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寶寶肚子裡是否有蛔蟲?

育兒專家wendy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活潑好動,而且好奇心很強,看到什麼東西都想嘗試。如果爸爸媽媽看護不好,寶寶很有可能用沾滿細菌的雙手拿食物,然後將細菌吃進肚子裡,從而感染蛔蟲病。



寶寶表達不清楚,爸爸媽媽怎麼去判斷

寶寶年齡小,往往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哪兒不舒服,這就需要爸爸媽媽細心觀察寶寶的身體是否有異常情況,以判斷寶寶是否生病。寶寶如果肚子裡有蛔蟲,常有以下症狀。

1.寶寶發病時,可出現輕微的腹痛,疼痛部位一般位於臍周。這種疼痛是一陣一陣的,輕揉腹部可以緩解疼痛。如果寶寶用手捂肚子,或者說她肚子痛,要你幫揉一揉,這時就要注意了。


2.寶寶可出現輕度食慾不振的症狀,也有個別寶寶會有異食癖,如喜歡吃士、生米、紙等。

3.蛔蟲寄生在寶寶的腸道里,會影響寶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如果寶寶肚子裡有蟲,而且時間比較長,可出現消瘦、貧血等營養不良的表現,有的寶寶生長髮育指標明顯低於同齡寶寶。

4.細蟲分泌的毒素會影響寶寶的牌氣,使寶寶變得煩不安、容易情緒化,夜間睡覺的時候常常哭鬧、流口水、磨牙。



5.蟲幼蟲在生長過程中,有可能移行到肺部,引起咳嗽、發熱、蕁麻疹等症狀。

6.有的寶寶可能會有腹瀉的症狀,大便中帶有不消化的食物,並排出細蟲。


7.寶寶吃得多且容易餓,愛吃零食,吃得多也總胖不起來。

服用驅蟲藥的注意事項

驅蟲是解決蛔蟲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遵醫囑給寶寶服用驅蟲藥,如驅蛔靈、腸蟲清、安樂士等。服藥2周後,再複查寶寶的大便。

注意觀察寶寶的症狀,如果寶寶出現噁心嘔吐、哭鬧不停、腹脹、腹部劇痛等症狀時,說明有併發症,需要立馬就醫。


驅蟲期間,給寶寶安排的飲食,不能少了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菠菜、芹菜、空心菜、蘋果、香蕉等,以促進腸胃如蠕動,使寶寶排便,將被驅蟲藥殺死或麻痺的蟲體連同糞便一起排出。另外,要少讓寶寶吃易產氣的食物,如蘿ト、紅薯、吃豆類等,以防腹脹便結,不利於驅蟲。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遠離蛔蟲病

寶寶患了蛔蟲病,不僅要驅蟲,還要讓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新的蛔蟲病毒進入體內,這樣才能使寶寶遠離蛔蟲病。

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教育寶寶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要用髒手拿東西吃。洗手的時候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然後用流動的水將雙手沖洗乾淨。寶寶外出回來後,先去洗手。爸爸媽媽與寶寶接觸前,也應洗手。

2.如果寶寶愛吃手,則要糾正寶寶這行為;對於大一些的寶寶,可告訴他吃手指頭、啃指甲的害處。


大人要注意居家和飲食衛生

要將家裡的蚊蟲、蒼蠅消滅乾淨,以避兔它們攜帶蟲卵汙染食物。要保證飲食衛生,如瓜果要清洗乾淨;如果給寶寶吃蔬菜沙拉,菜葉定要清洗乾淨;給寶寶喝溫開水,忌給寶寶喝生水;不吃隔夜的飯菜等。

網上流傳說,如果寶寶有蛔蟲病,寶寶的指甲會有白斑,下唇可出現多個灰白色的顆粒,舌頭上還有可能出現紅色班點。這些症狀的出現可能與胃腸道疾病有關,但不一定是因為蛔蟲病引起的,因此爸爸媽媽們以這些症狀判斷寶寶是否有蛔蟲病,得出的結論並不準確。判斷寶寶是否有蛔蟲病,最準確的方法還是化驗大便。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們不懂是否寶寶有蛔蟲病,可帶去醫院看看。


你笑顏如花


80、90的寶爸寶媽可能都吃過一種藥,叫“打蟲藥”,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在一個時期給肚子“除蟲”的經歷。

長輩們常會通過這些來判斷肚子裡是否有蟲:

❖ 掰開眼睛眼白處有很淡的青色陰影;

❖ 臉上有白斑,白廯;

❖ 總是吃不胖

......

