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集成行業該何去何從?

發燒的單片機


很高興為您解答!

我是做智能化弱電的,關於題主的問題我也有所思考,就是集成商以後的出路在哪裡,我從我自身瞭解到有限知識做解答,做一個拋磚迎玉吧!

1、行業現狀

其實集成商早個幾年前利潤就已經出現下滑了,甚至有不少企業是負增長,在項目投標中,設備商、運營商也參與了競爭,在一些大型項目比如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雪亮工程,不僅僅只有集成商參與,設備商、運營商直接參與競爭,而高興的肯定是客戶,客戶在考慮集成商的時候,會比以前更加嚴苛,會考核集成商的資質,技術實力,同類工程業績、資本實力、服務能力等因素。系統集成商比以前更加拿項目了,集成商也面臨著轉型,從最初硬件主導到硬件軟化,再到軟件服務化、服務產品化,但是大部分集成商跟不上技術更新的步伐,業務被動,業績下滑,發展方向模糊,轉型困難。在一些大型項目的角逐中,設備商取代集成商,只是時間問題。

2、集成商的出路

我認為集成商出路主要有2點,第1是需要重新思考企業定位和業務方向,從系統集成轉向IT服務或者研發軟件產品;

第2是深耕細分行業,深挖行業用戶需求,比如在某一個特定的行業深入研究,比如醫療,教育、環保等等,在結合物聯網的概念,從人、機、料、法、環等因素搭建一個垂直細分化的物聯網平臺,這類細分行業需要深度挖掘用戶需求,門檻越高,利潤就越大!

綜上所述,現如今集成商的競爭市場已經非常激烈,集成商出路我認為可以向轉型IT服務、研發軟件產品或者直接深耕細分化行業,做細分物聯網平臺。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隨手點贊,並關注,我會一直做智能化弱電行業的知識分享!


智能化弱電圈


系統集成範圍很廣,從弱電設備到計算機硬件、網絡、服務器、應用軟件系統的集成都涵蓋,傳統的硬件集成商主要是硬件、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以及底層中間件的配套採購、協調建設。

當前系統集成需求是越來越旺盛,隨著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雲計算的推廣普及,中國自主可控發展的大戰略指導下,國外巨頭如IBM、HP等廠商的市場份額逐漸降低,國內老牌集成商有所提高,而以華為、阿里為代表雲平臺廠商殺入這個領域開始不斷快速擴展市場份額,浪潮、曙光、聯想的硬件廠商也開始赤膊上陣提供軟硬平臺、網絡存儲雲平臺解決方案。

在應用系統集成領域,從兩千年初的SOA理念興起,應用集成中間件市場一直在比較火,直到近幾年隨著微服務、中臺建設、大數據、人工智能概念的炒作,看似如ESB集成平臺變成雞肋,其實是IT架構治理、SOA綜合集成、數據治理分析在深入人心。MDM、ESB、BPM、IDM、Portal以及DAP數據分析平臺產品方案逐步在落地,基於平臺來構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已成共識,很多客戶在深度思考自己IT建設規劃到底如何去做,畢竟不能老是一提應用集成、IT治理就提歷史原因、老是要摸著石頭過河、老是跟風聽忽悠交學費,問題始終是要面對、要幹起來才能解決,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借鑑案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靠譜落地廠商才是正道。


數通暢聯


觀點一:從目前蒐集的信息來看,系統集成行業的主戰場在智慧城市領域。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用新技術手段推動社會發展的理念迅速在全世界得到認同,並形 成 “智慧城市”發展理念;

2013年,我國設立了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引爆了智慧城市在中國的落地進程。

2019年的今天,雲服務、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快速迭代,催生了數量眾多的商業應用和創新, 而智慧城市的建設經過短暫的爆發,進入到理性探索階段,智慧城市建設缺乏體驗感與實際效用、發展碎片化、建設資金不足、難以持續運營等問題亟待解決,在中國發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整體戰略層面的系統規劃和基於城市發展路徑的預測。

圖片:來自smart cities world

觀點二:要研究系統集成行業的出路,核心是要明白智慧城市的發展變化特點。

特點1、城市的發展自從融入了現代技術,使城市規模和運轉效率大幅度提升。有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相關的應用能夠使城市中的襲擊、搶劫和偷竊率降 低30-40%,使城市溫室氣體排放和不可回收垃圾減少10-20%,使市民通勤時間減少15-20%,使城市就業數量提升1.0- 3.0%,使城市GDP增長率提升0.7%。從智慧交通到智慧醫療,從節能環保到便民生活,新技術為城市社會帶來的價值提 升空間仍然巨大。

