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標榜攝影從來不後期修片,修片就是作假,就是無意義的攝影,你怎麼看這類人?

卷太郎攝影坊


攝影對於後期,要避免進入兩個誤區:一是完全排斥後期;二是完全依賴後期。

完全排斥後期者,正如題主所言,從來不後期修片,認為修片就是作假,就是無意義的攝影;而完全依賴後期者恰恰相反,認為後期必不可少,好作品都是後期創作出來的,離開了後期根本無法出作品。

攝影/夏雪

我認為,這兩種觀點都有些偏頗,攝影要不要後期,沒有討論的必要,關鍵是後期如何掌握一個“度”。根據一些正規攝影比賽規則,紀實類作品在後期處理時會有嚴格要求,例如只能對圖片裁切,調整亮度、對比度,整體轉為黑白,而不允許添加或去除畫面元素,局部改變色彩等;對於藝術類作品,後期發揮的空間可以更大些。這個“度”掌握好了,既符合攝影藝術的審美要求,也符合觀賞者的視覺習慣。

攝影/夏雪

由此可見,適當的後期是必要的,有利於彌補前期拍攝的不足,使畫面更具良好的視覺效果和更豐富的思想內涵。如果完全排斥後期,類似水平線歪斜、構圖鬆散、影調和色彩不協調等問題就無法得到改進。正確的選擇應該是,重拍攝輕後期,對後期修片既不完全排斥也不完全依賴,後期修片目的是為了提升,而不是糾錯。

攝影/夏雪

後期修片就是作假的觀點,本人不贊成。攝影作為一門藝術,重在表現,而不是再現,容許有很強的主觀性。如何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例如,構圖方式、景別選擇、拍攝角度、光線運用、曝光控制等,完全取決於拍攝者的創作意圖和主觀意念,我們只能評判其運用技巧的水平高低,而不能指責人家運用技巧的做法對錯。(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知道自己攝影水平!!!為此這張調高了飽和度,通過照片一發,惹得自己一些朋友心動動的想到此一遊。

原圖,自己都認為這種圖能拿出來嗎?上面的圖有後期還算勉強可以!但知道如果攝影技術高的人,能拍出更好的成像質量和效果,可以不用後期。

為了使這張圖背景更深,達到個人認為的效果,調了對比度,但沒有調飽和度。

原圖,即使沒有後期發到朋友圈上還算可以,但調整後個人認為效果更好,才不管別人怎麼評論。

玩攝影就是圖個興趣愛好,自己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但別人不喜歡的也無可厚非,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去看問題,都會有不同的觀點或思想,對於標榜攝影從來不修片的人,也許攝影水平真正的很高,但無論怎麼去看待修片的人,怎麼樣去評論修片的人,只要語言和行為上不傷害到別人,存在就自然有道理,修片好不修片也好,看需求看自己樂趣,要有相互的包容性,如果一味苛刻的去指責人家作假,那肯定超過一種底線。

下圖是用手機拍的,沒有修片過,飽和度比正常用眼看到的要高不少,但色彩漂亮多了。

其實說到修圖就是作假,那絕大部分手機拍出來就是作假的一種表現,包括數碼相機也是一樣,上了偏振鏡能濾掉不少強光,使天更藍,調整相機一些設定模式,能達到更好的成像,還有拍婚紗照人化妝連爹媽都不認識,並且還需要後期處理,但能說作假嗎?只能說效果更好,相片更美,美是人的一種追求,也是廣大攝影愛好者的追求。

最後的一句話:心寬攝影好!


冰紅茶230255504


對於這個問題我分開來說一下。

“從來不後期修片”

現在都是數碼產品,不管你用手機還是相機拍照,很多傳統的後期手段都內置到了器材裡,你拍出的照片即便你沒有做調整,器材也幫你進行自動後期了。

比如相機中的人像、風光等拍攝模式,無非就是對比度、飽和度、銳化等參數的不同組合,這些都是後期範疇。包括手機中的一些濾鏡效果、夜景模式、AI攝影等等都是後期的前置化。

即便是膠片攝影的時代也是離不開後期的,只是那個時候是通過暗房中的手段,現在是通過PS和手機軟件。真要追求直出的話,建議你去玩小孔成像吧。

“修片就是作假”

後期可不是你理解的給照片添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這麼簡單。很多時候你不修片才是真的假。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下圖的逆光剪影照。

拍攝的時候,對準背景中的亮部進行測光,人物就會呈現剪影效果。但這個效果真實麼?