那麼這些情況是不是寶寶肚子裡有蟲的標誌呢?

並不是!最靠譜的是如果懷疑“肚子裡有蟲”,到醫院查個便常規,找蟲卵。

這些才是可能有蟲的症狀!

① 反覆發作的肚臍痛,按揉後可好轉。

② 有的寶寶精神不好、煩躁易怒、夜間磨牙。

③ 嚴重者有營養不良、貧血、消瘦、生長髮育遲緩。

④ 有些寶寶可能出現夜間陰部和肛門附近瘙癢,有白色的蟲子(蟯蟲症)。

⑤ 厭食、挑食、偏食,有些寶寶還會出現喜食樹皮、牆皮、木屑等怪異表現。

蛔蟲(蛔蟲病)

蛔蟲會讓寶寶突然發生上腹猶如錐刺刀絞的疼痛,患兒常常抱腹屈膝,俯臥床上,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呻吟不止。腹痛後不久,會出現噁心、嘔吐,嚴重者甚至可吐出膽汁及蛔蟲。

關於打蟲藥

給寶寶吃打蟲藥儘量在滿2歲後,因為2歲以下寶寶的肝腎等臟器還未發育完善,所以吃打蟲藥對健康不利,未滿2歲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正確劑量的藥物。

↓↓↓

部分常見的打蟲藥有這些:

▼腸蟲清(阿苯達唑片)

▼甲苯咪唑

▼枸櫞酸哌嗪

▼丙硫咪唑

ps:所有打蟲藥都有可能發生口乾、乏力、思睡、頭暈、頭痛以及噁心、上腹不適等症狀。停藥後可自行緩解。使用前需要仔細查看說明書喲。

如何預防“病從口入”

① 不生吃未洗淨的蔬果,餐具要定期消毒,防止蟲卵進入寶寶身體。

② 讓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內衣內褲勤換洗等。

③ 不濫用打蟲藥,2歲以下寶寶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1-2歲的寶寶吮吸手指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通過吮手指來尋找一種自我滿足感,因此給寶寶勤剪指甲、洗乾淨手很重要,也可以多逗寶寶笑、和寶寶說話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出現肚子反覆疼痛的情況,雖然要考慮有蟲的可能,但還是需要根據寶寶的病史,進行相關的檢查才能準確判斷寶寶腹痛的原因,而不是寶寶一肚子疼就給寶寶吃打蟲藥。用藥有風險,打蟲需謹慎!


十月呵護



去年11月的時候,我的孩子總說自己肚子痛,就是一天好幾次這樣子吧。然後我發現他食指的指甲有一個白色的小斑點。還有孩子會不時跟我說他屁眼很癢,尤其是晚上睡覺前。

之後我帶他去看兒童保健科,醫生跟我說現在一般是不通過檢驗大便來確診是否有蛔蟲的。孩子指甲的白斑點跟是否長蟲是無關的,反而孩子的屁眼晚上會特別癢倒是極有可能是蛔蟲作祟。原因是晚上被窩裡暖和,蛔蟲會從腸道里鑽到屁眼附近產卵,所以假如晚上仔細觀察孩子的屁眼是可以看到蟲子的(我和老公是沒膽量去觀察啦)。最後醫生建議孩子吃打蟲藥,很小的一片,一年吃一次,一直吃到六歲。基本這種藥能消滅肚子裡99%的蟲子。

還有,有關孩子肚子痛,當時醫生直接判斷說不一定是蛔蟲的緣故,大部分學齡前兒童都有腸繫膜淋巴結炎,懷疑我孩子就是犯了這個病。最後我帶孩子去照b超了,確實是有淋巴結。這個除了平時得注意飲食,別吃太多生冷的東西以外,要治療就得吃抗生素來消炎。不過醫生說等孩子大了就會慢慢好起來,所以我是沒讓他吃抗生素的。平時少給他吃冷的東西就沒有那麼容易犯病了,痛的時候熱敷效果也蠻明顯。


