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DNA複製(replication)是遺傳的物質基礎,也是細胞分裂的前提條件,對於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十分重要。關於DNA複製的基本機制,即半保留複製(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5月就已經根據DNA的雙螺旋結構提出(Nature. 1953;171:964–67.),與其發表雙螺旋模型論文僅隔一個月。

1958年,加州大學的梅塞爾森(Meselson M)和斯塔爾(Stahl FW)用重同位素15N標記大腸桿菌的親代DNA,在輕培養基中複製後,再用密度梯度離心分離,證實了DNA的半保留複製機制。

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半保留複製模型。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58 Jul 15; 44(7): 671–682.


1963年凱恩斯(John Cairns)用放射自顯影技術直接觀察到了複製中DNA的圖像,進一步證實了半保留複製機制。大腸桿菌DNA在氚標記的胸苷中複製近兩代,然後進行放射自顯影,未複製部分銀密度低,由一條放射鏈和一條非放射鏈組成;已複製部分有一條雙鏈是放射的,一條雙鏈有一半是放射的(J Mol Biol. 1963 Mar;6:208-13.)。

這個實驗同時證實了當時對大腸桿菌基因組呈環狀排列的推測。因為觀察到的環狀染色體的DNA呈θ狀,所以後來對環狀DNA的半保留複製稱為θ型複製。

原核生物多數採用θ型複製,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單向複製方式,如噬菌體φX174就採用滾環複製(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其DNA是環狀單鏈分子,複製時先形成雙鏈,再將正鏈切開,將5’連接在細胞膜上,從3’延長,滾動合成出新的正鏈。某些質粒採用滾環複製,線蟲的線粒體DNA也採用這種複製方式(下圖A)。

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無脊椎動物線粒體DNA的複製。Enzymes. 2016; 39: 255–292.


線粒體DNA(mtDNA)的複製有多種方式,取代環(D環)是較常見的一種。脊椎動物mtDNA的互補鏈由於其獨特的鹼基組成而被稱為重鏈(H)和輕鏈(L),其複製起點不同(稱為OH和OL)。所以兩條鏈的複製是不對稱的,重鏈先複製,輕鏈保持單鏈而被取代,呈D環形狀。當OL露出後輕鏈才開始複製。

其實脊椎動物mtDNA的複製也有不同的模式,除傳統的D環(也稱為鏈取代,strand-displacement)模式外,還有中間生成RNA的RITOLS / bootlace模式和雙鏈同時複製的鏈結合(strand-coupled)模式(Enzymes. 2016; 39: 255–292.)。

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脊椎動物線粒體DNA的複製。Enzymes. 2016; 39: 255–292.


基因組中能獨立進行復制的區域稱為複製子(replicon)。原核生物是單複製子,即整個基因組作為一個複製單位。真核生物是多複製子,將基因組分成多個區域分別複製。這樣可以加快複製速度,所以真核生物基因組雖然比原核生物大很多,但最終的複製時間仍在同一數量級。

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原核與真核生物的複製起始模型。PLoS Genet. 2019 Sep 12;15(9):e1008320.


1963年,Francois Jacob和Sydney Brenner提出了複製子模型來解釋DNA的複製機制。複製子模型包含兩個特定的組件:起始蛋白(initiator)和複製基因(replicator)。複製基因是順式元件,即DNA中的一段特定序列;起始蛋白是反式因子,可以識別並結合複製基因,從而啟動複製過程。

複製基因中開始複製的序列稱為複製起點(origin of replication)。大腸桿菌的複製起點稱為oriC。從理論上說,複製起點是複製基因的一部分,不過這兩個詞也經常混用。

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大腸桿菌複製起點結構。Front Microbiol. 2017; 8: 2496.


複製子假說得到許多研究結果的支持,也可以用來解釋很多實驗現象,比如質粒的不相容性:具有相同複製起點的質粒需要相同的起始蛋白,競爭會影響其正常複製。

不同生物的具體複製機制有很大差別,但大體過程相同,都是識別起點-加載解旋酶-組裝複製體。下圖為真核生物、細菌、古細菌(archaea)和病毒的複製起始過程。

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不同生物的複製起始。Curr Opin Struct Biol. 2018 Dec; 53: 131–139.


有些生物的複製還有終止點(terminus)。大腸桿菌的複製終點稱為tus,含有23 bp的保守序列,由Tus蛋白與之結合,參與複製的終止。

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複製終止。Structure. 1997 Jan 15;5(1):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