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多月的寶寶不吃輔食怎麼辦?

白人怡妞妞


4~6個月的嬰兒,嘴唇肌肉和舌頭的運動能力已經比較靈活,這時候家長可以開始訓練他們吃米糊、果泥、蔬菜泥等輔食。這時候,並不是寶寶本身不喜歡新食物的味道,而是寶寶還不懂得如何把食物吞下去。

對於家長來說,如果發現寶寶有這種表現,可以用勺子耐心多喂幾次。只要給寶寶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練習獲取輔食,寶寶會漸漸習慣用勺子進食的方式。

也可以在大人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坐在旁邊看著,觀察大人是如何吃的,這樣也有助於寶寶吃飯。有些視頻不也是大人在吃飯,給小孩饞的就想吃一口。

米粉內也可以添加一些肉鬆配料,這樣口味上更好一些,孩子比較愛吃,個人意見可以買一些兒童牛肉鬆。

給未來寶寶介紹一款產品【貓小帥識字】是一款以冒險故事閱讀來帶動4~8歲小朋友學習漢字的軟件。冒險故事好多哦,可培養小朋友的初期閱讀能力呢。


寒露清初


我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時,不願意張嘴也不願意吞。為了讓他能吃輔食,我先嚐試讓寶寶循序漸進的接受奶以外的味道,那就是在輔食里加母乳或者配方奶調稠稀,開始奶味多一點,輔食一點點就可以,然後一步步減少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含量;其次,儘量選擇食材本身有味道的,例如紅薯、紫薯、南瓜等等都是甜的;最後就是,如果輔食本身沒有味道,可以在沒有味道的輔食裡家幾顆紅棗泥,這樣輔食會更香甜。如果寶寶還不太願意吃就父母和寶寶一起吃,玩那種你一口我一口的遊戲。我家寶寶就是這樣順利的從抗拒輔食到愛上輔食的。食一定要堅持和用心做。我家寶寶開始不願意吃雞蛋,我為了讓寶寶吃雞蛋,想盡辦法改進雞蛋的做法,讓雞蛋又嫩又好吃。中圖的雞蛋羹便是自己做的,非常嫩,寶寶也終於愛吃雞蛋了。我是 @工科媽媽說,歡迎和我一起了解更多的輔食製作。


工科媽媽說


這個需要慢慢來,我崽是一歲斷奶的,之前因為奶水比較足,所以沒有怎麼吃其他的東西,斷奶的時候,奶粉米粉都不吃,剛開始的時候是用勺子一小勺一小勺的喂,一次就只吃那麼幾勺,後來直接吃麵條吃飯,沒有特別強求他吃其他的輔食。七個月的話,平時可以弄點肉泥、蔬菜泥、果泥、麵條等給寶寶試試


ggonly


你好,我是一個三週歲的寶媽,我自己感覺你喂孩子食物的順序是錯誤的!雞蛋應該早上喂,蘋果泥不能當做輔食,只能說是水果,你怎麼能把它當做寶寶的一頓飯呢?一天當中早上可以吃雞蛋糕,裡面可以加點蝦皮 蔥 等等中午可以吃蔬菜泥 蔬菜泥可以搭配小米粥,晚上和中午可以相同!每樣新食物第一次吃一定喂2到3口就停,觀察寶寶是否過敏,如果不過敏下次可以喂多一點。在喂寶寶吃飯時,寶媽的嘴巴也得動,就像你也吃了一樣,這樣會促使寶寶學習嚼的動作!希望對你有幫助!


