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能用上全國性的衛星免費WIFI?

地球上一名可靠的男人


這裡可以很肯定地說,全國免費WIFI根本沒戲!

去年年底,朝鮮和印度媒體報道,一家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計劃在2026年前發射272顆衛星,以此來實現全國免費WiFi服務。看到這個新聞是不是很開心?全國免費WIFI終於要來了?


其實這個問題和共享寬帶是一個道理,用的人多了,平均分配到每個用戶上的網速就少了。而想要用衛星實現全國覆蓋,同時面對十幾億的用戶,衛星的容量真的夠用嗎?這得需要多塊的網速才能供給這些用戶啊!而且還是免費WIFI,不要錢大家肯定使勁用,現在像火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基站少了網速就會變慢,更何況是數量更少的衛星呢?


衛星不能大規模地進行雙向數據傳輸才是最大的問題。退一萬步說,假設發射的衛星數量足夠多,可以滿足全國用戶的使用需求,但衛星並不支持雙向數據傳輸。換句話而言,手機不能向衛星傳送數據。很多人覺得,現在定位衛星已經可以實現全球覆蓋了,用衛星WIFI覆蓋全球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使用手機定位時不能隨意在地圖上標記位置點呢?原因很簡單,我們的手機只能單向的接收到衛星發送過來的信號,但我們並不能把數據上傳到衛星!


雖然這些技術難關在未來會被攻破,但商業化進程也不可能讓全球WIFI變成免費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連國家工信部多次要求三大運營商提速降費、攜號轉網,幾年後的今天運營商還是變著法子提高流量費,超過多少流量給你限速,讓你生不如死。想提速?先交錢!對於衛星覆蓋WIFI,成本自然比在地面建設基站高出不少,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想免費?還真不大可能!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媒體是這樣報道這篇新聞的的:印度不需要免費網絡,每個印度人都很有錢,沒一個像中國那樣貧窮。印度乞丐也是百萬富翁,達拉維是最大的貧民窟,但裡面的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 對於印度的迷之自信,小編真是無語了!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認為全球免費WIFI可能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我國有個鴻雁衛星系統,但大家都沒提我就提一下。這一系統大概2022年正式開放使用,是我國自己的衛星網絡。未來藉助鴻雁衛星的信號,可以做到網絡信號再無盲點。

而具體部署情況,網上報道的不多。一般的科技自媒體還是不知道這件事的。未來在取消GSM、CDMA網絡以後,鴻雁系統可以接替實現緊急聯絡工作。對於偏遠地區,地勢不宜建設運營商基站的,可以藉助鴻雁系統的信號,實現通訊功能。不過由於是地對空信號,高速上網功能也該不會在鴻雁系統上實現。僅通話方面還是不錯的!

再有,提問者提到Wi-Fi網絡,這是無限局域網。衛星向地球不可能發射無線局域網信號,我們曾經見到的國外案例都是熱氣球、飛艇發射的Wi-Fi信號,離地球不是很遠。若是真要追求Wi-Fi廣域網,還得看“WiMax”技術。不過,這一技術貌似已經破產了。無論是技術難題還是資金問題,都不如LTE和NR網絡帶來的體驗優質。





MobilePhone輕點評


什麼時候都用不上,還是絕了這個念頭吧!

免費衛星WiFi就是一個緣起於美國的紙面工程(paper project),是旨在拿投資拉贊助的一場騙局。

這場騙局的最大推手就是鋼鐵俠馬斯克,他曾在20015年推出個星際鏈路計劃,稱要用5年時間發射4425顆衛星,為地面提供WiFi信號。



可現在計劃只剩下一年了,他只打了兩顆,還有4423顆的差額,眼看著肥皂泡要破滅了,他又把計劃改成了2025年前發射12,000顆衛星。 這就預示著在未來的6年裡每天要發射5顆,請注意是節假日無休的每天5顆衛星,你覺得這可能嗎?誰信誰就是傻子。

扎克伯格,這個面相忠厚的小夥子也做了這個騙局的推手,他提的概念是使用無人機,而實際上無人機地面覆蓋面積非常有限,而且無人機在天上高速運行,你在地面上必須開著車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追著無人機才可能上網,這從原理上更加不成立。



