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上成績排名前列,但不被班主任看中,評選什麼獎項都沒份,該如何看待這情況?

背甲蟲


我覺得大多老師是比較喜歡乖的孩子遵守課堂紀律尊重老師的孩子,我家閨女成績不是全班最好的但是前五名還是可以排的到的,但是老師就是喜歡她讓她當班長還有組長體育課當領隊課間操都是領操的正常看班級紀律,這跟孩子考不考第一沒什麼關係吧主要還是要看孩子品德兼優還有平時的表現,我寶寶班上有個小男生每次都考一百不管小考還是大考都是雙百,但是老師就是不喜歡他期末考試考雙百三好生都沒給他的,他成績是很好但是上課講話不遵守紀律所以連優秀少先隊員都沒評上,所以老師也沒有錯的。


最愛啵啵的四葉草


成績排名前列,但不被老師看好。這個問題我從我的經歷說一下。

1、老師偏心眼

我小學時,有個女生成績只算是班上前十。期末的三好學生被老師發給了她。學校要求每個人推選一個少先隊的大隊長,老師也派的她。

你們知道為什麼嗎?是她在其他方面真的多才多藝,很優秀嗎? 不是!

是因為老師和那個女生一個村,那個女生的爸爸是村支書。老師為了討好村支書,偏心村支書的女兒。😴

2、學生有問題

我現在當老師,發現一個成績不錯,很聰明的初中男孩,但是說話懟死人,見著老師們從來不打招呼。老師們都說他沒禮貌沒教養。上課老師說什麼他都要反著來,老師在講臺上說,他就給旁邊的同學說相反的話,很影響紀律。

他父母是九十年代的大學生,沒有擴招之前的大學生。他繼承了他父母的好基因,仗著自己的小聰明,不把老師放眼裡。

班主任和他父母溝通情況,他父母說會好好管。但是發現他在學校還是沒有什麼改變。老師給他講道理,把老師懟得快患心臟病了。

這樣的學生,本來是老師重點關注與培養的對象,但是,因為自身的問題,不守紀律,沒有禮貌。最後老師不願多管,放任自流。

所以你這個問題,有老師偏心的可能。但如果不是老師的問題,是學生有些地方不夠優秀。你作為家長就該好好思考一下了。



四溪頑石


想當初我家期末考試,全校第一,可什麼都沒有 連個小組長都不是,獎狀也僅拿了一個全校第一和口算小狀元的兩張獎狀,什麼三好生,班幹部都沒有份。什麼鼓勵獎勵也沒有,感覺班主任都冷冷的,倒是鄰班班主任經常誇我家孩子,氣的都想調班了。想想或許原因也在自己身上,好幾年了,也沒和班主任單獨說過話,開完家長會立馬就走的主,群裡一直處於殭屍狀態,更沒有送過任何東西。孩子也隨我 比較大條,說話直。算了,忍吧。


三寶英語啟蒙屋


我上小學二年級時,考試成績第三名,可以得成績優秀獎的,老師也沒給我,我心裡也是很失落的,後來一直很努力到了初中,我成績也很好,換班主任但是班裡大合唱也沒有讓我參加,班主任的意思是聲音不夠大,後來高中了,成績也能在全校前二十,不過高考沒考好,後來上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學,在大學裡班主任幾年也見不到幾次,所以雖然不公平,還是教會孩子用豁達的心態看待,現在我家孩子還上幼兒園,各方面不錯,老師也愛創造機會讓他有表現,但是孩子好像不太喜歡是這樣,我也經常鼓勵他,但是他不喜歡,我還是會尊重孩子的選擇,也許孩子成績很好但是他不一定要當領導


