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剛與烏緩和,烏對美民主腐敗調查,美便14億軍援,說明什麼呢?

幸福地帶2


其實,俄羅斯與烏克蘭和好只是表面上的工作,誰都知道,烏克蘭現任總統澤連斯基的確有與俄羅斯修好的願望,但前題是牽扯到克里米亞歸屬問題,這是國土問題,他作為烏克蘭總統也無法獨斷專行,總不能放下克里米亞歸屬問題去和俄羅斯交好吧!說白了!澤連斯基所走的路線,雖然比不上土耳其的埃爾多安,但也有相似之處,畢竟目前為止,俄羅斯與歐盟諸國的北溪二號線要途經烏克蘭,要為烏克蘭上交一定數量的“保護費”,當然,烏克蘭東部地區的亂局中,也需要俄羅斯方面的協助,有了這些藕斷絲連的關係,俄烏之間很難做到真正斷絕來往。



我們從另一個方面分析,烏克蘭與俄羅斯真正鬧翻後,壞處更大於好處,但這裡面有一個關係國家,那就是美國。

如果沒有美國在被後提供幫助和煽風點火,相信,烏克蘭與俄羅斯遲早還是會走到一起的,畢竟他們其本身就是兄弟關係,只是在波羅申科執政時期才選擇了離俄親美行動,他的這一舉動,才促使克里米亞民眾進行了公投,從而回歸俄方。


而現在澤連斯基上任後,從某些事情上的做法就不難看出,對俄的態度有了明顯的改變。這就是一個開始。當然,美不會眼睜睜看著烏克蘭與俄重歸修好的,畢竟,美想利用烏克蘭來給俄製造麻煩,從而達到自己的意圖。

而現在,美現任總統川普先生想用“援助力”來邀請澤連斯基對上一任烏克蘭總統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以及副總統拜登,希拉里等民主黨人士調查,從而挖出他們的貪腐證據,這說明了川普先生想用此招來扼制他們的行動,從而擴大自己的話語權,最關鍵的是,美國的下任總統大選已經開啟,在這個敏感時刻,讓烏克蘭方面協助自己調查此事,就等於直接在打民主黨的臉,無論結果如何,只要這件事情進行了!那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這幾位曾經的大佬在自己的任期內做出的事情,手腳下不太乾淨,這就夠了!足能讓川普先生抓到可乘之機。


這也說明了烏克蘭的澤連斯基偏向於目前的大統領,否則,也不會甘願冒如此天險了!要知道,奧巴馬雖然卸任了!但影響力還在,而且,拜登還在副總統大位上,而波羅申科應該說就成為了一個“替罪羊角色”了!

澤連斯基此舉無非就是學習了土耳其的埃爾多安做法,同樣想從美俄博弈中撈取好處,但問題是,這件事情並非是美俄博弈,而是美內訌,一個不好,很可能導致他自己載大跟頭的。


創微視角


在1月29號的時候,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根據腐敗指控,對奧巴馬波羅申科以及拜登發起了調查,奧巴馬協助波羅申科在2014年當選烏克蘭總統,之後雙方將總額高達1000億美元的烏克蘭國家預算資金轉移出了烏克蘭,媒體指出這筆錢已經被波羅申科,拜登和希拉里瓜分,由此可以看出烏克蘭內部的鬥爭不斷的激化,這次不僅僅是針對拜登的調查,更是烏克蘭內部黨派鬥爭的一個側影,主要是指的現任總統澤連斯基打擊前任總統波羅申科。

波羅申科和澤連司機的相互鬥爭已經延伸到烏克蘭經濟和政治的各個層面,前段時間烏克蘭總理指責烏克蘭總統對經濟一竅不通,這段錄音被媒體播放了出去,以波羅申科和季莫申科為首的反對派要求烏克蘭總統下臺。在今年開年的時候,波羅申科更是發表了新年演說,儘管他已經不是烏克蘭總統了,而是利用自己的電視臺比澤連斯基更早的發表了新年演說。

