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賴王思聰

【老賴王思聰】不讓講香港,聊一下王思聰。對王思聰這一個體沒任何看法,我關注的是他代表的價值觀和社會影響。

之前錄製過一期《闊少王思聰》,那個時候的王思聰如日中天,尚處在“國民老公”的階段,每天換女朋友非但不被大家詬病,還被很多人追捧羨慕。我的觀點是,這樣的風氣不可長,王思聰的高調必遭殃。

王思聰當時在攻擊花千芳,姑且不論觀點差異,攜財力和影響力之便,盛氣凌人不說,直接以“你媽死了”掛頭像惡意攻擊。歷來惡少,不過如此!奈何如今,此風盛行?

老賴王思聰

地產豪強

改革開放這些年,富起來的人不少,這是好事。先富起來的不帶沒富起來的,並且千方百計的以私有化帶動私有制,不惜犧牲整個社會的福祉和發展,這就問題很大了。

這批富起來的人,我一直歸納為三類典型:地產豪強、金融寡頭、信息霸主。王健林就是地產豪強的縮影,王健林的家庭是地產豪強家庭的縮影,王思聰是富二代的縮影。

以前的人,教孩子先從家教開始,進而有家風、家訓、家道,這是一個很穩固的社會基礎體系。這一體系建立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倡導天道、人道、家道的道統觀念,讓每一個人無論貧富從小都有敬畏之心、榮辱之心、孝悌之行、家國之情。

西學東漸,崇洋媚外,這些基本的文明傳統和社會價值逐漸的被拋棄唾棄。集體主義為導向的文化,本來是以家為集體的基礎核心,被搞造成了個人主義為導向的利己主義文化。至此,觀念開始錯位。

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個人主義培育了更廣闊的空間。活好自己,不管他人,成了很多人的基本意識。也即你的死活和我有什麼關係?我只管搞好我自己就萬事大吉了!自私自利開始成為主流,公共價值開始迷失。

這樣的價值環境下,王健林們自然不會管束自己的子孫,任由其按照這一價值發展。同時,土豪加土鱉們,給全社會灌輸娛樂主義和消費主義,讓大家順應金錢信仰和物質崇拜。

這種包裝和導向,出現王思聰就自然而然。

王健林說先給他五個億去玩,賠光了再給五個億,再賠光就回萬達上班。王思聰拿了五個億,迅速的被包裝成投資天才,媒體甚至粉飾其為融合了東西方商業精髓的商業奇才,是不可多得的富二代智慧精英。

同樣是這個時期,王思聰高調泡妞,即便是同時和幾個網紅開房,都沒有成為被詬病的角度,年輕人們甚至十分豔羨。如果僅僅是個人私生活,不天天大張旗鼓的炫耀,那是私事,反之則是公共領域的事務。

能夠深刻影響公共價值的王思聰,代表著一種思潮和風尚。他會讓同樣如他的富二代互相攀比,讓各種傳統社會里的不堪變得正常。同時會誘導更多缺乏判斷的年輕群體效仿,認為這才是人生最應該追求的成功。

過猶不及,王思聰如我所預測,必然會因此付出代價。忽然大家發現,這麼一個闊少,也會成為老賴。因此引發諸多對王健林和萬達的猜測,這就是最簡單的現實報。

這個現實報雖然不會傷筋動骨,但在過去過度消費公眾眼球的前提下,王思聰足夠喝一壺。這小子不可一世無法無天橫行無忌的常態,會因為被法院強制執行而打回原型。

刑不上富人,這事美國搞得了,人家那也確實是全世界罪犯的天堂。我們這裡,王思聰該承擔法律責任就得承擔,王健林再財大氣粗動不動一個億的小目標也不行。

國民老公變國民老賴,這確實很諷刺,也很悲哀。多麼扭曲的價值觀,才會有那麼多年輕女孩子滿網絡追著陌生人叫老公?這樣的禍害,在王健林家是敗家子,在社會是敗類貨。

王思聰現象,是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社會價值裂變的必然。問題在於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存在!紈絝子弟若橫衝直撞,良俗社會必大幅遭殃。

試想,王健林這樣財富和地位的家庭,自小送兒子去接受西方精英教育,結果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還很有可能引火燒身。其它各類類似追逐西方教育的家庭,會收穫什麼樣的成果?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向外學習精髓向內擁抱自己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出路。

家教不立,家風不樹,家道不成,即便是王健林也終將白忙活。沒有敬畏,沒有尊重,沒有規矩,無論是任何人都會是一場空。中國人不重塑自身文化、重拾傳統優秀文化常識、重構華夏文明道統,就無法真正有文化自信,也無法有真正的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