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打贏防控戰是市場信心的基礎

最近,源自湖北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全國,當前又恰逢各地陸續復工,人員流動巨大,如何在這一關鍵時刻打贏疫情防控戰,事關全體國人切身利益。

2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聽取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關於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的彙報,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習近平強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係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我國對外開放。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需要直面的是,疫情仍處於持續升級的嚴峻期,截至2月3日24時,確診人數已超2萬,死亡四百餘,均呈現上升趨勢。而且,隨著國務院延長假期至2月2日的結束,以及部分省市延長到2月9日的即將到來,可以預見未來幾日全國人口流動將進入高峰期,這也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難度。

為配合各地人員順利返城復工,3日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各地統籌做好春節後錯峰返程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保障工作,其中包括有序恢復交通運輸服務。對湖北省以外的其他地區,在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應結合復工開學時間安排,有序逐漸恢復已暫停運營的交通運輸服務,不得禁止其他地區交通運輸工具通行。

換言之,既要保生產,也不能放鬆防控疫情,此前公安部就對農村地區亂封路發佈禁令,應確保必要的物資和人員進出往來。

因此,在當前背景下,需要更加註重科學防控,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和現代化治理手段,更精準且儘量減少對經濟的影響來防控疫情。

目前情況下,解決湖北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可以說是防控疫情最需要的,繼此前各地陸續派出醫療隊伍支援湖北和10天建成的火神山4日收治首批患者後,4日中央明確再增加2000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相信在當地醫療設施不斷增加和各地醫療力量持續增援之下,湖北形勢能夠迅速迎來拐點並好轉。

放眼全國,醫療物資的保障和生活物資的供給至關重要。對此,國務院成立應對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採取了動員企業加快復工復產達產擴產、派駐企業特派員加強督產協調、建設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積極開闢國際物資採購渠道等四項措施,切實保障醫療物資供給。生活物資方面,供給不是問題,通過暢通道路和加大運輸力度,各大城市及農村目前保障充足,一度上漲的蔬菜等食品價格,也在加強調配後回落。

當然,在醫療條件較為缺乏的縣域和農村地區,嚴防死守、網格化管理仍然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在城市社區,也需要針對外來和返城人員進行登記報備,通過大數據瞭解動向,精準排查。對於居民個人而言,要對疫情懷有敬畏之心,認識到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加強自律,配合工作人員排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3日鼠年首個交易日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後,4日A股整體回暖,反映了資本市場對疫情影響中國經濟的判斷和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的確,在科學防控之下,疫情對企業基本面的衝擊有限,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中長期運行的趨勢。

總體而言,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嚴峻,特別是節後返城復工之際,需要通過科學全面防控,在恢復生產的過程中提振市場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