現在烏克蘭內部的局勢也很混亂,烏克蘭現在已經推行土地改革,準備在體制上進一步向西方靠攏,但是遭到了反對派的激烈抵制,甚至要求民眾上街遊行,現在並沒有得到美國援助烏克蘭14億美元軍費的消息,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因為美國前段時間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到現在都沒有恢復,這次烏克蘭內部的反腐敗調查,很可能是烏克蘭認為反對派的壓力過於強大,如果美國民主黨上臺以後,烏克蘭現在的局勢可能會發生鉅變,也就是可能逼迫現任的烏克蘭總統下臺,因此烏克蘭方面肯定會調查民主黨的人。

利用這次反腐敗調查一次性的解決國內的政治對手以及國外的政治對手,這看來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了應對危機而做出的必要選擇,因為美國的電話門事件讓烏克蘭非常的被動,現在烏克蘭不斷的向歐洲靠攏,烏克蘭總統還提出烏克蘭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很明顯就是在排斥俄羅斯。


四十五度歷史


前幾天,外電的新聞確實非常吸引人的眼球,烏克蘭反貪局對一起包括前總統波羅申科,以及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前副總統拜登包括女強人前國務卿希拉里等重量級人物在內的,涉及到1000億美元烏克蘭國家預算資金的轉移,已經進行了立案調查,此消息可謂具備一定的爆炸性。前段時間,特朗普打電話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要求調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之子亨特·拜登涉嫌貪腐的調查,被美國媒體曝光以後,引發了美國政壇的強烈地震。
此舉,導致民主黨佔多數席位的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濫用權力”和“阻礙國會”兩項彈劾案,令特朗普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繼尼克松和克林頓之後,第三位被眾議院彈劾的現任總統。根據目前烏克蘭反貪局收集到的材料,上述美國前高官在協助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上臺後,謀劃了一場數額巨大的挪用、侵吞烏克蘭國有資產的案件。
其實,本案具體涉案金額尚不清楚,但外界估計將高達1000億美元,這確實是個令人觸目心驚的數據,難怪引發了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
但非常明顯,烏克蘭現總統調差涉及前總統包括前美國政要的涉及1000億美元國家預算資金的轉移案,背後有著本屆美國政府的巨大壓力。
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在其父擔任美國副總統期間,成為烏克蘭布利斯瑪控股天然氣公司董事會的成員,除了擁有一定的股份以外,還享有每月高達5萬美元的薪水,一個美國人,在烏克蘭擁有股份和高薪,不用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涉及了腐敗。對拜登之子的調差,無疑在美國選民面前折損了下屆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的聲譽,以及個人的公信力,當然,有利於拜登的競爭對手特朗普了,因此,才會有美國政界對特朗普濫用職權的指控。
目前,烏克蘭國內經濟欠佳,本屆美國政府亦給予美元支撐,要求本屆烏克蘭政府調查包括前烏克蘭政要和前美國政要涉及1000億美元烏克蘭國家預算資金的轉移,懾於美國政府的巨大壓力,本屆烏克蘭政府同意了美方的要求。這些外界是可以想象的,至於美國政府具體給予烏克蘭多少美元的軍援,肯定是個未知數,不一定就是網絡上板上釘釘的14億美元。
關於烏克蘭前政要和美國前政要勾結瓜分數額驚人烏克蘭國家預算資金,似乎並非空穴來風,烏克蘭議員庫茲明表示,總金額達1000億美元的烏克蘭國家預算資金被轉移出烏克蘭,這筆款項後來被波羅申科、拜登以及希拉里等人瓜分。
關注國際事務的讀者可靜候烏克蘭反貪局的調查消息,至於本屆美國政府將給予烏克蘭多少美元的軍援,時間也將作出實際數據,現在,兩者的具體數據,還都是猜測而已,如果美烏兩國前政要真有如烏克蘭議員庫茲明所說的瓜分了1000億美元的烏克蘭國家預算資金,那絕對是驚天大案。

國平軍史




我們以為這個提問很有意思,也很有傾向性:把俄羅斯與烏克蘭緩和關係,與烏克蘭開展對美國民主黨前領導人的貪腐調查,和美國政府提供兩億美金軍援三者串在一起看,讓外人彷彿看出了其中的名堂,隱約看到一條政治產業鏈,即俄羅斯用十年過境費和二十億違約金,換來烏克蘭回心轉意,掉轉槍口對準美國,無意中發現美民主黨前領導人腐敗線索,被美國現政府利用,並通過提供軍援,冠冕堂皇給予澤林斯基獎勵。