如果你在現場用眼睛直接看這個場景,人物和馬絕不是純黑的樣子,一些色彩和細節還是有的,對吧。誰要是說用眼睛看到就是這個剪影效果,那我只能說他眼瞎了。

這張風光照也是逆光,為什麼色彩和細節都很豐富呢?一個是拍攝時機選的好,另外就是通過後期把暗部細節提亮了。

“就是無意義的攝影”

攝影的意義是什麼?除了記錄價值以外,還有美學價值和社會價值。一張賞心悅目的風光照,因為後期就沒有意義了麼?呵呵。

這類話題在悟空上我還可以說幾句,如果是身邊有這類看法的人,我是不會和他聊攝影的。

這種人一是不懂攝影,二是不會後期,還有三就是固執己見,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手機攝影手冊


我也不喜歡照片後期,最多調整一下亮度和飽和度就可以了,往照片裡添加其它的是沒有多大意思的,說不定最原始的還更能打動人。





秋夜風舞


有人說:攝影從來不後期修片,修片就是作假,就是無意義的攝影,我覺得這類人,肯定不是真正的攝影者,或者說是根本都不會後期修片。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下面與大家一起聊聊後期修片的意義。

第一:後期修片是攝影者態度端正的表現

拍攝照片以後,照片肯定是會有不足之處的,哪怕是照片的一點雜點,只要視覺看得出來的,都要經過後期處理,如果覺得後期修片的過程,可有可無,個人認為是一種對攝影不認真的表現。

第二:攝影后期修片的重要性

後期修片是攝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管是攝影大師還是一般的攝影者,在前期拍攝中不可能百分之百拍攝出我們想要的效果,比如曝光的準確度,構圖的適合度,色彩的吻合度,畫面的清晰度等等,這些都要靠適當的後期處理,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第三:說從不後期修片的這類人,多數是不會後期

其實後期處理,也是需要動腦筋的,沒有想法是無法進行後期修片的,不僅僅是會用PS軟件,就會後期修片。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明白,一張照片哪裡應該處理,哪裡不應該處理,是無從下手對照片後期處理的。

第四:適當後期不是作假,而是錦上添花

後期處理,是彌補前期拍攝的不足,比如曝光不準確,要麼過曝,要麼欠曝,所以很多重要的拍攝,我們要拍攝成RAW格式(圖像原始感光信息),在後期的時候,運用Lightroom等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調整,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讓拍攝的照片效果更加出色。

第五:如果是過度後期才叫失去攝影的意義

如果說在後期過程中,一幅作品,是用幾幅或者好幾幅作品,嫁接而成的,屬於過度後期,我覺得這樣的作品,就是失去了攝影的意義,但適度對一幅作品後期調整,是不會影響攝影的真正意義的。

綜上所述,無後期不攝影,說攝影從來不後期修片的人,要麼是不會攝影,要麼是會攝影不會後期的人。(以上純屬個人愚見,請大家留言討論)


腦攝狼圖事界,愛好攝影,善於PS後期處理,喜歡與大家聊攝影,敬請關注。


腦攝狼圖事界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攝影圈內分出了後期修片和後期從不修片兩類人群了。好象在膠片時代,從沒人討論後期暗房技術的必要與否。其實,各人有各人的喜好,用不著相互指責和評判,從不後期的,不用責難後期修片的。喜歡修片的,也不要貶低不會PS的人。只要各位玩得開心,能拍出自己滿意、他人認可的照片就好。攝影不光是記錄,也是一種創作,拍什麼不拍什麼?怎樣取捨?從哪個角度拍?突出哪個為主題?也就是創作提煉的過程。小說、影視可以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攝影為什麼就不能源記實而勝於記實呢?攝影愛好者拍片不是交警拍違章,不光是記錄實景,也應給人們以美的享受。比如我們要拍朵花,我們會選一朵開的正豔、姿態最好的花去拍攝,我們不會去選一朵殘敗的花去拍攝,你能說我只拍了美麗的花而沒拍殘敗的花就不真實了嗎?

