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大戰當中李自成擁有雄兵百萬, 為什麼會失敗?

山海關大戰當中李自成擁有雄兵百萬, 為什麼會失敗?

戰鬥的雙方,分別是李自成以及吳三桂,然而就當李自成即將獲得勝利之時,山海關外突然殺入了一直如狼似虎的八旗軍。在接下來持續四天的戰鬥當中,李自成號稱百萬的軍隊,最後遭逢大敗,死者成千上萬,幾乎全軍覆沒。而就在此次戰鬥當中,李自成被迫撤回北京。作為明末時期最強的軍閥,李自成最為鼎盛的時期,兵力超過一百萬。李自成一生當中,多次被明朝軍隊擊敗,但每次失敗之後,他又如同再次升起的太陽,重新出現。

山海關大戰當中李自成擁有雄兵百萬, 為什麼會失敗?

然而這種情況在山海關之戰之後,李自成卻始終沒能夠站起來,被清軍一直追到湖北,下場極其悽慘。作為統治幾十年的農民軍首領,李自成最後竟然淪落到被地主武裝欺負的地步,最後率領20餘騎探路之時,被當地的武裝殺死。而導致李自成失敗的一切根源,其實都可以歸結到幾年之前的山海關之戰當中。此次戰鬥,其實完全不用發生,原因就是當時吳三桂已經準備投降。當時明朝有許多軍隊對於大順政權投降,而吳三桂自己手上也僅僅只有幾萬人馬,所以投降李自成,其實倒也沒有什麼。

山海關大戰當中李自成擁有雄兵百萬, 為什麼會失敗?

可惜劇本總是不按照正常的態勢發展,正當他準備投降之際,就聽到了自己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大將奪走的訊息。聽到這則消息之後,吳三桂大發雷霆、怒髮衝冠,直接掉過頭來,後軍變前軍,直接攻打唐通的軍隊,佔據了山海關。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李自成親自率領十萬軍隊,準備拿下吳三桂。吳三桂心中深知自己的幾萬軍馬,絕對難以和李自成相互抗爭。於是他就將目光瞄向了山海關外圍的清軍部隊。

山海關大戰當中李自成擁有雄兵百萬, 為什麼會失敗?

一個月之後,李自成率領他的農民部隊,來到了山海關之下。在放出豪言讓吳三桂投降遭到拒絕之後,他就準備將大部隊分為兩部分,依次對山海關進行猛攻。而就當兩人在山海關進行對峙之時,15公里外了10萬八旗軍隊已經在此等待。清軍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等到李自成兩人拼到彈盡糧絕之際,突然跳出來坐收漁翁之利。由於士兵較為稀少,吳三桂並不是李自成的對手,沒有辦法,吳三桂只能前往向多爾袞求助。按照滿洲的習俗,吳三桂必須踢掉頭髮才能發起投降,他毫不猶豫地照做了。

山海關大戰當中李自成擁有雄兵百萬, 為什麼會失敗?

曾經固若金湯,被譽為大明朝最後一道防線的山海關,最後大門洞開。十萬八旗軍隊,如同潮水一般,紛紛湧入明朝境內。而對於此時撲面而來的清軍,李自成並沒有放在心上。在他看來,清軍和明朝的軍隊沒有任何區別,自己一生輾轉戰爭無數,基本都以勝利告終,所以並沒有什麼害怕的。正是由於這種對於清軍的輕視,才導致李自成最後的失敗。由於已經和吳三桂大戰過幾日,李自成所率的農民軍隊已經是疲憊不堪,在清軍騎兵的衝擊之下,很快就被殺的人仰馬翻。十萬李自成部隊,四天時間之後,只剩下寥寥數十人,至此,李自成最後的失敗已成定局。

山海關大戰當中李自成擁有雄兵百萬, 為什麼會失敗?

自從起兵以來,李自成的軍隊就像滾雪球一般,從幾十人,到後來的數千人,再到之後的數萬之眾以及鼎盛的上百萬。李自成雖然軍隊非常多,但是在佔領山西、河北、山東等地之後,戰略要地將自己的兵力全都分散了,所以此次帶進京師的軍隊並不是很多。此外,李自成部隊的組成非常複雜。一小部分是他原來的西征部隊,戰鬥力最為強悍,其它的大部分都是明朝的投降部隊,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山海關大戰,李自成的精銳部隊消耗殆盡。自己也是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被清軍以及吳三桂追趕。回到京師之後,李自成並沒有阻止反抗,而是直接放棄前往西安。

山海關大戰當中李自成擁有雄兵百萬, 為什麼會失敗?

只不過結果非常可惜,在前往西安的一路之上,李自成遭受到了清軍以及吳三桂的雙重合擊。加上明軍紛紛投降清軍,聯起手來對李自成的農民軍隊進行圍追堵截,可謂是兵敗如山倒。最後由於部隊人心渙散,李自成相繼在山西、湖北、江西等地遭到清軍的重挫,後來遭到地方武裝部隊的襲擊,黯然離世。歷史是必然的,百萬之眾的農民軍,由於缺乏正確的戰略指導,導致最後李自成的失敗,這令人惋惜,但卻也是一種客觀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