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手的青春物語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舌戰群儒,哥哥諸葛瑾只會唯唯諾諾,這是小說刻畫人物的需要,當不得真。不過在正史上,諸葛亮遊說孫權抗魏,口才確實了得。諸葛瑾自己弱一點,生個兒子諸葛恪,則是超級段子手,論辯才,跟叔叔諸葛亮有得一拼。

段子手的青春物語

諸葛恪從小聰明,隨機應變的本事,就沒遇見對手,並得到老爸工作單位老闆孫權的親口表揚:“藍田生美玉,名門出才子。”

慢慢長大後,懂得了孫權是吳國之主,以後也將是自己的老闆,而他的太子將是下一任老闆。

太子調皮,喜歡捉弄人,有一回噁心諸葛恪:“你該吃馬糞。”

諸葛恪恨不得朝那張小胖臉來上一拳,可是不能,下一任老闆啊,默唸三遍,我忍。

小心翼翼地陪著笑回答:“願太子吃雞蛋。”

孫權奇怪了,問道:“我兒讓你吃馬糞,你何故讓他吃雞蛋?”

“馬糞和雞蛋,出處相同。”

孫權樂不可支。兒子欺負人不對,但國主的兒子就可以任性,捨不得給記爆慄。小諸葛不錯,回敬是回敬,不失體面,沒亂了上下尊卑,孺子可教。

兒子喜歡捉弄人,老子也強不到哪裡去,孫權親自下場惡搞。大夥在一起聚餐的時候,他命人牽來一頭驢,驢面上貼一張紙,上寫:諸葛瑾。

大夥都笑得前仰後合,諸葛瑾臉長,被打臉了。你兒子不是機靈鬼嗎?我們看他怎麼辦。

諸葛恪陷於兩難。如果任由孫權狂踩自己的父親,是不孝。大節有虧,千夫所指;如果拍案而起,懟回去,父親是維護了,孫權說不定臉一沉,孤放鬆一下氣氛,玩不起啊!老大可不是以心胸寬廣出名的。

他腦子轉得飛快,片刻之間已有應對之法,站起來請求添兩個字。孫權一努嘴,拿筆來。

好個小英雄,呵開狼毫,筆走龍蛇,在“諸葛瑾”下面加了“之驢”二字。寫完摞筆,一抱拳,一彎腰,收工。

完美。

孫權一樂,索性把驢子賜給了他。

大夥本來等著看父子倆出洋相,哪知是一出神童秀。這樣的孩子,怎麼偏偏生在他們家,老天對諸葛氏太厚愛了。

段子手的青春物語

孫權本就重用諸葛瑾,見諸葛恪才思敏捷,越發喜歡。忠良有後,老孫家的江山有人保,好事。諸葛恪也湊趣,時不時就給自己臉上貼金。

諸葛恪是個胖墩,孫權隨意問他:“小夥子怎麼保養的,這麼富態?”

機會來了,他抖擻精神回答:“聽說有錢人家豪宅廣廈,有德之人心寬體胖。我哪懂得保養,就是不斷培養德行而已。”

抬高了自己,不可忘記要把老大抬得更高。姿態低的人,情商才真的高。

蜀漢派來使者,孫權在招待會上囑咐對方:“這個諸葛恪愛好騎馬,回去報告你們諸葛丞相,麻煩送匹好馬過來。”

話音剛落,諸葛恪已經離席拜倒在地:“多謝主公。”

孫權笑道:“馬還沒來,怎麼就急著謝?”

他恭恭敬敬地回答:“蜀國的馬房,就是替您在外面養著馬。您一言既出,馬匹肯定會送到,現在謝不算早。”

這樣小小的吹捧,估計撓不到老大的癢處,瞅機會還要加重藥量。

段子手的青春物語

對於有準備的人,機會總不缺。孫權調侃成癮,有一次又來找茬:“你老爸和你叔叔諸葛亮,誰更賢明?”

“當然是家父。”他毫不猶豫地給出結論。

孫權大為驚訝,幫自己父親可以理解,但不能扭曲事實吧。

諸葛恪一本正經地解釋說:“家父懂得要為明主效力,而叔父不懂,當然家父更賢明啦。”

太爽了,孫權歡快地痛飲一杯,過後回想起來還會忍不住微笑。

段子手的青春物語

諸葛恪的口舌之利,不是光用來逗樂的,還能幫主公解圍,有實實在在的作用。

《三國演義》裡,各家主公一高興就喜歡辦酒會,這是符合史實的。酒會上,主公還常常要求下級喝高,君臣痛快一場。如果碰上不識趣的硬骨頭拒絕縱酒,場面就會急轉直下,立馬變得尷尬。

孫權辦的酒會,便攤上了這事。

不給主公面子的是張昭老師。老前輩了,從孫權哥哥孫策打天下那會就加入隊伍。孫策遭刺客行刺,臨終前把年輕的弟弟拜託給張昭。與諸葛亮相比,一樣的託孤重任,一樣的軍師職位,幾乎是江東的諸葛亮翻版。

輩分高,資格老,用不著瞧任何人的臉色,主公的面子該駁就能駁。孫權確實也無可奈何,只得暗暗咬牙。

今天孫權高興,讓大家一醉方休。張昭頭一搖,老臣就喝到這,你們也悠著點。

孫權的臉色陰了下來,老頭子存心啊,不是頭一回掃我的興。

他清楚記得上一次不歡而散的情形。

武昌有座釣魚臺,風景極佳,更難得平曠開闊,是置酒高會的好地方。孫權在此大宴群臣。喝嗨了,讓侍從取水灑向眾人,說:“今兒不醉不休,除非滾倒在地,否則不許停杯。”

張昭老師把臉一板,拂袖而去,走到停在外頭的車上端坐不語。

孫權心裡膩味,為了保持明君形象,還不得不遣人去請:“大家一起快活啊,老師咋就發怒了?”

張昭嚴肅地回答:“當初商紂王在酒池肉林裡醉生夢死,也自以為快活,沒意識到是作惡。”

孫權一陣默然,隨即漲紅了臉大喝:“撤宴!”

回去不知道踢翻了幾張桌子,砸碎了幾隻杯子。

歷史驚人地相似,老師又要讓孤下不了臺啊。今天多了個小諸葛,看他能不能帶來一點驚喜。想畢一招手,讓諸葛瑾起身勸酒。

這個考驗難度相當大,孫老大都搞不掂的老前輩,會向你一個小年輕低頭?分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作為東吳最佳辯手,諸葛恪就是要化不可能為可能。他來到張昭面前,端端正正地行禮如儀,高舉酒杯。

張昭怫然道:“你們君臣盯著老夫勸酒,有違敬老的禮義!”

諸葛恪和顏悅色地回答:“古時候,一代賢臣姜子牙九十歲還在馳騁疆場。現如今,軍旅戰事,主公把您安排在身後;美酒佳餚,請您首先享用。怎麼算不敬老呢?”

張昭無法反駁,悻悻然乾了杯中酒。

孫權老大的形象頓時光輝起來,宴會的氣氛頓時就歡快了。

諸葛恪辯才無礙、智計無雙,為主公排憂解難,東吳後繼有人。這或許是在座眾人的共識吧。確實,諸葛恪的光芒已經讓孫權無法忽視,平步青雲指日可待。而這個青年才俊的未來,會有多少悲喜和逆轉,則所有人都無法預知。

段子手的青春物語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