呵呵,俄羅斯和美國,竟然聯手在烏克蘭唱大戲,既讓俄烏一笑泯恩仇,又讓美國共和黨可以坐穩連任的頭把交椅。


我們不禁為自己的大膽推理而大聲稱讚:有我們這些無厘頭聚集在此,連美國和俄羅斯這些巨頭也得圍著我們轉。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民主黨領導人佩洛西大娘一定後悔了,如果早一點找到我們提問寫軟文,一定早就把那個被彈劾的人掀翻了。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看到:

澤林斯基在從普京手裡,拿到鉅額罰金和管道過境費後,突然翻臉,聯手波蘭人開始在二戰問題上搞反攻倒算;


俄羅斯一氣之下,對政府進行大換血,小梅辭職,換上一個稅務專家當總理,既挽救俄羅斯經濟,又打擊腐敗;

佩洛西主導的彈劾案已經進入到實施階段,而烏克蘭檢察部門確實就貪腐線索,開展針對奧巴馬希拉里和拜登父子的反腐調查;

美國政府頂住“電話門”的壓力,依然要給烏克蘭提供兩億美金軍援,但絕不是對烏政府因為進行反腐調查而打賞那麼簡單;

蓬佩奧一直在東歐和中亞流竄,到處煽風點火,一邊分裂俄羅斯既有陣營,一邊散播騷亂的流毒。

我們以為,世界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國際關係也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好玩。


新文化街男孩


無論美國對烏怎樣拉扯,烏克蘭終是濫泥扶不上牆,而只能突顯美國跳樑小醜,心黑技拙,百事難成。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野心大於能力,好似老母豬咬刺蝟,貪吃蛇吞老鱉,沒搞定馬杜羅,沒搞定金正恩,更搞不定巴沙爾,搭利班,絕不是美國能力不行的問題,而是特朗普個人能力的問題,這個奸商出身的混混雜碎根本不懂大國政治,也不知該怎麼做政治家,而是秉持著狹獈的利益觀念,要脅全球,根本沒看清世界之現實,美國已日暮西山,黔驢技窮,除了戰機導彈玩轉的已不多了,而能玩轉戰機導彈又能和諧人心,上天入地的國家已噴薄而出。

從來得人心者得天下,授人以漁者救命安業,遞人以刀者丟命舍業,烏克蘭大凡有星點智商都應清醒的知道美國太遠,而俄羅斯太近,不是敢不敢招惹的問題,而是要權衡為他人去插別人一刀圖個啥的問題,任何國家領導人都會以振興國家為目標,絕不會為誰插別人刀而甘願受別人插來的刀,烏克蘭新總統也應該有這一絲起碼的認識的吧。

美國給予烏政府的十四億援助也是一廂情願的齷齪想法而已,陰謀得不成,烏克蘭也未必就是美囯長鞭下的猴子。


硃紅傑490


這說明美國兩黨,在瓜分烏克蘭的利益上,其鬥爭越來越激烈。

2013年的烏克蘭政變,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合作的結果。但是美國兩黨在瓜分烏克蘭利益上,分贓不均。

第一,烏克蘭政變,是兩黨合作的結果。2013年12月15日,代表美國出現在基輔廣場上的美國政客有兩位。一位是共和黨三十年連任的著名參議員的約翰•麥凱恩,如果這位不死,或許還會繼續其參議員生涯;另一位是時任參議院歐洲事務主席的民主黨重量級參議員克里斯•墨菲。這兩位不僅聯訣出現在基輔廣場發表演說,而且廣泛接見反對派,為反對派鼓勁打氣。烏克蘭政變,實質上是兩黨合作的結果。

