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油條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用戶8624357327083


在我國,油條作為早點之王,可謂是南北通吃!北京人叫做油條,早了稱為油炸檜;天津、河北一帶叫做果子......

《宋史》中這樣記載:宋朝時期秦檜迫害岳飛,老百姓得知後都對秦檜十分不滿,但又苦於自己沒有說話的權利,因此只能通過諧音來咒罵這個奸臣,來表示憤怒!於是便有了油條的出現。

其實油條怎麼做,國家早有標準,在計劃經濟年代,各食品部門就是憑著這一套標準來檢查工作。80年代的時候,各餐飲企業都有統一的成本核算卡,一方面是便於店內的管理,一方面按照這個標準來操作,起碼保證食品的質量能夠達到合格。按80年代的標準來看,油條不簡單只是普通的發麵,而是要加入礬、鹼、鹽或蘇打,這樣炸出來的油條,才口感更為焦酥,而且個頭上大約要有26-27釐米長,重量大概是熱重85克,溫重80克,也就是說最熱時帶油達到85克,走油後80克。不僅個頭、配方上有這樣的要求,還為檢查工作的人提供了口味和口感上的描述,按成本核算卡上的話說,“焦黃色,條勻,不開條,不併條,鹹淡適口,外焦裡嫩,利口柔潤”,吃到這樣的油條,在那個年代才算是合格的油條。

如何做出鬆脆而有韌勁兒的油條呢?

首先,準備好以下材料

麵粉、水、酵母、鹽、小蘇打、油

步驟:

⒈將麵粉中加入鹽、小蘇打,然後混合攪拌均勻。

⒉將酵母用溫水化開,然後倒入麵粉中再進行均勻攪拌。

⒊再倒入一些油,把麵糰兒揉好,揉光滑。

將麵糰兒醒30分鐘左右。

⒋在案板上抹上油,然後將麵糰兒取一部分擀平攤開,接著用刀切成2釐米的小條。

⒌將兩個小條摞在一起,然後筷子在中間壓一下,旋轉拉伸。

在此期間,將鍋燒製6-7成熟,然後將做好的油條放進去,不斷翻動直至炸到金黃。





菁菁美食分享


我賣早餐的這是我們炸的油條,無鋁泡打粉,小蘇打,油,白糖,鹽,牛奶,雞蛋!炸出來絕對好吃,商用家用都可以!需要配方的關注我私聊,絕無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