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心的一首關於楓葉的詩是哪首?

楓子喚幻默


不覺間,已至秋涼。

秋天既是收穫的季節,也是萬物凋謝的時刻,只有那紅的無比燦爛、如火一般熱情的楓葉才配得上它。

採一片紅葉,讀一首詩詞,我們一起聽秋天講述楓葉🍁的故事~

最傷心的關於楓葉🍁的詩句

1、🍁

琵琶行 / 琵琶引

[ 唐 ]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2、🍁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長相思·一重山》

3、🍁

夢李白二首·其一

[作者]

杜甫(唐)

······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皎龍得。

4、🍁

《江陵愁望有寄》唐·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5、🍁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6、🍁

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

宋代:歐陽修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楓葉荻花秋索索。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7、🍁

《清江引·秋懷》元·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8、🍁

《南鄉子·秋暮村居》清·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里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

9、🍁

《謝亭送別》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非遺旗袍傳承人收藏


我沿著一條小徑上了山,發現深山裡還有人家。山上的楓葉實在太美了,我不由得住下了車。看那經霜打傷心的楓葉🍁紅成一片,楓葉🍁不耍傷心,你比二月的春花還耍嬌豔。山行(●°u°●)​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芝麻161696524


很高興給你回答

小編最喜歡的楓葉詩莫過於這首《秋詞二首》了,請賞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ps:譯文

自古以來,人們每逢秋天就悲嘆秋天的寂寞蕭索,我卻覺得秋天遠遠勝過春天。

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里,一隻白鶴推開雲層直衝雲霄,把我的賦詩情趣也帶到了碧藍的九霄。

秋天了,山明水淨,夜晚已有開始降下白霜;滿樹的葉枝現在已經有紅有黃。

試著登上高樓,冷冷清秋的涼意更是深透入骨;再沒有春天的景色那樣朝氣蓬勃使人欣喜若狂。

後一句的意思是怎會像繁華濃豔的春天那樣讓人輕狂,此句緊承前句描繪的高樓一望清雅美麗的秋景圖,詩人巧妙地暗用擬人手法,將秋天和春天比擬成了兩種不同的人,用春季的輕浮反襯了秋季的端莊素雅。表現了秋之高潔和沉穩,反映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積極高昂的精神面貌。


清鹿電影



老楊120953781


我會的詩裡面好像沒有關於楓葉的 恕我才疏學淺,送一段加拿大楓葉短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3e0000257408fd9d73\

憤怒的圈圈熊


提到有關楓葉的詩,最先想起的應該是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楓葉經霜而絢爛,為深秋一抹最亮麗的色彩,甚至比二月春花還要紅豔,如此耀眼多姿,怎不讓人流連忘返?這裡的楓葉,點燃的是秋之生機與魅力。

而楓葉火紅,有時也被用於渲染秋之淒涼。白居易的《琵琶行》裡開篇有提到楓葉,“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也的確以此渲染秋風蕭瑟的淒涼之感,但這首詩涉及的感情絕不只是傷心這麼簡單,所以這裡就此不提。

有人提名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楓橋夜泊》著力書寫的是詩人羈旅的鬱結愁思,倒也並未見得到傷心欲絕的地步。

想來想去,切題的話,就選一首柳永的詞吧——

《卜算子慢·江楓漸老》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砧、斷續殘陽裡。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儘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雲誰寄。

楓葉漸漸枯老,蕙草枯萎,映入眼簾的是滿眼衰殘的紅花綠葉,在這裡,可就真是肉眼可見的傷心了。再加上斷續響起的搗衣聲,聲聲入耳,一抹殘陽遠懸天邊。詞人借這樣淒涼的暮秋之景,傷懷思遠,新愁舊恨接續湧起。

相思人在千里外,怎奈中間隔著萬重煙水,數重山巒,思念之柔腸百結與苦悶心傷皆在其間。詞人在其中所選取的重重景物,都在為這一悲愁情緒做鋪墊,層層疊疊的愁緒濃墨渲染,傷心無以排遣。


讀書燈下


我所知道的關於楓葉最為讓人傷心的一首詩是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一、詩的意思

月亮自己藏了起來,烏鴉在孤獨的哀鳴,秋夜裡的寒氣一層層的浸染著大地。江邊的楓樹在夜裡也能看出一點紅色,與船上的漁火相照映。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在這寂靜的夜裡傳到我的耳朵,夜深了,我在客船裡久久不能入眠。

二、創作背景

安史之亂爆發後,不少文人都逃到了比較安定的江南,也就是今江蘇、浙江一帶,張繼也在其中。這是在秋夜,作為一個愛國而又心思敏感的詩人,他在悽清寂靜的夜裡,感傷國事,念及一路的艱辛,難免心生愁緒,這才寫下這首意境悽清的詩。

三、為什麼我說它讓人傷心

這首詩的詩眼是一個“愁”字,意象有:落月、烏啼、霜、江楓、漁火、姑蘇城、寒山寺、鐘聲,整個意境都是非常的空曠和悽清寂靜的。詩人的“愁”最後沒有散開,反而在這樣的情境中更加難以入眠。

張繼屬於大曆詩人,情調冷落寂寞,盛唐的雄渾壯闊的風骨到大曆詩人這裡已經消失不見,這也是唐詩讓人遺憾之處。


春耕夏耘


清朝趙翼的《野步》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遊。

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趙翼是一位詩紅人不紅的文人。他就是那個敢說“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的人,他就是那個鼓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人,他就是那個總結“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的人,想起來了吧,他就是趙翼,一個文采出眾敢於正面剛的草根。

趙翼少年喪父,生計艱難,一邊靠著給別人做家教維持一家生計,一邊發奮讀書考取功名。說起他的科舉之路,那就有點搞笑了,憑實力考了第一名,卻只能屈居第三名。原來是皇帝覺得本朝陝西還沒有出過狀元,就把第三名的陝西考生與趙翼互換了名次,這叫個什麼事啊,真叫人頭大。

趙翼論詩主張“獨創”,反對摹擬,就和咱們今天主張原創反對洗稿差不多啦。他作詩重視“性靈”,他說過“欲力爭上游,性靈乃其要 ”,所以他敢於懟李白,懟杜甫,懟蘇軾,只為了讓大家放棄過去的包袱,重新挖掘創作的源泉。

總而言之,趙翼在文學上很較真、很牛掰,在官場上,也很耿直,有時候詩中隱含著對時政的不滿,可想而知,他的為官之路肯定不是很通暢。但難能可貴的是趙翼一直不拋棄不放棄,雖然沒能做什麼大官,但也平安活到了八十多歲,也算善終。

這不,人老了,趙翼想要出去散散步,但是這料峭秋寒,讓他不得不穿上厚外套,拄著柺杖,只能在近郊稍微走走散散心。討厭的秋風瑟瑟地吹,吹紅了這片湛湛青楓,也吹白了滿頭烏髮,多管閒事的秋風,真是好愁人啊!

“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一位步履蹣跚的老者,在風中流淚,光陰一去難返,歲月不饒人啊!


淡墨無聲


楓葉有感。

青山幾代有綠池,秋水一時洗紅枝。

下落片羽問閒舍,上路血景君來遲。




禪悟淨慧


會飛的魚,這是一個生活情感問答?說不好回答?其實也很好回答?遠山石徑一線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以上我的答覆,這位小姐是否滿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