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慕容復娶王語嫣,把阿朱阿碧納妾生一堆娃,收一堆乾兒子,能不能光復燕國?

歪哥浪四方


慕容復是金庸武俠裡一個著名的表哥形象,也是表哥裡面最厲害的一個。不過慕容復依然逃脫不了高開低走的悲劇,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復國夢,最後的下場很悽慘。

有人可能會覺得慕容家族百年復國夢,但是基本都是一脈單傳,人丁不旺,那麼就算慕容家族人才濟濟,兄弟眾多,他們就有可能完成復國夢嗎?如果看過《天龍八部》新修版,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最後結尾的改編印象深刻,在三聯版裡,慕容復最後傻了,只有婢女阿碧留在他身邊照顧。新修版裡面慕容復同樣傻了,但是王語嫣對他始終念念不忘,最後還是跑回他身邊。

這個慕容復呢,只是後來遭受打擊太多,得了失心瘋,先天條件還是相當優秀的,他身邊有兩個女人,王語嫣和阿碧,王語嫣是個可以熟背百家武學的聰明人,阿碧雖然是個婢女,但是也是機靈乖巧。在他們背後,由於段譽對王語嫣的感情,即便王語嫣跑回慕容復身邊,對他們也一直有提供生活上的照顧。有了這些條件,如果王語嫣和阿碧願意,每人生幾個娃還是沒問題的,而且這些娃資質都不會差。


儘管慕容復瘋了,但是他一流高手的武功還在,再加上王語嫣這個武學百科全書,他們的孩子要想學武絕非難事。可以做一個好一點假設,假如說王語嫣和阿碧每人生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健康聰明的。然後六人都學些武功,武功修煉的水平跟當年的慕容復不相上下,有了這麼多孩子支持,慕容家族能夠復國嗎,答案還是沒有可能。

為什麼呢,首先從慕容家族內部分析。慕容家族心心念要復興的大燕國,是在魏晉之後,南北朝時期存在的一個慕容氏國家,前前後後經歷過錢燕、後燕、西燕、南燕四個政權,的確也有過比較高光的時期,但是從來沒有建立大一統政權。當然了,這也不是關鍵,關鍵南北朝距離慕容復生活的年代太遠了,已經過去了六七百年,什麼大燕血脈,基本上就是個子虛烏有的存在了。至於說五代時期也有一個大燕國,但那是劉守光建立的,跟慕容氏基本扯不上關係。不過呢,慕容家族的老祖宗慕容龍城就是奇思妙想,非要恢復這幾乎就被所有人遺忘的慕容燕國。而慕容龍城當年是絕頂武林高手,創造的斗轉星移十分厲害,所以他很天真的認為可以從武林入手,建立大燕國。慕容家族後代秉承著老祖宗的遺志一直都把復國放在嘴邊,但是一代代下來,除了有四大家臣之外,城池沒佔據一個,隊伍也沒有組織一個,除了武功延續下來,慕容家族在復國大計上沒有寸進,跟普通的武林家族沒什麼區別。更為致命的一點是,慕容家族由於一直有復國野心,他們很怕別人知道這一點,所以不怎麼跟別人接觸,在武林中也搞得神神秘秘,獨來獨往的,壓根就沒有什麼朋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慕容復多了幾個兒子,頂多可以成為武林上的頂尖家族,想要復興燕國甚至一統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慕容家族除了歷史上有存在那麼個燕國之外,慕容龍城一脈就沒有任何復國基因。慕容家族做的最大努力就是慕容博這一代,他看復國無望,就想走挑撥離間的詭計,找大宋高手攻擊契丹貴族,故意洩露少林絕技給吐蕃上層國師,企圖利用個人矛盾挑起國與國之間的矛盾,這個做法看起來有點作用,實際上十分幼稚,對復國壓根沒有幫助。國與國之間關係是十分複雜的,大規模戰亂都是根本利益的紛爭,不可能因為一兩個人的原因就大動干戈。