 我是個退休以後才玩攝影的業餘攝影愛好者,後期也是在學習攝影中慢慢摸索自學的。後期修照片,也和拍攝照片一樣,也有其中的樂趣,所以我不反對後期修片。  

  比如,我想拍一枝櫻花,但後面的背景很雜亂,我將一件衣服掛在花枝後面也不解決問題,拍後回來後期修整一下,感覺就好多了。




再比如,我想拍拍護城河畔的晚霞,當有晚霞、人物點綴下前景時,景觀燈還沒亮,等到景觀燈亮了的時候,晚霞和人物消失了。我就用三角架將相機架在那裡不動,有晚霞有人物時拍上幾張,等到後來景觀燈亮起後又拍幾張,回家後再後期合成,從而達到我想要的效果。攝友們都笑話這不是照片,而是照騙。





藍領A







老金14185775892


只有不會後期的人才說原片才是最好的………

只有不會後期的人木說後期是畫蛇添足………

答案就是,他不會後期!!!

別說什麼色彩還原,全TM用JPGE拍還好意思談色彩還原?

別扯爛J兒的膠片,只玩過400的卷吧?沒進過暗房吧?後期只是數碼時代的事?

其實什麼都不用說,我們都明白,其實你只是不會而矣………


320372


以前攝影的照片,除簡單的剪切一下,從來不做後期,尤其是反感在原來的照片上添個太陽,加點雲彩,增棵樹什麼的,感覺照片太假就失去了意義。最近無意對照片的亮度飽和度對比度略加調整,照片的美感頓時增加了不少,以後我會對照片後期稍作處理的。昨天剛拍了幾張照片,後期處理過 。分享一下,歡迎友友們提出寶貴意見。


一葉蘭611129


攝影時拍攝的照片,要不要進行後期處理,有的人認為後期就是作假,只有從相機裡直接輸出的照片才稱之為攝影,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我們平時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是想給觀看的人傳達一種情緒或思考,或者是美的享受,或者是會心一笑,或者是傳遞愛,或者揭露某個問題,或者傳遞一種能量等等。只要我們的攝影作品——照片,能達到這樣一些目的,就算完成了攝影的意義。

但修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更好的傳達上面所說的各種目的,只要能更好的達到這樣的目的,修圖就沒有什麼不好,所以,我的觀點是可以適當修圖,比如對照片的色調、對比度、銳度、飽和度等進行調整,讓畫面整體看起來更亮眼,醒目,這都沒問題。

我反對的修圖是無中生有,偷樑換柱和過度ps,導致畫面太過豔俗,畫質整體下降。讓人看了照片甚至都有想吐的感覺,就是失敗的後期。

特別是在當今,以數碼攝影為主的時代,各種圖像後期處理軟件多如牛毛,各種濾鏡和效果更是不計其數,不但用電腦可以進行照片處理,用手機也可以對照片進行隨心所欲的後期處理。

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說自己的照片不進行任何的後期處理,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你自己不對照片進行後期處理,手機在拍攝的瞬間,已經對照片進行了後期處理。因為你在拍攝的時候,對手機或者相機的設置,其實就是在告訴數碼設備,在拍攝時自動處理的模式。

再說,對照片進行適當的後期處理,也沒什麼不好,讓照片更漂亮,更好看,也是在傳達一種美,我覺得如果把照片當成人來看待,那麼簡單適當的後期就相當於人每天起床要洗臉。有幾個人能做到每天不洗臉就出門,就上班,就去見客戶呢,所以就不能說洗臉的人就是虛偽的吧。

比洗臉更進一步的是化妝,特別是女性朋友,不進行簡單或仔細的化妝,絕大多數女性可能根本不會出家門,同樣也不能因為女性化妝而對其另有看法。

還有比化妝更進一步的就是整容了,相當於對原圖過度的干涉,無中生有,強制干涉,如果說反對,我是對這一部分的修圖持反對態度,因為太多的增加原圖本沒有的元素,或者太多的刪減原圖本就有的元素,就失去了攝影原有的真實性,給讀者傳達的是一種虛假的信息。甚至產生和原圖截然相反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