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區塊鏈之名的騙局有哪些? 如何識別?

何心愷


我認為識別區塊鏈騙局可以從以下三點出發:

1、“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不知己知彼,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若想認清項目是否是騙局,首先一定要去了解項目的團隊背景,記住,是親自去了解,不是看別人發的,騙子團隊的人物背景很多都是網上的圖片再人物信息再虛構某個外國技術專家,肖恩再次提醒各位,團隊人物無法核實到個人的,你就要提高警惕了。


還有團隊是否在推進項目發展,如果團隊什麼都沒有做,只是發個白皮書,有的甚至連白皮書都沒有,就天天在社群吹噓他們的潛力幣,說馬上要落地,說馬上要上交易所,這種靠嘴皮子吃飯的團隊也是不靠譜的。

2.“欲做成事,必先事細,讀懂項目白皮書”

不僅要學會看懂白皮書,還要注意其中的一些細節,比如,某些地方前後是否有邏輯錯誤。如果你在項目官網找不到白皮書,或者官網都是一些營銷術語,那你想都不用想,別考慮這個項目了。

3.“隔岸觀火”

有時候,多花點時間在研究細節上面你會發現很多前後不相符的地方,如果你遇到的是這種項目,肖恩建議你趕緊遠離吧。還有就是項目透明度,一些騙子項目總是給人一種看不透的感覺,運作方式未知,項目是否落地也未知,只是在項目的社群會看到有人在發XX幣落地,所以說,項目一定是要公開透明可以溯源的,不僅要團隊公開,白皮書公開,項目進度,代幣銷售的情況更要公開,如果偷偷摸摸的很多都不想讓投資者看到,那這樣的項目肯定有貓膩。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這裡,如果朋友們對一些項目仍有疑問,可以關注肖恩並在頭條號私信我,肖恩會抽空為朋友們一一解答。如果覺得問題幫助到你了,可以點贊支持一下,再次感謝!


如果喜歡肖恩的回答,歡迎關注!肖恩會持續帶來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相關分析!


肖恩說鏈


作為一名區塊鏈挖礦前線人員,我有以下幾個看法


第一:要你交會費/充值/買種子/買貓啥的,所有要錢的!一概不理會,雖然進階玩家會在某些大的交易平臺上充值,這樣也才能用幣買幣,但是我建議小白和新手一定不要嘗試!先觀望,多瞭解,不要盲目充錢,現在沒有任何法律來保障這一塊!

第二:自己的個人信息要被調用時,請三思!一般挖礦的這些軟件都會要求調用一些個人信息,如果只是電話號碼還好,但是有的要生份證照片,手持身份證拍照等等,這時請留心!除非是大廠出品有保障的,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出品還要這要那,我們還是放棄吧。個人信息的價值遠比你挖來的幾百塊錢值錢!

第三:不要輕信所謂的私募/黑市等等要你線下給錢的機構個人,是不是被騙還不一定,就算對方不是騙子,也沒有騙你的意思,你能保證你買的幣可以兌現?可以脫手?

砸在自己手裡被套牢的比比皆是,你只看到了有人賺錢,但記住,這是0和遊戲,有人賺就有人虧!

如果能嚴格執行上面的三點,我想在這個遊戲中會比較安全,也比較不會被騙!這就是我的親身經驗之談!


司空餃子


有些項目純粹是用一個好聽的名字,配合高大上的白皮書,騙上一撥韭菜用來收割。莊家大量控盤,說漲就漲,說跌就跌。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要怎麼識別那些藏在暗處、有錢黑心的莊家,繞開這些早已埋下大坑的黑心項目?