黑色鬱金香31626216


每個寶寶對食物渴望是不一樣的,寶寶平常看大人們吃東西是什麼反應,是渴望想吃還是反應一般,如果是前者,不吃輔食的話,那就是做的輔食不和寶寶口味或者不適合寶寶這個月份吃的,寶寶輔食這塊需要家長們多觀察,多嘗試!我家寶貝6個月開始吃輔食時,不吃米粉,吃的香蕉,水果溶豆等,純母乳餵養,輔食輔食,還是以奶為主,娃愛吃吃點,不愛吃不強求!慢慢添加單一蔬菜泥果泥,又嘗試吃米粉,蛋黃,吃得挺好的,8月突然不怎麼喜歡吃輔食,體檢時,醫生說長牙了,然後就蒸蛋黃,配合蒸的軟爛小塊果蔬,不喜歡糊糊類了,長牙了喜歡咀嚼食物了,喂火龍果之類水果,吃段時間,嘗試糊糊,喜歡吃比較稠的糊糊,果蔬泥米粉加蛋黃,又添加鱈魚,這個禮拜沒吃米粉,吃的山藥西蘭花毛豆泥,以山藥為主,搭配綠色蔬菜或紫薯吃,每天一小碗混合泥泥和一蒸蛋黃或鱈魚,吃各種寶寶可以咀嚼的水果,西瓜火龍果橙子提子等,無添加米餅水果溶豆等!寶寶輔食,寶寶有需求就多嘗試,多觀察便便,吃輔食後排便情況,看那些是寶寶不消化的食物直接排出,就弄成泥,特別是蔬菜類,有次煮的西蘭花特別爛,沒有打泥,用勺子壓的泥,便便發現西蘭花小莖莖,之後都是打泥吃!每個寶寶對食物吃的反應不一樣,我寶就是小吃貨,我喝水寶寶就眼氣的不行,我吃東西時,他必須要吃點東西,給他餵飯慢一點就喊,吃完了沒及時喂也喊,吃到食物開心的不得了!有的寶寶就不喜歡吃輔食,對食物渴望一般,這種情況就順其自然,多嘗試,能吃多少是多少,我3歲小侄女小時候吃輔食就一般般,不怎麼吃!


小安冉媽媽


大多數人認為寶寶添加輔食的年齡是4-6個月。但根據我的經驗來看,個人認為6個月添加輔食更為可靠。

如果7個月的寶寶不喜歡吃輔食,多見的原因有以下兩個:

1、添輔食的年齡偏晚,過了寶寶的口欲期,也容易出現不吃輔食的現象。

2、從原則上來說,寶寶“沒有不吃的東西,只有不認識的東西”所以,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有的寶寶對新添的輔食比較敏感,接受一種食物時間比較長。所以有可能我們要同一種食物多次的嘗試,甚至要達到十多次,寶寶才可以接受。不要因為寶寶這一次不吃,就太多的給它變換輔食的品種,應該多試幾次。

另外對於添加輔食困難的寶寶,在給寶寶餵飯的時候,人要相對固定,不要頻繁的更換人。另外還要注意喂輔食的環境,不要開著電視喂等等,不要受周圍環境的干擾。

如果寶媽有耐心,每天親自給寶寶做,我家寶寶很喜歡吃自己家做的,比較有口感。才開始添加輔食,不要期待寶寶吃很多,吃一口算一口,減少母乳餵養次數,合理規劃輔食時間。


川東妹兒


寶寶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在對的時間點吃上對的東西。可以讓食物更好的被寶寶身體吸收!當身體吸收功能比較弱的時候,儘可能的吃易消化的食物,這樣才不會讓寶寶的身體消化系統過度工作!

  有時寶寶會將食物用舌頭往外推,可能是尚不懂得如何把食物吞下去,而食物含在嘴裡不吞,可能是寶寶還不餓。有時寶寶是因個性較溫婉,吃東西較慢,有時寶寶哭著不吃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疲倦想睡,或是寶寶對這個食物有過不愉快的經驗,例如曾經被燙到、被強迫餵食過等。寶寶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突然抱他喂固體食物,寶寶也有可能因此不吃。有時寶寶吃完沒多久又吐出來,可能是量太多或餵食的速度太快,也可能是剛喂完食物就有劇烈的活動。

  此外,寶寶漸漸成長,食慾會減低,且開始對周圍的事物好奇,常被吸引而無法專心進食,對食物的喜惡也慢慢建立,同時也已經開始產生反抗心。有些父母製作輔食時,食物的變化性太少,或者以大人的口味為主,而忽略了寶寶的口味,寶寶自然不愛吃。有些照顧者喜歡給寶寶吃餅乾,但正餐之間零食吃太多也會影響到正餐的食慾。

  當寶寶生病時,如發燒、咳嗽、喉嚨發炎、腸胃炎、便秘等都可能胃口欠佳。找出原因尋求改善寶寶不喜歡吃輔食應如何改善?

