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區強化食品小作坊疫情防控 保障地方特色食品供應

本報訊(葉沿海、王慧 記者陳家華 發自廈門)翔安新圩有食品小作坊82家,佔了廈門全市小作坊半壁江山,所出產的豆乾、面線以其物美價廉廣受群眾歡迎,是群眾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民生必需品。為保障新圩小作坊產品的市場供應和食品安全,廈門市翔安區市場監管局應對疫情工作啟動以來,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市場監管,紮紮實實推進各項防控工作落實。

從1月24日起,持續通過監管微信群第一時間向各經營戶推送各級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發布的通告,讓經營戶及時瞭解疫情發展情況與上級相關政策,有力推動科學應對、群防群治工作。2月3日向業主發放《致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一封信》,鼓勵業主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基礎上大膽開工,確保群眾生活必需品價格穩定、質量不降、供應不斷。

廈門翔安區強化食品小作坊疫情防控 保障地方特色食品供應

聯合鎮食安辦、村委會工作人員深入小作坊生產一線,挨家挨戶向各小作坊業主分發宣傳材料,做好疫情防控宣傳。要求業主保持生產場所環境衛生,嚴格執行按時消殺工作;督促生產人員佩戴口罩,穿著工作衣帽,保持個人衛生;做好每日體溫測量及個人健康狀況關注工作,發現異常即時自我隔離並上報衛健部門;儘量減少外出活動,避免人員聚集。

廈門翔安區強化食品小作坊疫情防控 保障地方特色食品供應

從2月1日新圩第一家小作坊復工以來,馬巷市場監管所新圩中隊即啟動現場監管。2月3日,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郭聰穎、食品藥品稽查專員張怡坤分別帶領機關黨支部、馬巷支部的黨員幹部,聯合東寮、後行社區黨委深入小作坊生產加工聚集區東寮社區、後行社區開展食品加工生產小作坊安全檢查,對從業人員安全防護措施、生產加工場所及工藝流程開展監督檢查。

新圩中隊與鎮政府及村委會多方協商,希望其能夠協調各方資源,幫助解決食品生產小作坊當前口罩、消毒水及設施短缺問題。通過多措並舉,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截止2月4日,新圩已有18家小作坊恢復生產,翔安區市場監管局已全部完成節後第一輪監督檢查。檢查發現小作坊業主和員工都能自覺地佩戴口罩、每日測量體溫,加工場所消殺到位、生產過程安全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