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你認為應該好好學習去考研還是參加各項社團校學生會組織的活動?

蔣華浪


大一可以參加一些活動,體驗一下熱鬧,多認識一些人,可以鍛鍊你的人際關係能力。

但適可而止,大二就不要再參加很多活動了,好好學習才是正事。你是學生,你的任務是學習。後來你會發現其實你在大學參加許多活動除了可以掙學分外,其他沒有多大用處。而且你認識了許多人也就只是認識而已,後來也都不聯繫。相反後來你會發現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找工作最需要的是證書,所以在大學應該多學習,多考點有用的證書,比如:教師資格證,會記證等等。

你是學生,你還沒有進入真正的社會,你需要做的是以學習為主,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以後做準備。你需要的是為你自己的以後考慮,而不應該只侷限於當前。你該想想這個社會找工作最需要的是什麼——文憑。很多時候文憑就是敲門磚,有了學歷再去看你的能力的。社會真正需要的是高素質人才,而學歷是一重要衡量標準。



海琴小百科


題主您好,我學了多年心理學,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一些幫助!

首先,上了大學我們每天可以做的事情確實是比高中擴大了很多很多。高中可能只有學習,連戀愛都不敢談。但到了大學,我們可以戀愛可以學習,可以參加社團活動或校外活動,甚至可以兼職掙錢。這時候,您會有迷惑是正常的。因為您沒有經歷過大學這個過程,身邊人可能也沒有太多經驗,所以很困惑。

其次,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大學經歷,給您一些參考。我大學的時候,每科只求考及格,其他時候都在學心理學、談戀愛、參加校外志願者活動、交朋友(深入的那種)、處理自己的心理問題和對世界他人自我的認知。等我大學畢業我才準備的考研,所以我兩件事都沒有耽誤。而且,據我看到我身邊人的現象,大學時只學習不參加活動不去反思自我和人相處的,TA的心理素質都會比較差,遇到事情想不開(尤其時考試不及格或考研失敗這種事)。包括這種人的人人際關係和以後的婚戀關係都會有一些障礙的。

綜上,您可以自己考慮,我的意思並不是讓您一定要參加活動而不學習。這還是要看您自己的需求。如果當前您覺得考研是至關重要的,是您一輩子的夢想。如果參加課外活動會影響考研,那也可以放棄活動。如果您對考研沒有那麼多的期待,覺得不讀研究生也沒關係,那就可以多參加一些活動、多談一些戀愛(對你以後的婚姻和人生大有好處)。


芮杉的小時空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下我自己的情況,在大一的時候,班上是體育委員,校級學生會幹部,院裡學生會學習部的幹事,三個協會,以及志願者工作,每天很充實,超級忙碌,說影響學習,那倒是沒有,在期末考試期間,我也認真的進行復習,加上我平時的參加比賽獲得的一些加分,最後還拿了一等獎學金。在大二的時候,成為院級的學習部部長,雖然沒有了其他的職位,但是真的超級忙碌,每天都是很充實,但是不得不說影響了自己的學習的,沒有任何的收穫。在大三的時候,成為院的副主席,在這個期間也是佛性的存在,只是出席的一些活動,很多的時候都是走走過場,還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在大四的時候,考研,也成功上岸了。

看著很充實的感覺,但是我想說的,其實不是這樣的,我覺得大一到大三的過程中,我實際其實是瑣碎的事情填充我自己,按照別人的想法過著,沒有目標感,玩也沒玩好,學也沒學好。

我覺得,面對新的開始,做好兩件事:第一種:純粹的玩。

千萬不要什麼都涉及一點,什麼都瞭解一點,那對於你後期的發展一點都沒有用處的,當時的你只是認識很多的人,很多都是沒有任何的聯繫,對於你後期的幫助很少。純粹地玩,你可以發現自己的興趣,就拿我的室友來說,玩輪滑的,通過四年的練習,成為一個大神,在現在成立的工作室,還有就是練習跳舞,在上海發展,還是不錯的。在這個社會來說,只要你有特長,絕對不會埋沒的,而且三年的時間,絕對讓你找到很多的好友,對於你自己的發展也是十分好的,當然,期末考試還是要準備的,不能影響畢業。到了大四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思考,想要考研,還是來得及的,要是繼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找工作,也是很容易的。

第二種:成為學霸,在大學裡還是有很多這樣的同學。我覺得學霸還是要分下的,一種是大學考試的成績特別地好,平時好好複習上課學的內容,這種其實是朝向獎學金的,但是個人覺得這種其實意義不是特別的大,獎學金在找工作上面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不是最為重要的,看中最多的還是你的能力,這個不是獎學金能夠看得出來的。我覺得成為學霸另外一種就是考證型的,在短期來看,沒有任何的作用,對於什麼獎學金以及在大學期間的表現沒有什麼作用,到了社會就完完全全不一樣了,你有一些高質量的證書,那是硬通貨,特別的有效,幫助你找到好的工作或者好的未來是最重要的。

