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的寶寶應該會哪些技能?

GBPSC


10個月是孩子出生後的二個新發育能力的高峰期。

全身運動:

能⾃由變換四肢趴著爬、坐下、扶站等姿勢。

手指精細動作:

會想要把東⻄投⼊器⽫【向內調整】。

會⽤⼤拇指和⻝指從斜上⽅向抓⼩物件。

語言發展:

開始會說第⼀句有實意的語⾔,⽐如媽媽。

開時⽤⼿指指向某處提出要求。

會模仿【好棒好棒】等身體語⾔動作。

自我/社會發展:

聽到”給XX“,會做出給的動作(以物體為

媒介的交流)

看著鏡⼦能區分⾃⼰和他⼈(⾃我意識)

被叫到名字的時候會舉⼿。




彤媽的理想園


10個月大的寶寶有哪些技能,以我家寶寶為例說一下哈。

我從懷孕的時候就下載了某軟件幫助自己查看哪些東西能吃或胎兒發育到什麼階段,等孩子出生了我就一直在用,比如寶寶多大會坐多大會爬,都會和我家寶寶進行對比,主要觀察寶寶哪個方面弱就著手加強哪方面的鍛鍊。

現在來說一說10個月大的寶寶各方面的發展情況

一、體格的變化

小寶寶已經從小小的無從下手抱的狀態慢慢長到現在抱起來略沉嘍,而且抱在懷裡直挺得身子,腦袋抬得高高,這是身體的變化。我家寶寶這時候就是胖乎乎的,還特別喜歡讓人抱著,累的肩膀胳膊疼,哈哈,都是幸福的累(淚)。

二、語言及認知的變化

此時的寶寶可以叫“爸爸媽媽”現在是有意識的叫了,已經分得清誰是誰了,而且會表達“不”他會說也會搖頭;有情緒,看到別人哭他也會跟著哭;會模仿,你拿玩具藏起來他也會藏起來(我記得我家寶就是把好多紙牌藏在了屁股底下,現在想想那個場面還是挺有意思的);會招手會再見會拍手等這些變化這些成長都是從嬰兒到幼兒的發育。我家寶寶10個月時還有個特點是不讓不眼熟的人抱,這也是認知的成長表現,此時敏感的寶寶已存在安全感的下意識。

三、肢體及運動的變化

一般的寶寶此時可以站立,可以扶著欄杆或沙發橫著走兩步,大人架著寶寶的胳膊,他們能跳蹦好高,腿部開始逐漸張力。這是寶寶從臥到站的一個變化。(我家寶寶這方面就差一點可能是訓練的不到位,他膽子也小,會站的晚走的也晚)

寶寶的手部技能就更靈活靈現,自己拿積木搖鈴鐺,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玩具,把玩具扔到地上就為了聽個響,你會不會認為寶寶淘氣,這也是他學會的技能哦。(我家寶此時最愛乾的事就是撕紙,兩隻手把紙斯的粉碎,我沒有阻攔他,只要看著不吃到嘴裡就行,撕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可以鍛鍊孩子手的靈活度還能鍛鍊思維,對他來說也是腦力活,是不是撕紙時就思考了人生,哈哈)

以上就是通過我家寶寶總結的幾點經驗,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當然我也只是總結的一些普遍現象,每個寶寶體質呀生活環境都不同,自然技能長短也有區別,只要發育到這個階段大體差不多就可以,感覺哪方面欠缺也可以多多訓練下,哪方面有特長也可以發揚下,有的寶寶已經會說話了,有的會走路了,都是驚喜,也都是爸媽或長輩付出的回報。





迪媽育語


10個月寶寶:

外觀和生長:

寶寶的生長速度仍然和上個月差不多。

剛開始學走路,寶寶的雙腿是微微彎曲的。不需要過度擔心,這是寶寶腿型發育的階段特點。

寶寶的腳底板看起來也是扁扁平平的,因為足弓被厚厚的脂肪蓋住了。

動作特點:

寶寶可以不用協助,從躺著的姿勢自己坐起。

雖然寶寶站立還需要藉助外力的幫助,但是他們已經開始努力通過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寶寶開始發現食指的能力。他們會用食指去指、捅、戳、刺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感官發育:

這個月齡已經可以毫不費力去辨別聲音。比如叫他的名字、熟悉的歌和詞語,甚至門鈴聲。

寶寶單個手指的技巧提高,所以他們會對不同觸感的東西更感興趣。比如毛茸茸或者粗糙的貼片,摺疊起來的立體畫。

社交發育:

寶寶可能會突然說出人生中的第一句話。

他們開始喜歡多功能的玩具,或者是能模仿大人們的日常生活。

模仿身邊人也是他們喜歡的活動之一。比如模仿大人的手勢、面部表情、動作。模仿是學習重要技能的重要方法。

寶寶和你待在一起時,會表現得很輕鬆而且飽含感情。但是和陌生人或者不熟的親戚待在一起就不會。

語言發展:

寶寶開始會用“爸爸”、“媽媽”去指代自己的父母。還會用一些詞去指代其他的東西,家長們要慢慢習慣這些叫法,並幫寶寶習慣正確的叫法。

嘗試著和寶寶進行對話,去積極回應他的咿咿呀呀。這樣做寶寶會很開心,並且會對說話更加感興趣,集中注意力。


育兒大使


第10個月,是寶寶生命的一個轉折點,他在生理、心理和智力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現在,他將從一個完全依賴他人的小嬰兒,逐漸向幼兒階段發展。

現在,正是寶寶蹣跚學步的時候。他非常好動,在房間裡四處遊晃、玩耍;手的動作更加靈活了,運動能力也在不斷地增強,除了喜好模仿外,還特別希望和人交流、玩耍。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鼓勵,尤其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和細緻。

寶寶會記事了。當你播放一首他聽過的歌曲,會觸發他的記憶力,雖然不會用言語表達,但他臉上興奮的表情和微笑已說明一切。

你所看到的寶寶——

●身體和手、腳的活動變得協調,放在圍欄裡,能自己拉著欄杆站起來;

●可扶著傢俱行走;

●穿衣、穿襪、穿鞋時會配合伸手、伸腳;

●有目的地發出“媽媽”、“爸爸”的聲音;

●能比較兩個物品,並能區分物品的細小部分;

●會模仿大人的手勢;

●知道常見的人或物的名稱,能聽懂簡單的話語,並指出實物。

給你的貼心叮囑——

這個階段該讓寶寶學習自己吃東西了。你可將食物切成小塊,把它們放到寶寶的盤中,讓他自己學著將食物送到嘴中。你應先演示一遍使用勺子的過程給寶寶看,然後讓寶寶嘗試。但要隨時注意寶寶嘴裡食物的量,以免發生吞嚥困難。

你應該知道的

——感官發展和潛能開發

語言與交流

寶寶已經能理解一些常用詞語,並會用動作表示詞義。喜歡和成人交往,並常常模仿成人的舉動。

你該做的——

●寶寶學大人的樣唸唸有詞時,要即時予以鼓勵;寶寶說得不準確時,大人可在一旁緩慢而清晰地把準確的語詞說上幾遍,但不必糾正他的發音;

●這時候寶寶說話雖然還含糊不清,但他有強烈的溝通慾望,大人要注意觀察,及時予以應對。

認知

這階段的寶寶喜歡擺弄物品,對感興趣的事物會長時間地觀察,知道常見物品的名稱並會指認。

你該做的——

●和孩子一起看書,鼓勵寶寶自己翻書頁;可以給寶寶看一些簡單而色彩鮮豔的圖書;也可以給他一些簡單的認知圖片,反覆指認畫中的物體或動植物的名稱。

運動

在家裡,寶寶已經能自由地爬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如果有傢俱扶持他還能扶著行走幾步。他的拇指和食指的協調性已經發育得很好了,能按指令將東西拿進拿出。

你該做的——

●經常鼓勵寶寶爬行,學習各種爬行的技巧;

●練習扶欄杆或牆行走。

養育你的寶寶

餵養原則:孩子的咀嚼能力更強了,媽媽可以漸漸改變食物的形態,由稀到稠、逐漸增加輔食的量,由輔變主慢慢過渡。現在,寶寶對澱粉的消化吸收已經完全適應,但對魚、肉類的蛋白質還不能完全消化。因此,儘管輔助食品的量和品種都在增加,但牛奶或母乳還是寶寶攝取蛋白質和營養素的主要來源。

培養獨立能力:應該開始訓練寶寶一些基本生活的技能了,以培養他的獨立性。首先,要使寶寶養成獨自玩耍的習慣,確定寶寶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你就應該放手讓他一個人玩耍,但要時時查看他的舉動;其次,鼓勵寶寶獨立做一些事。在他完成一個新的動作和新的技能時,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開始學說話:目前是寶寶開始學習發音、說話的最佳時機。多數寶寶已經會發1—2個單音節了,有的已經會叫“媽媽”、“爸爸”了。在照顧寶寶生活起居時,要注意傾聽他說的“話”,然後把正確的發音慢慢學說一遍,讓他在這種“對話”中學習說話。平時經常給他唱些簡單的兒歌、童謠,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提供適宜的玩具:對寶寶而言,目前家裡的任何物品都比玩具更有吸引力。但玩具可以幫助他運動和學習,因此,選擇適當的玩具有利於寶寶智力的開發。可以選擇一些能發聲的玩具。