我們行走幣池,要想不溼鞋,就得煉出一雙慧眼。


今天女王就和你分享幾個讓空氣幣無所遁形的終極武器:


第1招:查官網域名註冊情況


網站的域名,就像互聯網上的門牌號,順著它可以查出很多東西,比如註冊人、註冊日期等等。


下面這兩個網址是專門查詢域名註冊信息的:

英文:https://www.whois.com/

中文:http://whois.chinaz.com/


在這裡可以查到域名啟用日期和續費日期,如果這只是一個臨時圈錢項目,宣傳和搭建網站的時間不會差太久,因此域名註冊的時間也不會太早。


例如首個歸零的超級明星 MXCC,官網是 superstarchain.org,域名看起來還挺厲害,我們查一下:

這個 2018 年 1 月 11 日開始宣傳的項目,域名是 3 天前買的耶。怪不得最後歸零了。我們來用 whois 反查來看看這位持有域名的仁兄還有哪些網站:

發現還有一個去年12月28日註冊的btceasypay,看來這個BTP又是一個空氣幣無疑了:

除了看域名信息,還要看看網站的內容和設計。

第2招:查團隊人員是不是「圖庫裡的人」


為了讓項目顯得 international,空氣幣項目往往都要甩幾個外國人臉來嚇唬一下小白。這些素材哪裡找呢,一般就是盜用頭像,或者在圖庫找的外國臉。


根據美劇《硅谷》裡的定律,一個無比 stereotype 的標配團隊應該會有起碼一個白人,一個印度人,一個亞洲人,而這些面孔都可以在 Google 輕鬆獲取:

這時候我們就要使用圖片反查,看看這些團隊成員是人是鬼。使用 chrome 瀏覽器的同學,可以直接在圖片旁邊右鍵點開菜單,選擇反查。


然後看看搜索結果裡面的人名是否和官網一致,或者是不是直接到了某個圖庫。

有時候項目方還會對圖片做一些裁剪和變色,或者只把圖片展示在白皮書裡,讓我們沒有這麼容易找到破綻。這時我們可以截圖存下來,再上傳搜索,也能撕掉一些假面具。


如果找不到,還可以嘗試在 linkedin 上面查找團隊成員的姓名和簡歷,看看人員和工作經歷上有沒有造假。如果裡面有一些中國人,只敢寫自己叫做 John Wang,或者 Amy Liu,完全不敢公開自己的全名,極有可能是個坑。


第3招:github 代碼更新情況


工具:https://github.com/


這個方法的理論基礎,是看看項目的技術團隊有沒有在好好幹活。用主流的比特幣做例子,比特幣的 core 團隊,一搜就有。比較有誠意的開源項目官網一般也會有 github 鏈接。

可以看到,過去 19 分鐘剛剛更新過代碼。點進去可以看到,更新 16384 次,10 個分支,192 次發佈,有 500 多個代碼貢獻者。

點開 contributor 頁面,能看到是從 2009 年到現在一直在更新。

如果會一點技術的人,還可以點進去看看最近提交的修改是不是有意義的,還是那種打幾行刪幾行的刷單式更新。

總的來說,學會這三招,可以避開大部分的空氣幣項目了。剩下還有幾招,女王會在後面的文章中詳細說明。


其實辨別項目是否靠譜的唯一心法就是——


If it seem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 …

如果這項目看起來好的不像是真的,那大概率不是真的。


例如那些說自己上定了某個交易所(還沒上)的項目,大概率就跟吹噓和某女神度過春宵的油膩男一樣,不碰為好。




幣池女王


有空氣幣,傳銷幣,山寨幣。

空氣幣屬於空中樓閣,就是那種看著很華麗,但是其實什麼都沒有,如果你是在分不清,就先不要入局,先旁觀,多找圈內人瞭解一下,這種一般都沒有落地,所以你多研究他們的白皮書就能看到破綻。

山寨幣不是假幣,就像山寨手機一樣,也能用,不過價值有沒有那麼大就不知道了。山寨幣能玩,但是不能玩的太深。

傳銷幣的套路很多,我們可以細說一下,看看視頻你就明白了。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media_id": 1598802681929742, "thumb_neardup_id": 0, "thumb_width": 640, "vid": "v020045a0000beutb8s81ukvm4ctpqh0\

