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死其實很簡單?為何說印度總理尼赫魯是作死的典型代表?

靜夜史


尼赫魯作為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也是印度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最廣為人知的事蹟莫過於“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尼赫魯在印度獨立運動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深受甘地信任而繼承了他的“政治遺產”。之所以提到尼赫魯會有“作死”情節,無非是尼赫魯所推行的改革到最後均以失敗告終,然而這個“鍋”不能讓尼赫魯一個人背,畢竟一個人能左右的力量是有限的。

“才華出眾,目空一切,貴族氣息重,脾氣暴躁,高傲自負” ——《領導者》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由於印度的特殊國情,尼赫魯堅決反對殖民主義,他也是不結盟運動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創始人之一。然而其最大的敗筆當屬和中方交惡,而且和巴基斯坦短兵相交後,也讓美國介入其中。這直接導致尼赫魯“不結盟運動”想法的破產。

尼赫魯上臺後,打算推行蘇聯機的計劃經濟政策,但後來沒有取得成功。印度的GDP能維持在每年4%,而且尼赫魯對於印度底層人民很關心,因此在印度民眾的威信很高。

尼赫魯作為一名民族主義者,他很關心印度的團結問題,曾警告稱:“要不整合,要不就滅亡衰退”。尼赫魯曾力圖融合印度複雜的文化和地域問題。他在現實政策中建立和很多圖書館、文學院等設施。有趣的是,尼赫魯雖然和西方國家關係不好,但是西方對他的評價還不錯,尤其是尼赫魯死後,尼赫魯的民主價值和平等階級的觀點和西方價值所提倡的意識形態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正面評價也不少。


航空之家


尼赫魯的全稱是加瓦哈拉爾,尼赫魯,他是印度從大英帝國獨立出來後的第一任印度總理,也是印度獨立運動的參與人,他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從建國起尼赫魯連任了四屆印度總理,直到他去世。

但題主所說作死很簡單,尼赫魯是作死的典型代表從何而來,尼赫魯是二戰結束後世界範圍內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印度的發展,從他所作所為來說,他是有些作,但他的作基本都是積極的勤奮的正面的。


尼赫魯出生於1889年11月14日,他的家庭是印度的一個貴族家庭,所以有機會去英國學習,在英國學習期間,他思想非常活躍,學習積極努力,進步非常快,在英國的七年學習,他非常關注政治。

畢業後就追隨甘地,加入了國大黨,開展獨立鬥爭,爭取印度的獨立,尼赫魯認為,像印度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東方大國,"競讓一個遠方小島把手足捆綁起來,任意支配,實在是一樁荒謬絕倫的事情"

在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尼赫魯積極參與,如1921年印度全國大罷工爆發,尼赫魯積極的參與領導者,罷工後英印殖民地當局到處抓人,尼赫魯第一次被捕入獄,從1921年到1945年尼赫魯先後被捕入獄了九次,在獄中度過了1041天。

尼赫魯在獄中給國大黨的聲明中說,"為印度的自由而戰無尚光榮,在甘地領導下工作很幸運,對一個印度人來說沒有比為事業而犧牲或完全實現壯麗的夢想更好的了"



在獨立鬥爭中尼赫魯得到了充分的鍛鍊,政治水平不斷提高,在1923年就擔當國大黨秘書長,當時的英印當局要破壞印度的獨立運動,就派能言善辯的一位高等法院的法官去遊說尼赫魯,因為尼赫在英國有律師資格,同這位法官非常熟悉,給出的條件是讓尼赫魯擔當印度的教育部長,尼赫魯有著堅強的意志,沒有被利益所迷惑。

1929年印度國大黨年會上通過了尼赫魯起草的《開闢歷史新紀元》的決議,並把完全獨立作為鬥爭的目標。當時的國大黨主席甘地看到了尼赫普受到了青年的歡迎,尼赫魯非常會調和黨內的各派關係,認為尼赫魯有能力擔當國大黨主席,就力推尼赫魯擔任國大黨主席,尼赫魯順利的當選了國大黨主席。


尼赫魯利用英國當局倡導議會民主,就積極地開展選舉活動,使國大黨在各地方選舉中獲得大勝,二戰爆發以後英國在印度任意的調用人力物力,印度人非常不滿,同英印殖民當局進行了激烈的鬥爭,尼赫魯這時發動了"退出印度運動",這對英印當局是非常嚴重的,所以英印當局宣佈國大黨為:非法,並逮捕了甘地和尼赫魯等人。

二戰結束後尼赫魯出獄,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的憲法正式生效,尼赫魯通過大選擔任了第一屆印度總理,並且四屆連任,擔任總理後尼赫魯的工作十分的忙碌,基本每天工作都在15個小時左右。


尼赫魯執政期間國民收入增加了42%,工業生產增加了94%,農業生產增加了41%,其中糧食增長了46%,這都是尼赫魯當政後重新進行了土地的改革,恢復印度人的印度等措施帶來的。

土地改革,在獨立前印度仍實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尼赫魯搞的就是廢除柴明達法定地主制,實行租佃改革,規定土地持有最高限額等,