提示:不要一下給寶寶很多玩具。玩具太多反而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達不到學習的目的。

特別提醒:

安全是現階段寶寶生活中最需要關注的事情。在他的活動範圍內,要用布把傢俱的銳角包好,低矮的窗戶和樓梯、臺階,一定要裝上柵欄,並且注意隨時關閉;在寶寶伸手能及的地方,不要放燙的或易碎的物品、以及容易吞食的藥品、別針、香菸和體溫計等不安全的東西;電線要綁好固定,電源插座要用膠布固定、包住插孔……。

經常會遇到的麻煩

不會爬

10個月的寶寶大多數已經爬得相當熟練了,但也有一些孩子根本不會爬,這可能與家長平時缺乏訓練意識有關。其實,在寶寶獨立行走之前,爬不僅對骨骼、關節、肌肉和內臟各器官的發育有利,而且,爬還能促進腦、眼、手、腳的神經協調,加強運動功能、視覺功能和聽覺功能的發育,促進運動技巧和軀體感覺的發育。

對策:

第一步:幫助寶寶練習翻身;

第二步:練習用雙手支撐身體、向後退著爬;

第三步:練習手腳並用向前爬行。

用腳尖走路

許多寶寶在這個月開始學走路了。可搖搖晃晃邁步時,有的寶寶卻以腳尖走路,一些父母很擔心寶寶腳部的骨骼發育是否有異常。其實,這種現象不足為奇。大多數的寶寶在初學走路時都是以這種步態開步的,待他慢慢長大,就會恢復正常。

對策:

●一定要給寶寶穿大小、軟硬合適的鞋,或者索性讓他光腳練習走路;

●鞋底要軟硬適中,軟底鞋已經完全不適合寶寶了,但完全包裹腳部的運動鞋也不適合寶寶。

提醒:

如果連續幾個月,寶寶一直用腳尖走路,應去醫院就診。

“屏氣發作”

有些寶寶會在發怒、恐懼、悲傷和劇痛等情緒的急劇變化過程中,因大哭不止導致過度換氣,使呼吸中樞受到抑制,出現呼吸暫停、口唇發紫,軀幹、四肢強直,甚至昏厥、意識喪失等症狀,一般持續0.5~1分鐘,然後,症狀得以緩解。這種現象稱為“屏氣發作”。發作過後寶寶一般都神志自如,無任何異常。

對策:

●屏氣發作是一種異常的心理行為。當孩子發作時,家長應保持自身情緒的鎮靜和穩定,用柔和的語氣,給予充分的關心和呵護,切忌粗暴地訓斥。

提醒:

如果發作次數比較頻繁,應予以高度重視,及時去醫院就診。因為屏氣時間過長多發會引起腦缺氧,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入睡後出汗

嬰兒的生長髮育比較快,新陳代謝旺盛,產熱比較多,而且年幼孩子的皮膚內含水量較大,微血管分佈較多,所以,睡著後容易出汗。另外,嬰兒時期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調節能力比較差,在剛剛入睡或者將要睡醒時,交感神經會出現一時性的興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寶寶也會出汗。

注意:

除了睡著後出汗多外,還伴有其它異常表現,如:煩躁不安、睡後驚跳、睡眠不安等,或伴有消瘦、低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去醫院診治。

經常發生的養育錯誤

菜湯、雞湯有營養,給寶寶拌飯

有些家長為了方便,只在大人吃的飯菜中留一些菜湯、雞湯拌飯給孩子吃,認為這樣方便又有營養。其實,湯裡面的營養素很少,長期食用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儘管現在的寶寶已經能夠適應大部分大人的食物,但還是需要特意為他製作食品,特別是在烹調方法上,一定要堅守“切碎煮爛”的原則。

本月特別關注——寶寶的睡眠

睡眠時間過少,會影響嬰兒的正常身體發育。10個月左右的嬰兒,白天一般要睡2-3次,累計時間為2-6小時;夜間一般可睡10-12小時,一天共計睡眠時間14-15小時。

當孩子的體能消耗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需要睡覺。這時,只要讓寶寶在床上安靜地躺一會兒就睡著了。如果他一時沒有睡意,可以讓他睜著眼躺著,但不要去逗他、哄他,呆一會兒,睡意上來了他就會進入夢鄉。

特別提醒:

有的寶寶入睡很快,但睡著後卻愛翻身,睡不安穩。出現這種現象,應先檢查一下寶寶睡覺的床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比如:被子、褥子是否太厚,是否穿的衣服太多不舒服,周圍的環境是否太吵、燈光是否太亮等等。另外,如果睡前寶寶有比較興奮的表現也會睡不安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