,只要建文帝一聲令下,北平布政使和都指揮使就能把他拿下,不是萬不得已,朱棣豈會把自己三個兒子都送到南京做人質,自己又是裝瘋賣傻。

令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等壯士八百人入衛

這就是朱棣被人上門抓的時候,手裡的基本盤。

尤其是“靖難”打了三年,朱棣的兵馬始終都在北平附近晃悠,最後孤注一擲的渡江直取南京,那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去的:“要當臨江一決,不復返顧矣”。


當是時,王稱兵三年矣。親戰陣,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勝逐北,然亦屢瀕於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復為朝廷守,僅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無何,中官被黜者來奔,具言京師空虛可取狀。王乃慨然曰:“頻年用兵,何時已平?要當臨江一決,不復返顧矣。


朱棣的逆天好運

關於靖難的三場大風,每每於絕望之際救燕王於水火之中。

一、白溝河之戰

南軍主將李景隆匯合平安、郭英等,60萬大軍對陣朱棣。剛開打,大將平安就率先衝鋒打了朱棣一個措手不及,朱棣的人馬死傷慘重。第二天又被李景隆前後夾擊,差點被翟能活捉,傍晚時刻眼看燕軍就要抵擋不住了,忽然颳起一陣大風,把主將李景隆的帥旗吹折了!

李景隆的大軍直接懵了,朱棣趁機發動總攻,將南軍擊潰,殺傷數萬人馬,淹死在白溝河十餘萬。


二、夾河之戰

統帥二十萬南軍的盛庸,一照面就殺了朱棣手下排行第三的大將譚淵,北軍大受打擊,在朱能和張武拼死抵抗下才堪堪讓南軍退卻。

第二天,雙方在夾岸河邊再次對陣,南軍西南向佈陣,北軍東北向佈陣,雙方殺的難解難分之際,突然間妖風又起,飛沙走石專門向著南軍吹,盛庸二十萬大軍被吹得睜不開眼,於是朱棣又一次趁風發動總攻,南軍四散潰逃。

三、滹沱河之戰

朱棣率軍攻打真定守將吳傑,雙方在滹沱河畔佈陣,吳傑列陣西南(和盛庸一樣)。

還是到了第二天,朱棣用少量兵力佯攻吳傑三面,自己親帥主力衝陣,結果死傷很重,就在這時,又是一股妖風吹起,吹得還是南軍…吳傑潰敗,被朱棣斬首6萬。

三場大風吹去了南軍幾十萬人馬,其中免不了有粉飾朱棣“天命”的成分,但是仗打的確實是實打實的。

建文帝的“豬隊友”

先看看建文帝的主要班底:齊泰、黃子澄、方孝孺。

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飽讀詩書,而且都懷有遠大抱負的讀書人。除了齊泰數次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意見外,其他倆人可以用書呆子形容。

方孝孺,狂熱的“復古”愛好者,最大的興趣就是和建文帝商量,如何恢復上古“井田制”,怎麼把各個州縣、街道、文武官員、每個宮門的名字、都恢復到周代的標準。


如果有可能,最好把禮樂、人的思想、甚至政權組織形式都復原到周代,建立一個他所認為的“理想國”,終建文一朝也沒提出過什麼實質性意見,哪怕外面戰場都打成狗腦子了,他依舊我行我素。

黃子澄,一個自以為事的書呆子,削藩之初,否決了齊泰應先對付朱棣的策略,這位先生認為應該師出有名,先削有過失的王爺,爭取輿論支持。

想法很好,但是你都削幾個王爺了,還是沒那麼大權勢的,下一個會找誰不久明擺著嗎?別慌!這種掩耳盜鈴的事他還會繼續幹。

朱元璋祭日的時侯,朱棣沒敢來,但是也把自己的三個兒子派來了,齊泰主張把這三個人作為人質,燕王就不敢輕舉妄動。但是黃子澄不同意——說會打草驚蛇,應該把這三個送回去,“麻痺”朱棣!

