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滔滔與趙宗實的婚姻被宮中稱為“天子娶兒媳,皇后嫁閨女”?

歷史一書生


宋英宗趙宗實和高滔滔的婚姻被宮中稱為“天子娶兒媳,皇后嫁閨女”,原因很簡單,是因為趙宗實是當時天子宋仁宗“官家兒”,高滔滔是宋仁宗皇后曹皇后的“皇后女”,兩人親上加親結婚了,成為美談。



趙宗實和高滔滔同歲,趙宗實是宋仁宗的侄子,因為仁宗沒有子嗣,收養了三歲的侄子趙宗實,交給曹皇后撫養,而高滔滔正是曹皇后最喜愛的外甥女,也是三歲就接進宮內親自養育,就這樣趙宗實和高滔滔兩人青梅竹馬一起玩耍,直到皇子出生才各回各家(但是很不幸皇子夭折了)。

鑑於兩個人感情基礎很好,一個是皇室宗親,一個是名將之後,門當戶對,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年)在宋仁宗和曹皇后的主持下,兩人結婚了,相敬如賓,共生四子四女。

1063年,宋仁宗駕崩,因為沒有子嗣,曹皇后和宰相韓琦決定立趙宗實為皇帝,可憐不願做皇帝的趙宗實被人從臥室裡連推帶拽的到了皇帝寶座上,連續十幾次請辭,最後沒辦法只能當皇帝,還誠懇的要求有了別的人選讓他回家!

趙宗實也就是宋英宗趙曙當皇帝以後就立高滔滔為皇后,高滔滔謹記曹皇后教誨,步步謹慎,簡樸有婦德,從不參與朝政。只可惜趙宗實當了皇帝以後就病病殃殃的,只當了四年皇帝就駕鶴西歸了(相比金朝末代皇帝完顏承麟剛參加完登基大典就親征被亂軍殺死,做了一天的皇帝要強多了)!

太子也就是趙宗實的長子趙頊繼位,稱為宋神宗,高皇后變成了皇太后,1084年冬,宋神宗又病逝了,十歲的宋哲宗趙煦繼位,高太后又變成了太皇太后,奉宋神宗遺詔輔佐宋哲宗。


高滔滔在執政期間,結束王安石新政,重用司馬光,政治清明,經歷繁榮,被後人譽為作“女中堯舜”。


同歲的趙宗實和高滔滔,一個英年早逝,一個卻歷經三代帝王,62歲病逝,最終這對青梅竹馬得以合葬。


墨梅逸清寒


高滔滔是宋仁宗繼後曹氏的外甥女,趙宗實是宋仁宗趙禎堂哥趙允讓的第十三子。

宋仁宗在孩子運上特別差,後宮裡的女人都鉚足勁兒想給皇帝生個兒子,自己不行,找別人,後宮妃子從皇后到貴妃都是收養小女孩,為皇帝養妃子,比如曹皇后就養了範觀音,獻給仁宗皇帝,仁宗的寵妃張貴妃也養了養女獻給丈夫。

大臣看皇帝生不出來,就建議他收養一個孩子當引子,趙禎就把堂哥允讓的庶子十三接到宮中撫養,十三他爹太能生了,十三他媽又不受寵,搞的十三都四歲了還沒名字,進宮後才被仁宗賜名宗實。

再說張貴妃和曹皇后宮鬥,曹皇后鬥不過張貴妃,張貴妃找個藉口把曹皇后的養女範觀音弄出宮去,曹皇后只好重新找目標,就把外甥女高滔滔接到宮中撫養,等養幾年了再獻給皇帝,所以,趙宗實和高滔滔是在宮中長大的,也算是青梅竹馬。

後來,仁宗的後宮真的生出了皇子,還健康長起來,仁宗就把宗實送回家了,高滔滔依舊在宮中養著,再後來呢,小皇子夭折了,仁宗再也沒有生出兒子。

曹皇后就想把外甥女高滔滔獻給丈夫,仁宗喜歡活潑可愛那種可作的女孩子,對呆板嚴肅的高滔滔沒興趣,就拒絕了曹皇后的提議,反而提出把高滔滔嫁給趙宗實,曹皇后從來都是以夫為天,自然不敢違抗,就這樣,高滔滔嫁給了濮王府的十三團練使趙宗實。

因為趙宗實做過皇帝的的養子,而高滔滔算是姨媽曹皇后的養女,因此民間對這場婚禮叫“天子娶兒媳,皇后嫁閨女”。

到了仁宗晚年,還是沒有生兒子出來,就把宗實立為皇子過繼回來,傳位給他,就是英宗,高滔滔就是英宗皇后。

就是這樣。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歷史在每個人眼中自然也是不同的,某隻是寫出自己的所想,並不試圖說服每個人。


猴格大人


\t宋仁宗,北宋第四代皇帝,在位42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最長的皇帝。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其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仁宗皇帝當政期間,政府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仁宗皇帝性情文弱溫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因此他被稱為一代明君。

