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疫情擋不住平凡人物的溫情

央廣網泉州2月4日消息(記者萬存靈 通訊員林清鍛 張錦川)“麵條湯很香,值守的夜不冷”。“熱騰騰的一碗麵下肚,今夜,不冷了……”

一碗熱騰騰的面

2月2日晚,安溪縣清水巖高速路口設卡值守點,值守的鎮村幹部們吃著蓬溪村黨員張小燕送來的麵條湯,開心的說。那天晚上,天氣非常冷,張小燕整理完家務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此時,電視防控疫情的一個畫面引起了張小燕的注意,那是一段夜間高速公路出口民警值勤的一個畫面。張小燕想,鎮政府在清水巖高速口、清水巖景區2個路口設卡,對出高速車輛和行人進行排查管控,對景區路口進行值守,天這麼冷,值守的幹部一定很冷吧,我能夠為他們做什麼呢?

“對了,這麼冷的天,何不煮鍋麵湯給他們送去。”她把這一想法告訴丈夫,馬上得到丈夫的支持。說幹就幹,他們叫來了子女,一起煮了一大鍋麵湯,並分成三份,同時還買了三箱牛奶,三袋麵包和一次性餐具,一一送到三個設卡值守點。

小小善舉,感動人心。在長長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英雄譜中,張小燕只是安溪120萬人口中的普通一員,安溪還有許許多多像張小燕一樣的普普通通的人物。他們以自己的細微暖心之舉,也在為打贏這場戰役添磚加瓦,奉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光與熱。

主動取消的婚禮

每個人都夢想擁有一個浪漫的婚禮。該縣藍田鄉的新郎官林文南和尤川花原本打算於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結婚,所有的請柬已經全部發出,婚禮事項也已準備就緒。

疫情洶湧來襲,兩位新人響應號召,結婚不辦婚宴,把婚宴節約下來的兩萬元捐贈給該鄉烏殊村尊老敬老基金會。

“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選擇辦婚禮有些不當,我們希望能用我們的喜氣來祝福中國,所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些錢代表著我們整個家族的愛心,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樸實言語和愛心善舉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

1000多個口罩

暖心的人,暖心的事,每天都在安溪發生,茶鄉“張小燕”們的暖心之舉鼓勵著每一個人一起阻擊疫情,共克時艱。

龍門鎮、金谷鎮不願具名的愛心人士得悉民警參與防控疫情工作,不但任務繁重,還缺乏防疫口罩,特意為他們送來了1000多個醫用口罩,無償送給民警。

“你們很辛苦,要做好個人防護,謝謝你們!”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很感動,我們再苦再累也值得了!”民警們頗為感慨:“疫情面前,警察不退,警民同心,其利斷金。”

“00”後學子的擔當

疫情面前,“00”後學子也彰顯他們責任和擔當,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展現疫情面前的溫情。

安溪學子王焓懿聯繫同學,自發組建“援鄂計劃專項小組”,向泉州五中、泉州實驗中學、泉州九中、泉港一中、衡陽市一中等多所學校發起聯合募捐,短短兩天就募集了22.4萬餘元,首批一次性醫用手套、護目鏡、一次性加厚腳套、一次性醫用防護服等價值8.6萬元的醫用物資,寄往武漢市、襄陽市和孝感市的4家醫院。

“很多同學和家長都積極捐款,捐款人數太多,初步統計超過了3000人,大家身體力行,為這場防疫戰盡了一份力。”王同學表示,還有部分募捐款未使用,將盡快和湖北更多有需要的醫院進行對接,幫助更多醫療資源緊缺的醫院。

滯留武漢的5位驢友

不僅當地人感受到溫暖,身處茶鄉的武漢人同樣感受到茶鄉普通人物的溫情。

“我們在安溪吃得好住得好!請家裡人放心!”滯留在安溪的武漢“驢友”李俊和其他驢友們由於疫情原因,在安溪居家隔離,參內鄉參山村村民葉謀同無償地當起了5位“驢友”的“服務員”、“快遞小哥”,以暖心服務讓他們放心留下來。

考慮到鄂、閩飲食習慣迥異,葉謀同每天通過微信瞭解“驢友”李俊們的飲食需求。驢友們下單後,葉謀同就到菜市場採購新鮮的青菜、肉、雞蛋等食材,按時送達隔離房屋,供其自行烹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