從內部說了,整個慕容家族在復國上面除了有個想法之外,其他方面是一塌糊塗。而外部環境呢,顯然也是沒有絲毫慕容家族復國的機會。慕容家族位於姑蘇一帶,屬於大宋的地盤。當時的大宋的確四處有帝國,除了遼國、西夏兩個主要矛盾國,還有吐蕃、大理等國家環伺,大宋的確危機不斷。但儘管如此,大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人們大體過得不算差,內部還是相對穩定的,就算有些農民起義,也是小規模的,很快就被剿滅了。慕容家族一直希望天下大亂藉機崛起的機會是不存在的。

那麼如果慕容復幾個兒子都讀書科舉,當朝做官發展勢力,這樣有機會復國嗎,顯然也是沒機會。宋朝那時候重文輕武,地方武裝勢力薄弱,主要軍權集中中央。宋朝有很多厲害的文官武將,但是沒有一個人說可以左右皇權。哪怕像岳飛那樣,君權在手,威望又高,皇帝不想他活,那也是分分鐘被秦檜害死。大名鼎鼎的蘇東坡蘇家三父子都是當朝為官,那又怎樣呢,在官場影響力有限。宋朝不同於唐末,一個地方節度使就擁有很大的權力,慕容家族想走這條道路復國也是行不通的。



實際上,關於慕容家族復國大夢,慕容復是受害者,王語嫣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她那麼愛自己表哥慕容復,但是慕容復因為復國之事,平日對她不冷不熱也就罷了,後來居然為了復國屢屢要害她性命,要說誰對復國最深惡痛絕,非王語嫣莫屬。那時候慕容復已經成了傻子,她跟慕容復、阿碧組成的三人家庭就以王語嫣為大,就算以後真的生了不少孩子,王語嫣也絕不會讓孩子們走上覆國大夢之路的,所以就更沒有可能了。


一覽眾河小


這個問題一定要吃了含笑半步癲後才能開始回答,如果慕容復娶王語嫣,把阿朱阿碧收房,生一堆兒子,教他們一身絕世武功,能不能光復燕國?如果能,慕容博早就光復了,也不用假死把復國重任推兒子身上了。

慕容復想恢復的燕國是五胡亂華時期的燕國政權,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存在了七十餘年,最後一個南燕政權是公元410年滅亡,到北宋建國已過去了500多年,慕容家族偏居江南一個小島,但依然做著光復大燕,重回北部做霸主的夢,只能說這一家人傳下來的家訓太坑人。要想建立一個國家,首先要有人、有兵、有錢,這三樣慕容家一無所有。

時勢造英雄,慕容家族光復燕國註定是個夢

《天龍八部》裡的北宋,北有大遼,西有吐藩,西南有大理,西北有西夏,黑龍江流域有萌芽階段的後金,北宋在這幾個強敵環伺下,勉強支持,遼國隨時想南下,西夏和北宋連年有戰爭,吐藩蠢蠢欲動,就剩大理還比較安靜,這確實有點亂世的感覺,但亂世出英雄,出的都是手握重兵、執掌朝廷大權,挾天子以令諸候的英雄,而不是一個江湖高手。慕容家不在任何一個國家為官,手裡沒兵,家裡沒錢,想趁亂建立一個政權,簡直是做夢。

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槍桿子裡出政權,靠挑撥各國關係,從中漁利,幾乎是幻想。慕容博通報玄慈大師一個假消息,說遼國準備派人到少林寺偷武林秘籍,結果,除了搞得蕭峰一家人妻離子散,武林一片血雨腥風外,對兩國邦交沒有一點影響。國與國之間的問題,都是各種政治利益的權衡,江湖手段解決不了。

慕容復想稱霸武林都不可能,何談恢復燕國?

