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意大利背盟,奧匈背叛,德國是如何從盟主變成孤家寡人的?

用戶126359409


1914年“一戰”爆發,雙方分不別為“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協約國”:英國,法國,俄國

。但為同盟國之一的意大利卻沒有參加戰爭,反而在1915年背信棄義,參加了“協約國”。而奧匈帝國1918年11月3日投降。至此“同盟國”名不副實,德國從核心,變成了孤家寡人。

那麼德國是如何從“同盟國”核心一步步變成孤家寡人的。主要就得從他那兩個盟友開始說起了。



第一是意大利的背盟:

意大利背盟,主要是因為自己裡子太弱,但又想對外擴張而造成的。1871年意大利才完成統一,給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條件。但本身有很大的封建殘餘,阻礙著意大利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農業落後,糧食要靠進口;重工業更不用說,遠遠落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大量民眾外逃。更重要的是意大利同,英,法,俄,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意大利海岸線長,經不住英國強大的海軍攻擊;和法國又有經濟上的往來,和法國鬧掰,意大利經濟肯定會崩盤;意大利為了在非洲擴張,俄為了在黑海有更多的利益,雙方也達成協議。



其實在戰爭開始前,這個“同盟”就不牢固,主要體現在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它們一直有領土爭端,關係並不融洽,但德國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將他們拉到了一起。

1914年“一戰”打響,這是意大利處於觀戰狀態,但是德國在初期一路超神,意大利認為跟著德國幹可以撈到不少好處。並且奧匈帝國承認將意大利之前的領土歸還,和法國控制的突尼斯也給意大利。但這並不能很好的滿足意大利的要求,因此還提出要格里齊亞和里亞斯特市。但奧匈帝國並不買賬,導致意大利十分惱火,轉而向“協約國”靠攏。意大利向“協約國”靠攏,英法,當然是十分高興,並承諾把奧匈帝國南部地區全送給意大利,並且給意大利提供了大量貸款和武器裝備。

於是,在1915年5月,意大利隊奧匈帝國宣戰。意大利背盟。



第二奧匈帝國背叛:

奧匈帝國的背叛,主要有政治和經濟兩大原因,戰爭只不過是催化劑而已。奧匈帝國在政治上屬於一個二元君主制國家,國內民族太多,並且民族間矛盾重重,形式複雜。經濟上,奧匈帝國,經濟發展不均衡,例如波西米亞富得流油,但南部則溫飽都解決不了。所以富的地方一直試圖獨立。況且國內還有匈牙利這一大族的扇風點火。到“一戰”後期,戰局已經十分明顯,“同盟國”不斷在走下坡路,奧匈帝國國內矛盾也越來越尖銳,導致各民族獨立傾向越來越來強。奧匈帝國自己都難保,最終在1918年11月3日投降。



奧匈帝國的投降,使德國從同盟的核心變成了孤家寡人。最終德國投降,“同盟國”失敗,一戰結束。




尖刀武器


首先需要指明的一點:奧匈帝國沒有背叛。

為什麼說德國最後變成孤家寡人了,這裡大致講一下整個過程。

1 起因(根源) 西方各強國想要更多的瓜分殖民地,不可避免的產生了矛盾。當時,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正在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作為後起之秀的德國,起步晚,所以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同時在進行。德國發展的比較快,但殖民地很少,沒有原料產地和資本傾銷市場。為了獲得更快發展,走上了武力爭奪的道路。

2 軍事集團形成:巴爾幹問題。早在一戰前,巴爾幹南部如希臘、保加利亞等國就爆發了兩次戰爭,沙皇俄國、奧匈帝國、英法、意大利都染指這一地區。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吞這一地區。就要拉幫結派。結果呢,奧斯曼土耳其(已經沒落了)幾十年都被俄國侵略,迅速與奧匈帝國結為同盟,奉行“大陸均勢”的英國不能容忍歐洲大陸出現強國,決定聯合法國,德國呢,本來是希望拉攏俄國一起對抗英法,避免“兩線作戰”,但俄國不願意放棄巴爾幹。最後德國、奧匈、意大利也包括土耳其結為同盟,俄國,英法協約打擊德國。兩大軍事集團形成。

3 導火索:斐迪南大公被刺殺。其實,導火索並不重要,即使不是因為這個,也會有其他導火索。

4 意大利倒戈 其實意大利的胃口並不大,只是想獲取巴爾幹西海岸的部分島嶼。沒有非要給誰死磕。德國爽快答應了,可是一戰辦法後,英法表示,如果意大利加入協約國,戰後將獲得更多殖民地,於是就倒戈了(倒戈後的意大利也是基本不怎麼參戰)。

5 十月革命和民族主義覺醒。正當奧匈和德國與協約國打的不可開交時,落後的俄國率先爆發了革命,即二月革命。蘇維埃迅速登上舞臺並發動了十月革命,俄國幾百年的沙皇制度解體了,而在南歐和廣大亞非拉,民族主義興起。

6 奧匈解體 奧匈帝國作為二元制帝國,國內民族眾多,和平時期奧匈帝國看似比較強大,經過了4年戰爭。國內各民族紛紛獨立。

7 美國參戰。一戰後期,盟友一個個倒下的德國,不斷地發動潛艇戰,將美國推向了協約國,至此,德國幾乎只剩自己(保加利亞、希臘不值一提)。

以上就是德國變成“孤家寡人”的過程。


六菠蘿說經緯


意大利背叛,奧匈沒背叛但不給力。德國西戰英法,後又來了美國,東抵俄國,還要幫奧匈盟友,南出阿爾卑斯山打擊意大利。德奧意三國同盟,最先是德奧同盟,後來意大利加入同盟。但實際上是德意同盟,意奧間沒有任何義務和責任。所以,一戰爆發後意大利以東線與意沒有關係,西線法軍未侵入德境為由,按兵不動,作壁上觀。


蹉跎歲月124962922


德國之所以成為孤家寡人,不是因為盟友不夠忠誠,而是因為沒缺乏共同的目標和強勁的實力,德國有意稱霸歐洲,為了這個目標嘔心瀝血,盟友只是想沾點便宜罷了,能沾則沾,當得不償失時就會停止合作愉快再則如果他們實力足夠強大的話也不會隨風倒


艾星超人


感覺德國是被出賣了


標準觸點


不論是一戰、還是二戰意大利都是擔任打醬油的角色,看對手不行就圍過去群毆,看對手厲害,撒腿就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