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在新型冠狀病毒你怎麼看?

一頭雄獅子


關於爆發肺炎,第一要聽政府的防治指導,做到不慌張,第二做到群防群治,積極預防,搞好環境衛生,家庭及個人衛生防護,儘量甚至不去人群密集地方,第三不傳謠不信謠。


遠航93681


在新春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發生了,並且確定有人傳人的現象發生。作為一名職業醫生,在這裡分享一下必要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01.什麼是冠狀病毒呢?

我們首先要知道到底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例如: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本次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是2019-nCov,是一種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樣,不同病毒之間雖然是近親,但性情、態度、處事都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是SARS近親,但還未表現出SARS那麼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為此恐慌。

02.感染冠狀病毒後如何知道呢也就是說它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

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果出現早期臨床表現,是否意味著自己被感染了?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

如出現發熱、乏力、乾咳表現,並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出現小範圍聚集性發病,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在就醫時,應如實詳細講述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特別應注意的是,診療過程中應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

佩戴醫用防護口罩方法:

第1步:準備醫用防護口罩

第2步:手衛生

第3步:一手托住口罩,有鼻夾的一面向外,將口罩遮住口、鼻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

第4步:用另一隻手將下方鬆緊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後雙耳下,再將上方鬆緊帶拉止頭頂中部

第5步: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鼻夾,並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樑的形狀塑造鼻夾

第6步:雙手按住口罩前部,使其緊貼面部,進行密合度測試,確保口罩佩戴密合性良好

不管是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還是醫用防護口罩,正確佩戴有要點:

佩戴前後,必須清潔雙手,按說明書佩分清內外、上下,顏色較深向外,顏色較淺朝裡,醫用外科、防護口罩口罩上側有鼻夾金屬條固定鼻夾;佩戴完畢後,需要用雙手壓緊鼻樑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樑,然後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皺,完全覆蓋住口鼻和下巴,注意密閉度,防護效果越好;

口罩如有破損或汙染,應立即更換;一次性口罩不能重複使用;不管是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還是醫用防護口罩佩戴時一定注意密閉性檢查;口罩的外側面可能有病菌,脫下時應避免觸摸。

04.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與發病病例(疑似和確診病例)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屬於密切接觸者:(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護人員;(4)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05.密切接觸者要醫學觀察多少天?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最長為12天,發病到入院的中位時間時9天。參考其他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潛伏期、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相關信息和當前防控實際,將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定為14天,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06.大家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說到最後,這也是重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加點,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此類疾病現象的發生。

(1)保持手衛生。咳嗽、飯前便後、接觸或處理動物排洩物後,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時請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3)醫院就診或陪護就醫時,一定要佩戴好合適的口罩。

(4)良好安全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

(5)儘量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

07.如何預防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

目前正處在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節,市民要增強衛生健康意識,加強鍛鍊,規律作息,儘量別吃野味,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在家烹飪時,一定要確保煮熟肉類和蛋類,這個冬天就不要吃海鮮與野味了。在外出回家後,及時洗手。如果有發熱或者呼吸道不暢的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洋洋醫生


在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冬天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不算太多,沒有什麼,很快就已經得到了有力的控制。理由如下:一,國家應變特發病情的組織能力和研究能力都在增強,經驗早已成熟。二,全民普遍素質高,公共衛生意識強。三,在有些城市已經對老年人入冬前免費打了預防針。如:聯合國估計今年可能會發生預防感冒針(具體名字記不清,該疫苗針今年基本上預測到位全覆蓋。)另還有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針。四,現中國人生活好,營養不錯,故心態效好,身體免疫能力強,疾病不易纏身。據說:有人從武漢回家沒有得病,但沒有去武漢的家人卻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因此自身的免疫能力很重要。五,國家在各項交通站都進行阻止病情的傳播。六,現已經四九天,天氣將漸漸轉暖,該病情不知會不會發生變化還有待觀察。七,全黨全國人民都重視該疾病,一旦有蛛絲馬跡自我保護意識和公共安全意識一定會大大提高,會立刻去醫院就疹與家人主動隔離。八,該疾病可防可控重視就行,不要太緊張。我們首先是歡歡喜喜過大年,注意不要吃得太好!謝謝!


