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烏克蘭會加入俄羅斯嗎?

小白龍觀察


美國。俄烏兩國之間的矛盾貌似和美國沒有直接關係,放眼美國的全球戰略就有關係了,而且很重要,俄國被美國視為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目前俄國實際控制東烏克蘭,一旦東烏克蘭加入俄國(法理上),俄國不光是如虎添翼(領土、人口、資源),還加上“明目張膽”,潛臺詞就是“美國都干涉不了我”,進一步按照俄國思路“修正”東歐各國邊界就只是時間問題了。當年英法出賣盟國捷克斯洛伐克的後果歷歷在目,美國能夠走到今天成為地球唯一超級大國,想必不會交太多“智商稅”。

俄國。早就有“接受”東烏克蘭的想法,無奈美國不點頭,面對長年累月的制裁,俄國實在是沒錢(經濟低迷)實現“蘇聯夢”,接受現實,實際控制東烏克蘭,也是多了個談判籌碼,必要時打出這張外交牌,還能和美國利益交換,實力不濟,暫且靈活外交。

烏克蘭。作為當事國,基輔的意見在將在此事中發揮無足輕重的作用。當年割讓蘇臺德區,英法直接省略了當事國簽字環節,讓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等通知。真到了那一天,烏克蘭還是提前想想後路比較務實。

綜上,東烏克蘭是否加入俄國,決定性意見還是聽美俄這些大國的,烏克蘭領土面積自己說了不算,還是儘量縮小心理陰影面積為上策。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當然會,具體來說就是會個錘子。

2014年3月的克里米亞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了將近6年時間,但帶給俄烏兩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依然有增無減。尤其是在美國和烏克蘭領導層都完成了走馬輪換後,俄烏兩國關係的走向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在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不久,東烏克蘭哈爾科夫州、頓涅茲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就開始了風起雲湧的獨立運動,誓要做克里米亞第二,堅決要投入俄羅斯的懷抱。

但時至今日,東烏克蘭雖然動盪不安,但依然在烏克蘭版圖裡。那麼,是烏克蘭控制力增強了還是俄羅斯對東烏克蘭沒有企圖了?靜夜史認為都不是。在靜夜史看來,俄羅斯對東烏克蘭的企圖始終存在,但在當前的條件下,俄羅斯不會主動選擇吞併東烏克蘭,因為俄羅斯缺乏機遇,更缺乏實力。

作為東斯拉夫三兄弟之一,歷史上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不說情同手足,也是同在一片屋簷下,而且因為沙俄的擴張,烏克蘭才得以將西烏克蘭納入版圖。

但作為噬土成性的國家,沙俄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友誼,包括烏克蘭,這使得從1654年俄烏合並的那一刻開始,沙俄就一直想要以各種方式抹殺烏克蘭的民族特性,最終實現俄羅斯人的大一統。

除歷史上沙俄將烏克蘭國土割去了一大圈,沙俄還向東烏克蘭大量移民,包括克里米亞,這是俄羅斯兵不血刃收回克里米亞,東烏克蘭一心向俄的重要原因。

但沙俄的民族同化在1917年二月革命後被無情打斷,隨後的十月革命,列寧為擊敗白軍保護蘇維埃革命成果,更為了國際共產主義革命的需要,推行“民族自決”政策,允許世界上個大中民族建立自己的蘇維埃政權,而後以自願平等的方式加入蘇聯,隨後俄羅斯和烏克蘭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蘇維埃政權,並在1922年組成了蘇聯。

蘇聯相比於沙俄,是一個國家到一群國家的轉變,本質上是“大俄羅斯”主義的倒退。等到列寧去世後,斯大林上臺,雖然重拾“大俄羅斯”主義政策,但各加盟國民族意識已經積重難返,縱然蘇聯逐漸成為大號的俄羅斯,但烏克蘭和俄羅斯再也回不去了。

