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能用核彈或氫彈炸燬嗎?

哆啦翼


地球相當於黑洞來說就像人體內的一個病毒,把地球上所有的核彈或者氫彈傾其所有到地球上,地球都會安然無恙,更何況是黑洞?


鼠年鼠財鼠運非你莫鼠


黑洞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天體,極大的引力場使得周圍的時空發生極度扭曲。自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這類天體的存在,天文學家一直在探測這類天體是否真的存在。


那麼黑洞上原子彈能引爆嗎?最近的黑洞離地球有多遠?

原子彈在黑洞上根本無法引爆

原子彈爆炸是鏈式裂變反應,需要不斷的放出中子來轟擊鈾235,可以想象在原子彈進入黑洞“視界”後由於被黑洞吸引,會如飛蛾撲火般奔向黑洞。

原子彈到達黑洞表面時極大的引力可能被撕碎,鈾235無法保持原有的原子結構,甚至中子的結構都可能被破壞,這時原子彈是根本無法引爆的。


圖釋:太陽系的位置

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目前探測到的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麒麟座的A0620-00,距離我們2800到3400光年,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0倍,還是一個雙星系統,在黑洞不遠處有一個質量大約是0.5倍太陽的紅矮星伴星,整個系統圍繞質心以極快的速度在作著圓周運動,不到八小時就可以相互環繞一週。

正是天文學家觀測到這顆紅矮星伴星的“詭異”行為才預測到其另一端是一個看不見黑洞,其實所有的黑洞都是通過研究黑洞對於周圍天體的影響行為而探測到的。


圖釋:麒麟座的A0620-00示意圖

黑洞引力雖然很強,但是也不可能跨越3000光年的距離對太陽系造成影響,即使對太陽系有威脅,也無法用氫彈或者原子彈將黑洞炸燬的。況且人類製造的最大的原子彈——大伊萬,當量約5000萬噸,連地球都無法炸燬,更別說比太陽更大,結構更為緊密的黑洞了。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問題本身有兩個非常大的認知侷限性,一是太看得起人類了,而是太看不起黑洞了!

很多人知道人類和地球的渺小,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大渺小,這很正常,因為人類根本無法想象出相對宇宙人類有多麼渺小,是的,連想象都想象不出來!

核彈(氫彈)是目前人類製造出來最厲害的武器,網絡上也流傳這樣的觀點,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武器能把地球毀滅幾十次!

這種觀點太無知了,不要說毀滅幾十次,哪怕一次都毀滅不了。而且不要說毀滅地球,連地球上的生命也不可能毀滅,毀滅的只有我們人類!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是我們想象不到的,若干年後地球仍將生機勃勃!

如果我們連地球都毀滅不了,又有什麼資格去毀滅黑洞呢?地球在黑洞面前渺小的不能在渺小了,用“渺小”這個詞語描述地球甚至有點“侮辱”渺小這個詞語了!

而且黑洞這種詭異的天體有一個特點就是吞噬一切靠近的物質,只要任何物質越過事件視界,都會被黑洞吞噬!

人類只要的氫彈?連我們的太陽這樣的“超級氫彈”也會被黑洞吞噬,你認為氫彈對黑洞有作用嗎?


宇宙探索


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從黑洞是怎麼來的說起。



黑洞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大質量恆星在消耗完核聚變燃料後,發生重力坍縮,將所有物質壓縮成一個“奇點”。奇點的密度被認為是無窮大的,它周圍時空曲率非常大,使得一定範圍內光線都無法逃離。從而形成“黑洞”。

圖:各類天體彎曲時空的示意圖

另一種黑洞是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由於宇宙剛誕生時,空間裡的能力密度非常大,只要收到一點擾動就可能形成黑洞。這種黑洞叫“太初黑洞”。它的質量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質量太小的已經被“霍金輻射”蒸發掉了。

圖:霍金輻射

從黑洞的誕生來看,需要極大的質量密度。用核武器攻擊它,只能使它變得更大。從目前的物理學知識來看,消滅黑洞只有一種,就是“等”。等到霍金輻射蒸發掉它。只是這個時間會非常長。

目前的宇宙背景輻射有2.7k(- 270.45攝氏度),這遠比稍大一點的黑洞的表面溫度高。所以,目前黑洞還在吸收能量。只有等宇宙冷卻到非常接近絕對零度時,黑洞才會開始損失質量。由恆星坍縮成的黑洞需要10∧66年才蒸發完,而超大質量黑洞需要10∧90年……


講科學堂


我們先不說核彈是否能把黑洞給炸掉。我們先來談談核彈釋放的能量,比如,小男孩兒原子彈,其釋放的能量非常的恐怖,但是,它的能量和太陽相比非常的弱。太陽一秒鐘釋放的能量超過了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簡單的說,也就是將地球所有核武器同時引爆。其釋放的能量也無法超過太陽的一秒鐘!