桔柚媽媽成長絮語


80、90的寶爸寶媽可能都吃過一種藥,叫“打蟲藥”,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在一個時期給肚子“除蟲”的經歷。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以下一些症狀,家長朋友就要注意了孩子有可能是肚子裡有蛔蟲了。


(1)孩子會不明原因的經常出現肚子痛,疼痛多發生在肚臍的周圍。但是腹痛不嚴重,很快疼痛就會消失。


(2)有些年幼的孩子會出現異食癖,會去吃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煤渣、石灰、土塊等。孩子肚子裡有蛔蟲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腸胃功能,孩子會出現噁心、嘔吐、輕度腹瀉或便秘,大便中夾有一些不消化食物,並且能排出蛔蟲。


(3)孩子會表現的易怒脾氣暴躁,在夜間睡覺的時候會經常磨牙。


(4)讓孩子伸出舌頭,會看到孩子的舌面上有散在的圓形,邊緣整齊的乳頭狀紅色丘疹。

(5)爸爸媽媽拉開孩子的下唇,在接近齦緣處,可以看見有密集、針頭大小的灰白色小顆粒。


(6)在孩子的白眼球上能看到圓形、半月圓形、或三角形的藍色斑點。


(7)孩子的臉上會出現白色的斑塊。


(8)孩子平時吃的也不少,但是還是非常消瘦長不胖,臉色蠟黃。


時時潮流坊


“孩子偶爾說肚子疼,特別能吃,但是不是很胖,體重好幾個月不怎麼長了,最近幾個月老愛感冒發燒。”

在門診經常會遇到著急的家長向我詢問此類問題~很多家長很擔心孩子長不高是不是就和蛔蟲有關係。

蛔蟲是一種寄生於人體小腸內常見的大型線性寄生蟲,及繁殖能力極強,一條雌性成蟲,每天產卵量多達20多萬。

目前在發展中國家中,這是學齡兒童最常見的寄生蟲寄生蟲病之一。如果孩子的每克糞便中便含有1000例以下蛔蟲卵為輕度感染,而每克糞便中含有蛔蟲卵1000到5000例為中度感染超過5000裡。

有的孩子每克糞便中蛔蟲卵的含量可達到2萬例,則屬於極重度感染。我國兒童感染蛔蟲病,絕大多數為輕症,中重度感染少見。

尤其這些年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社會衛生狀況有了,明顯的改觀,一般孩子在三歲左右及活動能力明顯明顯增強,由此也導致蛔蟲感染幾率機制增加;5到9歲為最高。

蛔蟲在孩子們的小腸內主要吸收半消化的食物,大量消耗孩子們體內的營養素。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寄生在人體小腸內的蛔蟲成蟲,平均每26條可使人每天丟14克蛋白質。

患兒可出現食慾不振、瘦弱、睡眠不安、磨牙等輕度消化不良的症狀。同時蛔蟲可損害人小腸結構,引起腹瀉腹痛,嚴重時可出現腸梗阻和貧血等,嚴重影響孩子們的生長髮育,導致個矮。

另外,蛔蟲可以在體內移行,可進入患兒小腸外的器官。如膽囊,肝臟,心臟,氣管等部位,則可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肝臟心肺等疾病,嚴重的甚至可危及患兒的生命。

家長在懷疑孩子有蛔蟲時,要注意孩子大便裡面是否會有蛔蟲拉出。並且去醫院進行科學檢查。


協和胖大夫潘慧


什麼是蛔蟲:

蛔蟲是一種寄生蟲。蛔蟲寄生於人體小腸,體積大,呈細長圓柱狀,類似蚯蚓。活蛔蟲呈黃色。蛔蟲為雌雄異體。雌雄蛔蟲的成蟲在人體小腸交配後,雌蟲每天可產卵20萬個。這些蟲卵可以隨人的糞便排出體外。在土壤中只要溫度和溼度合適,10多天後卵就可以發育成為幼蟲,從而具有傳染性。

如何確定孩子肚子有蟲卵

一、揉腹部:當孩子經常出現上腹部、肚臍周圍腹痛時,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長幫孩子揉一會兒肚子。如果感覺孩子的肚子是軟軟的、不會腹肌緊張,而孩子自己也很喜歡按揉肚子,肚子疼時揉一下就不疼了,那麼可基本判斷孩子肚子裡有蛔蟲了。