幸福心123456


這種情況只出現在城裡的學校,這也是我的親身經歷的。城裡的老師幾乎是勢利眼,照人下菜。對背景硬的孩子,就會以幫助人對同學熱情關心班集體為名,專寵這個孩子。在班上坐黃金位置當班長對人家學習好沒背景的孩子指手畫腳,而且這個孩子的家長也是班委會的家長代表。老師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再拿不出別的理由,這個孩子成績平平難以服眾,可又不得不搞特殊。利益互用啊!老師可以藉著這個家長給其他家長髮號施令,推薦學習資料,還不牽扯到老師。在班級群裡替老師忽悠家長買各種資料,哄騙家長說他們家的孩子買了挺好!其他家長心裡明白,跟風買資料,吃回扣的是老師。臨近考試,老師就會提前透題,暗示題目,主科考不好,副科提分,反正就是會讓這個孩子進前三,甚至拿三好生的獎狀。小學階段的好學生都是老師心裡的好學生,老師也想著法讓這些孩子考出好成績。

真正學習好,每次穩穩進前三的孩子就被老師擠出了前三,但是到初中高中這些孩子就會原型畢露,相反被老師不重視冷落的好學生,人家一路穩居前三,最後順利地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名牌大學。而這些孩子連二本都吃力,這就是被老師寵的結果。

作為家長,不要在乎這些。給孩子好好疏導,因為咱們的目標是考上名牌大學,不要把眼光盯在眼前的這些芝麻小事上。老師也是人,他不是神。做不到公平對待每個孩子,利字當頭,誰不圖利?

當然,老師這樣做很傷害孩子,哪個學生不想要老師精心教導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需要老師的鼓勵和嘉獎,更上一層樓了?可是如今這樣的老師很少了!


這個冬季很漫長


很正常,孩子上小學,成績很好,別說三好學生,平時口頭表揚都跟買彩票似的。老師找我談話,就說,成績好的學生我們學校不缺,但是課堂紀律不好就不行,說孩子神經有問題,心理有問題,反正孩子就是有病。我帶著跑了幾個大醫院下來,被大夫罵一頓,孩子不犯錯誤還是孩子嗎。我都想罵回去,你們要的是課堂紀律,考試成績你們不缺這一個,可是我缺。升學考試如果說不要求考試成績只要求課堂紀律好就可以,我什麼都不幹了,天天去學校盯著他的課堂紀律!現在的老師,說句難聽的,就是上課想讓孩子像智障兒不吭聲,不動,考試時候又想讓孩子像天才一樣考滿分,哪有那麼完美的學生。上課孩子犯錯誤了你是老師,該怎麼管就怎麼管,我作為家長也配合,孩子回家打了打了,罵也罵了,要求去學校陪讀你們又不樂意,真不知道家長該如何做你們才能滿意


行走在危險邊緣


在很多家長眼裡,總是有這樣一個言論,那就是孩子成績好,那麼其他也一定好,但是我告訴你,在我作為學生的十幾年裡,成績好但是不招人待見的同學我見得多了。

第一位:自私自利型的

我初中有個同學,成績非常好,好到什麼地步呢?那就是次次考試前三絕對有這傢伙,非常令人羨慕嫉妒恨啊。按理說那可是老師眼裡的寶,家長眼裡的乖寶寶,但是很多同學不太喜歡他。我們初中是寄宿學校,以前宿舍沒有自己的電源,檯燈充電都是帶去教室裡面,這位同學有個什麼愛好特點呢?那就是一大早拿個檯燈去把插孔佔了,一整天只要他的檯燈在哪裡,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會給你挪位的,反正恨不得充到他檯燈冒煙。反而是其他同學,基本都是一倆小時就換,能用就讓其他人。

第二位:會做事不會做人型

這位是高中同學,這位同學成績也是在班級前列,可以說在年級都排得上號,但是做人確實真的太差了。比如說,班級活動拖拖拉拉,一有什麼事情絕對是跑得最快的那個,推卸責任,班級建設從來不見出一份力的,仗著成績還不錯,和老師,和班委對著幹。

第三位:仗勢欺人型

這位同學呢,是我初中同學,但是他的事蹟是在高中才被人厭惡的。仗著在學校認識些小混混,經常欺負學校裡面的人,說的那種校園惡勢力就是這種了,偏偏成績又是他們班比較好的,老師一和家長說這件事,家長就說我孩子成績這麼好,怎麼可能幹這些事情呢?終於在高考前夕被人砍了一刀,原因就是在外面取錢的時候挑釁別人。這下家裡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寶貝怎麼能耐。

