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立春吃啥?

陌上徘徊


1、春餅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立春時節的北京往往還看不到什麼綠色的春意,便發明了春餅,就像是人們寄予春天的希望,薄薄的兩張小餅卷著滿滿的春意盎然,一口咬下去,討了個好彩頭,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了。

北京人吃春餅是用白麵擀成圓形的餅,經烙制而成。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卷著菜吃。

清《調鼎集》記載春餅的製法是“擀麵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時菜心、油炸供客。又鹹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餅切段。”這是清朝的吃法。但現在演變為春餅抹甜麵醬,卷洋角蔥後食用。

老北京人立春吃春餅與普通的烙餅不一樣,講究用燙麵,烙出來不僅要薄,而且一張春餅要能一分為二地揭開。餅裡夾上菜,菜樣一定要多,要葷素搭配,有驢肉、燻肚、燻肘子、醬口條、醬小肚等肉菜,還要有炒粉絲、炒菠菜、炒豆芽等素菜,老北京吃春餅還講究有頭有尾,就是吃春餅前用羊角蔥絲蘸六必居的甜麵醬,抹到春餅裡,夾上合子菜一卷,從一頭吃到另一頭,這就叫作“有頭有尾”,寓意閤家歡樂。

2、炒合菜

在中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地區,吃“合菜”十分講究。一是節令性強,立春日必不可少;二是吃“炒合菜”需要春餅卷食,方能品出味道。吃過春餅卷合菜,楊柳吐絮,燕語呢喃,春天來臨。

《四寶鑑》中曾記載:“立春日,都人(指北京人)做春餅,生菜,號春盤”。並有詩云:“咬春蘿蔔同梨脆,處處辛盤食韭菜”。將韭黃、肉絲、粉絲、豆芽菜、嫩菠菜炒在一起,便是“合菜”,上面若再蓋上一張攤雞蛋餅就是北京名吃“和菜戴帽兒”,北京人則稱之為“金銀滿堂”。

合菜的做法並不複雜,大體是這樣的:先把洗乾淨的瘦豬肉切成一寸來長、火柴棍兒粗細的絲兒,再把粉絲用溫水泡成水粉絲。蔥花、薑絲熗鍋兒後,煸炒豬肉絲兒,加上點兒料酒、醬油提味兒,然後再放進去發好的粉絲稍微煨一煨,起鍋時翹上點一寸來長的蒜黃兒,這算一盤兒葷的。

另一盤兒是先把豆芽菜洗乾淨了切了鬚子,熗鍋後旺火爆烹,再把事先準備好的,切成一寸來長的菠菜和馬蓮韭段兒推進去,出鍋後點上點兒香油,這算一盤素的。炒這盤兒要找準了火候兒,得做到菜熟而不塌秧,色兒正,利口,不能出湯才算地道。也有人家兒把這兩盤兒攪拌成一盤兒,再攤個雞蛋餅放蓋上頭的,就叫做炒合菜蓋帽兒。

3、蘿蔔

老北京人還遵循著在立春那天買蘿蔔吃,謂之為“咬春”的風俗,這是由於老北京人認為立春這天吃蘿蔔可以解春困。立春時吃蘿蔔以脆嫩多汁的青蘿蔔為上,紅心蘿蔔更佳。

生吃水紅蘿蔔是立春的一個民間習俗,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宜過度。






開心小檸檬


【老北京立春吃什麼】?今天為大家說一下北方南方立春,都是吃些什麼!

今天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春』

順口溜裡說: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楊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宋代王鎡的《立春》裡說

泥牛鞭散六街塵,

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

梅花合讓柳條新。

小學的課文裡說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來到了田野上

草兒綠了,花兒開了

春打六九頭

到了立春這一天

各地也都有自己的『咬春』習俗

吃春餅

北方很多地方的習俗是

【吃春餅】

薄薄的春餅

抹上甜麵醬、辣醬

捲上新鮮的大蔥、黃瓜等

再捲上醬肉、肘子等肉類

和以炒合菜為代表的各種時令蔬菜

就可以開動啦

炸春捲

和北方不同

江南部分地區在立春講究吃【炸春捲】

春捲裡捲入豬肉、豆芽、韭菜等

炸至金黃,香脆可口

打春牛

【打春牛】也叫鞭春

春牛是用桑木做骨架

用土塑成的

打春牛意味著春耕開始

儀式熱鬧非凡

男女老少都會爭相打牛摸牛

祈求生活越來越好

戴春雞

春雞是用棉布縫製、棉花填充的小飾物

可以縫在小朋友的帽子或衣服袖子上

【戴春雞】的雞通『吉』

寓意著小朋友吉祥如意茁壯成長





小駱美食指導


咬春了,前幾天自己發的豆芽。








手機用戶3378028932


1.老北京立春的時候吃春餅。

2.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裡,成為春盤。宋《歲時廣記》引唐《四時寶鏡》載: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

