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裡面,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有十八家足球俱樂部消失!這說明了中國足球的什麼問題?

廣州恆大的第十二人


中國足球經不起折騰了,按理說有消失的也應該有興起的啊,可是我們球迷聽到的更多的只是負面的一些消息。中國足球到底缺啥?

缺球迷?不是在中國愛看足球的可不少;

缺錢?不是,中國可不缺錢,你看那些上了年級的外援在中國過得那叫一個滋潤;

缺場館?一個三線以上的城市一幾個足球場館就夠了現在也有了。

對於一些硬件的東西我們其實我們一樣都不缺的,而且還挺好。

中國足球真正缺的是一種健康的足球成長環境。你看現在我們的球隊一贏球人們就把他捧上天各種吹各種恭維,那麼一輸球呢,就是各種難聽話就來了,這樣一來把球員、教練、官員的心態都搞亂了,球還沒開始踢呢,就滿腦子的想踢完之後輸了會怎樣,誰會成為罪人。這樣怎麼能行呢?這樣的心態下來能踢好嗎?

不用太過在意一時的輸贏,從大局出發確保我們是在進步的,哪怕慢我們也能接受。



扎瑪世平


這說明中國足球開始進入重新洗牌階段,同時也讓足協認識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退出大潮正在大面積上演,如果不能及時應對中國足球將會進入退化期甚至時黑暗期。



☞最近中甲和中乙球隊因為沒能及時上報工資確認表已經面臨大面積解散窘境加之上賽季退出的球隊已經累積有18支球隊消失在球迷視野中,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大多數的俱樂部背後支持企業已經無力再支撐俱樂部高額的薪資需求,這是中國足球多年來“畸形”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



一、金元足球催生了球員工資的虛高,許多俱樂部都是靠情懷支撐。

二、足球民眾基礎不牢固俱樂部大多數都是虧本經營,需要背後金主不斷投入資金維持俱樂部正常運行,長久背後金主已經無力支撐。

三、限薪政策實施有些晚了,中甲、中乙球員的工資已經遠遠高於普通國民平局工資。



四、商業化氛圍沒有形成,球市冷清,除了中超無論中甲還是中乙幾乎沒有球市,小俱樂部越來越難。

五、中國聯賽體制以及相應的扶持政策、推廣等等還不健全。



☞兩年的時間十八傢俱樂部相繼消失讓人唏噓,不知道足協看到這種情況做何感想?每一支俱樂部的消失也代表著一些有潛力年輕球員處於無球可踢的境地,如此循環可能就會形成最嚴重的結果,那就是中國足球有可能進入快速退化狀態。


醉眼觀世


歸根到底一句話,生存問題!俱樂部沒了資金來源,拿什麼去踢!有些俱樂部工資獎金都發不出來!

今天上午中國足協在官網發佈一則“關於對中甲、中乙和中冠聯賽俱樂部提交《2019年俱樂部全額支付教練員、運動員、工作人員工資獎金確認表》進行公示的通知”。

​在這則足協關於各級俱樂部工資獎金確認表的公示通知中,中甲球隊:上海申鑫、廣東華南虎、四川隆發;中乙球隊南京沙葉、福建天信、大連千兆、銀川賀蘭山、延邊北國、吉林百嘉,9支球隊未能提交工資獎金確定表。這代表他們將失去新賽季職業聯賽的參賽資格。

​而早前為了讓更多俱樂部能夠順利過關,中國足協在1月15日決定將中甲和中乙俱樂部的上交工資確認表日期寬限到1月31日,隨後再次延期到2月3日。但即便如此,仍無法改變部分中甲、中乙俱樂部生存問題。

​昨天晚間有媒體報道廣東華南虎足球俱樂部宣佈解散,今天下午四川FC發佈官微與球迷作別。雖然上海申鑫官方目前並沒有宣佈解散,但就目前的消息來看,內部也是支離破碎。

​上海申鑫有著十數年的歷史,在上海的足球歷史上也有著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申鑫的前身是上海金貿足球俱樂部。2003年俱樂部組建的時候,隊員班底是上海閘北區的精文足球學校學員。後來,衡源入主俱樂部更名上海衡源,球隊開始參加正式比賽。隨後搬遷到了南昌,在朱炯的帶領下衝超成功。2012年正式遷回上海改名上海申鑫。在2013年申鑫拿到了中超第7,排在了申花和上港之前,成為上海球隊中排名最高的隊伍。不過到了2015賽季,申鑫降入中甲,經過4年的中甲征戰,申鑫非但沒有再回到中超的舞臺,還出現了資金問題,最終一步一步走到要退出綠茵場的今天。

​申鑫的退出,讓人唏噓不已,扼腕嘆息。而其他完成提交工資獎金確定表的俱樂部就真的“萬事大吉”了麼?

​我們一直在說,“如何改革中國足球?”、“如何提高中國足球?”,但是在“生存問題”之下,又有多少足球俱樂部有心思去思考如何提高呢?而為什麼現在一支足球俱樂部如此難生存呢?這個問題,還需要留給中國足協來好好思考......