因為蘇聯全力以糧食換外匯購買機器,使得作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在1932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饑荒,人口至少死亡480萬,這使烏克蘭和俄羅斯勢同水火,更導致蘇德戰爭爆發後,大量烏克蘭人加入德軍抗擊蘇聯。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上臺,為加大同化力度,將克里米亞贈送給烏克蘭。而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發生,更讓俄烏關係雪上加霜,並間接導致了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和烏克蘭分道揚鑣。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一度想要融入西方,事實上除了遠在中亞的五國,東歐各國都有融入西方吃香喝辣的夢想。但俄羅斯由於體量巨大遭到了西方的多次無情拒絕,這讓俄羅斯逐漸心灰意冷。

但西方國家卻接納了波羅的海三國等小國家,這讓烏克蘭看到了一路向西的希望,這就讓俄羅斯和烏克蘭關係急轉直下。

因為烏克蘭的地緣位置關乎俄羅斯西南大門和黑海地區的安全,所以縱然俄羅斯長期半死不活,也絕不允許烏克蘭絕塵而去,於是烏克蘭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這種矛盾就是西烏克蘭“親歐”和東烏克蘭“親俄”的劍拔弩張。

因為烏克蘭連結俄羅斯和與西歐,這使得自古以來烏克蘭東西方對立就非常嚴重。再加上蘇聯解體,國際政治重心東移,烏克蘭的東西對抗就更加甚囂塵上。

因為烏克蘭在1994年被美俄聯合忽悠棄核,這使得烏克蘭徹底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在西方陣營實力遠強於俄羅斯的情況下,烏克蘭寡頭集團最終決定一路向西,與俄羅斯徹底反目成仇。

但問題是對烏克蘭而言,美國很遠,但俄羅斯卻近在咫尺,這就意味著即便俄羅斯實力再不濟,也能近水樓臺先得月,保證在西方援軍到來前,將烏克蘭毆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而更令烏克蘭尷尬的是,因為烏克蘭對俄羅斯而言極端重要,所以西方國家不可能為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玩命,這就註定了烏克蘭雖有愛美之心,卻始終無法登堂入室,受到美國的貼身保護。

在得不到美國保護且自身東西撕扯的情況下,鼠目寸光的烏克蘭寡頭做出了一個更加無腦的決定,那就是哪怕放棄東烏克蘭,也要和西方國家手拉手心連心,這無疑給了俄羅斯吞併東烏克蘭的機會。

對於綜合國力長期一蹶不振的俄羅斯而言,吞併整個烏克蘭難於登天,但吃下東烏克蘭問題不大。因為自古以來從不相信所謂的盟友和緩衝國,這應該是俄羅斯的最好結果。

但問題是一旦這樣做,俄羅斯將徹底失去對烏克蘭的控制,屆時俄羅斯在黑海地區的安危還是無法保證。最重要的是,西方通過搞亂烏克蘭令俄羅斯疲於奔命,一直以來俄羅斯也利用動盪的烏克蘭令西方國家欲罷不能,所以吃下送烏克蘭無疑成全了烏克蘭和西方國家,這對於俄羅斯同樣不利。

當然,當前的國際環境不適合俄羅斯通過領土的擴張壯大自己,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就曾遭到西方國家的聯合制裁。如果強行奪走東烏克蘭,且不論結果如何,俄羅斯必然成為人類公敵,因為任何國家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東烏克蘭,屆時俄羅斯遭遇的可能不只是經濟制裁這麼簡單。

所以,俄羅斯對東烏克蘭有想法,但當前的條件不允許俄羅斯鋌而走險。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東烏克蘭不會加入俄羅斯,東烏克蘭只不過是牽制烏克蘭的棋子。所謂的東烏克蘭就是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分離出去的兩個小國,兩小國控制區域並非許多人傳言的那般大,兩小國控制區面積均不足九千平方公里,略小於南塞浦路斯。
如圖所示,淺棕色區域


為東烏克蘭兩個小國,棕色區域為俄羅斯,以藍黃兩色烏克蘭國旗表示的是烏克蘭政府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控制區。

