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關鍵時刻 最是那走心的一句話——全縣黨員幹部防控疫情工作側記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東至縣緊急動員、全面發動,組織全縣黨員幹部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細化落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幹部成了"快遞小哥"

"錢書記,我家吃的快沒了,可以出去買嗎?"

"需要哪些東西,有什麼要求,發給我,我們給你買。"

"麵粉5斤、藕3斤、老乾媽1瓶......"

通話雙方是大渡口鎮慶豐村黨總支書記錢奕照和該村武漢返鄉居家隔離村民劉東方。

不一會,該村扶貧專幹王俊就將購買好的生活用品送到了劉東方家門口。

慶豐村居家隔離觀察的有6戶,村兩委考慮到他們從外地回來已有一段時間,家裡可能缺菜、米等生活用品,又不方便出門。於是,發動村、組黨員結合每日上戶測量體溫等工作,瞭解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安排村兩委幫助解決。

每天開車往返20多公里,到鎮上為有需要的隔離人員代買生活用品,現在已成為王俊的日常工作,大家都戲稱他為"快遞小哥"。"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作為一名黨員就應該衝鋒在前。"王俊說。

據瞭解,截至2月2日,我縣共計摸排出武漢返鄉人員2640人。連日來,我縣各地各部門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發動黨員幹部群眾解決武漢返鄉人員生活困難。

"我們發動黨員幹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為居家觀察的武漢返鄉人員,提供一切必要的生活幫助。"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黨員交上了"請戰書"‍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場防控疫情的戰鬥中,決不能袖手旁觀……"2月1日,張溪鎮火花村黨總支部在本村工作群發出抗擊疫情的號召後,79歲的黨員佘永祺向火花村黨總支遞交"請戰書",主動提出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隨後,佘永祺自行購買筆紙,消瘦的手寫起防控號召,剛勁有力,並主動張貼到各村民組。

危難時刻,每一份微薄的力量都彌足珍貴。

連日來,在洋湖鎮奠龍村的鄉間小道上,出現了一位揹著噴霧器的老人,為村裡公共環境消毒。靠近了看,這位有點腰背佝僂的老人,胸前佩戴著一枚閃閃發光的黨員徽章。他就是該村老黨員陳仁球,"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雖然年齡大了,可還能為黨和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陳仁球說。

支部號召,黨員報到。

"最難最髒的事,就是上、下水改造,由於水管、下水道破裂嚴重,尤其是衛生間,給施工帶來極大不便。"縣自來水廠支部書記汪五平說,光靠工人無法按時完工,為此,支部向黨員發出號召,21名黨員幹部職工,主動請纓,投入戰鬥。

疫情防控以來,在堯鄉大地,像佘永祺、陳仁球一樣,主動遞交"請戰書"的黨員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用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遞交初心答卷。

群眾有了主心骨‍

非常時期,最是那走心的一句話。

關鍵時刻,最是那用心的一個行動。

"她畢竟是武漢返鄉的,去救護不緊張是假的,越是緊急時刻,越是考驗黨員初心的時候,我必須得上!"

1月30日上午,在昭潭鎮永豐村,1月23日從武漢返鄉過年居家隔離的35周孕婦孫慧,因身體狀況出現異常,撥出求援電話請求醫療救護。永豐村距東至縣城60多公里,孕婦屬孕晚期,路途風險較大。

關鍵時刻,昭潭鎮衛生院副院長、老黨員江波主動請纓,帶領醫療救護小分隊,上門救護。

黨員、幹部當好群眾的主心骨,就能團結帶領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

"我們不惜一切代價,不講任何條件,克服一切困難,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財力、物力,確保縣老中醫院專用病區改造順利完成。

"關鍵時刻,安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汪正長率領80多名黨員幹部群眾,克服困難,全力以赴,用40多個小時完成縣總醫院專用病區建設工作,為全縣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疫情防控以來,縣委明確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檢驗,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全縣黨員幹部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真正做到了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徐玉松)

東至:關鍵時刻 最是那走心的一句話——全縣黨員幹部防控疫情工作側記

東至:關鍵時刻 最是那走心的一句話——全縣黨員幹部防控疫情工作側記

東至:關鍵時刻 最是那走心的一句話——全縣黨員幹部防控疫情工作側記

東至:關鍵時刻 最是那走心的一句話——全縣黨員幹部防控疫情工作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