區塊戀LOVE


過去一年市場很多騙人的項目,被爆出來就有超級明星鏈、太空鏈等;還有很多沒有爆出來的空氣幣、傳銷幣,有的人貸款去賭傳銷幣自己不會被割,結果輸得很慘。

也有很多幣,上了交易所一直在漲,漲到一定程度然後就暴跌,割死人!典型像ARP、BHB這類的,如圖:


之前回答過大家判斷不靠譜項目、虛擬貨幣的方法:

  1. 項目是否在GitHub上有實際項目代碼;
  2. 業界人對於這個虛擬貨幣的評價如何;注意是行業業界的人,要在這個虛擬貨幣圈子裡玩了半年以上時間的人,他們對於虛擬貨幣有一些行業消息、鑑別能力;
  3. 白皮書裡的描繪的是不是有實際的應用場景;這個是非常關鍵的,要看有沒有正式的應用場景,並且這個應用場景是否符合邏輯。
  4. 有沒有涉及到下線分紅,這類特徵以傳銷幣最多,給你描繪是你先買了,後買入的人的一些虛擬貨幣給你提成分紅之類的;利用人性的貪念;
  5. 凡是白皮書或者官網上描繪的很牛逼的項目,一定要看看團隊情況,看看團隊人員是不是可以在LinkedIn上查到,他們之前的工作經驗等是否屬實等;
  6. 團隊是不是每過一段時間有項目進度情況公佈;這點很重要,很多空氣項目基本是不做東西的;
  7. 承諾收益的,說什麼百倍幣之類的,這類就基本不要參與了,現在的市場很難會有這種項目了,打著這個口號的八成就是要圈錢的;
  8. 項目總是在吹牛畫餅,不見實際的產品出來的,一定要保持警惕;
  9. 不要輕易兌換自己都看不懂的項目,即使承諾保本也不要輕易參與,這類項目基本都是想著圈你的。好的有價值大神實際真實的項目是不會承諾保本之類的事的。


建議在投資前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個項目自己真的看懂了嗎?項目在解決什麼問題?團隊是真的存在嗎?還是一直就是空氣人?

2.承諾保本還受益?這樣的事是真的嗎?

3.區塊鏈技術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其中的價值?

如果這三個問題有兩個都回答不上來或者有含糊,就不要投項目。畢竟自己辛辛苦苦賺錢也不容易。


除了這幾點還要強調的是現在市場是熊市,再好的項目也不會有什麼好的投資和投機價值,這段時間建議所有項目暫時觀望,不要做任何投資,哪怕自己覺得可以賺錢。


深度區塊鏈


買點跟區塊鏈有關的XX幣,一夜之間就能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聽到這樣靠炒幣一夜暴富的故事,你是否心動了?殊不知,心動的同時,可能你離騙局也不遠了。

