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華為在2019年9月26號推出的“多屏協同”功能?

5G數字經濟產業圈


華為的多屏協同其實一直想解決的問題是安卓系統下解決不了的跨平臺應用聯動同步問題。其實在iPad OS上也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和模式,依靠的是雲端數據互通和軟件跨生態解決的。我舉幾個華為多屏協同的主打賣點來分析:

宣傳裡的功能是可以將手機微信投屏到平板電腦上,可以邊寫稿邊回覆微信。這個問題解決的是微信的安卓平板端無法和手機微信同時存在的問題,因為本身安卓平板客戶端少了掃碼登錄模式。在iPad OS上,你只需要使用掃碼登錄的方式登錄微信,將微信拖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小窗口,就可以實現邊幹其他事情邊回覆微信,無需藉助你的手機連接。

2.多屏協同傳照片

宣傳的場景是手機裡的照片可以直接通過手拖拽就可以拖動到平板的文件夾內,這個是為了解決平板想用手機照片的問題。而iPad本身藉助iCloud,所有相冊中的圖像都是同步手機端顯示的,在網速正常的情況下,上傳和下載都不需要你的等待。如果能做到手機和平板相冊同步顯示照片,為什麼要把手機裡的照片多此一舉的複製一份到平板電腦上呢?

3.多屏協同接手機電話

宣傳的場景是多屏協同後手機來電話了,可以直接使用平板接通電話無需拿起手機。這個功能在很早期的iOS就已經實現了電話的Handoff功能,任意電話撥入,蘋果會檢測你目前正在使用什麼設備,如果是電腦,就電腦通知你接電話,如果是平板,就平板通知你接電話,這個時候你可以在任何設備完成接聽。無需進行平板與手機的連接。

雖然說iOS體系借用封閉系統的做到幾乎無縫對接,但是使用過程中仍需要有暢通的網絡以及開發者在軟件開發上的支持。像是短信、微信、備忘錄、圖片、文檔等應用在iOS生態上的跨應用已經非常成熟。iOS整一套通過iCloud和Handoff的連接是原生解決協同辦公的最終模式和狀態,不能說iOS做到了更好的體驗,但這的確是未來。

不得不佩服三星和華為產品經理和工程師的聰明才智,想出了這種協同投屏辦公的操作,在無法解決安卓軟件質量生態的情況下,做到了優秀的體驗,頗有點彎道超車。但受限於技術特性,無法做到像使用原生平板一樣流暢跟手,有一定的傳輸信號延遲等問題。要把這種體驗做到最極致,雲端數據協同和應用生態的打通依舊是未來。





一隻兔子先生


關於你提到的9月26日華為的多屏協同。

華為也不是今年才做的的,幾年前就開始做了,目前做的最好的多屏協同,只有華為做的是最紮實和最好以及延時最低的。

華為所要做的萬物互聯,最基本的都已經做好了,常用的電子設備全都可以連接,配合鴻蒙系統,可以充分發揮低延時,高流暢度。目前鴻蒙系統已發佈兩款產品,榮耀智慧屏和華為智慧屏都是鴻蒙系統,配合華為手機強大的aI性能不僅可以多屏協同,還可以跨屏操作。以及跨平臺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