3.從宋到明清,吃春餅之風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賞賜春盤春餅的記載。現在,人們備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餅時隨意夾入餅內。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河南禹州小娟來了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老北京立春最常吃的一種美食叫春餅,在這一天吃春餅,俗稱咬春,因為北京地區它的地理位置和天氣決定了,在立春的這一天很難會發現綠色,整個北京城樹木榔林,街頭巷尾基本上還是保持冬天的樣子,所以為了討一個好彩頭,老北京一般都會拿這個兩張薄餅,然後卷著帶綠色瓜條,蔥條兒,咬一口就能發現綠色,也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咬春也就順理成章這麼來了。那麼接下來跟您分享一下老北京春餅的做法。

首先說說這張餅是用白麵,這種白麵一定要是燙麵,取兩塊劑子中間抹上油擀成荷葉大小的薄餅,然後放在爐子或鍋子上烙制而成,烙完之後這種薄餅大小看起來像荷葉,中間可以一張分成兩張薄的卷菜吃,烙制而成的薄餅看起來薄而透亮。

吃春餅還講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黃、波黃等切絲,叫炒合菜。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做“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明、清時期,隨著烹飪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盤改成了小巧玲瓏的春捲,不僅是民間的食品,而且成為宮廷的糕點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讚賞。清朝的滿漢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點中,春捲是九道點心之一。







傑文是大魚


主要還是吃春餅,吃春餅豆芽菜不可缺少,立春這天豆芽菜叫長生菜,老北京講究的人把豆芽菜兩頭掐掉不要,也叫掐菜。



旭日東昇30


俗話說:立春晴,吃白米。立春陰,陰晴到清明。

今天咱們就聊聊立春,立春也叫打春,過去一到立春日,大家把耕牛聚一群,不忍心鞭打真牛,糊個放有糧食的紙牛或泥牛,用鞭打它們,春牛被打破後,腹中的五穀雜糧溢出,象徵春耕即將開始,祈求豐收,五穀豐登的意思。打春、打春,就是這麼來的。

報春,在立春前幾日開始,有人手執小鑼、竹板,一邊敲擊, 一邊口唱贊春詞,挨戶送一張春牛圖。被送人家相贈幾個小錢,稱為報春。

除了打春、報春,還有咬春。這三春是不能分開的。

每逢立春,老北京人都要吃春餅,還要“咬春”,咬春的意思是咬住春天,不讓春天跑了。

北京吃春餅和咬春的習俗由來已久,明末的劉若愚就寫道:立春這天,北京人無論貴賤都要吃蘿蔔“咬春”,還要互相請客吃“春餅和菜”。“和”字在此處讀“貨”,即各種菜攙和在一起捲餅吃。



AUPU奧普環保集成灶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萬物開始復甦,蔬菜開始吐露新芽變得鮮嫩可口,馬上就要立春了,在民間有吃春餅的習俗,也叫“咬春”。傳說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餅,會使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

春餅有蒸有烙兩種不同的方式,可是春餅不容易做好,餅太薄,稍不留神就烙糊。今天就給大家安利一下:只要一個電飯煲就能做成柔軟可口的春餅~

春餅

by:1粗茶淡飯1

用料

主料:麵粉 300克

輔料:油適量、開水170克

做法

1.麵粉中倒入開水,並用筷子不停攪拌

2.攪拌成面絮

3.用手將面絮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放置30分鐘以上

4.將麵糰分成20克一個的小劑子

5.取一個劑子按扁後刷一層油

6.再取一個劑子按扁後,蓋在有油的劑子上

7.用擀麵杖將餅擀成薄薄的圓餅

8.按下煮飯鍵,預熱1分鐘後將餅放入,並閉合外蓋

9.大約2分鐘後將餅翻面繼續烙2分鐘

10.出鍋後,沿著餅的邊緣撕開,便是兩張薄薄的春餅,隨意捲上你愛的菜菜就可以開吃啦!