其實,說了很多,我也就想表達,把一件事情去做的比較精,這個是最重要的,別什麼都想涉獵,這個最不靠譜。


公考面試的覃安


對於這個問題我真的是深有感觸,我曾經就是在這兩個問題之間糾結著,迷茫過。

我在上大學之前對於大學是充滿了憧憬,想著未來轟轟烈烈的戀愛,努力的學習生活,校園中的佼佼者......然而進入大學盡是不知所措。

答主是美術生學習藝術設計,大四即將畢業,在這四年的大學生活中社團,學生會,學校的晚會大小活動,都有參加,以及考研和其他資格證書的考取都已經經歷過,且成功考取證書。那麼我就來介紹一下我的經驗和心路歷程吧~希望對你們會有幫助。

學生會,其實說白了,就是為學院服務,為老師開展各項工作提供幫助,跟著老師要求走,對於就業其實也沒啥好或壞的幫助,但是對於結識朋友還是有很大幫助的,認識不同專業的人,信息的便捷和了解機會自然也就多一些,主要還是看你想不想去花費時間在學生會,加入學生會免不了的寫部門報告,值班,開例會,擔任活動工作人員,服從命令,漲漲見識還是值得的,如果你不想去做,嫌麻煩的的話就乾脆不要去,因為你一定不喜歡那種氛圍。不要讓自己過的太擰巴。

社團.都是以興趣為主,一幫有著共同愛好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事情,社團相比學生會比較自由,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約束,跟學哥學姐打打鬧鬧也都是無所謂,不會很浪費時間,因為你喜歡才去參加的,並不是誰強迫你,還有就是對於社團加入的跟風問題,你看別人都入了,你自己覺得不入不行,根本沒有什麼行不行,他進入了也並不是代表著他有多麼優秀,都是要花費時間,跟著心走,入沒入都是無所謂的。

學習. 學習這件事畢竟是我們在學校交錢了的,也是我們上大學的本分,這是永遠擺在第一位的,任何事情都要為學習讓路的,至少不能掛科,連一個成績都沒及格的人就必須要去好好學習了,畢竟很有可能畢不了業,我的幾個社員朋友因為掛科現在還有延期畢業的,時間的分配很關鍵,自己心裡要有主有次。

在上大學之前我們的學校生活和課程別無選擇,我們只需要做到的就是聽老師的話,到了大學,可能你對於來到身邊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應接不暇,並不是每一件事都是要去做的,你分清事情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幫助和提高,上了大學就要學會選擇,學會拒絕。

上面分別說了學生會和社團以及學習之間的事情,一般來說參加學生會和社團都是在大一大二之間,大三就開始換屆了,也就是換人,大四是沒有任何參加社團和學生會的機會的,如果要考研的話,這個時間是完全正好的,什麼都不耽誤。所以題中說的選擇考研還是學生社團這個並不矛盾。當然也有可能不同的學校制度不一樣,這個就另談了。

大一,在大一下學期我校才開始有學生會和社團的招募,我是一個大大咧咧的性格,在新生大賽上申請去選拔院迎新晚會的主持人,成功入選,由此開啟了我校主持人的經歷,在排練的過程中不免會接觸到學生會的人員,畢竟這種院級晚會都是學生會人員承辦的。其實當時並不喜歡學生會他們,覺得總是太兇了,只不過大我一屆卻用那種領導的口吻說話,總是覺得太過蠻橫,但我為什麼會加入學生會呢,這可就是個意外了,我是申請表最後一個交的,因為之前接觸的關係,不太喜歡那種氛圍,但是我又想以後繼續參加主持活動,那麼我就需要渠道,加入學生會是當時我最便捷的辦法,想著也不一定能選上,先給他交了吧,結果後來就選上了,成為了一名幹事。

其實在學生會的日子,開心總是大過不開心的,我在學生會文藝部主要就是和我的小夥伴負責晚會的策劃,安排,選人,排練,讓我最難受的就是排練總是到很晚,晚上十點多才能回去,但是因為身邊有趣的小夥伴才一直堅持到換屆,換屆我並沒有往上選部長,因為這對於我來說我覺得夠了,我體驗過了就可以了。不用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如果想往上選也都是無所謂,部長就是需要統籌策劃,安排人員了。 我之前一直是扭扭捏捏愛臉紅的女孩,不得不說學生會讓我練就了厚臉皮,儘管我不喜歡,他還是讓我成為了更好的我,去做一件事總不會白費,對自己一定有影響。

關於社團,我參加了校廣播電臺,話劇社,和設計類的社團,三個,這三個都是面試通過了入選的,其實也都是腦袋一熱,到最後我還是隻參加了一個校廣播電臺,原因能如下了,話劇社加入之後參加了社團活動發現,社長沒有自己管理社團的條理性,根本不知道我要做什麼,也沒有相應的話劇表演的場地,(我就是這麼膚淺了,沒有舞臺我就沒毅力堅持了)我去了兩次也就自然而然的退出了,設計類的社團加入之後發現是賣課的,可拉倒吧,我也就放棄了。因為自己是主持人的關係,所以在校廣播電臺還能找到不少的樂趣,並且在這其中選拔成為了部長,策劃和導演了一場晚會,參與主持了不少的舞臺活動,讓我收穫最多的地方,說起來還真的是很感謝這個地方。