二、臉上有“蟲斑” 。如果寶寶肚子裡有蛔蟲,那麼,在寶寶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上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即俗稱“蟲斑”。且無任何明顯原因,寶寶的皮膚常反覆出現“風疙瘩”。

三、飲食不規律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寶寶出現偏食並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如泥土、紙張、布頭等。另外,寶寶出現吃得多且好飢餓,愛吃零食,吃得多也總胖不起來的現象,也可以判定寶寶肚子裡有蛔蟲。

四、睡眠不好 。如果寶寶肚子裡有蛔蟲,晚上睡眠會容易驚醒、出現磨牙和流口水現象。而且寶寶經常肚子痛,尤以臍周部位為多,揉按後可緩解。

五、到醫院做蟲卵檢測 。最準確的方法,是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做蟲卵檢測。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有磨牙、臉上長白斑情況,就跟蛔蟲病聯繫到一起,盲目買驅蟲藥給孩子吃,這是不可取的。當懷疑孩子是否患有蛔蟲病時,家長應帶孩子去醫院化驗一下大便來確診。

如何預防:

1、培養寶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不生吃未洗淨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飯前便後勤洗手,不隨地大小便,家長要給寶寶修徹底洗曬衣服和被褥。

2、寶寶的指甲縫中很容易藏有蛔蟲卵。家長要經常給寶寶修剪指甲,教育他們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以免造成感染。

3、消滅蒼蠅、蟑螂等,不讓寶寶吃被它們爬過的食物。這些昆蟲會把蛔蟲卵、細菌等帶到食物表面,從而傳播消化道疾病。

4、積極發現、治療蛔蟲病,控制傳染源。特別是在公共區域,可以採取集體服用驅蟲藥物來進行普遍治療,預防寶寶互相傳染。另外,蛔蟲病的重複感染率極高,家長要預防寶寶重複感染。


丫丫醬子


蛔蟲(似蚓蛔線蟲)是人體內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也是兒童最多發的寄生蟲病成蟲寄生於小腸。


那麼如何判斷寶寶肚子裡有蛔蟲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1. 誘因:如生活環境不清潔(居住在衛生條件差的地方)、衛生習慣不好等。其中,犬蛔蟲是犬類常見的腸道寄生蟲,也可以人體為宿主。

2. 臨床表現:

(1)臍周疼痛:主要表現為臍周疼痛、喜歡按摩、疼痛不劇烈。

(2)食慾不振、易飢、異食癖:大量蛔蟲成蟲感染可導致。

(3)流涎、磨牙、煩躁不安:蛔蟲分泌毒素刺激腸壁,在入睡後,蛔蟲在肛門產卵,引起肛門腸道瘙癢,使人夜不能寐,出現的神經毒性反應。

(4)蕁麻疹、哮喘:由於蟲體分解後的異體蛋白導致的過敏反應。

(5)蛔蟲斑:小兒蛔蟲病的特徵性表現,表現為面部、指甲有大小不一的圓形白斑。


3. 檢查

(1)血常規:當蛔蟲病併發感染時,會引起血液白細胞、嗜酸性細胞計數增加。

(2)糞便檢查:採取糞便塗片檢查是確診蛔蟲病的“金標準”。一旦在塗片中發現蟲卵即可確診。


現在,由於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和衛生習慣都有很大的改善,在注重飲食環境衛生的城市已經很少會有蛔蟲感染了。在條件不是很好的鄉村,由於水源汙染或者不注意衛生,會增加發病概率。

我是享育,專業醫生團隊為您解答育兒問題。


享育


我國隨著社會的發展,衛生環境的改善現在寄生蟲疾病基本消滅了;提問者的問題意思,我考慮是蛔蟲感染的表現。社會環境衛生、醫療水平的發展後基本很少見了,在60至70年代衛生條件差,很多人感染蛔蟲病;那麼怎麼知道還是是否感染蛔蟲病呢?蛔蟲病有哪些表現呢,下面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蛔蟲病主要是蛔蟲感染者的傳染和不潔食物裡含有蛔蟲卵,經口進入體內的,在身體內寄居形成成蟲,吸收人類的營養導致狠多疾病的發生。

