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沒有人能夠預見,2020年的春節,命運竟然給全體中國人民安排了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短短几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一其實並不順口的詞語就傳遍了960多萬平方土地的角角落落。

1月1日,2020年新年的第一天,當每個人都沉浸在跨年的喜悅中時,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這在當時,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並不知道這一決定代表著什麼。

1月11日,新冠病毒肺炎出現了第一例死亡患者。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逆行至武漢並明確表示:新冠病毒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媒體鋪天蓋地的類比17年前的“非典”,那一刻我們才知道了,這一切意味著什麼。

1月23日,除夕前夜,九州通衢武漢,封城。

在隨後的庚子年春節期間,全國各村各落上演了一場圍剿新冠病毒的大“封”堵。與武漢封城同步的,廣東浙江首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緊接著全國共31個省份啟動重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1月29日,大年初七,本應是春節假期結束的日子,西藏地區出現首例確診病例,至此全國31個省份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出現確診病例。

整個春節,中國人民在家裡見證了新冠病毒的快速又無聲的蔓延,但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影響其實才剛剛開始……

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WHO)宣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國際突發衛生事件”(PHEIC),緊接著,全球就有61個國家針對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發佈了入境管制措施。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靴子落地,我們終於深諳,今天在艱難過關的不僅是武漢,而是整個中國。

國難當前,匹夫有責。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們收穫了感動也看到了隱藏著的漏洞,每個關心疫情發展的中國人時而落淚,時而憤慨,時而無奈,時而備受鼓舞。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湧現了許多鬥士:84歲高齡仍堅持在一線工作的鐘南山院士代表的科學家們;不顧自身安危,沒時間感受疲憊,日日夜夜奮戰在疫區重症病房的白衣天使;深入疫情重災區,第一時間從各種角度還原真相,監督疫情發展將消息傳遞給大眾的新聞工作者,除此之外,還有我們紡織人。

打贏一場戰役,必須有捨生忘死的鬥士。但,只有鬥士遠遠不夠。

儘管,我們紡織人不在前線,但紡織人是第一批相應抗疫號召走回工作崗位的一群人。這群人他們知道,此時他們的崗位需要他們,物資告急的疫區需要口罩和防護服來保護正在拼命的醫生和護士,國家需要他們,他們回來了,義無反顧。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逆行的你”眾志成城:

“支援武漢,復工!”

行業面孔

中產協:全力以赴為企業服務

儘管可能有些忐忑的估計,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李桂梅還是回到了山東老家準備和家人過春節。然而,“屁股還沒坐熱”,還不到大年三十她就又回到了北京。1月23日上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產協會長李陵申中產協副會長李桂梅代表中紡聯參加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在京組織召開的疫情防控物資的供需對接。會上就口罩和防護服庫存及生產情況做了彙報。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疫情就是命令。1月26日,中產協會長李陵申陪同工信部領導到新鄉口罩、防護服生產基地現場調研解決問題。正月初三,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放棄了春節假期,正式恢復辦公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口罩、醫用防護服等物資供應的問題,在朝陽門北大街18號,中產協的辦公室一片忙碌,一天下來他們每個人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集群面孔

一個地方的擔當與衝鋒

中國是紡織大國,許多產業集聚地具有快速響應號召的優勢,在本次疫情面前許多產業集群地紛紛號召企業復工,在集群地龍頭企業的帶領下,紛紛復工復產全力保障物資供應。

“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仙桃市深處疫區,但仍然加強防護用品生產和儲備保障,截至1月26日,仙桃已有35家企業復產,日生產口罩270萬片,醫用防護服2萬件。面對疫情,江蘇江陰江陰市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組,組織30餘家企業提前復工復產,並持續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產能。江蘇崑山、廣東東莞多家口罩廠從全國各地召回員工提前開工,並且廣東東莞的企業將防疫物資無償捐給東莞市政府。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除此之外,還有集群在積極復工的同時協調企業的物流等難題。位於沭陽經開區的江蘇豪悅實業籌集了700箱成人紙尿片想要運送到武漢,但是遇到運輸困難,沭陽經開區投資促進局局長魏偉得知後立即與沭陽郵政管理局進行對接,併為運送提供相關證明。35歲的郵政公司司機李磊說:“在疫情面前,我想力所能及出點小力,能為武漢運送救命物資,是我人生中一件驕傲的事。雖然回來會隔離,但顧不上想那麼多了”。經過近10個小時日夜兼程李磊駕駛的蘇NCA911順利將沭陽人民愛心及時送達武漢。

企業面孔

絕不漲價,保證質量,擴大供應:給力的紡織人

在這次疫情面前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家家企業的努力與付出。

“24小時不停產,滿負荷生產,3倍付工資,口罩原價賣......”這是這些天我們看到的最多的新聞報道,漲價不漲價是企業自主行為,不是政府行為。國有忠臣,他們知道國難財不能發。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穩健醫療、奧美醫療、振德醫療、南海必得福、邦維高科、日照三奇......許許多多曾經在“圈外”的我們不熟悉的企業一夜之間進入了所有人的視線,他們昨天默默無聞,今天熠熠生輝。面對疫情他們紛紛取消春節假期,義無反顧投入到加班生產中來,連續24小時不停歇,並鄭重承諾:絕不漲價,保證質量,擴大供應。

在這些企業裡,春節期間用於口罩生產的製片機、自動點焊機一刻不停地運轉著,工人們忙著裝袋、打包等工序,廠區裡貨車頻頻進出,廠房和車間裡的工人幾乎是在小跑著工作,他們知道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醫務工作者不能當逃兵,他們也絕不能。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為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停止了休息,以3倍工資召集就近工人全力展開生產。”江蘇恆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朱虹宇頂著黑眼圈沙啞地告訴記者。