人們之所以對衛星WiFi有所憧憬,主要原因是對基本的通信原理並不瞭解,總是把衛星上網與衛星廣播電視相提並論。

實際上衛星廣播電視採用的是通播方式,即發送一個信號,地面無數設備可以同時接收,而衛星上網需要是雙向傳輸,衛星必須給每一個用戶分一塊獨立的資源。

現在全世界有了600萬座4G基站,尚且不能滿足人們上網的需求,天上幾萬顆衛星就能滿足?這就是春秋大夢。

可能你對我這個回答感覺到非常震驚,認為我說的過於決斷,實際上科學道理就是非常決斷的,這個工程就是個騙局。

我的相關剖析文章刊登在了人民郵電報上,這是我國頂級的通信專業刊物,這也是對我這個觀點的官方背書。通信問題聽我的沒有錯。


奧卡姆剃刀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雖然有新聞報道,在2026左右可以實現了。但是我覺得可能實用性不太高。

第一,2019年下半年開始,5G開始試驗性推廣

5G的速度很快,而且能夠容納的終端都很多,5G基本上可以滿足了大部分人的通訊需求了。

而且,5G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流量自費不貴,甚至可以幾十塊一個月,實現無限流量了。目前的4G不是無限流量,而是到了一定的額度之後就會限制速度。但是5G就沒有沒有這個煩惱了。到了2026年的時候,6G可能準備要來,速度更快,容納終端更多。即使6G還沒有來,但是5G已經大規模普及了。

在這個時候,為什麼還要用速度更慢的WIFI呢?有人說,如果這個WIFI不慢呢?理論上,如果你設備足夠強,是不會慢的。但是你要知道十多億人口都在使用,而且5G的速度本身就很快,甚至比現在大部分的寬帶還要快。

有人說,5G要錢啊,WIFI不要錢。這個是免費的WIFI,但是問題來了,你總要一個電話號碼吧?你要辦理一個5G的套餐吧?所以,幾乎每個人都需要辦理套餐的,在流量很多的情況下,這個就有點多餘了。

而且,手機的WIFI接受距離只有幾十米,怎麼鏈接到天上的衛星啊?南京世域天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郭正標說,從技術上來講,讓地面的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直接連上所謂的衛星WiFi網絡,是不可能的。“WiFi衛星本身是個偽概念,我也不贊成媒體宣傳時總提WiFi衛星。”郭正標說。

但是,這不是沒有用的

這是給商業做準備的,能不能面向消費者,還需要看日後的研究成果。

再說,企業對新技術進行研發,這是企業的事情。無論虧損或者是賺錢都好,都對普通的消費者沒有什麼影響的。大家不用過於糾結這個問題,就讓子彈飛會兒。

這種事情,不是沒有人做過。谷歌的熱氣球計劃做過,馬斯克也做過。前幾年SpaceX研製的獵鷹9號火箭已成功地帶著兩枚微型衛星升空,它們是SpaceX研發的全球寬帶測試衛星,“星鏈計劃”的探路衛星。只不過,效果還沒有出來而已啦!


太平洋電腦網


感謝您的閱讀!

投資30億,完成衛星2026年全球WiFi免費計劃。這個想法很大膽,但是30億真的能做到全球WiFi免費,而他們的計劃是272顆衛星。


我們其實非常期待衛星覆蓋全球,實現WIFI免費。按照民營WiFi衛星的估計,在2026年,將實現全球WiFi免費的遠景。然而,事實上真的那麼簡單嗎?我們今天先不談論技術,就談論這裡面的制約因素。

  • 投資30億到底能不能完成這個計劃?企業給出的答案是30億(前期),我們不小看這家企業,但是在航天領域,30億的投資,作為民營企業,還是有點困難的(這需要多家公司通力合作)。
  • 覆蓋面積。全球的地形多樣,各種地形地貌,會制約網絡通訊,而在我國同樣如此,所以技術難度在8年內就能解決,我還是表示疑惑。畢竟要保證272顆不同高度,同時在不同的混合軌道上衛星組成,這種技術難度非常的複雜。
  • 美國,英國,日本等等國家,其實都在這方面有所期盼,全球的想法非常好,但是有沒有考慮美國這些國家的想法。華為在5g網絡方面的步伐受到美國的拒絕和阻止之後,我們也可以看到,全球免費Wifi的想法,美國的阻止是不遺餘力的。

所以,我們雖然期盼可以使用免費的衛星WiFi,但是可能目前的技術程度還沒有達到,按照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所說,這是一項高風險和高投資的項目,需要有耐心!