江湖上雖有南慕容北喬峰的傳言,但幾次武林血戰都能看出,慕容復的武功低於喬峰,而且慕容復的脾氣性格不夠豪爽豁達,和江湖中人關係一般,沒有號召群雄的能力。可能是光復燕國的壓力讓慕容復和江湖中人有點格格不入,但和段譽、喬峰這些世子、南院大王的關係,慕容復也維護得不好,上不能結交顯貴,下不能拉攏群雄,慕容家族光復燕國的夢想,註定到慕容復這一代戛然而止。

就算慕容復有一堆武功高強的兒子,也只能稱霸一方武林

退一萬步,就算慕容復真娶了王語嫣,阿朱、阿碧三人,生了一堆娃娃,教他們每人一身絕世武功,那也只能稱霸一方武林,離建立一個政權差得太遠太遠,首先,一支軍隊要建立起來,就要有人,到哪裡找人,總得有共同利益,大家才願意加入一個隊伍,光復大燕只是慕容復的想法,其他人從光復大燕中能獲得什麼利益,慕容復保證不了。第二,就算真靠封官加爵,組建了一支軍隊,糧草軍餉怎麼解決,僅靠劫幾個江湖上的富戶肯定不可行,也維持不了多久。第三,統率之才,慕容復多疑,膽小,不是帥才,連將才都勉強,如何保證隊伍在亂世中不被打散。

慕容博的借兵之計也不現實,無論是大理還是西夏,都不可能貿然為了幫一個江湖中人出兵復國,這是一廂情願的幻想,或是走到絕路的空想。

慕容復的悲劇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父母的不理智,但既生在慕容家族,他也沒法選擇,只能以發瘋結束這個可笑的復國夢。


小雅的小


個人感覺不會,他一心復國根本無心兒女私情,縱使王語嫣美貌無雙,聰慧過人而且最初是對他一往情深卻也沒能換來他的半分憐惜,他性格孤傲,且剛愎自用,作為一個失勢的皇室後裔,失了人心,且看不清局勢,做不到隱忍,他的人設就決定了他無法復國。





水仙花少女


慕容復絕對無法光復燕國,我覺得這有三個主要原因:

一是從他的祖宗前後燕到北宋宋哲宗時代,已經六百多年了,慕容覆沒有任何恢復燕國的基礎。

二是當時的北宋、西夏、遼國三強平衡的國際環境不會給他任何復國的空間。

三是慕容複本人沒有雄才大略,看不清形勢,選擇復國策略時又昏招頻出。

由於以上三個原因,慕容復就是娶十個王語嫣、阿朱和阿碧,生三百個兒子也沒有用。

一、慕容復所處時代,離他的祖宗前後燕滅國已經六百多年,他沒有任何復國的基礎。

說到歷史上的燕國,那就多了去了,除了春秋戰國時代,戰國七雄中的那個燕國,就是南北朝五胡十六國時代好幾個燕國了,有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燕,等等,都是鮮卑慕容家族所建立的胡人政權。

慕容博在少林寺藏經閣,向蕭遠山蕭峰父子和鳩摩智展示過所謂燕國的“皇帝世系譜表”,其中提到的慕容皝、慕容儁、慕容垂等等,都是前燕和後燕的皇帝。

後燕滅亡於公元407年,而《天龍八部》末尾,當時北宋攝政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去世是公元1093年,已過去680多年,期間經歷了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十國。

相隔這麼久,慕容家族的子孫早已經流落各地,而居於江南蘇州的姑蘇慕容家族,除了慕容博慕容復父子,只有慕容家族的所謂四大家臣包不同、風波惡、鄧百川、公冶乾,就憑這幾個人,就想建立一個政權,恢復燕國,慕容復未免有點異想天開了。

我們都知道,慕容復真的想復國,必須有兩樣東西,一是錢,二是人,有錢才能招兵買馬,有人才能組成軍隊,然後攻城略地,佔領地盤,慕容復是狗屁沒有。

其實慕容博早就明白這個道理的,他之所以裝死,一方面是他可以暗中陰謀行事,做一些挑撥離間的事,另一方面是這個復國的擔子太他媽重了,他受不了了,所以把它傳給了兒子慕容復,誰知道,最後把慕容復給逼瘋了。