考研在大四上學期和大三下學期一直在圖書館,到時候學就完了,不會有事找你們的。

總的來說,參加哪個都是要付出時間成本,花費精力,但同時你也會收穫更多的東西,鍛鍊自己是一定的,但要先去付出。

如果讓我再來一次大學,我可能還是會選擇都要參加,畢竟人活一次上一次大學都來體驗一下才不會後悔,好奇心重的我,重在體驗~



嚕嚕鷺


二者能兼顧更好。其實也可以兼顧,大學四年擠出點時間參加學生會社團之類的活動也是沒有問題的。二選一的話必須是考研!研究生畢業後,到單位裡也有機會成為工會積極分子,同樣也可以加入志願者之類的組織,生活同樣很精彩。現在回頭看一下我本科時期擔任班長 團支部書記 學生會主席這些同學,現在基本也是泯然眾人之中,感覺沒有比其他同學好多少。本科的同學雖然早我畢業3年,但我研究生畢業後,從地方政府的各種政策,單位給的工資待遇等各方面比較都比本科生有不少優勢。生活中連找個媳婦都是加分項[捂臉][捂臉]!說了這麼多,不是在炫耀什麼。作為一名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有些事情去做了權當鍛鍊一下自己,不要把這些東西看的太重而忽略了自己的主業!應聘時HR只在乎你的學習成績!!!其他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學校那些職務都是可以忽略的東西(重本選調生除外)。人只有具備了強大的知識做後盾,其他的都可以是水到渠成的事。


飛躍地球上火星


基調!

生活並不是非黑即白,萬事無絕對!

在大學,薰燻老師最大的感受是發揚自己優點,補足自己的缺點!可能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這一點希望不喜勿噴,謝謝!

站在你的角度去想了一下,一個人做事就要做到極致,做到完美,!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但希望你不是那種一根筋的人!

魚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嗎?

其實不然,在大學,時間相對比較寬裕,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這就要看你怎麼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當然,做事情要有偏重,要知道自己的重心應該放在哪裡,那件事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在大學,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很重要的,就像你這樣,有考研的打算,這一點應該為你點贊!考研相對付出的時間較多,不僅平時要把專業課學好,而且如果您英語稍微有點弱的話,花的時間會更多一點,更辛苦一點!其實,大學社團的事務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社團活動也不會太頻繁,反而是大學生活的調節劑,你可以去參加活動,也不會佔用太多時間!

建議您適當的參加社團活動,把重心放在考研上!我是薰燻老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薰燻老師


作為過來人,我覺得這個應該根據自己情況而定。你想作為什麼樣的人?大學社團一般都是大一新生的時候加入,大二的時候基本上都退了,只有少部分留下來擔任社團部長或者主任,完成新老交替。為什麼大二就很多社團部長或者主任就不幹了,就是因為大三學業重,怕影響自己學習,所以大家都還是側重學業的。因此個人建議適量加入一些大學社團豐富自己大學生活,增長見識和交際能力,鍛鍊一下自己,又不會影響自己考研規劃。



A割韭菜


個人認為兩者並不矛盾,相比於高中而言,大學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多,上大學,不僅學習知識,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也尤為重要,這就是所謂的“成人成才”。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參加一兩個自己感興趣的社團來鍛鍊自己,培養自身綜合素質來提高自己。但要記住一點,要合理支配時間,合理規劃大學生活。祝你的大學精彩而充實!


段哥有話說


為什麼不能同時做好呢? 大學不是小學,初中,更何況在小學初中都要求孩子全面發展,更何況大學階段呢?

大學生活與小學初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學校生活和學習資源豐富多彩,時間靈活,守著這麼好的資源不用簡直是浪費。再者大學生活就是一個進入社會的預演,是一個人求學階段最接近社會的關鍵時期,如果失去了大學階段的鍛鍊,真正進入社會以後,有可能會讓自己融入社會的適應期變長,會讓自己走不少彎路的。



時間上自己要規劃好。選擇一兩個自己喜歡的或對自己以後職業有幫助的社團。根據社團和自己的學習時間做好安排,儘量不要二者的時間有衝突,偶爾時間重合,也要事後做好彌補。


英語party


上大學應該好好學習,能夠考研成功更好。沒有考研成功,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技能,這對於你參加工作有極大的好處,現在有好多企業都到學校去招聘,如果你在學校學習很好,很優秀,肯定會優先選擇你的。至於學校的活動,在學習之餘也可以參加,但是不能耽誤了學習。如果一定要你在學習和活動之間選擇,你最好的選擇是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