China柒哥說體育


2010年時我國足壇的職業聯賽中僅有39支球隊,而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則增長到了64支。從職業球隊的數量來看,我國聯賽在上一個十年可謂是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的繁榮時期。

然而,當時間剛一跨入新的十年,這樣的繁榮景象就迅速消失不見了。在當前這個冬天,我國聯賽中已有多達9支球隊快要撐不住了,他們很可能將不會再在新賽季出現。

根據相關報道,目前王俊奇已被列為在逃人員。老闆都已經不見了,上賽季排名中乙北區第6的大連千兆,基本已處在瞭解散的狀態。

成立於2006年的湖南湘濤可以算是我國低級別聯賽中的一支老牌球隊了,當年由於湖南湘軍隊的解散,湖南足球的有關部門向球迷們籌集了300萬元成立了這傢俱樂部。

並非由財團牽頭成立的湖南湘濤,這些年來在財務方面一直比較緊張,此前曾傳出該隊球員從2018年10月起就一直沒能拿到工資。雖然該隊的欠薪問題據傳已在1月15日足協原定的工資確認截止日前得到了解決,但有意思的是,在足協宣佈將截止日延期後,該隊球員們又把討薪的橫幅掛了出來。看上去,湖南湘濤目前的問題是相當複雜的。

鹽城大豐隊曾被足協認定與天津權健隊為同一老闆所有,後來權健隊的束昱輝不得不因此宣佈從鹽城大豐撤資。耐人尋味的是,鹽城大豐並沒有因為束昱輝的撤資而消失,但在其入獄後的現在,鹽城大豐卻表示俱樂部不行了。

近日,鹽城大豐隊發佈公告,公開俱樂部的運營面臨困難,為保住球隊的參賽資格,他們希望能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不過,在如今這個中國足球的寒冬裡,他們想要得到幫助恐怕並不容易。

深圳鵬城在2018賽季才第一次升入中乙成為職業球隊。然而,據知名足球記者陳永及《東方體育日報》的消息,深圳鵬城目前遭遇了嚴重問題很可能將退出新賽季的爭奪。也就是說,這才僅僅兩個賽季,這支職業聯賽的新軍就要匆匆消失了。

福建天信成立於2005年,但長期以來他們一直都是支業餘球隊,直到2018賽季才升入中乙成了職業隊。跟深圳鵬城同一年進入中乙的福建天信,如今恐怕將要與前者一同匆匆消失了。

2019年10月福建天信的球員通過自媒體控訴了球隊欠薪長達半年的消息。事情經曝光後,福建晉江的有關部門迅速出面幫助球隊洽談收購的事宜,但這對於球隊的助益似乎並不大,球員們在隔月轉戰社交平臺,再度控訴了球隊的欠薪問題。只能說,在中國足球如今的環境下,任何球隊想要轉手都不太容易。







看臺人


俱樂部的退出說明中國足球現在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和問題呢?2月4日,中國足協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中甲、中乙、中冠俱樂部的工資獎金確認表,其中有包括四川FC、廣東華南虎、上海申鑫等中甲俱樂部在內的9傢俱樂部未提交工資獎金確認表。

中國足協在公示中稱,2020年2月3日17點,各俱樂部提交確認表的工作已結束。根據統計,2019年參加中甲聯賽的16傢俱樂部中13傢俱樂部(青島黃海、石家莊永昌已公示)提交了工資獎金確認表。上海申鑫、廣東華南虎、四川隆發未提交。2019年參加中乙聯賽的32傢俱樂部中26傢俱樂部提交了工資獎金確認表。南京沙葉、福建天信、大連千兆、銀川賀蘭山、延邊北國、吉林百嘉未提交。

據悉,根據中國職業聯賽的相關規定,這9家未能及時提交工資確認表的俱樂部,他們將無法通過聯賽參賽資格審核,這意味著上述9傢俱樂部無法參加2020賽季的中甲中乙聯賽。事實上,本次交表的截止日期,中國足協已經是一拖再拖。一開始本來是1月15日截止,後來調整到了1月31日,隨後又延後到了2月3日。但期限延長半個月,對於很多發不出工資的球隊也已經沒有太多實際意義。在最後截止日未能提交確認表,也意味著這些球隊基本將從職業聯賽中消失。而這已經不是中國足球第一次出現如此的景象。在2019賽季開始前,就已經有多達9支中甲中乙球隊宣佈解散消失,其中就包含在中超打拼過的延邊富德,也包含了在2018賽季中期就因為欠薪而解散的合肥桂冠和瀋陽東進。如今在2020賽季前,賽季未開,已經有9支球隊在提交工資確認表這一關就倒下,考慮到目前多支球隊的生存困境,2020年的球隊“解散潮”或許將更為猛烈。

