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埋怨過自己的父母嗎,會不會覺得因為他們影響了你的人生?

大白龍2


埋怨父母?第一反應是沒有,又好好梳理了一下從小到大的過往,還是沒有。

我的父母是普通農民,在缺衣少食的五六七十年代,養大了我們五個孩子。回憶小時候,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天不亮就要起床,白天去地裡忙活,晚上還要在燈下搓麻繩做衣服,一刻都不得閒。每每我們兄弟姊妹相聚,都要感嘆,他們那一代人,過得真不容易。

父母沒有給我們的職業發展提供任何幫助,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財產,但就因為他們養大了我們,把一生的愛給了我們,我們唯有感恩!


wfkwyjh


路過,說兩句。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給了我生命,讓我有機會來到世上看看風景。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如同不一樣的樹葉。父母對生活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子女的人生觀。

我從小是在嚴母慈父的環境里長大。母親把事業看做天,一心撲在工作中。母親屬虎,她的屬下背後稱她"笑面虎"。可在家裡,母親好像很少笑。難得她在家裡,我們都是小心翼翼地走路,好像老鼠見了貓。感覺有些壓抑,不知所措。從小的願望,就是能離開這個家,到外面去。

好在,我還有一位慈父。父親心靈手巧,家裡家外全是他在操勞。父親話不多,但就那麼幾句,卻讓我銘記在心。比如,他教我待客倒茶水,不要倒滿杯,留三分剛剛好;比如,他說做錯事,認識到錯是好事;比如,大人講話時,小孩不要插嘴。父親喜歡做菜餚,做手工包,還會縫衣服。每當他做家務事,我都喜歡守在他身邊看,久而久之,有些手藝也學會了。

後來,我還是離開家了,帶著母親的基因,和父親的厚道仁慈,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磕磕跘跘地行走,收穫了酸甜苦辣鹹。但我不會埋怨父母,因為他們都是在做自己,我也應該做自己。

父母的言行,對我的影響蠻大的。最主要體現在對待兒子的態度上。可能我的想法與現實有點格格不入吧,我要求兒子只有三點:健康,快樂,好好學習。我時時處處以母親為借鑑,不讓下一代再體驗我曾經遇到的冷漠和不安。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有很多無奈。下一代面臨的選擇可能更復雜,壓力也大,我想有一個溫暖的港灣,可以隨時等候疲倦的兒子歸航。


水草豆子


沒有,小時候的不理解,到現在30多歲為人母,什麼都能釋懷了。在80年代,我母親生了四個女兒,在廣東偏遠地區,沒有生到兒子,是不被丈夫和婆家認同的。在母親生到第四個女兒時,我們家在外公的安排下,我們到了母親孃家的鎮上,承包了一個加工廠。從此我們家走上做生意的道路,父母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母親種菜餵豬,加工,父親開五十鈴拉貨,維持著一家六口的生計。我們慢慢的長大,也到了讀書的年齡。因為是超生的,所以我們都不能報名,迫不得已,四姐妹都把年齡報大了一歲。父母的各種付出,和寄望,我們都看在眼裡。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我和姐姐成績不好,所以上了初中就沒有讀了,兩個妹妹都是本科畢業。而我們痛,確停留站在2008的下場車禍。那年三妹剛考上大學,一場車禍奪去了父親的生命,沒有得到任何的補償。母親和我還有姐姐,送兩個妹妹本科出來,她們畢業後一個做了護士,一個做了教師,我們也欣慰了。現在我們各自成家,相繼生了孩子,但每一年都會安排兩次相聚,母親現在跟著小妹一起生活。人沒來生,珍惜當下。



Dr公主家



鳳146983974


有過。

小時候覺得自己家庭條件不好,跟其他小朋友差距很大,想去參加興趣班,想去旅遊,想買好看的裙子,都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而不能實現,甚至會想如果自己出生在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的人家會不會過得很好,人生會不會不一樣。

現在長大了,理解了父母他們的難處,養家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已經把他們覺得很好的東西全部給我了,記得我爸說過:只要是買學習用品,再貴也給我買。他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有時候也想,幸好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讓我學會了努力!學會了節儉!

