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投資什麼可以抗通脹?

手機用戶拿破崙


我認為,任何經濟運行都有其背後的規律。

投資的前提是,你要有一個穩定的收入,用那些你不用的錢去投資,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費,甚至是借貸去投資,一般來說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你還沒有一筆穩定的收入,能夠形成足夠多的現金流,那麼我認為你最好先不要考慮投資的事情,先把自己的飯碗做好。

從個人投資角度來說,無非就是兩大類,自己創業和非自己創業。我們先說一下非自己創業的方面,這一方面主要就是金融產品以及房產。

從房產角度來說,如果是投資的話,我認為投資價值已經不高了,如果非要投資的話,那麼還是那個原則,中心城市中心地段,儘量往這個標準去靠。中國的發展趨勢就是城市人口越來越集中,鄉村人口越來越少,而且人口會越來越往中心城市集中,而非中心城市有邊緣化的趨勢。

拿日本來說,全國90%的人口都集中在了全國六大城市群,筆者在14年的時候去過,發現很多小城市基本都已經沒有人了,甚至不少村都成了無人村,所以如果你投資邊遠地區,或者三四線城市我認為完全沒必要,因為十幾二十年以後中國很多三四線城市和不少縣城基本都沒有人了,投資這樣的地方,誰買呢?

金融角度來說,我作為一個20年的老股民我認為中國的股市最好不要去投資,這是真心話。因為如果你要成為一名成熟的股票投資者,至少需要5年的經驗,這個5年的經驗就是你每天都堅持看盤,做分析,而且要從早上一直看到下午收盤。即便是這樣,我也不能保證你能出師,因為我看的太多了,很多人做了很多年都做不好。當然原因有很多,主要還是整個市場環境問題。

至於理財產品,我個人沒怎麼買過,但是我聽說的很多理財產品暴雷,這方面就勸大家自己看好種類了,金融衍生品的就最好不要買。這種東西說白了就是一個槓桿很高的東西,容易出現暴雷。我個人做股票的,對金融衍生品是可以說上話的,金融衍生品說白了就是這個金融投資的標的本來你要用1萬元去購買,但是你現在可以用1千元甚至100元的價格去買,也就是加了10倍甚至100倍的槓桿,所以10%甚至1%的漲跌幅都可以決定你的生死,這個和賭博沒區別了,即便你找了巴菲特索羅斯這種人,他們也打不了保票,他們自己玩都不一定能玩的好,非要玩的話看你運氣了。

而且銀行我認為很多做的都很不規範。比如很多人明明是在銀行工作人員的介紹下買的某理財產品,結果最後爆雷了,找到銀行,銀行往往說那個人已經不在銀行了,或者說是臨時工之類的,反正就是和銀行無關,哪怕那個人在賣理財產品的時候是銀行工作人員而且還是在銀行買的。所以這種商業信譽來說,我真的很無語,大家自己小心吧。

無論是投資金融還是投資其他方面,本質上來說要看整個經濟情況

如果是國家經濟整體向好,那麼你可以投資股市。股市說白了就是你買上市公司,國家整體經濟好,上市公司作為一個國家最好的企業業績自然上升,這樣可以從企業的發展中分得紅利。當然,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雖然價值投資者經常被人打臉),而且你用的是你不用的錢,不要亂聽所謂的內幕消息之類的,或者亂跟高手,我認識的網上的高手非常多,這麼多年了,基本都是馬後炮,而且網上我沒有遇到過一個我認可的高手,所以還是形成自己的觀念最好。

如果是區域經濟向好,你可以投資區域的房產,而能不能投資關鍵在於人口,這方面任志強有個標準就是一個城市的小學生指數,這個我認可,大家可以多多參考。

順便說一句,貿易戰的情況,確實不好說,未來前景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會持續很多年,這方面大家自己掂量吧。

如果實在沒有投資渠道,而自己在這方面基本什麼都不懂,我的建議就是,黃金。畢竟黃金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大硬通貨,你拿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可以用的,買了黃金就意味著你不指望賺大錢,但是至少不會讓你太吃虧。