東烏克蘭分離區域在俄羅斯控制下存在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打壓烏克蘭。進,可完全攻取烏克蘭東部二州,甚至更大區域。退,可割據稱王,向俄羅斯納貢討好,當個偽政權。畢竟依當今世界公理,俄羅斯接納烏東兩小國不合國際法理,聯合國也不答應,所以俄羅斯完全沒那必要。

東烏克蘭頓巴斯是富饒的煤礦之地,俄羅斯完全可以要礦賺錢而不要地也不要人,和烏克蘭上演槍來炮往的煙火戰爭大戲,把頓巴斯居民都嚇跑,省得他們來嚷嚷分什麼採礦紅利。的確,俄烏雙方也是這麼幹的,頓巴斯許多地區人民都跑光了,逃往俄羅斯或歐盟。這場槍來炮往的戰爭大戲從2014年至今沒有停熄。2015年2月,交戰雙方籤停火協議後,雙方不再攻城掠地。籤協議後,隔三差五的戰火導致的死人雖不多,但足以把和平居民嚇跑。

這下,老百姓都跑了,東烏二政權不需要養那麼多人民,俄羅斯有東烏二政權採礦交保護費,又何樂而不為,要它們加入俄羅斯干什麼?


豐都判官33號


烏克蘭東部地區一直想加入俄羅斯。

烏克蘭東部想加入俄羅斯的願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烏克蘭危機爆發以後,烏東地區加入俄羅斯的可能性突然大增了很多。

烏克蘭東部地區之所以想加入俄羅斯,是歷史和現實問題共同決定的。有烏東地區自身的因素,也有俄羅斯的因素。當然,這和扶不起的烏克蘭也有最直接的關係。

首先,烏東地區與俄羅斯接壤,幾乎可以說是無縫銜接的。再加上烏東地區主要是俄羅斯族人而不是烏克蘭人居多,烏東地區與俄羅斯的聯繫非常密切。烏東部分區域與俄羅斯的聯繫,甚至超過了與烏克蘭其他地區的聯繫。


其次,烏克蘭是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但是烏克蘭同時也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蘇聯解體以來的近三十年來,如果說臨近的俄羅斯一直在吃老本的話,那麼烏克蘭可以說是一直在敗家底,其國際影響力甚至還遠不如蘇聯解體之時的烏克蘭。目前,烏克蘭的發展程度不僅完全無法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即便在周邊國家中來看,也是非常糟糕的。烏克蘭現在的發展水平,僅僅和東南亞的越南處於同一水平。因此,同周邊國家相比,烏克蘭的發展可謂非常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烏克蘭地區對烏克蘭離心離德,也就在所難免了。像烏東地區這種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地區,自然更容易走在前面。

再則,俄羅斯對於烏克蘭一直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爆發以後,在烏東地區與俄羅斯里應外合之下,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控制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可以說,現在的烏東地區,已經是俄羅斯制約烏克蘭的一個殺手鐧。烏東地區吵著要加入俄羅斯,必然也少不了俄羅斯在背後的鼓譟。


但是,在當前的局勢下,烏東地區還是很難加入俄羅斯的。因為烏東地區對俄羅斯還有利用價值,還是俄羅斯對付烏克蘭的主要工具之一,俄羅斯短期內不會同意烏東加入俄羅斯。此外,烏東地區整體加入俄羅斯,國際輿論對俄羅斯一時會非常不利,當前俄羅斯在國際上正在四面出手,頂不住強大的國際壓力。更何況,烏東地區的現狀,與正式加入俄羅斯又有什麼不同呢?俄羅斯何必急於一時?

當烏克蘭與俄羅斯全面地徹底地對抗,且沒有迴旋餘地的時候,就是烏東加入俄羅斯的時候了。


蘇綻


東烏克蘭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等三州,想加入俄羅斯,可俄羅斯不敢答應,是有原因的。


東烏克蘭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等三州雖大量有俄羅斯人,但也有烏克蘭人,俄羅斯一旦吞併,那烏克蘭可就跟俄羅斯拼命了。之前俄羅斯吞下克里米亞後,一直處在敵對狀態。如果再吞併東烏克蘭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等三州,那俄羅斯就不從心了。烏克蘭一旦加入北約陣營,俄羅斯真的被圍困了。美國就是等俄羅斯犯糊塗,俄羅斯如果遭到了西方國家聯合,持續的制裁,那俄羅斯真的孤立無援了。


俄羅斯吞下克里米亞,目的是有戰略利益,能直接扼守黑海,不光鞏固黑海的掌控權,還能夠遏制烏克蘭唯一出海口,所以俄羅斯才搞活這盤棋。而東烏克蘭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等三州的戰略利益不強,資源工業落後,而且也不富裕,對俄羅斯沒有利益價值,不然俄羅斯會拒絕接收嗎?