韓魏玲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類主要引起呼吸道、腸道疾病的病原體。這類病毒顆粒的表面有許多規則排列的突起,整個病毒顆粒就像一頂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狀病毒”。目前為止,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共有六種。其中,HCoV-229E、HCoV-NL63、HCoV-OC43和HCoV-HKU1四種冠狀病毒感染機體後大多呈自限性經過,以鼻塞、流涕、打噴嚏等“普通感冒”症狀為主,少數可有神經系統併發症。

但是SARS-CoV和MERS-CoV兩種冠狀病毒均具有較高的致病性,可引發致死性肺炎。該兩種冠狀病毒臨床特徵相似,可以有明顯的發熱、頭痛和肌痛、乏力等全身症狀,部分病例也可以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起病,可快速進展至呼吸急促、進行性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表現,也可伴有急性腎損傷等其他器官功能損害。冠狀病毒感染後,治療主要為對症及支持療法。

結合本次武漢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盧洪洲認為,對不明原因肺炎需加強認識,同時滿足:發熱(腋下體溫≥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經規範抗菌藥物治療3-5天病情無明顯改善或呈進行性加重四個臨床特徵後,需考慮不明原因肺炎。

若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後,對於一定程度上呈現時間空間聚集性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醫院要強化臨床分診以快速發現和報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對疑似或確診病例進行隔離觀察和治療;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場所應充分環境通風和清潔,建立可持續的感染防控基礎設施;在診療和護理可能或確診的相關病例時,或對相關標本進行臨床檢測和科學研究時,應採取相應級別的防護措施,以進一步降低傳播風險。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一旦出現嚴重呼吸道感染症狀,盧洪洲提醒因根據病情采取呼吸機機械通氣、體外膜式氧合(ECMO)等對症支持治療。廣譜抗病毒藥物對冠狀病毒仍無確切療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對流感有效,對冠狀病毒則無效果。

預防病毒性肺炎還是要增強衛生健康意識,平時加強鍛鍊,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即使天氣寒冷,也要注意居室和辦公室通風,通風可以減少空氣中的病毒數量,從而減少感染;家人或辦公室同事在流行季患病了,其他人應該注意隔離,以減少傳染機會;病毒性肺炎和流感流行季,要儘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外出乘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回家後,要及時換掉外套,洗手、洗鼻。盧洪洲表示,全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嚴重併發症的最有效手段。


YQ隨緣


剛剛邁入2020年的我們,在翹首以盼新春佳節的時候,一場意外突如其來的降臨了,想必大家已經知道它就是新型冠狀病毒。


據官方報道,截至1月20日18時,我國境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確診病例217例(武漢市198例,北京市5例,廣東省14例);疑似病例7例(四川省2例,雲南省1例,上海市2例,廣西壯族自治區1例,山東省1例)。

目前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正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大家心頭都蒙上了一層陰霾,有對病毒來源的疑惑,有對相關肺炎的恐懼,更有對有效防治措施的迫切渴望。

然而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疾病,臨床表現是什麼,確診病例有多少,該如何預防治療,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以更好的保護自己和家人。

一、關於確診病例數據

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最先發生在武漢。

據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2019年12月12日,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最早的發病時間。12月31日,武漢衛健委發佈首則官方通報:發現病例27例,其中7例較為嚴重。2020年1月3日,診斷患者增加至44例。而後在1月18日到19日兩日內,又確診新病例136例。

隨後,境內多地出現確診病例,截至1月20日18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217例。其中武漢市198例,北京市5例,廣東省14例。疑似病例7例:四川省2例,雲南省1例,上海市2例,廣西壯族自治區1例,山東省1例。

甚至鄰國日本,泰國也發現了疑似病例。

此時適逢春運,大家開始返鄉回家,人員也開始呈擴散狀流動,這些增加的確診病例,確實牽動著每個人敏感的神經。

二、關於措施和謠言

事態發生後,相關部門展開防範檢測行動。

作為病例出現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進入休市整治狀態,武漢機場、鐵路、公路等多地開始對人群進行體溫檢測,現場醫療人員全面指導,武漢飛往澳門的航班乘客,也要經過體溫檢測後才能下飛機。

而多地醫院已經向患者發放口罩,普及相關知識,強化大家的防範意識。就在剛剛,武漢一醫院住院部南樓被整體隔離。

每一處,都是人們對病毒的謹慎,以及對生命的珍惜。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突然增加了這麼多確診病例?