網絡圖隨著區塊鏈再次掀起熱潮,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等方式,利用人們想要一夜暴富的心理來斂財,其實是以區塊鏈之名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區塊鏈”騙局套路多2008年,一個自稱名叫中本聰的人發佈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文章,並在2009年公開了早期實現代碼,比特幣由此誕生。比特幣,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成功應用。隨著比特幣價格的暴漲,讓不少人將區塊鏈跟虛擬貨幣聯繫在了一起。而這一點也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五花八門的“XX幣”項目蔓延開來,而這其實很多都是騙局。中國政法大學區塊鏈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胡繼曄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區塊鏈只是一箇中性的技術,是一個基於分佈式賬本的技術,但很多人一知半解,誤以為區塊鏈就是發幣炒幣,這是錯誤的。目前,已經有很多人上當受騙。比如,2018年被警方查處的“普銀幣”,宣稱是一種以海量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臺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但其實背後的套路是套上區塊鏈的馬甲,然後虛假宣傳,承諾高收益,操縱價格走勢。結果3000多人被騙,最高個人損失300萬元,涉案金額3.07億元。同樣已經被查處的“大唐幣”,也是打著時下爆紅的“區塊鏈”概念,背後的套路是自行操縱大唐幣每日升值幅度,並且設置“持幣生息獎”吸納會員,對10個層級、148人組成的營銷團隊設置“團隊業績獎”,短短18天就發展了1.3萬餘會員,狂攬8600餘萬元資金。再如,你可能想投資區塊鏈理財,被人邀請進“除你之外全是騙子”的直播間或者微信群,讓你小賺一把騙取你的信任後,誘使你把大額資金投入平臺,再進行幕後操控榨乾你的錢財,隨後騙子們集體消失。類似的新聞比比皆是。胡繼曄表示,任何一個新的事物出來,往往會有人來藉著這個新生事物進行詐騙活動,尤其是區塊鏈對於普通公眾來說顯得“神秘而高大上”,於是就有人利用人們一知半解同時又想一夜暴富的心理來“空手套白狼”。“區塊鏈”騙局有啥特徵?縱觀這些打著區塊鏈名號的騙局,其實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且有很多明顯的特徵,包括網絡化、跨境化明顯;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存在多種違法風險。根據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這些騙局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週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此外,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大鑒於以區塊鏈為噱頭的騙局不斷出現,監管部門及時出臺規範措施,加大監管力度。早在2013年,央行等部門下發《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2017年9月份,央行、中央網信辦等部門下發《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代幣發行融資定性為“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並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2019年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副總裁蔣國飛表示,“區塊鏈技術不等於炒作加密貨幣。沒有實際價值錨定的加密貨幣,不應該是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方向。應該警惕各種假借區塊鏈名義的騙局,讓這個本該產生更大價值的技術本身成為犧牲品。”胡繼曄表示,對於監管部門來說,各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建立協調機制,儘快制定和完善規章、規範性文件,完善立法與監管;同時,對於普通投資者要進行適當性管理,設立必要的門檻,如科創板、新三板都設立了門檻。“力爭將藉著區塊鏈製造的騙局消滅在萌芽之中。在熱潮中保持冷靜的思考,不能讓區塊鏈像P2P一樣一哄而起,最終一地雞毛。”如何區分和防範騙局?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要正確和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胡繼曄表示,要想防騙,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聽信忽悠。另外,也需要大力普及區塊鏈知識,要讓普通投資者知道什麼是區塊鏈,核心內容到底是什麼,消除老百姓對於區塊鏈的誤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認為,要提醒大家謹慎投資,不要盲目跟風投資,遠離這些打著區塊鏈的旗號而搞著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的騙局。具體來看,要識別騙局可以看該項目是否真的運用了區塊鏈技術,查清團隊和項目背景、網站內容、項目前景描述,如果有模糊不清,或者過於天花亂墜,那麼十有八九是騙局。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首先說明真正的區塊鏈技術及設計邏輯是有價值的,也是值得探討的,但問題是任何有價值的技術理念都容易被貪得無厭的人利用,用來圈錢,加上媒體的渲染助推,導致浮誇盛行,無數人被騙。

所以,區塊鏈也好,其他行業也好。騙局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他所運用的技巧也是相似的。

迴歸到本文的主題,以區塊鏈為名的騙局最有名的就是:虛擬幣(也就是所謂的ico)衍生出來的大量空氣幣、傳銷幣等,如果研究這些虛擬幣的模式,其實都可以稱為空氣幣,因為對於利用區塊鏈概念圈錢的人來說,直接發欺騙性質的虛擬幣更為直接且簡單,是變現的重要手段。

那麼,如何識別這些騙局?