慕容博道:“照啊!蕭兄之言,大得我心。慕容氏若要興復大燕,須得有機可乘。想我慕容氏人丁單薄,勢力微弱,重建邦國,當真談何容易?唯一的機緣便是天下大亂,四處征戰不休。

二、慕容復所處的時代,中原和江南有北宋政權,西北有西夏政權,北方和遼東則有遼國政權,西南則有大理小國,西域則有實力強勁的吐蕃,在這種國際形勢下,沒有任何慕容複復國的空間。

宋哲宗及其以前的時代,北宋和遼、西夏都有戰事,邊關經常不寧,各個國家都想擴大地盤,怎麼會給慕容復父子地盤?

慕容博還想著依靠蕭峰父子在遼國的關係,通過犧牲自己,讓蕭遠山父子復仇,從而從遼國借來一支兵馬,然後再製造宋遼之間的戰爭,慕容博使用借來的這批軍隊,在混亂中跟遼國瓜分宋朝的土地。

“不錯,其時我慕容氏建一枝義旗,兵發山東,為大遼呼應,同時吐蕃、西夏、大理三國一時並起,咱五國瓜分了大宋,亦非難事。我燕國不敢取大遼一尺一寸土地,若得建國,盡當取之於南朝。此事於大遼大大有利,蕭兄何樂而不為?”

慕容博當年之所以通報假消息,讓玄慈方丈上當,殺害無辜的蕭遠山夫婦省親一行,就是看準了蕭遠山是遼國蕭太后一族的貴族,當遼國知道自己的貴族被北宋剿滅全家,豈會善罷甘休?此時,遼宋戰事一起,慕容博正好從中漁翁得利。

可惜的是,蕭遠山蕭峰父子都沒死。

而且,當時宋、遼、西夏,雖然在邊關戰事不斷,但是大體還維持著三強平衡的狀態,誰也沒有能力滅了誰。

當時,宋、遼、西夏三國,都是建國百年左右,處於國勢平穩下降時期,只有遼國還算兵強馬壯一點,但是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沒有足夠實力吞併了其他兩國。

而且北宋佔有中原和江南絕大多數土地,兵雖弱,但是國力強,由於太皇太后高滔滔垂簾聽政,勤儉廉政,勵精圖治,因此這期間北宋政治比較清明,經濟也十分繁榮,豈是遼國想打就打得了的嗎?

以當時國際上三強平衡的態勢,最多是邊關局部戰爭,根本不會引發全面戰爭。

慕容博還希望什麼

倘若宋遼間戰爭復起,大燕便能乘時而動。當年東晉有八王之亂,司馬氏自相殘殺,我五胡方能割據中原之地。今日之事,亦復如此。”

簡直是痴心妄想。宋遼就算有戰事,也不會像八王之亂那樣的,還扯什麼司馬氏自相殘殺、趁機割據中原的蛋。

蕭遠山雖然是一介武夫,他也不會不明白,就算遼國真的發兵攻打北宋,北宋不得已退守江南,劃江而治,遼國也不會把中原山東給慕容博。

遼國自己都想要中原和山東。耶律洪基為什麼要南院大王蕭峰發兵啊?不就是想要中原山東嘛。

到時候耶律洪基一想,姑蘇慕容?你算哪根蔥,誰拿你蘸醬吃啊!哪涼快哪待著去吧您吶!