想起自己以前看到的一句話,你所經歷的事,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將是你人生經歷裡寶貴的財富!不要抱怨,踏踏實實,努力!


斑大人的魚


你有埋怨過自己的父母,會不會覺得因為他們而影響你的人生?

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可能對事物的理解並不是那麼透徹。我初中輟學就去打工了,因為父親總是每天在家借酒消愁的樣子。而讓人看著真的挺不舒服。我覺得他對家庭不負責任。所以當時我結婚就嫁的特別遠。一般也不怎麼跟父親交流。父親在50多歲的時候就患癌症去世。現在我步入中年了。回想以前的種種。覺得挺後悔。但世間都是沒有賣後悔藥的。

人們現在談論最多的就是我們能給孩子留下什麼。我曾讀過這麼一個故事。故事講的是兩個爸爸跟兒子的一次談話。第一個爸爸和兒子的談話是這樣的。兒子問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爸爸回頭說有啊,那都是爸爸努為掙來的。等你長大了,如果也像爸爸一樣努力,你也會掙到很多錢,實現自己的很多願望。第二對父子的談話是這樣的。兒子問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爸爸說有啊,你看爸爸努力現在掙這麼多的錢,等你長大後都給你。孩子拍手高興的說好啊!可想而知,這個孩子長大後會怎麼想?我都這麼有錢了,我還那麼努力幹嘛?是他的爸爸,沒有給他選擇夢想的權利。也許有人會說,你這話說的有點跑偏了吧?這正是我要說的,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跟我講了,他們的生活是怎麼來的。日子都是一步一步兩個人齊心協力,才有了後邊的好生活。它讓我們懂得了求人,不如求自己。人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去生話。我出門打工的時候,母親叮囑我的是:一個女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虛榮心,也不要太愛佔別人的小便宜,你就不會吃大虧。他讓我懂得了人要善良,要自己堅強,努力。做事要以人為本。要學會有擔當。不物質。父母給我那種人生價值觀的引導是非常正能量的。它讓我在今後的生活選擇上,會遵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隨著自己成家,生活年紀漸漸增長。也理解了父親的那種內心的孤獨與痛苦。父親年輕時是一個成功的個體商人,但在後期接連二三的失敗打擊,使他一蹶不振。我現在的日子也算過的可以,後悔沒有接父親來享幾天福。

也許我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雖然現在我的生活,過的沒有別人那麼光彩奪目。這時讓我想起母親說的一句話:一個人伸出手指頭,五個還不一邊齊。他讓我懂得了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沒必要去跟別人比,你要跟自己比。問一下自己?你對你的生活真的盡力了嗎?要活在眼前,珍惜眼前所有的,你會發現平淡中的幸福是那麼生動而又具體。感謝我的父母。




生活中的南茜


平凡人家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埋怨過父母!

“我要是生活在爸爸那年代早發達了”

我爸是農民,不願意去上班(很累),壞脾氣,沒擔當,非常愛喝酒!在我高中的時候家裡剛修了房子,日子過的很清貧,有次同學18歲生日去他家做客,他家住在我們縣城裡離學校只需步行十分鐘,進門一看,豪華的裝修,跟我家桌子一樣大的電視機,讓我瞠目結舌!吃飯的時候同學爸媽對我格外熱情,我還是顯得跟拘謹!飯桌上爸爸說“兒子恭喜你今天成年了,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機會,爸爸知道很辛苦,但還是希望你堅持堅持考上理想的大學!”很樸實一段話,但永遠不可能從我爸爸嘴裡說出!

吃過晚飯,跟幾個同學去買鞋,來到一家耐克專賣店(我根本不知道什麼耐克),好多好喜歡的鞋子,價格對我來說“太離譜”,他買了一雙980塊!感覺差距好大,我學校來回的車費4塊錢,學校的食堂一週生活費35塊錢,爸爸每週給我40塊,他一雙鞋頂我一學期的生活費,心裡一陣挺難受……

高考的時候我考的比那同學還好很多,他爸爸讓他復讀一年!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我爸媽幾乎沒關心是哪所學校,跟我說了很多讀書沒用的話,還不如去我表哥那裡學理髮!他直接告訴我,“養了你18年了,還要養你多久?”

