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司機4天接送27名隔離人員 還要充當“老孃舅”

“專車”司機4天接送27名隔離人員 還要充當“老孃舅”

王榮(前)接送隔離人員。受訪者供圖

“今天到現在還沒有電話打進來叫我去接人,這是最大的好消息,說明我們離勝利不遠了。”電話那頭,王榮對記者說。王榮今年43歲,是奉化區錦屏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錦屏中隊第一網格網格長,在執法一線工作已經20年了。

1月30日(正月初六)開始,他當起“專車”司機,每天“全副武裝”,等待他的“客人”——需要去隔離點的隔離觀察人員。他期待這樣的“生意”少一些,也希望“早點把他們平平安安接回家”。

“專車”司機每天全副武裝

4天接送27名隔離人員

疫情蔓延,需要隔離的人員越來越多,接送車輛不足,錦屏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用四輪電瓶車臨時改裝了一輛接送車,前後座之間用板材和隔離布進行全封閉式隔斷。

接送司機需要近距離和隔離觀察人員接觸,意味著多一分危險,這個任務誰來接?

“我來負責接送!”王榮自告奮勇攬下這個艱鉅的任務。“雖然近距離接觸有潛在的危險,但總得有人要去做。”

1月30日開始,他就處於24小時待命狀態。與西裝革履的網約車專車司機相比,王榮的裝備有些特殊——防護服、防護帽、口罩、手套等。每天,他都是這樣“全副武裝”等待他的“客人”。

“我們這裡有個人員需要送去隔離點,麻煩來接一下。”1月30日19點左右,王榮剛剛在居敬小區接上一名隔離人員。途中,電話響起,在春暉社區又接上一個。22點左右,王榮的電話又響了。工作人員說,有一對中年夫妻需要隔離,他二話沒說又出發了。

王榮很貼心,接送時會主動幫隔離人員提拿物品,路上陪對方說說話。“他們已經承受了很多壓力,我不能拒人千里之外。”

截至昨天,4天時間裡他接送了27名隔離人員。每次接送完隔離人員,王榮會把車輛裡裡外外用消毒水清理一遍,歸隊的時候再做一次全面清理。

碰上鬧情緒的隔離人員

他要當善解人意“老孃舅”

非常時期,很多居民都“談虎色變”,聽說附近有人剛剛返鄉回來,大家就神經緊繃。

奉化城西岙附近的一間出租房,住著一家四口人,夫妻倆老家在湖北,家裡有2個孩子,小兒子正在上小學。年前,一家人回了趟老家,1月17日回到奉化,開始居家隔離。

家庭人員較多,考慮到出租房面積較小,為避免交叉感染,工作人員想把他們送到就近的隔離點,這個接送的任務落到了王榮身上。

1月31日中午,王榮趕到出租屋時,大門緊閉。任憑他怎麼敲門,女主人都不肯開。

“我們好好地在家裡隔離,為什麼讓我們去隔離點!”

“我們沒有發燒,體溫都正常的,為什麼要去?”

女主人有些情緒激動,嗓門越來越大。

這樣棘手的事,王榮不是第一次碰到了。他不急不躁,站在窗戶邊扯著嗓子和他們對話。

“我們隔離點條件挺好的,是一個私營賓館。房間生活設施都齊全的,你們四個人可以住兩個房間,可以睡得好一些。”

“去隔離點,對你們、對大家都好。兩個孩子還小,萬一中招怎麼辦。你不要以為沒症狀就萬事大吉,4個人住在一起容易交叉感染。隔離點有醫護人員,萬一有事情可以第一時間去醫院。”

“再過幾天,過了隔離期,我一定把你們送回來。”

整整半個小時,王榮在窗邊對這家人進行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最後,門開了,一家人簡單收拾行李,上了車。

“他們有情緒,我很理解。他們抗拒,其實是因為害怕。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安心,把道理講給他們聽。”王榮說。

2月1日,這家人順利解除隔離,王榮把他們送回家。

下車時,女主人特意走到王榮跟前說了一句:“師傅,辛苦你了,謝謝!”

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謝謝”,但對王榮來說,這句話似有千斤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我特別開心。”

“多的時候一天要接送七八個,這兩天送去隔離的人少了。是我把他們送進去的,我希望早點把他們平平安安接回家。”王榮說。

寧波晚報記者薛曹盛 通訊員沈安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