“其實,科研機構第一時間有針對性的研發出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各地在收到下發的試劑盒後進行檢測,才能逐一判斷。”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人心,現在社會上盛傳很多謠言,聽起來令人不寒而慄,但應理性看待。






在互聯網時代,有太多的人藉機眾聲喧譁,身處危言聳聽和七嘴八舌間,我們或許該冷靜思考,不信謠不傳謠。

三、關於一線醫護人員

最先衝在最前面的,是醫護人員,哪怕前方充滿未知,可他們依舊義無反顧。一名護士@暁勄 的微博,瞬間淚目。

她是一名護士,被抽調去一線支援。其實,她的護士長本來報名的是自己,但由於護理部不同意,只能選擇了能力資深的她前往救治。

從收到通知到猶豫擔心,再到決定參與其中,我看到了什麼叫——醫者仁心。出於人對生命本能的珍惜,她掙扎過:

“接到電話時,我默默流淚了,心裡一團亂麻。我也就28歲,計劃五一結婚,如果出現變數,爸媽男友怎麼辦?可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她還是告訴自己:作為醫務工作者,只能負重前行。”

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何其煎熬。

其實,醫護人員對於病人的意義,不僅是治病救人,還有「關懷」,他們的存在,是讓患者心安的支柱。就像那句話,“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更是一種「無私」,明知前路兇險,卻依舊義無反顧前行的決心。

謝謝你們的守護,只希望和這位年輕護士一樣的所有醫護人員,能在治病救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照顧好自己。也希望我們能善待醫護人員,多一分理解和敬意,對他們好一點......

看到這裡,大家最想知道的應該就是身為普通人,我們該怎麼辦?

其實傳染源和易感人群無法改變,我們只有從傳播途徑上想辦法。作為普通人,遠離傳染源是最好的預防,具體措施如下:

1、遠離醫院,因為發病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醫院了,尤其急診科、發熱門診、呼吸內科,另外如果最近有出去旅遊特別是計劃去有疑似病例的省份,立即取消,對於哪些從外面回來,尤其是從武漢回來的親朋好友特別關注,對彼此都好;


2、儘量遠離人多且密閉的環境如超市商場生鮮市場飯店等;

3、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密閉人多的交通工具;

4、保持基本的手衛生和呼吸道衛生,勤洗手,避免和有發熱咳嗽打噴嚏的人密切接觸,對於不可避免要出現在前述場景時,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至少兩層)或者N95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長4小時就需更換,或被水汽浸溼失去防護效果時也需要更換;

5、出門注意防護,戴口罩。儘量手不要摸臉、不要揉眼睛、不要直接拿食物。回家時洗頭、洗澡、洗衣服,羽絨服之類不方便每天洗的,可以掛陽臺大風吹。開車的到家前,提前開全部車窗10分鐘大風吹;

6、最後大家不要對抗性疫苗抱有太大幻想,新發現的病毒,從疫苗研發到量產要數年時間,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的。

面臨這樣的疾病,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保護好自己,照顧好家人。


最後也請大家相信祖國,相信祖國的醫學工作者,在03年非典那麼艱難的時期我們都堅強的走了過來,也一定能夠戰勝此次型冠狀病毒。


都市快訊


新型冠狀病毒是屬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屬於病毒病這類疾病沒有特效藥的,只能對症治療,因此預防是關鍵。

當前正值春運期間,人員流動性大做好個人防護尤其重要。預防傳染性疾病無礙乎三大途徑:

一是控制傳染源。也就是說,已經感染的患者或者疑似感染者必須隔離。

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不去發病集中的疫區,發病集中的疫區人員的對外流動要做好管控。

三是保護易感人群。做好對老人兒童體弱者的防護。

對於個人防護的建議是:儘量不去人流密集的場所。如果是返鄉坐車或者走親訪友的,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在口罩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醫用口罩,N95口罩,記住棉口罩,活性炭口罩都不能預防飛沫傳染。另外,勤洗手。還有就是出門旅行一定不能太趕,否則容易出現應激性導致抵抗力下降。

綜上,雖然冠狀病毒病感染病發危害性大,但是隻要掌握了正確的預防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感染的。希望大家關注官方發佈,不信謠不傳謠,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昊天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是屬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屬於病毒病這類疾病沒有特效藥的,只能對症治療,因此預防是關鍵。

當前正值春運期間,人員流動性大做好個人防護尤其重要。預防傳染性疾病無礙乎三大途徑:

一是控制傳染源。也就是說,已經感染的患者或者疑似感染者必須隔離。

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不去發病集中的疫區,發病集中的疫區人員的對外流動要做好管控。

三是保護易感人群。做好對老人兒童體弱者的防護。

對於個人防護的建議是:儘量不去人流密集的場所。如果是返鄉坐車或者走親訪友的,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在口罩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醫用口罩,N95口罩,記住棉口罩,活性炭口罩都不能預防飛沫傳染。另外,勤洗手。還有就是出門旅行一定不能太趕,否則容易出現應激性導致抵抗力下降。