耿炳文戰敗後,他又主張用李景隆為帥,齊泰是個明白人,極力反對,但是沒用。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景隆在德州城和白溝河前後葬送了幾十萬大軍,後來更是直接開南京城門迎朱棣入城。

都說“大明戰神”李景隆才是朱棣靖難的首要功臣,照這麼說,黃子澄先生也不差哪裡去。

建文帝本人,整個削藩過程中,可以說犯了能犯的每一個錯誤,直到這個大帝國的容錯率再也扛不住他折騰時,就此落幕。


瘋狂的008


關於藩王造反,咱們首先看看藩王究竟是什麼物種。

自秦統一中國以後二千多年的帝國時代裡,藩王分為皇室近支宗親或異姓功臣勳戚,基本上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有爵位,有封地,甚至還有收稅鑄幣權和兵權,為天下矚目。所以歷代以來對於藩王的詬病和忌諱也是充斥史冊。

歷代藩王的制度集錦。

秦朝。秦始皇滅六國本就是為了消滅分封,秦始皇又來去匆匆,所以秦朝根本就沒有藩王。

兩漢。漢高帝劉邦認為秦之亡恰恰就在於沒有很好的動員嬴氏宗室子弟,以至於咸陽城破竟無一宗族勤王支援。於是西漢初年,劉邦一口氣封了八個異姓王和九個劉姓王,有封地,有人馬,希望可以避免秦朝的問題,而能起到關鍵時候拱衛朝廷中樞的奇效。時事弄人,只能說想法是好的,但結果卻出乎劉邦的意料。漢武帝一紙《推恩令》,便宣告了藩王制度的破產。

東漢時代其實更為強勢的不是藩王,而是地方豪強。光武帝立國靠的就是豪強的支持,所以終東漢一朝,可以說是成也豪強,敗也豪強。至於藩王,因為《推恩令》制度化的威力,基本上都逐漸被平民化了。

魏晉南北朝。一個自由散漫的時代,可以說是亂自藩王始,亂亦由藩王收,你方唱罷我登場。無論異姓還是同姓藩王,無不窺伺皇權之上,玩弄權柄示下,前仆後繼紛擾人間。這一歷史時期的藩王制度最是生猛血腥變態。

隋唐五代。隨唐初藩王也分封且兼任各州刺史,有兵有錢也是問題多多。為防止玄武門之變重演,太宗以後,藩王都取消了封國,不就藩,實任各州刺史總管也改為遙領,另擇官員實任。這樣藩王逐漸都圈養起來了,如十王宅,十六王院等,且不得結交外臣。天寶之後反而各地異姓藩鎮直接擁有地盤和掌控財政,從而掌握了帝國最強大的軍隊,事實上成了最具威脅的“藩王”。

兩宋。由於宋室大哥二哥得國過於離奇,他們對唐五代以來的教訓格外敏感。所以宋朝的藩王定位只是一個身份榮譽,沒有什麼特權。除太宗一系作為皇族居留京城,其他包括太祖、秦王廷美的後裔都只能以宗室子弟的名義遷居外地,如太祖四子趙德芳的後裔就被“賜第”浙江湖州。

宋代重文輕武的環境對於藩王掌兵權是嚴重的禁忌。另外一方面要提到王安石變法的條款中有一條是專門“裁汰宗室冗員”減輕財政壓力的(具體看官們可以查閱《裁宗室授官法》),這樣藩王就沒有了財政權。為了生存,得想辦法養活自己,也不至於讓藩王無盡繁衍了。

還有一方面,得“感謝”大金國。靖康之變,北宋宗室被一網打盡,一鍵歸零。這個更狠,從而根本上解決了宋室藩王明朝化的轉變。而南宋一代的藩王也就剩下太祖一系,基本上都已經是平民了,做官的做官,經商的經商,有吃有喝有工作,造的哪門子反呢。所以朱元璋建國後才會感慨:宋室之弱,面臨元軍來犯,竟無一宗室藩王勤王來援?!

元朝。

享國雖然短暫,但藩王制度比較複雜。

草原時代分封的藩王。比如四大汗國,遼陽、嶺北等處的藩王都是有地盤、有軍隊、有財政權,活脫脫的獨立王國,天高皇帝遠,管不著。這批人最後都獨立化了。

出鎮各地的元宗室藩王。有守衛軍事邊塞的,多為軍事目的臨時性質;也有世代鎮守某地的,如梁王世鎮雲南。其他如地方行政、財政都由當地的行中書省機構專職管理並直達元廷,藩王是不能插手的。

因此元代藩王造反大多是來自草原方向,或者是權臣發動勾引宗王參與,如策劃“南坡之變”的鐵失勾引晉王等宗王參與密謀。

清朝。大約是明朝的慘樣看多了,在藩王制度上大清表現最好。藩王居京師,給予豐厚待遇和美好的稱號,賜予深宅大院,無旨不得離京,非詔不得進宮,不得干預政事,不得結交官員。只有長子襲爵,爵位降等,其餘自謀生計。各種漏洞都堵上了。