給大家發兩站圖:區塊鏈技術架構及知識圖譜:

有多少人能看得懂?一個前沿技術,天然帶有門檻,換句話說真正的區塊鏈應用是天然帶有入門的門檻,並非所有人都可以進入。

所以,真正的騙局本質還是常識性的普及,區塊鏈也是。去年,很多被區塊鏈概念騙了很多錢財的人,騙子的手段並不多高明,很多還是在於一個:貪字。和股市一樣,越是股市底部,越是無人問津,你就是講再多的專業知識也沒有用,股市慢慢熱起來,處於高處,反而很多人蜂擁湧進。有時候,我在想:日常看見的朋友圈雞湯裡,傳播甚廣的巴菲特投資理念:低吸高拋,也沒有人幾個人記得,可見雞湯的營養價值還是取決於喝湯的人。慣用的手法有哪些:

1、無門檻,人人可投資:即便是比特幣也存在巨大的爭議,再說比特幣投資也需要門檻和技術門檻,如果有一個人告訴你:某個你聽都沒聽說過虛擬幣可以讓你無門檻進入,你只需要交錢就行了,那麼是騙局的可能性非常大。這裡有一個常識:如果某一個項目能帶來幾十倍的回報,他為什麼要告訴你。即便他沒錢,可以寫借條和你借錢,而是這麼無私地讓你也賺錢。如果你們甚至都不熟,那麼更有問題。你見過多少人願意在馬路上直接撒錢的?

2、無需要基本知識:某一個虛擬幣項目,如果介紹人跟你說:操作這個項目不需要任何基本知識,那麼是騙局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3、警惕任何炫富的行為:如果你的朋友圈突然出現一位“富豪”,那麼對他的推薦的項目也需要慎重,中國的文化裡一直提倡:財不外露。一個人如果天天在朋友圈炫富,尤其是炫耀某個項目怎麼賺錢吧啦吧啦的,也肯定有問題。回頭看看你身邊真正的富人,哪個不是低調異常。

4、大師盛行,不斷學習:這是特有的現象,任何帶有欺騙性質的行業,對行業專業普及很少,反而是雞湯洗腦式的學習課程特別多,尤其是課程中,你感覺一學就會,一點觸動也沒有,整個過程就是激動加激動。你遇到問題,沒人跟你以專業的知識交流,反而不斷給你打氣,鼓吹某個項目,某個概念怎麼怎麼牛逼。那麼,這個事情必然有問題。


所以,總結下來,即便區塊鏈技術本身的設計理念很先進,打著區塊鏈旗號行騙的手段其實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問題還在於人心。

浮躁的社會里,人人都會覺得自己是下一個馬雲,下一個巴菲特,人人追求一夜暴富的機會,並沒有覺得需要付出。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受害者都是無辜的。

(以上,謝謝。)


一頁無言



今天接地氣小鹿繼續來說案例哦。


說起坑爹的區塊鏈項目,大家覺得會是怎樣的呢?比如說空氣幣,資金盤,合約帶單等等等,套路何其多,估計圈內的小夥伴們個個都被磨練出火眼金睛了對吧,一看不對勁,總能找到些套路的痕跡。

所以,這年頭圈內的老鳥們越來越來越不好忽悠了,怎麼辦,於是有些人就想起了套路圈外人咯。所謂的圈外人其實就是那些對區塊鏈技術並不瞭解,只是耳聞過傳說中很高大上的區塊鏈項目,而這一波人也很容被當做小韭菜給割了。於是最後的結果就是,區塊鏈的路人緣就這麼被敗光光了。現在許多圈外人談幣色變,總覺得一涉及區塊鏈,那麼就是比特幣,一談到比特幣,就跟騙子關聯起來。話說這真的讓小鹿還心痛,這麼有著大好前景的技術,就這麼被一些老鼠屎給黑了,小鹿真的不能忍。而這也是小鹿想堅持科普,堅持宣傳防騙的原因。而且小鹿也希望可以儘可能用最接地氣的方式,來讓更多人瞭解區塊鏈,並懂得更多區塊鏈騙局的套路。


只求鏈圈無騙,大家可以安心投資開發,便是歲月靜好,春暖花開。

好啦,上面是小鹿的一些個人小感慨,我們現在就進入正題吧。剛剛小鹿說了,有些套路打著區塊鏈的旗號,確實玩騙子的套路,對不對。而且這類套路專騙圈外人。就比如說,前一段時間,如果不是個大財經板塊爆出了“BCHC”騙局,那麼圈內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據說還上過BitTok交易所,號稱“很快將會趕超比特幣”的“市直排名前五”的幣種呢?反正小鹿是沒聽過,小鹿身邊的幣友也沒聽過。然而這款大部分幣友都沒聽過的幣種,據說在圈外居然非常的火?