我個人觀點,投資還是自己把握最好,個人創業就是自己把握的一種方式

如果要創業的話,我個人的意見就是,儘量投資在人的衣食住行方面,畢竟這些事人的最基本需求,不會減少。至於高科技啥的東西,這個就算了吧,即便是美國這樣成熟的市場,高科技投資基本也是100家裡面99家玩完,1家賺錢的結果,也就是這1家賺錢的就把你99家虧的都撈回來還賺了。而中國這方面很不成熟,所以概率上來說能不能有那1%都不好說。

未來的幾年對中國來說很關鍵,祝我國運昌隆。


老威觀史


指望吃利息真的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雖然現在哪一個行業都不好做 我一路走來還是感覺門路很重要 2015年五月份剛結婚 不想給人打工 自己創業做飯店半年虧完二十幾個 後來不甘心 借了錢又做淨水器還有電動車專賣又賠了三十多個 本來剛結完婚手裡有二十幾萬舒舒服服的日子到創業兩年多負債四十多萬 父母每天吃飯就說我沒出息 老婆也埋怨 我甚至半夜蒙在被窩自己都哭 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過了半年 可能也是我命好吧 人生中總有轉機 表哥帶我幹網絡 前後投資沒幾千塊 現在感覺我表哥就是人家說的貴人相助哈哈 做了一年半吧 一年多還清了外債 房貸還完 還投資了一套門面。 現在都三個工作室了 就算現在不做 手裡的錢理財 吃房租也夠生活了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 男人這一生 需要用錢去維護尊嚴的地方太多了 加油吧 朋友們!


酒杯裡沒酒呀


我來列舉5個十年增值10倍的產品:

什麼是通脹,就是貨幣超發。貨幣超發後,供求比越低的產品就越保值,如果供應不變甚至減少,而需求卻增加,那麼就有可能增值。所以未來十年。

1、房子仍然會增值,10年至少還有3倍。因為需求增加,特別是大中城市的需求增加,但供應是有限的。

2、人才會增值,10年至少有5倍,因為人才數量有限,但人才的成長更快,所以人才一定是增值的,薪資收入是會增加的。

3、黃金會保值,10年估計最多2倍,只能說是保值,因為雖然黃金有限,但需求並沒有帶來成比率的增長,因此只能說保值,而不能說是增值。

4、土地會增值10年十倍,如果你在市區,或者郊區有一個莊園,那麼十年後其價值至少增長五倍。

5、觀賞樹會增值10年10倍。本來大米蔬菜也是增值的,不過他們的保質期太短,因此沒有增值的意義,但觀賞樹不一樣,種下去十年後,不需要花什麼成本,就可獲得現在十無倍的收益,這就是增值。


董小全


未來10年投資什麼可以抗通脹。通貨膨脹是經濟發展逃避不了的現實,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貨幣發行量的增加是越來越快,老百姓能直接感覺到的是,從萬元戶到億萬富翁的跨越。過去的萬元戶可比現在的千萬富翁活得灑脫。

未來10年通脹會更大,貨幣發行量會更多,錢會更加不值錢,什麼樣的投資可以抗通脹呢?

未來10年可以抗通脹的一是自己的專業能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專業的高級人才需求越來越多,而各行各業對於高級專業人才開出工資是越來越高,年薪幾百萬到千萬成為了常態,如果能夠持有點上市公司股份,動不動就是幾十億的身價,未來10年什麼最值錢,高級人才,投資自己才是抗通脹的最好選擇,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價值才不擔心通脹的問題。

二是投資股權,未來10年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10年,會有一批傳統的企業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脫穎而出,對於未來能夠脫穎而出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未來10年的投資回報在千倍以上。

三是投資黃金,世界各國都會為經濟發展增加貨幣,多印鈔票,黃金是印不出來的,美國是世界上的黃金儲量最多的國家,美國人只認黃金不相信任何國家的貨幣,買點黃金放在家裡。