好了 ,回到大明朝的燕王朱棣。

論造反成功的三個先決條件:軍隊、財政權和時機。

軍隊。朱棣奪取了寧王的兀良哈三衛蒙古鐵騎後 ,軍力方面基本上沒有問題了,因為朱棣本身就是一個穿軍裝的藩王,戰鬥值不俗,且有勇有謀。

財政權。坐擁北平、大寧等地,同時迅速的佔據了周邊地區,明初財政狀況良好,得以支撐朱棣的軍事行動。

時機。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點。

1、朱棣就藩北平幾十年,與北方蒙古各部關係處於相對平衡狀態,保證了他的靖難行動沒有後顧之憂。

2、經過了朱元璋時代的清洗和自然淘汰,建文時期明軍良將所剩無幾,在軍事打擊上 有些力不從心,給了燕軍相當的喘息時間。

3、建文集團對於朱元璋時代分封的藩王實行激進的無差別打擊政策導致了大部分與朱棣同輩份的藩王倒向燕軍一方,他們只要按兵不動就是幫助了朱棣。

4、建文帝軍事打擊燕王的不堅決、用人的不正確、策略的不得當,這是建文削藩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朱棣成功的根本原因

除了以上三個先決條件外,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條件:朱棣雖然是藩王,但卻是當時僅存的朱元璋嫡子。

這也是他造反後能為官僚集團迅速接受的主要原因。此後的歷次藩王造反都無法複製燕王的經歷。

以上南北鎮撫司答卷,歡迎圍觀。


南北鎮撫司


簡單的談一下,這主要是建文帝削藩策略的失敗。

第一點建文帝削藩,其實從源頭來說,是不應該這麼削藩的。

史學家谷應泰曾經講過:燕王最強最先反,寧王次強必次反。也就是說削藩,應該按照最強大的藩王來削藩。因為燕王勢力最大,按照道理來說反跡最多。應該先除掉最大的燕王,後面的那些王爺都很容易就屈服於朝廷的意志,當時的大臣卓敬就上書先把燕王的封地遷徙到南昌,消除燕王在北平(後改為北京)的勢力,大臣高魏也勸說建文帝不要採取晁錯的急於削藩的做法,應當採用主父偃的推恩令。甚至建文帝最信任的大臣齊泰也建議先對於燕王採取手段。對比歷史上漢朝的七王之亂就是因為漢景帝因為先拿楚王和趙王開刀削藩導致勢力最大的吳王劉濞害怕,於是起兵謀反。但是建文帝最終沒有采納這些意見,他把勢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放在了一邊,把實力比較弱小的周王,代王等王爺先給廢黜,直接導致湘王自焚而死,這給予當時建文帝十分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同時也給予燕王“靖難”的口實。最後也給予燕王朱棣養精蓄銳差不多一年的準備時間。

其次這些行為也使得實力尚存的王爺都投奔到了燕王的旗下,形成對於建文帝極大的威脅。比如寧王朱權,寧王當時手下的朵顏三衛騎兵驍勇善戰,擁有八萬精銳,朱權自己也有野心。甚至想“中分天下”。可以說寧王和燕王並不是同一條心,如果寬恕燕王以外的所有王爺,應該會給予燕王極大的打擊,但是建文帝派人召朱權回京,朱權未到,就被削三護衛,導致朱權恐懼,最後被燕王俘獲,手下部隊都參與燕王的“靖難之役”。這給予建文帝很大的打擊。

第二點,建文帝應該親征燕王朱棣,同時也不應該發佈不殺叔父的詔令

其實在建文帝之後的明朝皇帝明宣宗也遇到過藩王謀反,明宣宗的叔父漢王朱高煦就起兵造反,打的旗號也是“靖難”。雖然環境不一樣,但是明宣宗當時選擇了親征,利用天子名義的正確性打垮了朱高煦,當時朱高煦的部隊面對天子親征,紛紛投降,導致朱高煦成為了孤家寡人,最後被迫嚮明宣宗投降。

反之,燕王朱棣利用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對於當時的北征大軍形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建文帝從各地調來的北征大軍共計多達140萬,這些人是臨時安排到一起,沒有一個真正的主心骨和靠山,導致燕王大軍所到之處,地方將領和地方官都是坐山觀虎鬥或者是望風歸降。同時“毋使朕有殺叔父之名。”的發佈,使得當時作戰的將士顧慮重重,白溝河之戰,東昌之戰等戰役都是這道命令使得當時的前線將士不敢過分作戰,使得燕王朱棣逃脫。否則戰爭早就結束了。