這是怎麼回事?發幣居然不找圈內人,這不禁讓人覺得很可疑有木有。連小鹿都覺得這裡面 一定大大的有貓膩。然而就是這種圈外幣,居然還在印尼開起了千人峰會。但是,這邊開在熱熱鬧鬧開著峰會,那邊自家老窩就被人給端了。蜂巢財經直接吧BCHC的老底給揭了個底朝天。嘿嘿,我們就來看看它到底怎麼圈錢的吧。


雖說人家BCHC也是發幣,而且人家的幣還上了交易所的。Emmmmm,不過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被BCHC這個豬隊友帶累的BitTok交易所吧。據說這個交易所只支持三種幣,分別是BTC,ETH還有就是BCHC了。但是除了BCHC外,其他兩種幣種的日交易量少的可憐基本都只有個位數,看著就像是個打掩護的幌子,因為跟日交易量可以達到數十萬的BCHC形成鮮明的反差!所以,這麼反常又詭異的交易所最後自然也被扒了,然而結果是這個所謂的交易所居然是個內側的APP,什麼鬼!

好吧,既然BCHC掛的交易所是個坑,那我們再來看看BCHC所謂的挖礦又是怎麼回事。相信只要稍稍瞭解區塊鏈的同學都懂,在區塊鏈網絡中的挖礦是通過算力來公平競爭記賬權,而獲得工作量獎勵的過程。但是神奇的BCHC可不走尋常路,畢竟人家不圈圈內人,當然就不用按照圈內的規矩來啊。所以,人家的挖礦就是將挖礦碼買到幾萬塊錢,你入手就送BCHC。Emmmm,這套路怎麼四成相似呢,這不就是網遊裡買系列號送幣的套路麼?神馬時候挖礦變玩網遊了,估計多少幣友已經笑暈在電腦前了吧。難怪BCHC不圈幣友,非是不願,而是不敢啊。就這套路,稍稍懂區塊鏈的同學一眼就能把他戳穿有沒有。


其實從上面就可以看到這個所謂的BCHC很坑爹了,不過小鹿還要來進一步的印證一下。還記得小鹿曾經在如何識別坑爹區塊鏈項目的文章裡提到過,很多套路項目都是無法自由交易的。所謂無法自由交易,就是在你如要入手出手貨幣,或者提現的時候會有各類限制,而BCHC也是如此。打個比方,當你入手BCHC結果發現大漲之後,很多人就想趕緊拋售了對不對,這時候網站就會設置各種出手和拋售限制,讓你無法如願完成提現。如果存在這種情況,小鹿建議你也要多留個心眼咯。

好啦,其實這麼零零總總的說下來,其實大家也都能看出這個項目確實存在非常多的問題。無奈它收割的卻是許多連什麼是區塊鏈都不懂的圈外人這就讓人很糾結了。這種做法不單單傷天害理,還把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名聲都連帶搞臭了,但是小鹿也只能儘可能的多做科普,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區塊鏈,瞭解更多借用區塊鏈項目圈錢的套路了。

最後,小鹿還是那句話哦,玩幣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果發現身邊有人玩連圈內人都搞不懂的所謂區塊鏈項目,小鹿覺得還是有比較幫他們瞭解下項目背景哦,以防更多人上當。