第二,瓜分烏克蘭利益,兩黨分贓不均。波羅申科是民主黨的代言人,其執掌烏克蘭,竭力討好的是民主黨,這也是為什麼,如奧巴馬、拜登、佩洛西等人深陷烏克蘭腐敗的原因。薩卡什維利是共和黨的代言人,這就是為什麼作為格魯吉亞被通緝的前總統為啥會跑到烏克蘭的原因,同時,作為共和黨的代言人,共和黨沒能攫取到他們心目中的利益,薩卡什維利自然要代表主人,向波羅申科發起挑戰。這就是他為什麼會與接納他的波羅申科作對的原因。而波羅申科也很乾脆,直接剝奪了他的國籍,把他驅逐出境。這實質上是剝奪了共和黨瓜分烏克蘭的權利,共和黨在烏克蘭損失殆盡。

第三,烏克蘭為什麼對美國民主黨發起腐敗調查?因為澤連斯基正式取代薩卡什維利,成為了共和黨利益的代言人。澤連斯基,既無政治經驗又無政治資源,為什麼會當選?其力量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代表共和黨利益的勢力支持,這就是為什麼薩卡什維利支持他的原因。作為共和黨的代言人,就必須為共和黨的利益服務。此番所謂的反腐敗調查,第一,可以打擊民主黨的聲譽。奧巴馬、拜登、佩洛西通通一網打盡,無論結果如何,其行為讓美國民眾都會認為,這些人太貪婪了。在大選之年,必然會有利於共和黨。第二,為共和黨奪取利益。發起針對民主黨的調查,這些人為求自保,必然會逃離烏克蘭,其逃離留下的空間自然就是共和黨的。既奪權又奪財,這樣的舉措也算是竭盡全力了。


石隙甘泉


還有人相信美國那套"為己、迷惑你、誘導你、騙騙你、敲詐你、群毆你、限制你……的模式嗎?人類的共性"發展、關愛、互助、友善、共享……[祈禱][贊][愛慕]


精緻發


近日,烏克蘭國內突然爆出一個大消息,那就是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突然就波羅申科就任總統期間,將高達1000億美元的烏克蘭國家預算資金轉移並瓜分一事,對美國

前總統奧巴馬、前副總統拜登發起了腐敗調查。

一時間舉世譁然,讓民主黨一時間遭遇了極端尷尬的局面,因為就在2019年年底,美國民主黨還就美國總統涉嫌烏克蘭醜聞,而啟動了針對他的彈劾,結果轉眼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反手一記“悶棍”,將民主黨人大的暈頭轉向。

在烏啟動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調查問題上,很多人都以為這與最近俄烏關係改善存在著某種聯繫,不過從目前俄烏兩國之間的關係來看,這件事情基本上與俄羅斯烏無關,其理由主要有兩點:

一是持續多年的俄烏緊張關係,雖然在最近一段時間得到了緩和,但是這種好轉最多也只是從“仇恨”關係,降低到了“冷漠”,與“言聽計從”這個級別還差得很遠;二是俄羅斯即使想這麼幹,也是希望烏克蘭去調查現任的美國總統,而調查前總統奧巴馬對俄羅斯而言,是毫無價值的無用功。

可以準確的講,烏克蘭啟動針對奧巴馬等人的一系列調查,與俄羅斯基本上扯不上一點關係,即使俄羅斯希望美國政壇出現內鬥,但是也不會主動去策劃這件事情,因為這麼做的危險性太大,一旦失控俄羅斯人可能承受不起。

因此,既然這件事情不是俄羅斯人鼓動的,那麼就必然是美國國內的政治鬥爭無疑,因為從表面上看,這次調查的主要對象,是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但實質上,澤連斯基這麼做,目的卻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2016年美國現總統走馬上任開始,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之間的鬥爭,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特別是民主黨針對美國總統“特靠譜”啟動的通俄門、通烏門調查,再到啟動總統彈劾議案,可以說其打擊報復行動,已經變得越來越直接和殘酷。

這迫使共和黨對民主黨咄咄逼人的行為,發起有針對性的報復行動,並籍此重新從民主黨手中奪回選民手中的選票。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政府,針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等一票民主黨籍美國前高官,發起的腐敗調查。