  有母乳吃的寶寶該繼續餵母乳,吃配方奶的寶寶也要繼續吃配方奶,但同樣都要每天添加2次以上輔食。這個時期的寶寶容易習慣各種不同口味,至少要從下列四類食品中選一種,儘量使寶寶營養平衡:

  ①澱粉:麵包粥、米粥、面、薯類、通心粉、麥片粥、熱點等等。

  ②蛋白質:雞蛋黃、雞肉、魚肉、豆腐、乾酪、豆類等等。

  ③蔬菜、水果:各類蔬菜水果都行。

  ④油脂類:黃油、植物油等等。還可以加些海藻類食物。點心可以加餅乾、麵包等等。

七個月寶寶添加輔食注意事項

  寶寶長到7個月以後,不僅對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對食品口味的要求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開始對鹹的食物感興趣。

  1、無論是吃母乳還是吃配方奶,此時寶寶的主食仍以乳類為食品為主,代乳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試喂品讓寶寶練習吃。

  2、增加半固體的食物,如米粥或麵條,一天只加一次。粥的營養價值與配方奶、人奶相比要低得多。100克15%的米粥只能產生約218千焦耳的熱量,而 100克的人奶能產生約285千焦耳的熱量,100克加糖配方奶能產生301千焦耳的熱量。此外,米粥中還缺少寶寶生長所必需的動物蛋白,因此,粥或麵條一天只能加一次,而且要製作成蛋黃粥、魚粥、肉糜粥、肝末粥等給寶寶食用。

  3、觀察體重,每隔10天給寶寶稱一次體重,如果體重增加不理想,奶量就不能減少。體重正常增加,可以停喂一次母乳或配方奶。

  4、該月齡寶寶食譜的安排可參照如下標準制定:早晨6點半:母乳或配方奶180毫升 上午9點:蒸雞蛋1個 中午12點:粥或麵條小半碗,菜、肉或魚佔粥量的1/3 下午4點:母乳或配方奶180毫升 晚上7點:少量副食,配方奶150毫升 晚上11點:母乳或配方奶180毫升寶寶6個月後,可以吃一般的水果。可將香蕉、水密桃、草莓等類的水果壓給寶寶吃,蘋果和梨用匙刮碎吃,也可給寶寶吃葡萄、橘子等水果,但要洗淨去皮後再吃。

如果問題能解決請記得關注我哦!如果不能解決也可關注我哦!我們一起解決!


東城西就


寶寶7個月了,基本上推舌反映已經消失了,但是由於寶寶的自我保護機能,會出現“拒絕新食物”的表現。

例如不愛吃新的輔食。咀嚼米粉等等,這種表現,我們也叫做恐新。屬於一種正常的表現。

那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對於12個月以內的寶寶來說,輔食為輔,主食還是奶。因此,奶量還是需要保證。

其次,如果寶寶拒絕輔食,爸爸媽媽不要著急,要繼續餵養,每次可以從一小勺或者半勺輔食開始。在寶寶餓的時候優先餵養輔食,吃完後給寶寶鼓勵“寶寶真棒!”“寶寶一口氣就吃完了太厲害了吧!”爸爸媽媽的肢體語言可以誇張些,讓寶寶知道這樣做是非常棒的好事。吃完輔食後可以用奶液補充不足。

爸爸媽媽需要注意的

如果寶寶拒絕輔食,爸爸媽媽不要第一反應把拒絕=不喜歡。接著就避免此類食物的餵養,這樣做是不明智的,就算寶寶拒絕,但爸爸媽媽的一味迴避,也會剝奪孩子嘗試新食物的機會。這種情況下,爸爸媽媽需要耐心的少量多次餵養,也可以將輔食做的更好玩,例如擺盤童趣、食具可愛等等。


如果嘗試過這些寶寶還是不愛吃輔食並伴隨奶量下降,建議要儘早去兒保醫生那裡做一下檢查哦!