而據瞭解,在提交了確認表的球隊中,也仍然有存在資金問題的俱樂部,因此在此後的審核以及運營中,仍然有更多球隊“消失”的可能。更惱火的是,大批球隊退出職業聯賽的情況,也讓中國足協的聯賽擴軍計劃遭遇困局。按此前的計劃,中甲在2020賽季將從16支球隊擴軍到18支球隊,但由於有球隊退出,擴軍計劃是否還繼續執行,目前仍在討論當中。

此前幾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原本有相當的熱度,比如中乙聯賽,就從2015年的16支球隊一路擴軍到了2019年的32支球隊。並且按中國足協提出的規劃,希望中超、中甲、中乙聯賽能夠從2020賽季到2025賽季將規模分別擴大到18支、20支、48支。

但如今看來,職業聯賽體系能夠維持當下的球隊數量已經不容易。而且,為了規範足球行業的發展,中國足協在近年提高了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准入標準,比如要求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要求配備青訓梯隊(中超中甲需5個年齡段梯隊,中乙需有4個),以及更細緻的訓練和比賽場地要求等。但更加嚴格的准入條件,也增加了低級別球隊的投資門檻和滿足規定的難度,怎樣把握其中平衡,將是管理者面臨的難題。

如今的足球沒有錢是搞不動的,沒有盈利只有投入,除了無形資產外還能得到什麼,球市的熱度下降了不少對球隊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們本地的球隊一直在裸奔能堅持到現在不容易啊,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只要能堅持用心再踢就行。大環境小環境都有影響,這事要是說起來也就是沒完沒了了!!!!





24人足球俱樂部


新的領導需要新的戰略佈局,而且要全面否定前任領導的一切做法,學名可以稱之為改革。中國足協服務的不僅僅是足球,雖然名義上他是一個民間協會,但是他是隸屬於國家體育局領導的,你看他這些年任命的這些足協領導,有跳水的、乒乓球的、還有現在這個上港經理出身的,就是沒有一個真正搞足球的,體育總局領導的更迭... 扯遠了。

至於說明什麼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只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第一個問題,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及足協的各項制度,所謂的外行領導內行,歸化鬧出的笑話等等,看似簡單的決策問題和業務能力問題,其實他影射出了... 嗯... 那個... 反正讓一些真心想搞足球的人寒了心,玩不起我還躲不起麼?

第二個問題,大部分俱樂部投資者,並非真心看好這項運動,更不是出於對足球隊熱情,他們看中的,無非是一些制度上給予的優惠,利用繁瑣的操作得到更多其他方面的利益,更有甚者甚至利用投資足球來洗..洗刷刷洗刷刷,現在國家各項監管力度加大,很多制度也都趨於完善,所以當失去一些政策性的便利時候,投資者當然會帶著錢離開,畢竟商人看利益,別和他們講足球情懷。

第三個問題,就是中國足球大環境。首先,俱樂部對於青訓重視力度不夠,國家對於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培養也不夠重視,所以導致職業球員數量減少,優秀球員那就少之又少了。其次,全民普及度的問題,我就簡單的說倆個問題,第一,有多少男孩踢過學校組織的比賽?你們班裡的男孩能否組成一個半數人會踢球的球隊?第二,現在各個城市有多少能踢球的球場? 事實就是,足球在中國的普及率不如籃球,羽毛球,更比不上乒乓球。為什麼中國乒乓球無敵?別的不說,我們現在單位裡幾乎所有男女都會打乒乓球,這是群眾基礎。你看看非洲和南美,為什麼優秀球員層出不斷的湧現,因為在街邊、學校、海灘和廣場都是踢球的孩子!至於歐洲,那裡是現代足球的鼻祖,更是現代職業足球俱樂部的起源,他們完整的青訓系統,至於人家對足球的熱情,看看歐洲聯賽的現場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

中國足球的發展的確任重道遠,不是簡單幾句說的清的,更不是說了道理就能做好的。但是作為一個足球愛好者,一箇中國隊的球迷,真心希望中國足球能夠走出困境,不一定非要踢出成績,但是一定要踢出中國人該有的血性!



斷線小木偶


說明了商人不知道如何經營一支球隊,他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下面這個視頻是西班牙🇪🇸皇家馬德里伯納烏球場,從1902年建隊至今2020年我進去參觀球場門票🎫25歐元💶,一天有1000人參觀就是25000歐元,這只是無比賽的參觀費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a283dd6a9374b03a10c7da8c414b8b9\

老李說意大利足球青訓


中國足球就是一個大泡沬、中國從乙級到超級達到百多支職業俱樂部、大大超過中國足球發展的國情、造成資金的極大浪費和流失。中國適合的球隊數量:中超:12支、中甲:12支、中乙以下為業餘球隊或稱為省市青少隊!足矣!


文利先生


說明足球的土壤很惡劣,辦球隊吃不飽,餓死了,無法有良性的生長空間。就象花朵長在沙漠,沒有水,沒有肥,能長得好嗎?各城市沒有動力去搞足球,也沒有企業贊助和運營足球隊,已經運營的企業入不敷出,也沒有心思去繼續投入,只有結業了事。


江南思雨文化


說明了中國足球已被弄得一地雞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