LeoGo科技


作為行業內的機構,我需要補充一點,WIFI衛星其實早已經被證實是個偽概念,WIFI作為室內通信協議,無法在衛星上面使用。至於美國人的星鏈系統,甚至我們說的5G衛星或者6G衛星則是一個系統性的標準。包括了相關協議,接入網技術,核心網技術。所以宣傳所謂WIFI衛星只是炒作概念而已。


本人去年接受科技日報專訪的內容截取。供大家參考。


國內首枚民營"WiFi衛星"亮相?專家:從技術上講就是個偽概念發佈時間:2018-12-12

前段時間,有則新聞刷了屏——國內首枚民營WiFi衛星正式亮相。這家準備發衛星的公司是上海連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尚網絡)。據連尚網絡介紹,這一衛星計劃“連尚蜂群星座系統”由該公司衛星團隊自主研發,目標是在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絡。

據連尚網絡提供的資料,這一“星座系統”由272顆分佈於低軌道的衛星和數據處理應用中心組成。星座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72顆骨幹星,距離地面1000公里;內層是200顆節點星,距離地面600公里。叫好者眾,但質疑聲也有。通信專家、飛象網首席執行官項立剛就說,手機和衛星連接,那得需要多大的功率?那麼,到底用手機連衛星WiFi是否可行呢?

■手機不可能直連衛星WiFi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製的獵鷹9號火箭已成功地帶著兩枚微型衛星升空,它們是SpaceX研發的全球寬帶測試衛星,也是雄心勃勃的“星鏈計劃”(Starlink)的探路衛星。該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願望是——讓WiFi無處不在。衛星發射後,他便“皮”了一下,對公眾說:等這兩顆衛星來到美國上方時,你們記得拿手機連一下衛星WiFi。現在,你在網上還能看到這樣的帖子:“美國那邊有人連上了馬斯克的衛星WiFi,大家試一下。”

實際上,這只是馬斯克開的一個玩笑。南京世域天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郭正標說,從技術上來講,讓地面的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直接連上所謂的衛星WiFi網絡,是不可能的。“WiFi衛星本身是個偽概念,我也不贊成媒體宣傳時總提WiFi衛星。”郭正標說。

WiFi的有效傳輸距離通常只有幾十米,但是星地距離動輒成百上千公里,信道環境完全不一樣。“WiFi就不是針對這種空間環境設計的,星地間也不可能用WiFi這套協議來通訊。”郭正標介紹,WiFi是適用短距離、相對靜止狀態下的室內高速無線通信,星地長距離通信必然帶來時延,低軌衛星高速運動還會帶來多普勒平移等問題,這些是現有WiFi技術無法解決的。而且,要想實現通信,就要實現數據的雙向傳輸。就算衛星具有大功率的下行廣播,可是手機的上行功率可沒有那麼大。也就是說,在村口拿著大喇叭廣播讓村民都能聽到,不難;但要每個村民都和村口大喇叭進行一對一對話,那得多大的嗓門。

郭正標表示,在民用通信服務中,但凡無線電頻譜在空間裡使用就必須向國際電信聯盟申報,得到許可才能開展對地通訊服務。WiFi從設計指標上就是在區域內工作,所以國際上會有免授權頻段,必須在2.4GHz和5GHz頻段內工作,否則可能對其他通訊設備形成干擾。此外,衛星通常使用的頻段和WiFi頻段並不一致,使用的通信標準也完全不同;“語言”不同就無法溝通,在地面終端還需要調制解調器作為“翻譯”。

■衛星互聯網是未來趨勢

雖然WiFi衛星的說法不靠譜,但郭正標認為,非地面網絡提供通信服務將是未來的趨勢。想從空中網絡中“淘金”的企業並不少。在國外,SpaceX最為出名,他們提出了“星鏈”(Starlink)計劃;臉書公司(Facebook)則先是想做無人機互聯網項目,後來又轉向了高空互聯網傳輸系統。