如果還有什麼問題不明白,歡迎留言或者私信來撩小鹿哦,小鹿會一一解答的。


小鹿說鏈


在這個每天都有好幾種新幣,或者數十種新幣上線的時代,我們普通玩家如何辨判是否上車,哪種值得我們上車呢?個人總結如下:

1、判斷是否為大公司背書,或者創始人為圈內知名人士;

2、是否需要手持拍照上傳,能不拍就不拍,除非十分有潛力的幣;

3、根據月產幣的數量和交易價值,判斷是否可玩,就是月產價值你是否滿意;

4、如註冊頁面的界面或LOGO都十分粗糙的,堅決不能玩,絕對山寨幣;

5、沒有交易平臺,或者兌換接口的不能玩;

6、千萬不要看著哪個平臺收益高,投資充錢玩,平臺跑路就就傻了! 想交流更多挖礦知識,私信!


牟一傑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編輯張楊運認為:


首先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


簡單來說,區塊鏈像一個數據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打個比方來說,就像一個不能刪除的筆記本,任何人的任何操作都會記錄下來。


基於這個原理,區塊鏈可以運用在智能合約、證券交易、電子商務、身份驗證、物聯網等。從中可以發現,區塊鏈技術就是一個存儲技術,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


那麼,我們在在進行區塊鏈投資時應該如何避開一些陷阱呢?


1.區塊鏈投資與虛擬幣投資兩者不應該畫等號。剛剛上文也說了,區塊鏈可以應用在許多方面,而挖礦所產生虛擬幣只是眾多應用場景中的一個。投資者不瞭解兩者的區別,盲目進行投資,造成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2. 緊跟政策監管導向。在2017年9月,中國就已經採取了嚴厲的監管措施, 將首次代幣發行這種初創公司利用加密貨幣通過區塊鏈進行募資的新途徑定性為非法。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七家金融監管機構聯合發佈政令,並在其中公佈了原因。他們稱經過考慮,認為加密貨幣銷售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所以炒作虛擬幣其實已經是被叫停了的。而近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談到虛擬幣監管和區塊鏈時也提到,對比特幣和人民幣的交易我們是不支持的,不希望創造一種可投機的產品,讓人有一夜暴富的幻想,不要和現行的金融穩定、金融秩序相沖突,而是要強調服務實體經濟。

3. 需要上傳個人敏感信息的。比如某些平臺會打著提交個人信息來獲取算力的名義,這種方式用戶需要上傳自己的身份證號、銀行卡等各種敏感信息。要知道,個人的敏感信息洩露的後果遠遠比獲取算力所帶來的收益嚴重的多,有時候還不一定能有收益。如果想獲取更多算力,需要拉更多人進入平臺。聽著有種對個人信息進行非法採集的味道。

而僅僅貢獻個人敏感信息,算力高低與信息的豐富程度相關,這種鼓勵用戶貢獻個人敏感信息的做法,真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雖然有些大平臺吸引了用戶的諸多目光,但對於此類平臺,投資者還是謹慎一些為好。

4.需要充值的。既然區塊鏈的投資者都是奔著賺錢去的,那麼對於這一類的必須要仔細考察。平臺有問題,充值的錢估計要打水漂了。當然不乏一些大的公司,但是貨比三家之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5.投資首選上市公司大平臺。正是因為大平臺擁有良好的業內口碑,即使出現項目失敗,也多半會處於保護公司口碑而盡力補償投資者。那些不知名的小公司就很可怕了,可能存在“空手套白狼”的目的,融到錢就跑路,而小公司也極其脆弱,有時候一點風吹草動就掛了。

6.最後就是在進行區塊鏈平臺投資時,有一個很不錯的規避風險的辦法。那就是自己上網親自查詢一下關於該平臺的負面信息,如果都看到有其他投資者聲淚俱下的控訴了,投資者是否應該投資該平臺心裡也應該有點數了。

最後總結一下,有句老話說的好,同樣也適用在當前紛紛擾擾的區塊鏈行業裡,那就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投資有風險,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