四是對有潛力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投資,未來的經濟發展是以產業集群的模式出現,只有在產業上能佔領全球產業制高點的國家和地區才更有價值。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投資什麼最好哪,在十年或者是更長的時間,投資固定資產始終是抵抗通脹的最好的、最有效的手段或方式。

未來10年我覺得投資房產、門市房、商鋪、公寓等都是搞通脹的好方式。雖然現在對樓市調控比較嚴厲,但未來城鎮化推進導致湧入城市人口的上升,購房剛需貿然存在,且互聯網電商未來要走入線下與實體店鋪互動,未來商鋪還有一定的市場,也有較大的升值潛力或空間。這是正常來說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從九幾年的房改直到今天這個投資邏輯還是存在的。大多數人的資產增值也是這個渠道。但未來還真不一定,房產週期是二十年到三十年。不存在只漲不跌的市場。如果是一線城市人口淨流入的城市還是很有投資機會,其他人口留出嚴重的城市得慎重,人都走了,房子還賣給誰。商業地產同樣也是,必經實體經濟難做,投資回報無法保證。慎重為主吧😄

也可購買一些貴重金屬,比如金銀等,這些東西也具有保值增值作用;理論上確實如此,但這個得看更長週期的,主要看貨幣貶值速度和整體經濟狀況。畢竟亂世金銀嗎?老祖宗的智慧還是了得的。建議靈活配置一些,不是為了收益是為了安全。

也可考慮購入一些國家匯率、幣值穩定的貨幣,比如歐元、美元、英鎊等等。外匯市場比較複雜。不建議配置太多。想靠炒外匯發家我看還是不靠譜啊😄

最後,可考慮購買一些當前估值低、未來發展潛力大的公司股份,升值潛力大,抗通脹的能力也較強。這個理論上一定問題都沒有。畢竟中國未來一定會出很多世界級的公司。但是決定這個市場的東西非常的多,建議可以配置一些。不要跟風炒股。

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自己,多看看書學學知識為自己增強職場的拼殺能力才最重要。總之應該分散投資才好。








沙漠狐457


現在一些學者表示,中國每年通貨膨脹高達8至10%,若是繼續按照雙位數發展下去,大家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這實際上是一種謬論。在過去的10年中,國內只有房價漲幅超過了8-10%,其他居民生活必須品的漲幅還是相對有限。中國國內真實的通脹率,並沒有一些人所鼓吹的那麼嚴重。

在學界還有一個檢驗通脹水平的公式是:M2-GDP=實際通脹率。4月末,我國M2增速是8.5,而中國一季度GDP增速在6.4%左右,所以,中國最新的通脹率在2.1%。當然,由於水果、蔬菜、豬肉價格出現上漲,未來二三季度通脹的數據可能還有所上升,但總體來說,社會物價至多不超過3%。

對於通脹問題,我們認為很多人存在著三個誤區:首先,過去每年所謂通脹率達到8-10%,主要是拿房價的上漲作為通脹的參照物了,但實際上你拿一二種商品的漲價作為通脹數據,是不真實的。正確的應該是所有商品的平均價。就現行的CPI中把豬肉、禽蛋等副食品權重太高,而高房價和房租並沒納入通脹中,所以存在著結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

再者,過去通脹可能高一些,但未來隨著經濟結構轉型,高通脹的概率降下來,所以拿過去10年的通脹情況,來判斷未來通脹情況是欠妥的。比如,過去我國依賴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基建)和出口,而未來我國的經濟增長將更多“去房產化”,依賴於擴大內需來拉動經濟,在這種情況下通脹隱患就會大幅降低。此外,過去10年,買房就是對抗通脹的利器,但未來並不見得買房就能抗通脹。

最後,很多人為了對抗所謂的每年8-10%的高通脹率,就去投資P2P、房地產、股市、信託、股權投資、基金等,以期盼獲得高收益,但是,我們還是要奉勸大家,買一些風險相對較小的投資品種,比如大額存單、貨基、國債等投資品種。