糊里糊塗的怎麼能為人父母,過了很多年,心裡還是不能釋懷!





哲一哲


小時候也會埋怨,因為家裡窮 ,所以初中只念了一年就輟學了,看見同學們都去上學了,心裡很難過,在家裡哭了好幾天,直到現在都很懷念上學的日子,現在成家有孩子了,也會慢慢理解他們的不易,家裡孩子多,無力承擔好幾個孩子的學費。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真的好想說,我要上學[捂臉][捂臉]


晴兒日記


小時候家裡很窮,新年沒到,夥伴們就開始炫耀自己的新衣服,寒假暑假,星期六日裡相約到處玩,自己呢,沒新衣服穿,星期六日要幹農活,寒假裡給果樹鬆土施肥,上山砍柴,暑假裡莊稼收割季節,我家有一塊兩畝多的田,每次收割和插秧,我都感覺很難過,望著那兩畝多的田,盼著快點完成快點,那稻穀用袋裝,每天收工來回幾次的扛稻穀到公路,用板車拉,媽媽拉,我在後推,長長的上坡,我感到絕望,平曰的家務沒及時完成,捱罵,正月裡,是村民最閒的時侯,要岀元宵節才幹活,村民有的賭博,有的聚家裡打牌,童齡夥伴到處玩,每家都有一個人要忙,就是放牛,我們是我們小孩,三個小孩一人十天輪著去看牛。三年級那年,夥伴們都去學自行車,我也去,結果,那天牛沒有趕出去,傍晚媽媽拿稻草去牛圈裡,看到牛餓得站不起來,把我罵得,罵得很難聽,當著夥伴們的面,多麼希望這個不是自己的家,哪天自己的父母來接自己走,到後來就希望快快長大,離開這個家去打工。想著那果園就來氣,老爸帶著一家人去開荒,種上柚子樹,每年冬天鬆土施肥,最後也沒帶來收穫,連嘗都沒嘗上,童年是不堪回首。家也一直逃避。有沒埋怨父母,多少有一點,更多的是:討厭自己,為什麼活成這樣,討厭自己長相,討厭自己性格。


沉默158190154


真心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心裡有過埋怨父親,但從沒說出口過。原因說來話長,在七十年代,大家日子都不富裕,爸爸是家裡的老大,下面有三個弟弟下放農村,爺爺工資微薄,奶奶沒有工作,所以爸爸常常把自己的工資都接濟了他的大家庭,而我們家三兄妹只能靠媽媽的工資生活,媽媽平時只能省吃儉用,按理像我父母這樣的情況我們小家應該過的是小康生活,更何況我爺爺在我爸只有三歲時就離開了家,相當於我父親從小就過繼給了別人扶養,可我爸從沒有記恨之心,照樣盡己所能,幫爺爺支撐大家庭,縱使媽媽有微詞,他就說即使離婚也要幫襯大家庭,所以我從小特別知道媽媽的苦,從來不提任何要求,怕引起父母的矛盾。但由於父母經常調動工作,使的我的學習受到很大影響,就算我很努力基礎也打得不紮實,我內心非常渴望能像有條件的孩子一樣請個老師給我補習一下,肯定成績能更上一層樓,那個年代父母都非常忙,從來沒輔導過我的功課,在那個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的年代,我總覺得當時要是有人推我一把,我的命運會有所不同,可沒人知道我的內心想法。幾十年過去了,在父親的幫襯下他的弟弟們都成家立業,發展的很好,在父親九十大壽時他們都聚集一起來給父親祝壽,也感謝是大哥的付出才有他們今天的好日子,但他們一句也沒說大嫂和孩子們也間接做了犧牲,況且在爸爸病痛時只有妻子和兒女才能在身邊照顧,他們才是父親最親的人呀!

現在我也早已為人母,經歷了人世滄桑,對父親的做法也釋然了,人生幾十年,善良的心還是挺重要的,也許正因為父親有這麼一顆善良的心才如此高壽,他今年92了,母親大人也88了,他們二老長壽是我們做兒女多大的福分啊!現在只要倆老能健康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其它一切都是浮雲。謝謝關注我的朋友,謝謝大家。[互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