在國內,國家隊也紛紛入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啟動了“虹雲工程”,計劃發射156顆小衛星,構建一個星載寬帶全球移動互聯網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要建的是鴻雁星座,這是一個全球低軌衛星星座通信系統。制定5G標準的3GPP在定義5G業務需求時也明確提出:5G應能支持各種3GPP 和非3GPP接入(包括衛星接入); 5G應支持屬於同一運營商或達成一致的不同運營商的陸地5G接入和衛星接入。“5G衛星有一整套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背後是整個移動通信產業在推動。”相比而言,郭正標更為看好5G衛星,也認為它更符合實際情況。他希望能基於共同的標準,利用5G空口技術,實現頻率共享共用。

南京世域天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就正在研究針對基於衛星等非地面網絡設計新的空口接入方案。“我們認為隨著5G網絡軟件定義技術的使用,能實現更加扁平化的控制,可根據空間信道環境自適應衛星接入方案。主流的電信運營商、通信製造廠都會用這套協議標準生產通信設備。”郭正標說,那個時候,“城市裡面信號好,就用地面基站的信號,飛機上、海船上、偏遠地區就直接接入低軌衛星網絡。”對此,連尚網絡衛星團隊首席科學家安洋也表示,未來的通信模式一定是天地一體化,衛星通信會是地面通信的補充。

■距離地球1000公里的商業戰

從連尚網絡的舉動也可以看出,社會資本正在湧入衛星互聯網領域。想在這一領域佔據一席之地,資金、技術和資源,缺一不可。安洋就表示,整個星座計劃的費用預計在30億元左右,其中包括20多億元的衛星成本和數億元的地面運維繫統、衛星測控和運控站成本。作為一家有著互聯網基因的公司,連尚網絡選擇了“免費”這一商業模式,也就是免費向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安洋說,通常來說,衛星行業的投入產出比為1∶7到1∶14,衛星上網費用在收益中所佔比例本來就不高,更廣闊的天地在大數據處理、分析和產業應用方面。

衛星通信公司雲端領航董事長管航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一些民營資本選擇讓用戶“免費”上網,也可能是無奈之舉——因為,無論是開展衛星通信業務還是地面因特網服務,都必須獲得工信部頒發的許可證。據他所知,目前同時擁有“天上”和“地上”兩張牌照的公司,不超過5家。“沒有牌照,你就不能開展收費業務。”他認為,大多數企業佈局衛星互聯網後,應該還是會和中國電信這樣擁有牌照的運營商合作開展業務。對於衛星通信的市場前景,管航相當看好。他認為,光是通信服務收費這一塊,就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如果我們的產品永遠比三大運營商的月平均售價便宜一半,信號覆蓋範圍永遠比他們多80%,你用不用?”管航認為,等到通信總容量達到100Gbps的高通量衛星上天時,這一願景就能實現。

願望都很美好,但衛星組網其實是個高技術活。管航說,很多公司都在計劃發射衛星,有的計劃發射的數量還不少。但一顆衛星能服務多少用戶,取決於衛星的寬帶容量,也取決於公司的衛星組網技術。也就是說,同樣是“放衛星”,最後的服務能力如何,可能千差萬別。

“誰掌握核心技術,誰就能在太空時代佔得市場先機。”管航強調。而連尚網絡輪值總裁王小書直言,整個衛星通信市場非常大。“就現在來講,我們倒認為整個行業的從業者是少了而不是多了。我們歡迎更多的企業一起來做,可以互利共贏,不一定要你死我活。”


國範GUOMO


投資30億,完成衛星2026年全球WiFi免費計劃。這個想法很大膽,但是30億真的能做到全球WiFi免費,而他們的計劃是272顆衛星。

我們其實非常期待衛星覆蓋全球,實現WIFI免費。按照民營WiFi衛星的估計,在2026年,將實現全球WiFi免費的遠景。然而,事實上真的那麼簡單嗎?我們今天先不談論技術,就談論這裡面的制約因素。

投資30億到底能不能完成這個計劃?企業給出的答案是30億(前期),我們不小看這家企業,但是在航天領域,30億的投資,作為民營企業,還是有點困難的(這需要多家公司通力合作)。

覆蓋面積。全球的地形多樣,各種地形地貌,會制約網絡通訊,而在我國同樣如此,所以技術難度在8年內就能解決,我還是表示疑惑。畢竟要保證272顆不同高度,同時在不同的混合軌道上衛星組成,這種技術難度非常的複雜。

美國,英國,日本等等國家,其實都在這方面有所期盼,全球的想法非常好,但是有沒有考慮美國這些國家的想法。華為在5g網絡方面的步伐受到美國的拒絕和阻止之後,我們也可以看到,全球免費Wifi的想法,美國的阻止是不遺餘力的。

所以,我們雖然期盼可以使用免費的衛星WiFi,但是可能目前的技術程度還沒有達到,按照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所說,這是一項高風險和高投資的項目,需要有耐心!