恢復印度人的印度,就是把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政府大多文官是英國人的情況進行了改變,建立起了印度行政官制,培養印度人擔任各級行政官員。廢除了陸軍總司令監管海軍空軍的制度,實行三軍分立,總統是三軍最高統帥,培訓和提拔大批印度人擔當中下層級軍官,印度人也逐步取代英國人擔任的高級軍官。

尼赫魯在國際事務和外交層面,尼赫魯同中國總理周恩來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了當今世界外交關係的準則,尼赫魯還同鐵托,納賽爾發起了不結盟運動,又和印尼總統蘇加諾等人發起了萬隆會議,當時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不能夠忽視的反帝反霸和平的力量,尼赫魯成了二戰結束後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之一。

尼赫魯雖然在英國受到了很深的資本主義思想影響,但由於印度的文化土壤造就了尼赫魯的強權政治和獨斷專行的一面,1962年他為了轉移國內的視線,緩解國內的不穩局勢,尼赫魯挑起中印邊界衝突,結果他的王牌師被中國徹底剿滅,在這次中印邊境戰中印度徹底失敗,這也是印度尼赫魯一生中最丟人的一次"神"操作,其實也是尼赫魯的恥辱,是尼赫魯的最大人生敗筆。

尼赫魯_生還是非常輝煌的,在印度他有著很高的威望,其實也是非常作的一生,因為作的一生所以造就了不一樣的尼赫魯。

印度尼赫魯是能作,但他的死不是因為作,尼赫魯在1964年一月國大黨的年會上遭受中風,還請了印度祭司為他念經,到了1964年5月26日,尼赫魯去世,時年74歲。

圖片來自於網絡


須為


方圓論壇觀點

尼赫魯實際上也是一個能人。尼赫魯出生於印度顯赫家族賈瓦哈拉爾家族。從小尼赫魯也是接受了經營教育長大的。而且由於尼赫魯小時候的一些遭遇,所以尼赫魯對於英國殖民者非常的排斥。後來長大之後又前往英國留學想要探索出印度的出路。但他得到的結果就是英國人的不屑和鄙視。後開在英國碰壁的尼赫魯回到印度追隨印度聖雄甘地展開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並且緊隨著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快速發展。後開甚至因為反抗英國統治被抓坐過牢。



後來蘇聯爆發顏色革命,尼赫魯甚至親赴莫斯科參加了十月革命活動受到了蘇聯的歡迎。當時一尼赫魯的角度來看印度想要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也只能走蘇聯的老路。單不巧的是之後久二戰就爆了。尼赫魯和甘地在二戰時號召印度人不要為英國人賣命結果又被關了起來。這一關就直接關到了二戰結束。在監獄中尼赫魯寫了一本書叫做《印度的發現》。書中尼赫魯表示“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由此可以看出尼赫魯的野心勃勃。





也不知道尼赫魯是被關傻了還是二戰勝利後獨掌大權飄了。總之在尼赫魯第一次和巴基斯坦爭奪克什米爾勝利後就有些忘乎所以了。甚至開始動起了中國的腦筋。不得不說印度人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真是遺傳下來的。印度在獨立後並且戰勝了巴基斯坦之後自詡印度是南亞大國所以開始想要在亞洲稱王稱霸。從1959年到1962年間對中國疆域進行了120多次飛行偵查。毫不掩飾自己赤裸裸的企圖。




1962年,由於印度國內局勢不穩,為轉移國內視線,尼赫魯派兵在中印邊境製造事端,挑起了兩國戰爭。我國也準備給不知天高地厚的印度來點教訓所以就發起了自衛反擊戰。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印度軍隊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慘敗收場。而這也是尼赫魯一生中最大的敗筆。此戰後,印度聲譽掃地。戰敗的陰影也把印度拉回了現實,直接擊潰了尼赫魯的大國夢想,當時的印度還曾經發出了全國總動員,還嚇得要遷都了。在自衛反擊戰一年多後,尼赫魯在就在失敗的陰影的影響下悲憤交加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多多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說他是作死榜樣一點都不過。印度有萬花筒般的民族,語言雜的數不清,這樣的民族卻釀造出謎一樣自信,令世界為之側目。印度自詡世界文明古國,實際上南亞大陸從來都沒有統一過,反而被外族反覆揉弄無數次,才產生出種姓制度頑疾。要知道所有高種姓的民族,都是外來入侵者,本地黑膚色的人群,只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永遠不得翻身。就是這樣一群根本不知道自己從哪來的人。通過自殘,絕食,耍無賴,從英國人手中獲得自由,這種沒費一槍一炮得到的獨立,阿三還引以為豪。尼赫魯自信爆出天靈蓋,作死的節奏神都拉不住,哭天喊地要跟中國打一仗,結果地球人都知道了,我就不囉嗦。印度屬於你不打他,他就認為自己天下無敵手,我只能認為阿三哥先天腦子發育不良,只能連唱帶跳的。如果回答滿意,點個贊[呲牙]


都風唄online


印度總理改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