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旺水 陸運亨故居


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旺水屯,在村裡的舊屋群中我們找到一間清代舊屋,大門口上面掛著一塊牌匾,也是長1.8米,寬0.8米左右,中間刻有“成均進士”,旁邊是“欽命戶部諮稱御史 何 為-奏請捐監壹員,光緒七年歲次辛巳仲冬月 陸運亨立”。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黃昭文故居


根據在民國版《桂平縣誌》以及百度百科《桂平石龍》內介紹:黃昭文,是該鎮永興村葉村屯人,清光緒元年(1875年)考取恩科第37名舉人。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下奎 進士故居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寺面 滿陀寺遺址


寺面村屬於石龍永興村委會管轄並駐地,丘陵。以地處“滿陀寺”前面而得名。沿河呈點狀散村聚落。據《桂平縣誌》記載:清初(公元1645年)該地紳豪逼群眾捐獻財物,在北嶺頂寺嶺上建築規模宏偉的滿陀寺,一座三進,兩邊廊屋,均滿奉佛像。為壯族寺廟。1927年被國民黨軍拆毀。後改為永興中心小學校址。


寺面村北面的坡地,明初至清末期間,建立新圩,現尚有房屋遺址,相傳為壯族歌圩,每逢壯族節日全武平裡的壯族男女青年雲集對歌,盛況非常。1927年寺面村劣紳黎富以“移風易俗”為幌子,出告示禁止壯人集結對歌活動,遭到壯族人民的反對。從此永興歌圩就銷聲匿跡⋯⋯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原生態的破敗與滄桑,雜草叢生的廟宇遺址,四周被民居包圍著,儘管只剩殘磚斷瓦,依舊沒有阻止善信們的朝拜。破敗的殘磚斷瓦已經無法彰顯其數百年前的輝煌,但尚未腐朽的一塊“滿陀寺”木匾上剛勁有力的大字卻匯聚了四百年來武平裡的厚重歷史。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也許曾經近四百年前的廟宇雕樑畫棟,窗、梁、屋角、欄窗,每一樣都是精雕細琢,充滿典故或故事。而如今只剩下斑駁的壁畫,與壯族山歌一同在石龍人的視野中逐漸淡去。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昔時的歲月痕跡,在不大的廟宇遺址隨處可見,高高的屋脊,彷彿在山歌般的歌唱著舊時的蹉跎歲月。


寺面 清代社公


寺面村的一個古社公,經過風雨侵蝕後的石雕底座依然能清晰的看到“暗八仙”和各種巧奪天工的石雕圖案雕刻。如此精美的古代雕刻在石龍實屬罕見。如雙獅戲繡球:獅子為百獸之王,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徵,獅子戲球在民間被認為是可以驅邪辟鬼的寓意。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永興村的幾處清代古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