遊戲人超超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個人並不看好現在全部的衛星免費WiFi項目,同時也認為這些項目是噱頭的可能性是更大的。

免費wifi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覆蓋,還有容量的要求。

和原來的共享寬帶的問題是一樣的道理,使用的人多了,單個用戶分配的帶寬就會減少,而這些衛星,要面對全球的XX億用戶,容量問題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都無需全球,就是中國的10幾億的用戶,需要的帶寬都大的可怕。以現在的wifi僅僅被分配了2.4G和5G的非授權頻譜,在技術沒有發生跨時代的進步的時候,如果可以容納如此多的用戶?

數據的傳輸是雙向的,或許衛星信號可以完成全球覆蓋,但是終端(或許是個人用戶的手機)如何將信號發射到衛星上去則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的是,數據的傳輸是雙向的,對於衛星傳輸數據而言,下載的部分或許是可以解決的,但是上傳部分怎麼解決?按照目前的手機的wifi天線的發射功率而言,想要將手機的數據發送給衛星,這個問題就是這些WIFI項目無法迴避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即使是可以開發出功率足夠大的手機,那麼終端是免費發放的嗎?還是需要購買?看看現在的衛星電話,和目前我們使用的電話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而且價格也更昂貴一些。

或者需要我們每家都上一口衛星鍋?

其實還有另外的問題,就是衛星網絡落地的問題。

我們的現在的互聯網還是在地面上的,各大互聯網站點、APP的服務器都是在現在的互聯網上的,沒有在這些衛星網絡中的服務器。如果,用戶通過衛星上網,但是數據流最終還是需要落地去訪問互聯網上的服務器,試想一下,這個衛星網絡的落地帶寬需要多大?出口的帶寬需要和現在的互聯網有多大的接口?這完全等於是重新建立了一張衛星互聯網,要和現在的互聯網進行對接,哪個公司有財力去完成這個對接的帶寬的租用?

總而言之,個人完全不看好衛星的WIFI計劃,這個計劃的成功的可能性比城市裡退出免費WIFI全覆蓋還小。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連尚網絡宣佈,2019年將發射衛星“連尚一號”進入太空。2026年,將完成技術領先的混合軌道衛星星座——“連尚蜂群星座系統”,屆時可以有效解決地面網絡未覆蓋區域的互聯網接入問題。國外也有幾個公司也在明後年發射商用衛星,具體公司名忘了

免不免費就不知道了,發佈說是免費的,不過現在說都還為時過早,誰知道2026年他們公司是啥樣呢。

另外基本上衛星上網不會開放給每個人,不然也是種資源浪費,可能會開放給信號差或者沒有網絡覆蓋的區域及一些特殊行業


禹說科技


“網絡極客”,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網絡世界。


什麼時候能用上全國性的衛星免費WiFi?

  • 11月27日,國內首家民營WiFi衛星正式亮相,預計明年通過火箭進行發射;

  • 預計2026年,實現272顆不同軌道的衛星,實現全球衛星網絡覆蓋。

目前來看,戰略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航天制空權的搶奪。


實現的難度

  • 2026年之前,發射272顆衛星上天,平均每年要發送34顆衛星上天;

  • 前期預計投資30億,投入資金及規模相當巨大,並且是一家民營企業。

嚇得我立馬查看了一下這家公司——連尚網絡。

核心業務居然是Wi-Fi萬能鑰匙,不知道是否能夠有實力支撐完成這一計劃。

是否僅僅是個噱頭,您怎麼看?


實現的意義

即使真的能夠實現(我報懷疑態度),也不會是你想象中的免費WiFi。

該項目最大的意義在於覆蓋地球網絡無法覆蓋的區域:

  • 例如,沙漠、海洋、高山等等,為偏遠設備提供信號通訊;

  • 突發狀況的救援、對外聯絡等網絡通信。


關於民用的全國性衛星免費WiFi,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