因為,隨著國內經濟下行明顯,很多投資品的潛藏的風險會顯露出來。所以,當下是要保證投資安全是第一位的,能不能跑贏通脹這還是其次。

實際上,未來10年對抗通脹的投資品是比較難找的,房地產現在泡沫很大,正處於去泡沫階段,買了房地產肯定要做“接盤俠”。投資股市,A股的牛短熊長一直沒有改變,至少我們還看不到股市能讓多數股民跑贏通脹的可能。

那麼,我們又該怎樣對抗通脹呢?我們談談看法:一是,對於手頭還有點資金的投資者來說,可買一些風險較小,投資回報率在3-5%之間的理財產品,並且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以確保資金的安全性。不要盲目投資高風險的產品。

二是,大家應該多投資自己,能多學一點賺錢技能總歸是好的,只要提高了你的賺錢能力,又何愁通脹來了沒辦法應對呢?此外,對抗通脹的最好辦法不是投資,而是你自己創業當老闆,因為如果真的通脹來了,企業主可以漲價,把通脹轉嫁出去。如果是工薪階層,那面對通脹上升,只能是默默承受。

三是,平時不要刻意的想去多存點錢,大家還是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千萬別不捨得花錢,因為,金錢只有被你消費掉了,才真正算是你的,否則如果真的高通脹來了,與其是資產不斷縮水,還不如提前用於消費。


不執著財經


過去10年我們國家的M2貨幣量增長接近4倍,貨幣超發,通脹厲害,2009年100塊錢可以在上海找一家很好的飯店吃一頓,現在100塊錢三碗麵都不夠,未來10年我們不能把現金留在手上,要不然10年後貶值更厲害,未來10年投資小編覺得可以投資如下資產:

1、房產

現階段我們找不到好的投資方式,房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現在已經有多地開始限購鬆綁了,房地產的存量價值幾百萬億,房地產是經濟的引擎不會改變。

2、黃金

黃金是硬通貨,未來國際形勢、經濟形勢複雜多變,黃金作為硬通貨保值壓力不大。

3、公司股權

過去10年是互聯網公司最好的10年,是股權投資最好的10年,阿里、京東、小米、美團、拼多多上市,騰訊市值翻了很多倍,未來10年,科技發展會更迅速,很多優秀企業會出現,買入這些企業的股票/股權,坐擁科技快速發展溢價。


互金圈


過去十幾年中國通脹率大都在5%以內。換個說法,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未來10年投資什麼年均收益可以超過5%?

我的回答言簡意賅:

投資A股市場,但是!請不要直接通過股票市場投資!

啥意思?投資A股市場,不買股票?這不是開玩笑嗎?

嘿嘿,還可以買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呀!

至於為什麼要通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來投資呢?


原因很簡單,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筆者進行了統計:

  • A股市場行情不錯的2017年,全年漲幅為正數的股票只有不足1/4
  • 只有0-5元及300-400元兩個區間內的股票平均漲跌幅是正數,其他都是負數!
  • 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13.27%

說句人話,就是很難賺錢!!!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


而悲催的2018年呢?

  • 全年漲幅為正的股票數量佔比只有6.54%,也就是100只股票當中,只有6只一年下來是漲的。
  • 所有股價區間內的股票平均收益都是負數,無論買哪個股價區間的股票賺錢都不容易啊!
  • 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31.09%,這簡直是虧成狗……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


相比來看,2017年全年收益率為正的股票型基金比例超80%,混合型基金的比例更高,超過86%。

劃重點,

買基金比買股票賺錢的概率大得多!!!