所以啊,學習不代表一切,有成績沒有素質的多了去了。學校選三好老師是要看整體的。也別說什麼怪不給老師送禮,說實話,還沒有黑暗到那種地步,對老師誤解不要太深。


南城冷巷


我孩子現在上一年級,我們班倒是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老師會照顧每個孩子,鼓勵每個孩子,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也和我們大家說:每學期學校給的名額有限,儘量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得到鼓勵,但是孩子太多了,確實會有照顧不到的時候,如果哪個孩子一直沒照顧到,家長一定要和我說,提醒我及時調整。

我當時聽老師這麼說就挺感動的,一個學期下來,老師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不過,老師和老師也有差異,每個老師都會有自己的標準,有的會特別看中紀律,有的會特別看中學習成績,像我們班老師這樣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老師,可能也是珍品。

所以,建議家長為孩子做好疏導,先自我反思,是不是自己有其他不足的地方,所以沒有達到老師的標準。如果有,那就積極的去努力,有什麼獎勵會好過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完美呢?如果沒有,完全是老師個人喜好的問題,也不用氣餒,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們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喜歡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要學會接納。認真的做好自己就好,路還長著呢,我們已經體驗過最差的,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無論經歷怎樣的老師,讓孩子明確先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別人的喜好對我們來說只是一種體驗和經歷而已,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努力的動力,寄託在別人身上是最危險的,只有寄託在自己身上才是最安全的。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爸爸媽媽欣賞我,只要我自己肯定我自己的努力就好。

讓孩子明白了這一點,其他的也只是一種過客,一種經歷而已。





寶貝的笨媽媽


我是一名班主任,我也曾經這麼做過,想知道為什麼嗎?從廈門大學“精日”分子來看,單純看成績評選出來的“三好學生”危害巨大!

高中階段,學校里正式設置的獎項有“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你覺著你能評上哪個呢?

“三好學生”,指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缺一不可。身體一般不會作為障礙,你沒被評上的最大可能就是“品德問題”,我見過有些學生,從小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用成績掩蓋一切品德問題,即便平時有很多違紀行為,最後也因為“成績好”而被評為三好學生,這種評選,不利於良好班風的形成,更會對這孩子以後產生不好的影響。

“優秀學生幹部”,前提你必須是學生幹部,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當班主任時間長了,都會有這個認識,他們不是班級活動的管理者、參與者、貢獻者,而是受益者,怎麼可能會被評此獎呢?

至於其他獎項,很多時候都是老師為了擴大獎勵面而自己設置的。現在的獎狀發的太濫了,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年只有一兩個獎狀,那是巨大的榮譽,拿到之後,格外珍惜,把獎狀貼滿一道牆,就是目標,現在可好,還沒上小學,就已經貼滿了,導致孩子對榮譽不是那麼珍惜了,其激勵、引導的作用大打折扣。

對於成績好的同學,如果沒有其他問題,不會不受老師待見的。老師不給你自然有不給的道理,好好反思一下吧。


贏在高三


這種現象,排除老師偏見之外,多半是學生的原因。



有一年,我帶八年級。有一個學生成績比較好,評三好生的時候也沒評上。為何?

當時,我們,我和學生共同制定一個評分標準。以考試成績為基本分,做好事,加分;遲到、不交作業、不遵守課堂紀律等等扣分。

結果,這個學生因為住校,反而經常遲到,還上課吃東西。同學們把他犯錯的記錄一公佈,再一計算,分數就少了。



他,那個氣啊!當場和我頂撞,就說一句話:我成績好,為什麼不評我?

後來,家長來了。我說,紀律是大家制定的。他作為班級一員,不能特殊。如果,他肯道歉。我就原諒他。不肯道歉,你們就做做他的工作。我要管理幾十個娃娃,誰都這樣,課堂沒法正常進行教學了。

最後,家長把孩子帶走了。一去,還不回來了。再打電話,家長說,他不肯道歉。

看吧!這樣的娃娃,還怎麼評三好生?最後,這個學生還是繼續來讀書。但是,還是很有情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