“現在全廠全員加班,300多人沒有一個請假回家的。我們承諾自1月23日至2月10日,每日提供100萬隻醫用外科防護口罩,5萬隻醫用防護口罩,0.5萬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供應湖北地區。”三奇醫療車間主任安豐東說道,只睡了三四個小時的他眼睛裡的紅血絲若隱若現。

“平時做口罩的話是95%出口於美國、歐洲和日本,把出口這塊拿回來,嬰兒尿褲這塊的份額減少一點,滿足這次的疫情需要基本沒有問題。幫助國家、幫助社會解決困難,是我們應該做的。”金三發衛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嚴華榮說。

“儘管原材料供應緊張、人工成本上揚,但我們從疫情爆發第一天就嚴把質量關,堅決不跟風漲價,以實際行動支援前方醫療機構。”河南飄安集團董事長陳廣法

說。

“各種成本增加不少,但我們自己承擔,不向代理商漲價,也要求他們不向醫院漲價。代理商若不發往指定醫院,且高價銷售賺取差價,堅決取消其授權並停止合作!”華西衛材總經理崔文波說。

“我們正組織人員全力投入生產,讓更多醫護人員儘快穿上‘戰袍’!”在武清工廠堅守的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紡院董事長莊小雄,連日加班嗓音嘶啞。在2月2日北京鼠年初雪的早晨在雪地裡寫下了“武漢加油”,這恐怕是他這個春節心中最強烈的聲音。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紡織人加油!

在疫情面前。我們沒有退縮,更沒有退路,逆行而上的不僅有鍾南山院士,有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還有你們,令人敬佩的紡織人!

這個春節你們辛苦了,你們值得中國紡織全行業的一份讚譽和肯定。

這個春節你們是好樣的,你們不辱使命,在特殊時期勇敢的承擔了一個行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彰顯了紡織強國的素質和能力。

這個春節,我們以你們為驕傲!

“慷慨的你”:

“抗擊疫情,募捐!”

紡織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不計物資)

病毒無情人有情,危難時刻見真情。

疫情當前紡織人除了積極復工更奉獻了自己愛心,捐款捐物。

1月23日晚,位於新昌的達利絲綢接到校企合作單位——武漢紡織大學的求助,告知當地師生急需口罩,希望得到幫助。當晚,36名新昌本地員工自發連夜返回工作崗位趕製口罩,經過一夜趕製2000只口罩通過順豐快遞馳援武漢,免費送給武漢紡織大學的師生。“員工們聽到消息,主動趕來加班加點製作,不計報酬,我們也將這批口罩第一時間運送到疫區,免費支援,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宇說。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疫情,通用技術集團黨組研究決定捐贈3000萬元現金及相關醫藥醫療物資,全力支援武漢抗擊疫情,同時設立10億元專項保障資金,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捐贈1000萬元黨費。這筆特殊黨費將全部用於疫情防控。周海江說:“不管是長江特大洪水的應對,還是全面戰勝SARS等,都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這次黨和政府一定會帶領我們取得最後的勝利。”

中泰紡織集團為新疆地區免費捐贈消毒品原液215噸,黨委書記、總經理馮文軍說:“我們將克服一切困難,積極行動,只要社會有需求,不計成本,不講價錢,免費支援,將盡最大能力組織生產、捐贈相關應急物資,危難時刻,希望大家都伸出援手,與政府一道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海瀾之家向湖北武漢捐贈價值1500萬元的物資,其中有800萬元急缺醫療設備和700萬元的海瀾之家鵝絨服,醫療設備定向捐贈給雷神山醫院,用於醫療救助;鵝絨服捐贈給為武漢抗擊疫情的醫護、防疫人員以及新醫院的建設人員。董事長周建平說:“企業發展壯大以後,它是屬於社會的,要承擔起更多的企業公民責任。”

浙江富潤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諸暨市慈善總會,向防控工作、向疫區和醫療機構捐款60萬。董事長趙林中說:“面對疫情,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這是一個大事大非的問題,它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在疫情面前,沒有什麼經濟賬、人情賬可以算,而是要多算政治賬、社會賬、長遠賬。抗擊疫情是當前最大的政治,戰勝疫情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只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企業才有生存發展的土壤,才有未來”。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有愛不懼風來急,風雨過後是晴天。防控疫情,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完善,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這是不容迴避的事實。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社會各界同心同德,科學、有序地迎戰疫情,我們就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們為什麼有信心?因為他們在行動。

本刊記者整理了截至目前紡織企業捐款捐物情況,但條件所限,統計數據未能全面反映紡織服裝行業及企業為此次抗疫所作的貢獻,疏漏之處敬請諒解,也希望讀者能夠積極為我們提供相關信息。(見文末)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疫情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很多企業都在積極備戰,打出了口號,已經復工的做好各項措施保護員工健康,還未復工的默默承壓,等待最後潛伏期的結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背後,是我們紡織企業與病毒的一場能力較量,是每個紡織企業的責任彰顯。國家需要,我們就上,不退縮,不推卸,因為有國才有家。

而我們紡織人所做的一切的一切的背後,是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愛。

縱然疫情肆虐,我們依然深愛這個國家。

這是一場自救,我們相信團結就是力量!


紡服企業捐款捐物一覽表(不斷更新中)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誌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面孔特寫」這些天,抗疫背後紡織人的愛、責任與能力:紡服企業累計捐款超三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