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河津美食,永遠都吃不夠......

心無論走得多遠,熟悉的味道永遠都指引著家的方向。舌尖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美食,更多的美食背後的故事,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走入河津的美食世界,喚起美好的回憶吧!

記憶中的河津美食,永遠都吃不夠......

貓耳朵

貓耳朵是河津人招待貴客的特色佳餚,每逢家裡來親戚,主人都要做貓耳朵給客人吃。捏好的貓耳朵煮熟後晾涼,既軟又筋,再匯入用韭菜、蒜苗、生薑、海帶、粉條、白菜絲、西紅柿及各種調料配製的菜湯中,兌入少量牛湯、雞湯,最後再來一滴老陳醋,別有風味。

記憶中的河津美食,永遠都吃不夠......

樊村胡卜

說到河津胡卜,樊村最為正宗。1700年多年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被稱為“胡人”,來自胡人的東西都要加個胡字。古人用火灼龜甲取兆,以猜測吉凶,叫“卜”,引申為燉烤,胡卜指的便是胡人燉烤的一種食物。胡人喜食羊肉,與餅燴烤燉燜,便有了“羊肉胡卜”。

記憶中的河津美食,永遠都吃不夠......

紙卷

這種美食有的稱為滋卷,也有稱為子卷、紙卷,因為做的時候面要擀得非常薄,就像一張紙一樣。在河津地方話裡,紙、子、滋的讀音全部相同。韭菜和雞蛋的經典搭配味道已經非常不俗,再來上一碗酸辣香濃的蘸汁,那真叫一個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