宋仁宗的三個兒子均早夭折,苦於無人繼承大統,所以宋仁宗日耕夜種,哪知欲速則不達——縱慾過度,乃至衰弱,播種無效。

曹後見狀,為早做準備,把宋仁宗的3歲侄子趙宗實接入宮中,由自己撫養。

當時後宮從皇后到貴妃都收養小女孩,長大後獻給為皇帝為妃,曹皇后就養了範觀音作養女,仁宗的寵妃張貴妃也養了養女獻給丈夫。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張貴妃和曹皇后宮鬥,張貴妃將範觀音弄出宮去,曹皇后只好將3歲的外甥女高滔滔接到宮中撫養,等養大成人後再獻給皇帝。

所以趙宗實和高滔滔同歲,都是3歲接入宮中由曹皇后撫養,兩人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後宋仁宗親生的豫王出生,他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但兩人的情誼已經刻在心上了。

曹後原本是想把外甥女送給仁宗的,但仁宗沒接受,反而說將來這倆孩子必定會配成一對的。可以想見,趙宗實與高滔滔兩小無猜,引得仁宗都想成人之美了。

1047年在宋仁宗和曹皇后的主持下,兩人喜結聯理,婚後相敬如賓,共生四子四女。

因趙宗實和高滔滔為帝后養過,視之親生,外人也視這倆為帝后子女,他倆的結合也被稱為“天子娶兒媳,皇后嫁閨女”,成為美談。

1063年,宋仁宗駕崩,因豫王又早夭,仁宗沒有子嗣,趙宗實繼位成為皇帝,史稱宋英宗。

宋英宗立高滔滔為皇后,高滔滔謹記曹皇后教誨,步步謹慎,簡樸有婦德,從不參與朝政。只可惜趙宗實為帝四年後就駕鶴西歸!以後高滔滔又輔政宋神宗、宋哲宗,太后變成了太皇太后。

高滔滔在執政期間,結束王安石新政,重用司馬光,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勢較強,被譽為“女中堯舜”。


美麗青春您真痘


為啥?難道趙宗實是宋仁宗和其他妃嬪生的?這也說不通,即便趙宗實不是皇后所生,那高滔滔也和他同父異母,也是亂倫了。

那難道高滔滔是皇后和別人私通生的?你看她都不姓趙……

啊,這也太荒謬了。事情肯定不是這樣的,仁宗曹後是曹彬的孫女,賢淑出了名的,18歲就入宮,謹守婦德,絕無此類事件發生。

事情真相是:趙宗實非宋仁宗親子,高滔滔也非皇室所出,他二人皆屬養在宮中之人。



原來宋仁宗早先有過三個兒子,但都夭折了,他急呀,這沒後可是大事,皇位沒人接呀,於是抱著快點生出兒子的目的勤奮播種,哪知欲速則不達——縱慾過度,乃至衰弱,播種無效。

曹後見狀,為早做準備,就把四歲的宗室濮安懿王第十三子趙宗實(唉,兄弟生的挺多)養在宮中,但此時沒把他立為太子,估計先當備胎養著吧。

高滔滔呢,其實是曹後她妹妹的女兒,也是自幼被姨媽養在宮中的。這倆一塊玩耍,一塊讀書寫字,算得上是青梅竹馬。



本來曹後好賢淑,想把外甥女送給仁宗的,但仁宗沒接受,還跟她說,將來這倆孩子必定會配成一對的。(《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可以想見,趙宗實與高滔滔兩小無猜,引得仁宗都想做媒人了。

這倆在宮中共同生活了五六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但兩人的情誼已經刻在心上了。

公元1047年,宋仁宗慶曆七年,高滔滔15歲了。仁宗和曹後作主,把她嫁給了趙宗實,並封她為京光郡君。

因趙宗實和高滔滔為帝后養過,視之親生,外人也視這倆為帝后子女,他倆的結合也被稱為“天子娶兒媳,皇后嫁閨女”。

後來仁宗還是沒能再生下兒子,趙宗實就以嗣子身份繼承皇位(這下真是兒子了),高滔滔隨之當上了皇后。兩人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據說英宗除了高後,還沒別的妃子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英宗只當了四年皇帝就駕崩了,剩下高後一人,當了太后,又當了太皇太后,62歲後追隨英宗而去。


錢多多讀文史


趙宗實,就是宋英宗,後改名趙曙,他本不是宋仁宗趙禎的親生兒子,只因趙禎膝下無子(三個兒子都早夭),所以趙曙幼年時曾被接入皇宮被曹皇后撫養,後來,仁宗的親兒子豫王出生,趙曙就回到生父身邊,可惜後來豫王依然沒有長大成人。在嘉祐七年的時候,趙曙被立為皇子,仁宗去世,他即位,是為宋英宗。他的皇后高氏,大名正儀,小名滔滔,他的姨媽是宋仁宗的皇后曹皇后,家族勢力非常顯赫,所以就是仁宗皇帝的養子趙曙娶了皇后的外甥女高滔滔,親上加親,成為宮裡的美談!高皇后生下神宗皇帝,神宗駕崩後小皇帝年幼,又垂憐聽政,掌管朝政,期間經濟繁榮,國勢較強,被譽為“女中堯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