而太陽呢,它會釋放出極其強大的能量。但是這個能量對於超新星爆發來講,可以說是弱到了爆。超新星爆發是比太陽質量大數倍的恆星所釋放的,通常是放超新星爆發的恆星都即將的邁入死亡,不過呢,這種能量非同小可。超新星爆發釋放的能量在一秒鐘內,超越太陽一生釋放能量的總和還要多,就那一秒鐘。它的亮度。是太陽的千億倍,以至於可以照耀整個銀河系。它的能量非常強大。但是依然無法和中子星相比!

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發之後所坍縮的產物,一顆中子星釋放的能量,超越了宇宙中的所有恆星。而在中子星邁入死亡的時候,它會釋放出中子星爆發,這種能量極為的恐怖。和超新星爆發相比,中子星爆發釋放的能量是它的萬億倍,其亮度更是照耀整個宇宙,而中子星爆發之後呢,會留下一個坍縮的內核,這個內核呢就是黑洞。

現在我們把問題放到原地,連中子星爆發都沒有辦法將黑洞摧毀掉,所謂的一顆核彈可以說還沒有引爆,就會化為黑洞的食物,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一顆黑洞朝著太陽系而來。我們要做的呢,只有等待,只能祈禱。祈禱這個黑洞不會對太陽造成過多的影響。否則的話,等待我們的只有滅亡。

我是宇宙V空間,一個科普天文愛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間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疑問,請在下方評論和留言!

宇宙V空間


黑洞本質上是一種時空扭曲現象,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幾乎沒有實體,所以“物理攻擊”對黑洞是沒用的


廣義相對論引力場方程率先預言黑洞存在,後來恆星演化模型的確定明確了黑洞產生機制,也就是“只有核心區域質量大於2.44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才能變成黑洞”,小於這個質量的恆星在死後會變成中子星或者白矮星,我們的太陽在50億年後會變成紅巨星,而後再坍塌成一顆白矮星。

氫彈的核聚變能量釋放反應在宇宙中比比皆是,確切來說宇宙中每一顆恆星都是一枚超級氫彈,只不過內部氫元素太多加上自身質量太大,所以恆星們並沒有像氫彈一樣瞬間炸開,而是可以持續存在數十億年。


愛因斯坦借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引力的本質上質量引起的時空扭曲,而黑洞就是時空扭曲到極致的天體,引力強大到連每秒三十萬公里的光都無法逃出它的引力深井,這也是為什麼黑洞無法直接看見的原因。


核武器在大氣圈內的毀傷效應只要是衝擊波和核輻射,但是在太空中是不存在大氣的,因而也就不存在衝擊波,太空核爆炸的全部能量將以輻射形式放出,這些高能輻射對黑洞來說就是一道小菜而已,畢竟黑洞是吞噬恆星的存在,而恆星要比地球上所有氫彈加起來的能量還大。


現有理論中只有霍金輻射可以“磨死黑洞”,這種基於正反虛粒子湮滅的理論認為黑洞的質量會緩慢流失,只要時間足夠長,黑洞就會完全蒸發掉。


宇宙觀察記錄


首先回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核彈或氫彈是不能炸燬黑洞,分析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黑洞是什麼?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中,宇宙中存在一種物體。它的質量很大,所以它的引力也很大,以至於連傳播速度最快的光也逃脫不出。由於類似與熱力學上的黑體,所以稱之為黑洞。黑洞是有大質量的恆星(至少10倍以上質量)在其核心的核聚變的燃料用盡以後,發生引力塌縮所形成的。或者是在宇宙大爆炸形成之初形成的原始黑洞。或者是由兩個中子星碰撞形成的。其結構如下:


黑洞最裡面奇點,它集中了黑洞幾乎所有的質量。中間事件界面,無論任何物質超越這個界面都將被黑洞強大的引力吸引到奇點,連速度最快的光也不行。外面的吸積盤事物在被吸引入黑洞事件界面內會圍繞黑洞做快速的旋轉。所以以上介紹可以得知。

