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不貸!特殊時期台州仍有商家在口罩上“做文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張晟晟

萬萬沒想到,今年的春節,口罩成了最搶手的“年貨”,不少地方一“罩”難求。面對需求量巨大的口罩市場,台州當地有個別商販囤積居奇,哄抬口罩價格,要趁火打劫發一筆“橫財”。連日來,台州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對這些無良商販予以迎頭痛擊。日前,當地市場管理部門公佈了其中幾起典型案例。

严惩不贷!特殊时期台州仍有商家在口罩上“做文章”

1月24日, 路橋區市場監管局檢查新安菜市場門口發現,當事人羅某借疫情之機,銷售“三無”口罩42包。1月27日,該局根據有關線索,檢查金清鎮建設路92號發現,當事人徐某銷售KN95型口罩定價為25元/只,銷售口罩不僅無合法來源,而且定價遠高於市場價,工作人員對徐某涉嫌哄抬物價行為立案調查。

1月26日,椒江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檢查到台州江林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椒江章安藥店涉嫌不明碼標價行為。經查,當事人銷售“飄安牌”一次性口罩涉嫌不明碼標價行為。同日,該局對臺州市仲百藥房涉嫌不明碼標價行為檢查,當事人銷售“綠健”牌口罩和江西樟都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西瓜霜和“恆迪”牌一次性無菌敷貼藥品均未明碼標價。

1月27日上午,臨海市大洋市場監管所接群眾投訴舉報,在某藥店經營場所發現無產品名稱、無生產廠家和無生產日期 “三無”口罩156包,每包有12只口罩。經調查,這家藥店在他人送貨上門時購入了200包“三無”口罩,已經銷售了44包,執法人員依法將剩餘口罩予以扣押。當日上午,桃渚市場監管分局執法人員巡查發現某食品經營戶兼銷售一次性口罩,而且這些口罩並非醫用口罩,而且也沒有說明。經檢查,這些口罩包裝粗糙,外包裝盒無中文標識,也無法提供進貨憑證,執法人員依法扣押並責令召回在售口罩。當日下午,臨海河頭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發現某藥店銷售無任何外包裝、中文標識及未標明生產和失效日期口罩,執法人員依法扣押了210只“問題”口罩。

严惩不贷!特殊时期台州仍有商家在口罩上“做文章”

小時新聞記者從市場管理部門獲悉,已沒收的“三無”口罩,會等案件辦結六個月後再進行統一銷燬;涉及未明碼標價的,商家標上合理的價格就可以繼續銷售;涉及未標生產日期的,商家聯繫廠家後打上之前未打上的生產日期,才可以繼續銷售;對於部分立案調查的商家,市場管理部門也會根據情節輕重依法予以處罰。

严惩不贷!特殊时期台州仍有商家在口罩上“做文章”

購買口罩應到證照齊全的正規商家購買,不要通過微信、朋友圈等渠道購買。購買時要認準執行標準,仔細查看包裝上是否印有生產廠家、生產地址、聯繫電話、生產日期、有效期限等重要信息,要注意查看產品包裝是否完好,產品表面有無破損、變形等問題。”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支招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