鐵男春秋


東烏克蘭已經被俄羅斯牢牢的掌控在手裡,東烏克蘭加入俄羅斯只是形式問題了,東烏克蘭是否能完成併入俄羅斯的流程,取決於烏克蘭什麼時候加入北約,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那俄羅斯就會讓東烏克蘭併入俄羅斯。

烏克蘭是俄羅斯和歐洲的戰略緩衝區,也是俄羅斯抵禦北約軍事力量的最後一道戰略屏障,如果烏克蘭執意加入北約,俄羅斯也必然要爭鋒相對,俄羅斯要分裂烏克蘭,俄羅斯會吞併東烏克蘭,俄羅斯失去了烏克蘭這個戰略緩衝區,俄羅斯就不能再失去東烏克蘭這個緩衝區了。

美國在波蘭建立了永久軍事基地,美國下一個目標就是在烏克蘭建立軍事基地,波蘭和烏克蘭是美國遏制俄羅斯的最前沿陣地,俄美在烏克蘭的博弈競爭隨著北約腳步向烏克蘭的挺近會日趨激烈。

東烏克蘭是俄羅斯牽制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最大砝碼,但同時東烏克蘭也是美國可以利用的一顆棋子,烏克蘭如果不想分裂,那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時間表就是遙遙無期的,美國是沒有耐心等待的,但如果美國幕後推動烏克蘭內戰爆發,那烏克蘭最終必然會走上分裂的道路。

而烏克蘭一旦分裂,西烏克蘭加入北約,投奔美國陣營就水到渠成了,美國提供烏克蘭軍事援助,是在支持烏克蘭打內戰,烏克蘭內戰爆發,西烏克蘭孤立無援,處在俄羅斯軍事力量的威懾下,西烏克蘭只能跑步加入北約。


松間山水畫


應該是不會,烏東兩州很早就有要求加入俄羅斯,但沒有被接受。

為什麼?因為烏東兩州留在烏克蘭比加入俄羅斯,對於俄羅斯更加有利。2014年烏克蘭發生了顏色政變,推翻了親俄羅斯的政權,成立了完全倒向美歐的政府。烏克蘭俄羅斯族人不甘受欺負,在俄羅斯支持下克里米亞獨立並加入俄羅斯。烏東兩州也宣報獨立並尋求加入俄羅斯,但俄羅斯只接受克里米亞與不接受烏東兩州,那是因為只要烏東兩州繼續在烏克蘭內,由於領土有內亂烏克蘭就不可能加入北約,因為北約有協定但凡有領土糾紛的都不能加入。

現在的烏克蘭如果一定要加入北約,那麼就要承認克里米亞獨立,並將烏東兩州驅逐出烏克蘭,或與烏東兩州達成高度自治的州,成為聯邦制國家。

這是美國絕對不會接受的結果,因為他希望北約能夠直接逼近俄羅斯,而不留下任何緩衝區,最好是北約與俄羅斯直接發生衝突,那麼北約國家只能接受美國的領導,任他驅使成為炮灰或打手。

所以俄羅斯肯定不會接受烏東兩州,但也絕對不會放棄支持。烏克蘭任何一位總統也不敢驅逐烏東兩州和承認克里米亞獨立,否則他的政治生命完結,美國也不會放過他。


何義575


目前還很難下結論,國與國的關係不似人與人那麼簡單。這個世界雖然是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但也必須具備一定的時機和條件。貌似一個願意加入,一個願意接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誰也不能忽略了國際社會的影響,也不能違背了國際規則。一個克里米亞問題,已經讓俄羅斯焦頭爛額,再扯上東烏加入的導火索,勢必讓俄羅斯力不從心。俄羅斯可以利用東烏問題牽制烏克蘭,卻不會貿然接受東烏的加入。