1、目前我們在每個星系的中心都發現一個黑洞,黑洞的質量為99萬-400億太陽的質量。即便是最小的黑洞也是太陽的十倍質量。目前我們人類製造的核彈或者氫彈連月球都無法炸燬,所以更不可能用核彈或氫彈炸燬黑洞。

2、即便我們那天可以製造出足夠大的核彈或氫彈去炸黑洞,在達到黑洞奇點黑洞之前,黑洞強大的引力也會把炸彈撕碎。黑洞奇點不但不會被炸燬,黑洞會迅速吸收炸彈的物質而且還會變得更加強大。

3、黑洞也不會無堅不摧永遠存活在世上。1975年有史蒂芬·霍金提出霍金輻的理論。這個理論是這樣得,在我們真空得宇宙中其實並不空,不斷有虛粒子對產生。也就是一個虛粒子和一個虛反粒子產生。這對粒子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內湮滅。但是在黑洞的事件視界,虛反粒子被吸黑洞的事件視界內,而虛粒子粒子變成實粒子。由於虛反粒子帶有負質量,由於質量和能量守恆規律,黑洞的質量會慢慢因為這樣的作用而慢慢減少,從外界看黑洞是在不斷的蒸發。但是這個過程極其緩慢,和太陽一樣質量的黑洞10年內蒸發掉其質量0.0000001%。也許在不願的將來人類能開發出這樣的負質量炸彈,從而能快速得把黑洞蒸發掉。


科學史話


這是不可能的,黑洞的密度極大、引力極大,連光都逃不出它的魔掌,把核彈或者氫彈扔上去,立刻被壓成中子(外層電子被壓到原子核質子處中和),所以不可能發生核聚變反映。


太空在線


黑洞當然不會被核彈或者是氫彈給摧毀了,不僅不會被摧毀,它還可以像一個無底洞一樣吞噬一切丟進黑洞裡面的原子彈或者是氫彈,來多少吞多少。



大多數人都對黑洞有所耳聞,黑洞嘛,乾脆叫它無底洞好了,因為它的確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什麼都可以吃,什麼吃進了嘴裡都不會往出吐,如果你不幸掉進了黑洞,那你就甭想出來了,一輩子都甭想了。

黑洞是大質量的恆星在其生命末期形成的,大質量的恆星在生命末期內部核燃料燃盡之後,在自身重力下會發生塌縮,而之前由內部核聚變帶來的與塌縮力形成抗衡的輻射壓已經不能再發揮作用,所以恆星就會在自身重力下體積收縮,密度增加,引力場增大,最後收縮成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洞,這個洞我們稱之為黑洞。



黑洞在宇宙中是廣泛存在的,在銀河系的中心,就有一個質量為太陽400萬倍的超級黑洞,在超級黑洞的引力作用下,銀河系的天體圍繞著中心運動,並且不會脫離束縛從而形成一盤散沙。在每一個星系形成的初期,黑洞都會伴隨著在其中心形成,而黑洞的意義在於維持星系的穩定。


黑洞除了由恆星塌縮形成,還會有另外的形成方式,在宇宙誕生的初期,有一些質量不太的黑洞,也伴隨著出現了,但是這些黑洞不會存在很長的時間,根據霍金的黑洞輻射理論可以知道,小質量的黑洞其輻射物質的速度超過了吸收物質的速度,所以最終會慢慢蒸發掉。如果題目中所說的是這種黑洞的話,那麼丟一顆核彈裡面有可能將其摧毀,但是實際上這種黑洞應該早就消失了,因為宇宙已經誕生了這麼多年了,小黑洞不會存在這麼久的。


鏡像科普


如果黑洞是物質的,那麼它的剋星就是反物質。永遠不要用現在的思維,限制你對未知的想像。1964年俄羅斯天體物理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提出他的理論:人類文明技術與其國民可控制的能源總量相關。據此從低到高確定了銀河系文明發展的三種類型:星際文明1.0,該文明是所在行星能源的主人,他們可以自由支配整所在行星能源的總和。星際文明2.0 ,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星際文明3.0,該文明可以利用銀河系系統的能源。據此分類,目前人類甚至沒有跨入這三種文明形態的任何一種,處於零水平的文明階段。要摧毀黑洞,人類文明必須達到星際文明的3.0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