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手機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載體,出門使用要做到這5點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感染人數破萬,死亡人數超過 SARS,嚴重的疫情成為億萬中華兒女關注的焦點。

目前,防控疫情最關鍵的就是切斷傳染源,普通百姓待在家裡不外出,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要是往年,小夥伴們肯定都在曬旅遊途中的美食美景,而今年都乖乖宅在家裡,替國家分憂。

注意!手機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載體,出門使用要做到這5點

不過宅在家裡玩手機、玩電腦也並不是萬無一失。日前,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監測中,在一名確診患者家中門把手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

疾控專家提醒,日常家居細節中,有許多可能造成病毒間接傳播的途徑,容易為人所忽略,如手機屏幕、電腦鍵盤、水龍頭等等,都需要日常清潔。

病毒傳播方式

作為一個新型病毒,“ 2019-nCoV ”的特點,特別是傳播特性,並非那麼容易快速搞清楚。現代科技發達,流行病學研究非往日可比,但完全搞清楚一個新病毒,短期難以完成。 如今已知 2019 新型冠狀病毒以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

飛沫傳播即病原體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談話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一般來說,飛沫傳播距離不會很長,通常來說不會超過 2 米。直徑大於 5 微米的飛沫會很快沉降,如果距離太近,飛沫會通過咳嗽、說話等行為掉落在對方的黏膜上,進而產生感染。我們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裡都有大量的黏膜細胞,當病毒以飛沫傳播的方式進入我們的黏膜,與受體細胞結合,新的病毒患者便產生了。

待在家中不出門,與同伴、家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出門隨時帶口罩均可有效預防飛沫傳播。飛沫傳播的可怕,在於人的流動性大,就能隨時通過飛沫在空氣釋放病毒。只要不去人流密集處,保護好自己的嘴、眼、鼻,即可杜絕飛沫傳播感染。

注意!手機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載體,出門使用要做到這5點

飛沫傳播好防,接觸傳播預防就沒那麼容易了。用手觸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表面,然後用髒手觸碰嘴巴、鼻子或眼睛, 都有可能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比如我們常用的手機,現在人們出門幾乎都帶著手機,而當我們在戶外使用手機時,非常容易沾染到 2019 新型冠狀病毒。回家之後,再用摸過手機的手觸摸眼、鼻或嘴巴,都有可能間接接觸到病毒,從而成為接觸傳播的受害者。

最新研究顯示,2019 新型冠狀病毒在 56 度以上的高溫下存活時間不超過 30分鐘,在 20 度左右室內條件下,濾紙、棉布、木塊、土壤、金屬、塑料、玻璃等表面可存活 3 天。 此外,近日還傳出病毒可通過糞口傳播的消息。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傳出,但是對比 17 年前 SARS 經驗,新型冠狀病毒糞口傳播可能性極大。

SARI 病毒在攝氏 24 度條件下,痰和糞便中存活約 5 天、尿液中存活約 10 天、血液中可存活 15 天。作為 SARS 病毒最近的“親屬”,2019 新型冠狀病毒若是像 SARS 一樣長期存活在糞便、尿液中,對人類的危害不可小覷。

5大措施預防手機傳播

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加糞口傳播,2019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當然,面對困難我們也不能害怕,要勇敢的面對它。開窗通風、少出門多喝水、勤洗手、戴口罩,這些好習慣我們要持續保持。之後,我們還要備上酒精消毒液,對身邊可能的病毒寄生地反覆消毒,特別是剛從外面回家的時候,要像清潔手那樣清潔手機等隨身物品。

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是我們最親密的“愛人”,我們撫摸手機屏幕的次數遠超真正的愛人。由於長時間暴露在外,手機屏幕也是重要的病毒聚集地。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曾經有報告曾顯示:“手機上每平方釐米駐紮的細菌竟有數萬之眾,常見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輪狀病毒等都存在,其密度甚至超過門把手、 鞋、衛生間馬桶等,是目前公認的細菌、病毒基地。”

注意!手機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載體,出門使用要做到這5點

在這個這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的特殊時期,手機會成為家庭和周邊朋友的病毒傳染源,出門使用我們需要特別注意:

首先,需要實時清潔手部,作為與手機屏幕接觸最多的部位,清潔手部才能從自身隔絕傳染源;其次,最好不要講手機借給他人使用,從而避免產生交叉感染;第三,外出歸來,第一時間用棉籤或專用手機拭紙沾 75% 酒精擦拭消毒,包括手機的前、後及側面, 尤其是聽筒等貼膜處,自然晾乾後可以大大降低細菌的存在。

第四,必須外出時,少拿出手機來玩,因為難免會碰觸電梯按鈕、購物車等公共部位。如果摸了這些部位再玩手機,即使回家洗手,也有可能通過手機接觸感染。最後,減少手機與眼、鼻、嘴等含有黏膜細胞的器官接觸,吃飯時禁止玩手機,千萬不要玩完手機後揉眼睛。只有做到以上五點,才會減少手機接觸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注意!手機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載體,出門使用要做到這5點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用心呵護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健康,動起手來做好防護,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病毒將無所遁形。冬去春來,天氣越來越暖和,隨著氣溫的提升,2019 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也會越來越低。堅持這幾個月,美好的明天在等著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