三、慕容復毫無雄才大略,想出的復國妙招竟然是籠絡武林人士,後面想當西夏駙馬、想佔段譽大理國的便宜,從而借一支兵馬,又都是打錯了如意算盤。只能說慕容覆沒什麼才幹和眼光。

慕容復整天夢想著恢復大燕,卻一點實事都不幹,而且他對當時的國際形勢一點判斷力都沒有。此外慕容復還人品低劣,以至於喬峰覺得跟他齊名丟人。

第一,他的復國大業竟然想通過拉攏中原武林人士實現,還有比這更不靠譜的嗎?那些武林人士可都“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你還沒反呢,他們先把你剁成肉醬了。

玄慈方丈為什麼帶領一幫武林高手去雁門關截殺契丹武士?不就是怕藏經閣的武林秘籍傳到遼國,遼國變得兵強馬壯,從而威脅大宋嗎?為了大宋,他們可是拋頭顱,灑熱血,都不怕死的。除了一個趙錢孫李。

少林寺武林盟主大會的時候,蕭峰帶著燕雲十八騎來了,當時在場的幾乎所有中原武林人士都想幹倒喬峰,一時之間罵聲一片,將蕭峰和燕雲十八騎團團圍住,有人雖躍躍欲試,卻還沒有一個敢挑頭的。

慕容復的家臣們都很佩服蕭峰的英雄氣概和為人,想幫喬峰,被慕容復給阻攔了。當時慕容復怎麼想的?

慕容復卻道:“眾位兄長,咱們以興復為第一要務,豈可為了蕭峰一人而得罪天下英雄?”鄧百川道:“公子之言甚是。咱們該當如何?”慕容複道:“收攬人心,以為己助。”

慕容復第一個站出來挑戰蕭峰,就是為了他的興復大業。

可是慕容復有沒有想過,在場的除了星宿派和大理段正淳及其一堆老婆,其他的都是大宋人啊。你慕容復想興復大燕,考慮沒考慮丐幫的感受,考慮沒考慮少林寺的感受,考慮沒考慮中原武林人士的感受?

這幫人為了大宋,頭可斷,血可流,豈會任你驅使,造大宋的反?丐幫的三大長老首先會帶著叫花子們全國追殺你。

為什麼喬峰當不成丐幫幫主,還被人人追殺?不就是因為他是異族嗎?不就是因為他不是漢人?你鮮卑慕容可也是胡人,慕容復還想著收攬中原武林的人心,真是白痴一個啊。

第二,慕容復對當時的國際局勢是一點判斷力都沒有。

《天龍八部》前半部分,慕容復為了興復大燕,一點實事都沒幹,沒招兵也沒買馬,雖然他爹慕容慕容博打死了什麼柯百歲,是為了人家的財產,但是他也沒用在實地啊。

後來藏經閣一次會晤,他爹慕容博給他指明瞭道路,就是借兵,他這才有了點思路,結果卻昏招頻頻。

首先,他想當西夏的駙馬,從而從西夏借兵,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當時北宋、遼國、西夏三國鼎立,最弱的可能就是西夏了,西夏能在北宋和遼國兩強之間保證不受侵犯就不錯了,身後還有虎視眈眈的吐蕃,西夏皇帝還敢借兵給你姑蘇慕容搞事情?萬一遼國和北宋被激怒,聯合吐蕃把西夏瓜分了,事情就玩大了。西夏皇帝不傻!

其次,慕容復把自己的表妹王語嫣送給段譽,想依靠段譽大理國的權勢,得到兵馬。慕容復就不想想,大理乃是西南邊陲小國,也就是大宋因為忙於北邊的遼國西夏,無暇顧及大理,它才活下來的,還敢借兵給慕容復挑事?

第三,後來慕容復又認四大惡人之首的段老大為乾爹,想幫助段老大奪回大理皇帝的位子,從而從大理弄點權勢,可是當段老大知道段譽是自己的兒子之後,慕容復則成了棄子。

即便段老大不知道段譽是自己的兒子,以段老大的頭腦,會把權力和兵馬分給你個外姓?