鸚鵡森林


您好,寶寶不吃輔食會不會餵養的方式有誤,7月齡屬於輔食添加開始階段,主要讓嬰兒適應新的食物並逐漸增加進食量。添加輔食應在嬰兒健康且情緒良好時開始,遵照輔食添加原則,循序漸進。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可選擇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用母乳、配方奶或水衝調成稍稀的泥糊狀(用小勺舀起不會很快滴落)。

寶寶剛開始學習接受小勺的餵養的時候,由於進食技能不足,只會舔吮甚至會將食物推出、吐出,所以這也需要慢慢練習,媽媽更不要著急。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的米糊放在嬰兒一側嘴角讓其吮舔。千萬不要將小勺直接塞進嬰兒嘴裡,這樣會讓寶寶產生窒息感,會有不良的進食體驗。第一次只需要嘗試1小勺,第一天可嘗試1-2次。第二天視嬰兒情況增加進食量或進食次數。觀察2-3天,如果寶寶適應良好就可以引入另一種新的食物。

這裡需要提醒寶媽,對於嬰兒偶爾出現的嘔吐、腹瀉、溼疹等不良反應,不能確定與新引入食物相關時,不能簡單地認為寶寶不適合此種食物而不再添加,可先停止此種食物的餵養,待症狀消失後在從小量開始嘗試,如果還有不良放映,就應該儘快諮詢醫生,確認是否是食物過敏。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


大家要明白添加輔食不等於要讓寶寶吃飽,添加輔食的目的是更多的給孩子補充足夠的營養,同時鍛鍊咀嚼能力、手指的精細動作等。



寶寶不愛吃輔食,還要考慮到你為寶寶做的輔食是不是符合他生長髮育的需要呢?我們添加輔食遵循的是“從稀到稠,從少到多”一般6月齡的寶寶食物的性狀是泥狀的,隨著寶寶生長髮育,咀嚼和吞嚥能力提高了。到7-9個月食物可以過度到沫狀、顆粒狀,10-12個月可以是塊狀食物。

當然在實際中,我們也會參考寶寶自身的咀嚼能力來添加輔食。你也提到了寶寶一吃輔食就去搶勺子,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該給孩子機會自己進食,不要擔心他吃的到處都是,這能更好的鍛鍊寶寶手指的精細動作,還可以激發寶寶愛上吃飯的興趣。

此外還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是不是做的不到位呢?

1、 輔食過於單一

給寶寶添加輔食,食物種類一定要多樣性,不要限於幾種食材。可以多探尋寶寶的口味,不要只關心寶寶吃了多少輔食,而不關心吃的是什麼。


2、 沒有養成進餐的好習慣

要給寶寶定時、定點進餐,什麼意思呢?就是每天固定時間讓寶寶做到兒童餐椅上進食,開始不要強求寶寶能吃多少,但要給他養成習慣,一坐到餐椅上,就要乖乖吃飯了。

3、 強喂寶寶吃輔食

有些寶媽遇到寶寶不吃輔食就會著急,強喂寶寶吃。這樣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讓他認為吃飯是痛苦的,以後會吃飯會更難以養成自主進食的好習慣。
家有寶寶的,99%的爸爸媽媽都選擇了關注留言轉發。為了緩解育兒焦慮感,快快加入雨滴父母互幫互助群,在裡面可以交流育兒經驗,想入群的可以諮詢雨滴醫生小助理lypzh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