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生香之一世才華續汗青


文||流系舟

吹開汗青淋漓蒼茫

【汗青,指竹簡。古時在竹簡上記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滲出,便於書寫,避免蟲蛀,也稱殺青。】

明辨殘稿誰秋水一雙

【班昭的哥哥班固著寫《漢書》未成而離世,稿本散亂。班昭繼父兄遺志,整理、核校父兄遺留篇章,並在原稿基礎上補寫了八表。】

書閣深處篆隸流芳

【《後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第七十四》,其中言:“和帝詔昭就東觀臧書閣踵而成之”,為了完成《漢書》,班昭在藏書閣經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閱讀了大量的史籍。】

斷簡遺篇揮毫續興亡

【班昭完成了《漢書》,併為其傳播鞠躬盡瘁,保證了中國歷史記載的連續性。】

—— b站2020拜年祭歌曲《萬古生香》

名昭,字惠班,扶風安陵人。班昭的一生註定不會平凡,父親班彪,大哥班固,二哥班超,祖姑班婕妤。他們是扶風班氏。

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班昭幸運地生在了書香門第,班昭博學高才。十四歲時,嫁於同郡人曹世叔,世稱“曹大家(gu)”。

萬古生香之一世才華續汗青

才女班昭


漢和帝時期,班氏一族在朝廷中地位顯赫。其父班彪是當時的大文豪。范曄(《後漢書》作者)評價他:“班彪以通儒上才,傾側危亂之間,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人,敷文華以緯國典,守賤薄而無悶容。彼將以世運未弘,非所謂賤焉恥乎?何其守道恬淡之篤也。”

班彪這種大家之風,對班昭產生了直接性的影響。曹世叔逝世後,漢和帝愛惜她的才華,對她禮遇有加。詔她入宮為後宮妃嬪當老師,尊稱她為“大家”。(“家”通“姑”,是對女性的尊稱)入宮後,又深得鄧太后青睞,上至皇后,下至朝臣,都拜班昭為師。

萬古生香之一世才華續汗青

班超


永元十二年,久駐西域的班超因年邁,思鄉情切。班昭為兄請命,揮毫寫下一篇陳情表,情真意切,打動了漢和帝。投筆從戎十餘載的班超得以歸鄉。

當時,《漢書》的撰寫工作由她的父親開始,之後她的大哥班固接替父親繼續撰寫。班固在父祖的薰陶下,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去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固接手《漢書》的工作,前後歷時二十餘年,基本修成。可惜天妒英才,班固因竇憲擅權受株連,死於獄中。


萬古生香之一世才華續汗青

班固


面對兄長的冤死,班昭只能默默承擔起了修編“遺書”——《漢書》的重任。

“明辨殘稿誰秋水一雙,書閣深處篆隸流芳”,班昭受詔進入東觀藏書閣。班昭文章了得,才思敏捷。不僅將兄長散亂的書稿整理得井井有條,還獨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與第六志《天文志》。《漢書》遂成。

萬古生香之一世才華續汗青

竇憲賜死


班昭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歷史學家。宋代詞人劉克莊曾贊:“為孟堅補史,班昭才學…”;趙傅贊其:“東觀續史,賦頌並嫻。”


《漢書》的問世,是中國第一本斷代體史書,保證了中國歷史的完整性和連續性。為紀念這位的史學家,金星上的班昭隕石坑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而“一代女文豪”唯一被後人詬病之處,在於她寫的《女誡(戒)》。《女誡》七篇中,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全方位地闡述作為一個女子的行為準則。

她還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三從四德”,從精神上認識女子的卑弱地位,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世對女性的偏見與歧視。

萬古生香之一世才華續汗青

班昭


《班淑傳奇》中有言:“結束才是開始,堅強的繼續才是最重要的。”丈夫的早逝,兄長的冤死結束了扶風班氏的輝煌,但沒有結束班昭的輝煌。她從不怕結束,堅強才是她的本色。我們也無法考證班昭寫《女誡》的真正用意,也不必過於苛責。

班昭如璀璨的明星,有著我們無法忽視的光芒,她以一己之力照亮中國歷史前進的路,博學高才,有節行法度;明辨殘稿,揮毫續興亡。


(本文所涉及知識解讀參考b站up主海上42天(科普菌),已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