總之,以慕容復這種毫無才幹,毫無頭腦,又薄恩寡義的人,就算生一萬個兒子,他也復國無望。


西堤君


慕容家在《天龍八部》中富甲一方,慕容覆在武林中更有“南慕容”之美譽。後燕國滅亡之後,慕容氏的復國之志代代相傳,然而,到了慕容復這一代,距後燕滅亡已有六百餘年之久,慕容氏舊部的後代早已不知所蹤。因此,慕容復想復國,只能依靠江湖人士。

慕容復行走江湖,一心想憑他“南慕容”的威望和武功籠絡武林人士,企圖借他們的力量來組建軍隊,光復大燕。因此,娶妻生子繼承香火對慕容復而言,永遠排在第二位。可是,中原武林臥虎藏龍,高手太多,慕容復雖心機用盡,卻處處碰壁,最終只能落得個癲瘋收場。

要是慕容復一開始就娶王語嫣為妻,納阿朱阿碧為妾,然後生一堆娃,那麼他只會比書中更平庸。妻妾和娃多了,矛盾也會多起來,慕容復處理家庭矛盾都應接不暇了,哪裡還有時間去思考怎樣光復大燕。

慕容復的家族觀念極其根深蒂固,絕不可能收乾兒子來干涉家事,況且,自己都有孩子了,還收一堆乾兒子來添亂麼!


倚齋聽風雨


作為一個男人,慕容複復國就是想君臨天下、妻妾成群。

既然他娶了那麼多絕色女人,還有什麼必要去光復燕國呢?

憑慕容家的資財,二百平方大宅住起,三十萬的豪車開起,渴了讓阿朱倒杯啤酒,色了讓阿碧跳個豔舞,饞了讓王語嫣拍個黃瓜,寂寞了拿起麥克風吼吼。白天四個人可以搓幾圈麻將,晚上可以喊上幾個美女一起,蠟燭果凍小皮鞭,吹拉彈唱一條龍。每天美酒佳餚,縱情聲色穿梭於眾豔之間,豈不快哉?

艾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大丈夫得意,莫過如此吧?倘若真的光復了燕國,每天國事繁多,案牘勞神,群臣膜拜雖然很享受,每日裡在一大堆老男人的汗臭味兒口臭兒操勞,有什麼意思?


奇葩大噴


小說就是小說!軍隊的作用才是復國的關鍵,而不是武功的高低。西楚霸王再強也打不過劉邦。為什麼屠龍刀才是天下霸主因為裡面不是最高的武功而是武穆遺書!王語嫣只對武功有所瞭解而不是對戰爭了如指掌,洞若觀火!而手中有倚天劍的最多隻能當一個破壞者的角色。而且戰爭中蕭何,荀彧這種大神是可遇不可求的!秦之一統天下有制度,法律,漢唐有民怨,明有宗教,清有南方大地主的離心離德他慕容家有什麼?太平天國,白蓮教,方臘都沒成的事一個家族怎麼可以輕易如願!


不知離愁


首先,只要慕容復不宰了風波惡和包不同這兩貨就永遠復國無望。風波惡見人就想動手。出場砍段譽,後來接著砍丐幫,然後又砍鳩摩智。砍四大惡人(大理儲君,南宋第一大幫,吐蕃國師,西夏一品堂)出場沒多久,幾大勢力都動過手。再來是包不同,出口傷人,非也非也,只要是跟包不同說過話的人幾乎都讓包不同的罪過。慕容復有這兩豬隊友還復國?就算從他老頭子手上接下大燕國都得讓這兩貨給滅了😂😂😂😂😂


狼牙土豆大溼


慕容複復國很難,自己國家滅國滅了幾十年了想,就留下一個燕子塢兩個家將怎麼復國?再加上慕容複目光短淺心胸狹窄註定失敗。要是胸有大志禮賢下士在姑蘇召集舊部及後人厲兵秣馬,跟大遼一起討伐大宋也許會成功。成天老想做武林盟主想著和西夏結親想著認人家乾兒子借兵復國怎麼行?


農村文彬


當時宋遼對峙,女真虎視,慕容復或者上梁山反宋,或者加入女真部族等待天下有變。又或者進入政府以徵四寇為進身之本謀取兵權。反此三者或有復國之望。捎帶說一下李自成自稱李繼遷之後,是西夏党項人。也就是說李自成差一點就復興西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