特點2、 智慧城市的發展的終極目的是為人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安全、更生態、更環保、更流暢的體驗。智慧城市從城市規模擴大出發,到技術促進城市的優化,再到技術與城市合二為一,“智慧”的理念將內化到未來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特點3、未來城市管理者會設置專門的智慧城市運營規劃管理機構,用以從持續優化城市運營的頂層設計,創新發展思路,為人類的美好生活提供智慧服務。

觀點4、未來智慧城市的運營落地和體驗感的增強將成為整個智慧城市領域的持續存在的特徵。

觀點三:系統集成行業在智慧城市領域的主要機會預測

機會1、實力雄厚的企業和個人介入智慧城市的頂頂層設計,並開展階段性城市發展和運營規劃,從而參與到系統的整體規劃和部署上,甚至引領城市發展的階段性技術路徑。

機會2、技術的迭代將帶來持續的智慧城市應用的更新,為大量大ICT企業提供了軟硬件集成服務。在信息化與解決方案、專業技術服務、細分行業集成、互聯網科技等多個領域會有大量機會。當然,城市的投資建設能力和建設更新週期將影響局部市場的消費能力。

機會3、智慧城市運營將成為新的業態,將為城市運營提供持續的代運營、代維護、代服務等持續服務。包括城市系統安全、城市管理與服務、公共空間管理、供水供電公共設施管理等多個領域

觀點四:系統集成行業中企業的變化預測

1、第一階段:從賣產品、向賣系統、繼而賣集成,目前大部分企業屬於這個階段,有的企業會成為某一細分領域的專家

2、第二階段:進入業務運營階段,提供運營服務解決方案

3、第三階段:進入生態運營階段,構建智慧城市生態產業平臺,進入產融科三位一體的組織

總之,系統集成行業在找準核心著力點,研究其發展特點,大膽嘗試新的方法和模式,就可以走出困局,走向更宏大的場景中去!


------------------------------------------------------------------------------

閱讀完如果您覺得有點收穫,麻煩你點贊或留言支持下作者


土木生


2000年以後,隨著國家一大批政府信息信息化工程投入建設,包括金財工程,金稅工程,金質工程等;誕生了一大批系統集成的公司。那段時間由於參加產品價格不透明,技術人員少的原因,系統集成公司的利潤還是不錯的。


我認為最近幾年系統集成行業的困境有以下幾點:
1、隨著虛擬化雲計算的發展,各個地區都在建大型的數據中心;原來分散的數據中心現在整合在一起,對硬件的需求越來越少。
2、隨著互聯網規模的發展,在產品價格這一塊越來越透明,造成了集成公司的利潤比較低。
3、很多上游廠商開始下沉市場,也壓縮了一部分系統集成公司的生存空間。

4、政府採購的規範化,也降低了以前依靠關係拿項目的比例。

我認為系統集成行業目發展前景不太好,現在企業需要尋求轉型:
1、以服務創造價值。公司從單純的項目建設轉換為服務型公司。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通過優質的服務,贏取客戶的信賴。並通過服務帶動項目。
2、把握細分領域的市場,深入瞭解細分市場客戶的差異化,從數據中心規劃建設以及維護,制定一套適合於該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
3、轉型為軟件企業,通過軟件打造自己的核心產品;再通過軟件搭配硬件,做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
4、轉型雲服務提供商,通過改造開源軟件,打造自己的一套雲平臺;再通過雲平臺,獲取企業利潤的增長。

所以說,傳統的系統集成公司,市場已經非常的小了,需通過轉型獲取企業新的增長。


一個人的網絡之路


我不知道提問者為何發出這樣的感嘆?

系統集成行業這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可能是系統集成行業改為高大尚的物聯網、人工智能了。

系統集成這個詞也逐漸淡出大眾的視野。

系統集成商也被人叫做工程商,弱電單位,智能化單位

叫法不一樣,實質上還是沒有那麼大的改變。

系統集成行業的發展會越來越集成,不但沒有沉默,反而更加有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