綜上,雖然冠狀病毒病感染病發危害性大,但是隻要掌握了正確的預防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感染的。希望大家關注官方發佈,不信謠不傳謠,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浪裡一礁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這麼做:(1)保持手衛生。咳嗽、飯前便後、接觸或處理動物排洩物後,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2)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時請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3)醫院就診或陪護就醫時,一定要佩戴好合適的口罩。(4)良好安全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5)儘量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


Ml大明


新型冠狀病毒是非典過後又來的一次考驗。個人感覺我們國家無論是防控能力還是防控意識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呼籲大家多洗手,出門帶口罩,房間多通風。不信謠,不傳謠,不吃不應該吃的野味之類的。我們現在的食品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不必再在野味上搞啥嘗試。同時也建議中醫多在防治上出出主意,當西醫遇到困難時,中醫也可以提供很多幫助!中國人認真起來沒有啥事幹不好的!



呆呆不呆


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樣,不同病毒之間雖是近親,但性情、態度、處事都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是SARS近親,但還未表現出SARS那麼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為此感到恐慌。   ■ 闢謠   1、新型冠狀病毒已被證實為“新型SARS”?   近日,網上有消息稱,武漢“神秘疾病”已被證實為新型SARS病毒,或武漢肺炎與非典相似性高達90%等。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闢謠稱,引起武漢“神秘疾病”的病原體確定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不是SARS病毒。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和MERS冠狀病毒雖同屬於冠狀病毒這一大家族,但基因進化分析顯示它們分屬於不同的亞群分支,它不是SARS,也不是MERS病毒,它們的病毒基因序列差異比較大。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重症率14%、致死率4%?   一則傳播較廣的“通知”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後重症率14%、致死率4%。   新京報記者就此詢問了一位醫學專家。專家表示,這樣的計算方式並不科學,流行病學中對病死率等計算有明確規定,必須要有足夠樣本量才可以得出科學數據,“不能說兩人車禍一人死亡,得出致死率50%的結論”。   3、吸菸後煙油子覆蓋肺細胞表面,能阻擋肺炎病毒?   1月20日,一張朋友圈截圖廣為流傳,截圖文字稱,SARS期間,全國幾乎沒有吸菸者因SARS而死亡。煙是納米級的,煙油子覆蓋了肺細胞表面,相當給每個細胞戴了一個納米級的口罩,比微米級K90口罩還細微和緻密,可以阻擋病毒的附著和進入,斷了根本。因此說吸菸有一定的作用,不是開玩笑。   有業內專家指出,吸菸不能預防SARS病毒感染。雖然非吸菸者患SARS的比例有一點點增加,但是統計上沒有明顯的區別。統計上區別不明顯,等於二者根本沒有區別。預防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傳染病,一個有效的手段就是戴口罩。吸菸絕對不是一個抵禦病毒的辦法。恰恰相反,吸菸反而會給病毒帶來更多的感染機會。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表示,從科學的角度看,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的老菸民抽菸時間長,患有慢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就抵抗力較差,肺部對外在的能力較差,得任何疾病的幾率都要明顯高於非菸民。   本次感染的患者臨床表現有哪些?   一般症狀   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嚴重者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   中輕症   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與病例(觀察和確診病例)發病後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   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為何要對密切接觸者觀察14天?   目前對密切接觸者採取較為嚴格的醫學觀察等預防性公共衛生措施十分必要,這是一種對公眾健康安全負責任的態度,也是國際社會通行的做法。參考其他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潛伏期,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相關信息和當前防控實際,將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定為14天,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怎樣戴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預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醫用口罩佩戴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戴口罩前應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應該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鼻夾)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要定期更換、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怎麼洗手?   在餐前便後、外出回家、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要記得洗手。洗手時,要注意用流動的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揉搓的時間不少於15秒。   為了方便記憶,揉搓步驟簡單歸納為七字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   掌心對掌心,相互揉搓。   掌心對手背,兩手交叉揉搓。   掌心對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十指彎曲緊扣,轉動揉搓。   拇指握在掌心,轉動揉搓。   指尖在掌心揉搓。   清潔手腕。   如何預防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   目前正處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節,市民要增強衛生健康意識,加強鍛鍊,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時可佩戴口罩。   外出回家後,及時洗手、洗鼻。如有發熱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熱不退,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