這些菜和春餅是絕配

| 京醬肉絲 |

by:寓言7656

用料

主料:豬瘦肉200克

輔料:大蔥(蔥白)2棵、甜麵醬40克、白糖20克、料酒1茶匙、食鹽3克、姜5克、胡椒粉少許、澱粉1/2茶匙

做法

1.豬肉絲、大蔥、姜、料酒、甜麵醬、白糖、食鹽

2.豬裡脊切絲,加入料酒、少許食鹽、胡椒粉、澱粉抓勻醃製一會

3.大蔥切絲(只用蔥白部分)

4.切好的蔥絲放入盤中墊底

5.醃漬好的肉絲中加入一茶匙食用油再次抓勻

6.炒鍋燒熱放底油,下入醃製好的肉絲滑熟

7.滑炒至肉絲顏色變白盛出

8.鍋中滑炒肉絲剩餘的底油爆香薑片,放入甜麵醬、加少許清水

9.加入白糖

10.加入白糖後炒制醬汁濃亮(因為甜麵醬沒有提前蒸制,多煸炒一會,讓白糖和麵醬更好的融合)

11.麵醬炒制濃亮後,放入滑好的肉絲

12.翻炒至醬汁都均勻的裹在肉絲上關火,出鍋盛入鋪了蔥絲的盤子中即可

| 酸辣土豆絲|

by:甜鹽蜜語

用料

主料:土豆350克、青辣椒35克

輔料:紅辣椒20克、食鹽2克、食油30毫升、白醋8毫升、白糖5克、花椒2克

做法

1.將土豆去皮後切成細絲,放清水中浸泡5分鐘

2.鍋內將水燒開,放進土豆絲焯約1分鐘,撈起過冷水

3.青椒和紅椒分別處理好待用4.炒鍋熱油,把花椒放入爆香,後把花椒撈起

5.放進紅椒繼續爆香

6.然後加入土豆絲、青椒絲

7.快速炒散,加入少許白醋炒勻

8.加入食鹽、白糖調味

9.在出鍋前再加入5毫升的白醋炒勻即可

春捲也是立春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節慶傳統美食。春餅做多了,下次吃的時候變得又乾又硬、不如把春餅做成酥脆可口的春捲;春捲的餡料分南北兩派,北方多用韭菜、豆芽、肉絲等,而江南則多用白菜、肉絲、蝦絲、海米、芹菜、豆沙、水果等。

春捲

by:寓言7656

用料

主料:春捲皮50張、韭菜100克、豬肉餡200克

輔料:蠔油1茶匙、食鹽適量、白胡椒粉少許、醬油適量、蔥姜適量、料酒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1.主要食材:春捲皮,韭菜、豬肉餡

2.韭菜切末,切些蔥薑末

3.豬肉餡中加入蔥薑末、蠔油、醬油、食鹽、白胡椒粉、食用油、料酒等調料攪拌均勻

4.攪拌均勻後加入切好的韭菜末,韭菜上澆上香油

5.拌勻即成餡料

6.取一份春捲皮,放上適量餡料

7.先捲起一邊,再將兩邊向中間折起

8.最後卷向另一邊形成長扁圓形的小包,用少許水澱粉封口

9.所有依次包好

10.鍋裡放油燒至7成熱,轉中火將包好的春捲逐一放入,炸制金黃撈出即可


美食傑官方


1.蘿蔔 蘿蔔古代時稱蘆菔,蘇東坡有詩云:“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蔔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蔔不但可解春困,還可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

2.豆芽 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季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豆芽還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3.春餅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立春時節的北京往往還看不到什麼綠色的..


小小生活記1


老北京人還遵循著在立春那天買蘿蔔吃,謂之為“咬春”的風俗,這是由於老北京人認為立春這天吃蘿蔔可以解春困。立春時吃蘿蔔以脆嫩多汁的青蘿蔔為上,紅心蘿蔔更佳。吃蘿蔔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女性的生育機能,所以立春蘿蔔又稱為“子孫蘿蔔”。

蘿蔔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它可祛痰、通氣、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補脾胃、御風寒。由此可見,吃蘿蔔表面看來僅是一種風俗,實際上它是古人關於營養、健身、祛病的經驗之談。

生吃水紅蘿蔔是立春的一個民間習俗,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宜過度。一般情況下,吃煮熟了的紅蘿蔔,其所含的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吸收率比生吃要高。如果過量食用紅蘿蔔會引起黃皮病,雖然於健康無損,但也要停食2-3月,才會自行消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