其實這也不能夠怪建文帝,建文帝在朱元璋時期處理政務本來就不多,這使得建文帝在一開始處理削藩的時候顧慮重重,面對燕王起兵的突變更加凸顯了建文帝政治上的不成熟,此外就是多年的儒家教育所致,建文帝自小就接受的是正統的儒家教育,和當時燕王等王爺長年征戰塞外,而且多年處理地方事務,這些鍛煉出來的政治能力自然還是有差距的。


人者仁義也


燕王朱棣能夠從一個王爺起兵,到成功登基的原因:



1.朱元璋為了大明江山永固,大肆屠殺開國功臣,特別是通過胡惟庸、藍玉兩個謀反案,大搞胡黨、藍黨,株連蔓引,朝廷功臣宿將為之一空。像大將藍玉、傅友德、馮勝、王弼等能征慣戰的大將都被誅殺;僅有能夠保全性命的徐達、常遇春等也都病逝。朱元璋留給建文帝的只有才能平庸的耿炳文和紈絝子弟李景隆。同時,朱元璋讓藩王代替大將守邊,其中晉王統領山西、大同諸鎮;燕王坐鎮北平,控制宣府、薊州等;寧王就藩大寧,共同構築了明朝對北方蒙古的防禦工事,並讓傅友德等大將接受王子節制,這樣在朱棣鎮守北平期間,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這樣不僅讓朱棣有了帶兵作戰的豐富經驗,更有了一批能征慣戰的將軍和士兵。



2.朱允炆在策略上的失誤。建文帝登基後,實行了一系列新政,寬刑罰、改官制、均田賦,讓百姓也得到一定好處。但是他的削藩政策讓宗親地位和利益受到極大損害,提高文臣地位,讓武將的權益受到損害。而朱棣正是依靠這兩方面勢力取勝的。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軍人們不肯用心廝殺的原因,這裡更可以看出朱棣等人是在用心爭取這股勢力。史載諸大將“多懷貳心,以故成祖至江上,不戰而潰” 。“將士往往離散不肯向敵”卒至失國。至於親王,燕師南下谷王朱橞打開南京川門迎降自不待言,寧王朱權則是朱棣的直接合作者,雖然說是受了脅迫,但寧王的兵力畢竟全部加入了靖難軍中,而且他們雙方更有“事成當中分天下”之約 。朱棣在佔領南京後,雖然建文帝不知所蹤,但廣大南方仍未有效控制,卻無一名宗親舉起建文帝旗幟能力。



3.建文帝軍事策略上的一系列失誤。建文帝開始任用耿炳文為將,雖然耿炳文前期失利,但南軍實力未損,而且後期開始固守打防禦戰,逼迫朱棣內線作戰,這其實對勢力強大的南軍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建文帝看到南軍敗績,撤換了耿炳文,換成了無知無能的李景隆,最終讓南軍優勢盡失。


一壺清茗品春秋


朱棣之所以成功有這麼幾方面:

第一個原因就是朱棣臉皮厚,身為燕王的他造反理由居然是清君側。清君側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清除掉皇帝身邊的奸臣。因為皇帝身邊的大臣勸說皇帝削藩,這朱棣就忍不了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朱棣是資歷最老的王爺。為什麼要削藩,其他的王爺不造反呢,因為建文帝把矛頭指向了朱棣,為什麼要這麼踢朱棣呢,因為其他德王爺基本已經老死了,就剩個朱棣,所以不針對他針對誰呢。

第三個原因就是朱棣下屬都很忠心,而且經常跟蒙古人打仗,驍勇善戰,作戰能力非常強。

第四個原因朱棣制定德戰略非常好,他知道真打起來自己耗不起,所以就避免攻城池,跟朝廷軍隊繞來繞去,把朝廷軍隊都繞暈了,最後直接包圍了南京城。

第五個原因就是其他王爺保持中立。沒有幫朝廷也沒有幫住朱棣。

第五個原因就是朱棣比較得民心,而且贏得樂官員的心。



十五話


朱棣以一藩國對抗朝廷,並最終登上皇位,可謂空前絕後了。那麼,朱棣是因為什麼原因,才實現了這個奇蹟。

朱棣戰力高超

朱棣被封為燕王,守護明朝的北大門,但朱棣可不是一個安分的主,曾經兩次身入大漠腹地,打得元蒙人哭爹喊娘。後來朱棣更是提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稱臣,不納貢”,堪稱一代雄主。由此可見,朱棣的軍事才能是很優秀的,而且他的軍隊是百戰之師,戰鬥力強悍。後來朱棣更是騙來寧王的“朵顏三衛”,戰鬥力亦不可小覷。反觀中央朝廷的軍隊,戰鬥力下滑的厲害,使得朱棣多次死裡逃生。