主要症狀

幼蟲和成蟲的感染症狀有所不同,下面我一起說說

1、幼蟲感染一般表現有發熱,咳嗽,哮喘,喉部異物感;

2、成蟲的感染表現,一般有挑食厭食,偏食,異食癖等;出現夜間驚厥,磨牙,面部蟲瘢,長期者可以出現消瘦,營養不良等,發作時可有臍部周圍的隱痛;也可從糞便中排出蛔蟲蟲體。

如何診斷:臨床表現和糞便的檢驗,可以在感染者糞便中找到蛔蟲蟲卵,診斷為陽性。但是不是所以感染者都能在蟲卵中找到蟲卵的。如何治療:現在很多藥物可以治療,比如:阿苯達唑 甲苯達唑,噻嘧啶等等。在糞便中沒有找到蟲卵者只要有臨床症狀也可以預防性治療。


小韓醫生


家裡有寶寶的家長總是要擔心寶寶的身體健康方面和寶寶的生長髮育方面。就比如說這個問題,如何來判斷寶寶的肚子裡面是不是有蛔蟲,媽媽們可以根據以下的幾點來判斷,

所以不管家裡有沒有寶寶,都收藏起來吧,總有一天會用到的。

一、肚子疼。如果孩子經常會毫無症狀的喊肚子疼尤其是肚臍周圍部位的隱疼,可反覆發作,但是持續時間不定,為寶寶按揉後會緩解一些寶寶的疼痛,而寶寶自己也很喜歡按揉肚子,肚子疼的時候揉一下就不疼了,那麼可基本判斷孩子肚子裡有蛔蟲了。


二、出現白斑。在寶寶的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者橢圓形斑片,上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這就是典型的蛔蟲斑!

三、睡覺磨牙、流口水。在夜間的時候容易驚醒,經常有磨牙、流口水現象說明寶寶體內有蛔蟲。

四、不容易胖

。孩子吃的很多而且容易飢餓,愛吃零食,吃的再多也胖不起來。

五、飲食不規律。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寶寶出現偏食並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說:泥土、紙張、布頭等。


那麼如何去預防寶寶肚子里長蛔蟲呢?

1、培養寶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不生吃沒有洗乾淨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飯前飯後勤洗手,不隨地大小便,家長要給寶寶經常換洗衣物和被褥。

2、寶寶的指甲縫中很容易藏有蛔蟲卵。所以家長們要經常給寶寶修剪指甲,教育他們不咬指甲,不吮吸手指,以免造成感染。

3、消滅蒼蠅、蟑螂等,不要讓寶寶吃被它們爬過的食物。這些昆蟲會把蛔蟲卵、細菌等帶到食物表面,從而傳播消化道疾病。



其實蛔蟲不可怕,只要做好以上三點就不用擔心寶寶肚子裡會生長蛔蟲了,照顧好寶寶的身體是我們當父母的責任,我是Carina玥,喜歡就關注我吧!


徐州花溪玻璃閣


我就這個問題請教了諾亞醫療兒科專家,他們告訴了我們,家長可根據一些異常現象做一個大致判斷,看看寶寶肚子裡是否有蛔蟲,如:
(1)寶寶常喊肚子痛,腹痛多位於臍周或上腹部,痛無定時,反覆發作,持續時間不定,常可自行緩解。痛時喜揉按腹部,無壓痛亦無腹肌緊張。
(2)寶寶夜間睡眠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有時屁股也會癢。
(3)在寶寶的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的斑片,上面會出現細小的灰白色鱗屑,即俗稱“蟲斑”。
(4)無明顯原因,寶寶的皮膚常反覆出現“風疙瘩”。
(5)寶寶食慾不振,個別寶寶發生偏食或異食,喜歡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如泥土、紙張、布頭等。
(6)寶寶吃得多且容易飢餓,愛吃零食,吃得多也總胖不起來,也有的日漸消瘦,還可能伴有腹瀉症狀。
諾亞醫療兒科專家提醒,如果家長髮現寶寶有上述異常表現時,就應懷疑孩子肚裡有蛔蟲。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去醫院檢查糞便內有無蟲卵即可確診,若有蟲卵就應該進行驅蟲治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