眾所周知,烏克蘭目前的澤連斯基政府,是一個完全由美國人扶持起來的政府,美國可以說就是烏克蘭的老大,而且還是那種說一不二的那種,現在“小弟”要開始調查

自己“老大”的腐敗行為,這其中如果說沒有得到美國國內勢力的慫恿,那肯定是說不過去的事情。

那為什麼會是烏克蘭政府啟動針對美國民主黨籍高官的腐敗調查,這也並不是沒有原因,因為目前在位的美國總統,是一個主要是有猶太人勢力支持的總統,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同樣是猶太人,在背後支持他的烏克蘭銀行家、媒體大亨,是猶太裔的科洛莫伊斯基,那麼澤連斯基敢啟動針對奧巴馬的調查,也就可以理解了。

由此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近日烏克蘭反腐敗局發起的,針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等一系列美國高官的反腐敗調查,其實就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鬥爭的結果,這表明,為了獲得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的勝利,美國兩黨已經到了“拼刺刀”的程度,而這一切的所作所為的目的,其實都是為了“選票”罷了。


落下m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關係緩和,這點可以說從澤連斯基上臺這7個月來俄烏首腦互動來看,確實這樣,進行了2次通話,一次會晤。成果有兩個:

  • 第一,俄烏交換"被俘人員",其中包含2018年11月刻赤海峽危機被扣的24名烏克蘭水手獲釋
  • 第二,"俄烏天然氣運輸協議"達成,俄羅斯同意通過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為期5年,第一年600億立方米,其餘四年每年是400億立方米。

(澤連斯基與普京)

然而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關係緩和並不代表關係改善。影像俄烏關係的根本癥結仍然存在,主要包括克里米亞問題以及烏克蘭東部地區問題。只要這些問題不解決,俄烏衝突仍然會這樣不斷持續下去。簡單認為俄烏之間有互動,有成果就認為烏克蘭會與俄羅斯改善關係很不切實際。這樣也低估了烏克蘭問題的複雜性。

(巴黎諾曼底模式峰會)

真真假假的新聞

有人一直認為烏克蘭之所以會與俄羅斯關係緊張是因為被美國用許諾的援助所騙。然而在現代這個信息不太對稱的年代,存在很多曲解的新聞報道,甚至是假新聞。這些報道和假新聞其實並不利於人們真正理解俄、烏、美這三方的關係,純屬亂帶節奏。比如近日"烏克蘭反腐敗局宣佈對美國民主黨前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以及烏前總統波羅申科進行調查",就有人認為是澤連斯基是在向美國共和黨政府諂媚表忠心。需要明白的一點司法低政治問題,即便跨過司法問題也是如此,這對國家間關係影像十分有限。烏克蘭就是不要美國的軍事援助,俄羅斯也不可能把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問題就這樣麼簡單。

(奧巴馬與拜登父子)

那麼事實的真相如何呢?

然而"烏克蘭反腐局調查拜奧巴馬、拜登、波羅申科",這個案子並非是主動調查,而只是接受烏克蘭拉達議員庫茲明的舉報後才立案。庫茲明是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時期的副總檢察長,其曾參與針對季莫申科"俄烏天然氣濫用職權案"的起訴調查工作,其可以說是亞努科維奇的人,算是親俄派,在亞努科維奇倒臺後,也被迫流亡。如今他舉報針對的目標是波羅申科。

(庫茲明)

舉報內容也嚴重缺乏依據,其稱"奧巴馬政府幫助波羅申科贏得2014年大選,作為回報波羅申科將總金額達1000億美元的烏克蘭國家預算資金轉移出烏克蘭,該筆款項後被波羅申科、拜登以及希拉里等人瓜分。有人可能不明白1000億美元什麼概念,這相當於烏克蘭2014年GDP的將近75%。波羅申科如果真的這麼幹,恐怕烏克蘭早就已經國家破產。

(波羅申科)

共和黨沒那麼大方

這個案子本身就夠不靠譜的了,更何況還有自媒體制造假消息稱,白宮大統領為了推動這項調查,準備給予烏克蘭14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可能這個這個編造假消息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預算"這個東西。美國政府花的每一錢前都必須有國會通過的預算案予以支持才可以。去年12月通過的"2020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中已經明確了,美國2020年給予烏克蘭價值兩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輕武器和培訓)。不僅如此,美國對烏克蘭軍事預算自2014年至今累計也不過15億美元,一次性掏14億,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對現在的共和黨政府而言,其可沒那麼大方。

(烏軍演戲)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