朱允炆心慈手軟,沒有主見

朱允炆繼位後,醉心於儒家的那一套,重用的也是沒有經過多少歷練的齊泰、方孝孺等人。這些人有些誇誇其談,偏偏朱允炆的耳朵根子又軟,自己還沒啥主見,因此昏招迭出。朱允炆首先告訴帶兵的將領:“勿使朕擔殺叔之名”,意思就是不要揹負上殺害叔叔的名聲。可能他的本意是讓將領在戰場上殺死朱棣,就不要經過皇帝的手了。但是帶兵將領肯定會犯嘀咕:“如果殺了朱棣,將來肯定會成替罪羊”。所以,這也是朱棣能多次死裡逃生的原因。朱允炆的一句話,讓將領都揹負了嚴重的思想包袱,總是放不開手腳。

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坐定天下之後,便開始大肆屠戮功臣集團。能征善戰之將以及善於謀劃的智囊,都被朱元璋以各種理由殺害,常常一起案子就要牽連幾萬人。所以等到朱允炆登上皇位之後,朝中幾乎沒有可用的大將。好在還有一個老將耿炳文,不過他善於防守,不善於進攻。因此在耿炳文幾次小的戰役中敗給朱棣之後,朱允炆又犯了一個大錯——臨陣換將。

這對士氣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朱允炆換上來的,還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物——李景隆。雖然他也是將門之後,但打仗的水平太水,一直損兵折將,把朱允炆派給他的士兵,大部分都給折了進去,簡直就像是在給朱棣送經驗。後來朝廷發覺不妙,把李景隆換下來的時候,朱棣已經快要打到南京了。而且其他的一些帶兵勳戚,也並不用力,往往是兩邊觀望,這也給了朱棣機會。

朱棣在南京有內應

朱棣的王妃是徐達的長女,而徐達的四兒子徐增壽,同情自己的姐夫朱棣。而且當時徐增壽身居高位,很容易得到朱允炆的軍事秘密,這些他都派人送給了朱棣。所以有徐增壽這個小舅子,朱棣對中央政府的軍事調動,往往有第一手的情報。只是後來徐增壽被建文帝發覺,被砍了腦袋,朱棣後來封他這一系的後人為定國公,算是酬謝他的恩情。此外,原來被朱棣打怕的李景隆,在朱棣打到南京城下的時候,竟然打開城門,迎接朱棣,使得朱棣沒費多大勁便進入南京城。

朱棣正確的軍事策略

朱棣的成功,還和他採取的正確的軍事策略有關。當初朱棣攻打濟南城不下,朱棣並沒有一直耗在濟南城下,反而是大膽地避開濟南城,一路南下,直殺奔南京而去。這其實是個很冒險的舉動,因為自己的後路隨時可能被濟南駐軍切斷。而且如果朱棣久攻南京城不下,各地勤王之師把他堵在南京城下面,朱棣到時就是插翅難飛!但令人感嘆的是,李景隆這個大草包竟然開城引朱棣進城。朱棣如此輕易就攻下南京城,不得不說是有很大的運氣在裡面的。

綜上所述,朱棣之所以成功,是和他本人優秀的能力分不開的,再者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政府昏招頻出,給了朱棣好多次逃出生天的機會。再加上朱元璋把謀士武將屠戮一空,直接找不到朱棣的對手。想漢朝“七國之亂”,被名將周亞夫短短3個月便平定。兩相對比之下,只能說朱棣除了本身的實力之外,運氣也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