收益率也相當理想,股票型基金平均漲幅11.48%,混合型基金平均漲幅10.01%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


而2018年,市場表現不好,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是-22.02%,但已經比股票少虧一截。

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14.23%,所有股票平均跌幅要多一倍,跌-31.07%!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


剛過去的2019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達40%,機構投資者大獲全勝,遠遠跑贏散戶。

在未來10年裡頭,金融市場發展必然越來越完善,更有利於機構投資者大展拳腳,散戶何去何從,在這裡很難斷言。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1998-2018年,股票型基金年均收益23.99%,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專業化投資可以平滑很多投資風險,為投資者帶來優於市場平均市場的回報,雖然各類型基金投向的市場都出現明顯的震盪起伏,公募基金產品期間累計利潤總額達到2.11萬億,基金投資者年均收益達到1005億元。

未來10年裡面,投資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年均收益達5%以上、跑贏通脹是大概率事件!

歡迎在評論區回覆你的高見~探討探討~


庖丁解基


未來10年,投資農業種地是最好的抗通脹模式。

民以食為天。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論經濟怎麼萎縮或膨脹,投資農業種地永遠都會有收穫有回報。

一、目前土地租金相對便宜,可以以較低的租金租到土地,使資金升值。租金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農村許多人寧可在外打工也不願在家種地,使許多農田出現荒地甚至無人耕種。在農村,一畝地如果種傳統的農作物小麥,除去人工、化肥、水費開支,年純收入不足千元,與在外打工月收入2000至3000元相比差距十分明顯。因此,從目前農村土地出租的情況看,每畝地的年租金在150-400元區間,如果大面積租種的話租金會更低。

二、投資10萬元,種植傳統農作物,能有效抵禦通脹。以種小麥為例,在陝西按每畝地300元的租金,10萬元可以租330畝地,如果全種小麥,畝產在800-10000斤左右,小麥每斤按1元至1.3元的統購價,最低每畝純收入可達100-200元。陝西關中地區一般是兩季作物,小麥收割後可以再種些青玉米、胡蘿蔔、秋菜等秋季作物,收成好的話,每畝純收入也在100至200元之間,這樣平均每畝年收入按310元算,淨賺10萬元。種植傳統農作物的好處是國家有補貼,收購價穩定,技術含量低,除了天災,收益都很穩定,比投資股市期貨等安全可靠。

三、投資種植當年生和多年生的經濟作物,收益會更高。瞄準百姓餐桌和菜藍子,種菜和種植水果是提高收益、抵禦通脹的最佳投資。當年生的經濟作物以大眾蔬菜為主,在瞅準市場的同時,採取品種多樣、薄利多銷的方式,一般每畝地的純收入均在500元左右。多年生經濟作物,以種植蘋果、梨、核桃等水果為主,這些水果和堅果具有儲存時間相對較長,市場需求量大的特點,一般從種植到結果大約需三年左右的時間,但如果到了盛果期,每畝年收益在2000元左右甚至更多。

因此,社會怎麼發展,人總是要吃飯的,選擇投資農業,一定不會錯。


長安福地


過去十年最好的投資是一線城市地產,不但抗通脹而且社會財富迅速的集中到一,二線城市大量持有房產的個人或家庭手中。那麼未來十年投資什麼可以抗通脹呢?

1.投資自己,最有價值的投資永遠都是投資自己,通過學習投資能力,增加財產性收入。通過技能學習,增加工資或經營收入。

2.房地產通過階段性的投資機會對抗通脹?地產過了黃金期,中期築平臺,不同城市因為土地供應,人口流動,地方政府政策不同,漲跌互現。所謂白銀時代,投資者要關注的是:一,跌出來的機會,目前全球經濟處於蕭條期。如全球再次發生金融危機,必然跌出機會。二,長期高位盤整後,居民收入提升,疊加貨幣長期放水,房價迎來上漲。

這兩種情況,依據各地潛力,珠三角,長三角,成渝地區人口流入城市。

3. 通過大類資產配置方式,根據國內外的宏觀經濟情況,由基金,信託,銀行存款,資源類商品,債券構建投資組合,每年按宏觀經濟地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4. 加盟大型消費,醫藥,食品連鎖品牌,從中優選適合自己的項目,是對很多人適用的投資方法。可以分享未來15年的消費升級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