大漢子民14


烏克蘭東部地區5年了還沒有完全平靜,基本上是兩個地區的動盪,也就是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這兩個地區被稱為頓巴斯地區。

儘管有所謂的“明斯克協議”。

這也就是規定各方停火的協議和後續安排,但真正執行還是很難的。因為基本的問題還沒有談妥,彼此立場差異太大。



這個差異表面上是烏克蘭政府和頓巴斯地方政府的問題,實際上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問題。

因為頓巴斯地區有大量的俄羅斯人,俄羅斯勢力在當地要大得多,甚至不斷有呼聲要併入俄羅斯。

俄羅斯也把自己看作是這裡的保護人,不僅承認了這個地區的獨立,而且給錢給軍火,支持他們對抗烏克蘭政府。所以頓巴斯問題在俄羅斯高調介入後,其實成了一個國際問題。



如今俄羅斯把這裡當成了一個和烏克蘭談判的籌碼:

如果烏克蘭未來對俄羅斯採取更敵視的行動,俄羅斯就會在頓巴斯地區實施嚴厲措施,當然也不排除用類似克里米亞的手段將其收入囊中。

不過如今還沒到這個時候。

畢竟幾個月前,俄羅斯和烏克蘭高層在歐洲的斡旋下有了第一次接觸,雖然原則問題沒有談,但關係緩和算是有了第一步。



雙方都表示要避免進一步軍事衝突,尋求和平談判解決問題。

只有在和平解決無望,當地出現嚴重威脅俄羅斯利益的背景下才有嚴重舉動,比如烏克蘭加入北約。

這樣俄方才可能鋌而走險,複製克里米亞模式到烏東的頓巴斯地區。現在還沒看出類似端倪。


木春山談天下


俄羅斯曾明確拒絕過東烏克蘭加入俄聯邦的請求,但卻支持東烏克蘭人民反政府武裝的鬥爭。這一點很好理解,東烏克蘭歷史上從來沒有成為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這塊土地與克里米亞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克里米亞曾經是俄羅斯的領土,卻又佔居黑海抵達地中海的咽喉水道。收回克里米亞俄羅斯黑海艦隊才有可靠的出海通道,不會成為內海海軍。

所以說克里米亞俄羅斯是志在必得,甚至不惜發動戰爭武力奪回。克里米亞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才由赫魯曉夫作主劃給了烏克蘭,時至俄羅斯強行收回克里米亞,克里米亞的居民90%以上祖籍仍然是俄羅斯,烏克蘭人只佔一小部分,全民公決迴歸其實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俄羅斯必竟是大國的地位,收回克里米亞理由雖然牽強,卻也說得過去。烏東部如果整體加入俄羅斯,難免不授人口實,把從無與自己有關聯的別國土地畫入自己板圖,怎麼說也是侵略行為。困境中的俄羅斯不想過多招惹是非,因為烏克蘭的靠山北約正在尋找藉口。

當初的波羅申科政府百般討好美國等西方國家,就等著俄羅斯做出格的事。普京很精明張馳有度,讓西方國家難受,但絕不給你痛下決心的理由。烏克蘭東部武裝衝突發生在自己的領土內,擾動的卻是烏克蘭親西派的心,北約國家就在門外搖旗吶喊,烏克蘭國內則因為東西紛爭炮火連天難得安寧。

俄羅斯沒費吹灰之力,就能在烏克蘭境內建立前沿陣地,手心手背都是肉,利用烏克蘭人打烏克蘭人,這是自然趨勢還是另有玄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俄羅斯巧用此種對弈把俄烏戰場擺到了別人的家裡。不接納東烏克蘭人少了國際上的壓力,利用東烏克蘭緊張局勢有效的分散了烏克蘭反俄政府的精力,至此可以看的出大國紛爭處處充滿了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