飛熊說歷史


但是,其實遠不止他一人,諸侯王造反的,其實非常多,足有近百位,比如李世民、劉聰、石虎、苻堅都是諸侯王造反成功的,

魏晉南北朝的皇帝,近半數都是非正常登基的,或者說,近半數都是諸侯王造反登基的。

而你說朱棣,你的意思應該是藩王,也就是分封到地方的諸侯王,就是地方諸侯王起兵造反,推翻皇帝,而非在朝廷的諸侯王。

這個實際上也很多,也是集中在魏晉南北朝時代。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劉宋文帝劉義隆的太子劉劭,發動宮廷政變,率東宮衛隊闖宮弒父,隨即自立為帝,改元太初。

但在位僅三個月,便在其弟孝武帝劉駿的討伐下兵敗被殺,時年三十歲。

劉駿當時就是在外鎮守的諸侯王,聽到劉劭弒父後,起兵造反,當然,他這個說起來很正義。

334年,成漢李雄駕崩,遺命其兄之子李班繼位,

同年,李雄子李越殺哀帝李班,擁立李期為帝,李期繼位封李壽為漢王。

玉恆四年(338年),李壽起兵造反,率軍攻克成都,廢李期自立,年元漢興,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

太寧元年(349年)四月,後趙天王石虎駕崩,

同年五月,其子石遵自李城發兵,直奔鄴城,五月十五日,石遵身穿鎧甲,炫耀武力,從鳳陽門進入鄴城,登上太武前殿,捶胸頓足,宣洩悲哀,然後退至東閣,隨後,殺掉石世,自立為帝。

很多人只喜歡看大一統時代的歷史,如漢、唐、宋、明、清,而亂世的歷史不瞭解,大一統時代,皇權穩固,諸侯王實力弱小,想造反很難,想成功更難,所以你只看到朱棣,而亂世裡,皇權衰弱,諸侯王造反非常常見。


南朝居士


身在鬧市,心向青山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廢分封制而行郡縣制,但分封其實從未走遠。

漢朝由於分封宗室而有七國之亂;

晉朝由於分封宗室而有八王之亂;

明朝由於分封宗室而有靖難之役。

分封,容易引起藩王造反,但為何皇帝還是要分封子嗣呢?

其一,與功臣集團相比,皇子顯然更值得信任

其二,藩王的實力其實與朝廷相差甚遠,造反基本上是以卵擊石。

所以,只要皇帝不昏庸便不怕藩王造反,而事實證明造反確實極難成功。自古藩王造反,也唯有朱棣成功了。


究其原因:

其一,朱元璋對功臣集團打擊太甚。

本來太子朱標+藍玉是接班的最佳組合,但朱標的死打亂了一切,為了使朱允文平穩接班,朱元璋利用“藍玉案”將功臣屠戮殆盡。

如此以來,功臣集團是沒有威脅了,但壓制制衡藩王的勢力也沒有了。

其二,朱允文削藩太急太狠逼反了朱棣

削藩本身沒有錯,但不該操之過急。若非朱允文強力削藩,朱棣大概率就是老死藩王任上,朱允文登基後廢了四個藩王,朱棣反不反都要被廢。


藩王之責本來就是在朝廷有危難時“勤王”,但朱允文的做法,使朱棣造反時各藩王一定不會支持朱允文。

其三,朱棣本身的雄才大略和朱允文的所託非人

我們必須要承認,在做皇帝這件事上,朱棣比朱允文更合適,事實證明朱棣除了屠戮朝臣堪與朱元璋相比外,其文治武功也絲毫不遜於其父。

與之相比,朱允文所用的開國名將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就是一個“水貨”,不僅打不過朱棣,還打開了南京城門。

朱棣繼位後,封其為太子太師,賜功臣勳號,加柱國,增歲祿,列於群臣之首,或者李景隆說不定就是朱棣的人。

其四,“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堪與“何不食肉糜”相提並論

無論朱允文的意思是要將士在戰場上殺了朱棣、不要活捉了為難自己,還是不讓將士殺朱棣,都限制了朝廷將士們在戰場的發揮。

於是,朱棣可以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如有神助。

總之,朱棣的造反成功,除了自身能力外,朱允文的神助攻也是重要條件。


心向青山


這個問題涉及好幾個方面

1.朱元璋為了朱允文能做穩皇位,把朝裡能征善戰的將軍全對滅了,沒有好的將軍帶兵打仗,朱棣已經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將軍了。

2.輔佐朱棣的是道衍和尚,這人才能堪比劉伯溫,豈是方孝孺等只知道四書五經的書生可比的

3.朱允文受傳統文化影響太深,跟個傻子似的,兩軍作戰還下令不要殺了朱棣。朱棣拼命大,他還約束自己的將軍,不敗往哪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