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柳泉鋪鎮:老驥伏櫪“戰疫情”牢記使命“守防線”

鎮平柳泉鋪鎮:老驥伏櫪“戰疫情”牢記使命“守防線”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通訊員 劉宏偉

鎮平縣柳泉鋪鎮柳泉鋪村“兩委”共有6名黨員組成,其中最年經的44歲,年齡最大的70歲,還有兩名同志腿腳不靈便,老支書劉富成、副支書李中顯還是鎮人大代表。然而,面對疫情,村“兩委”一班人毅然決然扛起使命,衝鋒上陣,運籌帷幄,從嚴從快從細落實“聯防聯控”工作部署,建立起一張嚴密的疫情“防控網”,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鎮平柳泉鋪鎮:老驥伏櫪“戰疫情”牢記使命“守防線”

堅守防疫第一線

鎮平柳泉鋪鎮:老驥伏櫪“戰疫情”牢記使命“守防線”

國道312與老莊戰備路和柳泉鋪鎮一初中兩個卡點作為柳泉鋪鎮重要的進出通道關口,他們6人與鎮人大主席、包村幹部分兩個組嚴格實施24小時值班值守,本著“逢車必檢、逢人必查”的原則,從嚴管控過往車輛及人員,認真落實消毒、測體溫及登記制度,切斷疫情傳染源,築起了鎮、村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堅守值班的同時,他們每天還堅持輪流到各自分包的村莊、鎮區各社區和廠礦企業進行督查,全力督促各項防控措施落實,當“包公”,查問題,扮“黑臉”,促整改。期間,70歲的村會計張建堤家住大水溝,因通莊主路封堵,兩次晚上騎電車走水渠小路回家吃飯摔倒在溝中,造成輕微皮外傷和腰疼,但第二天一大早他仍堅持提前來換班,從不喊苦、不叫累,樹立了一名老黨員“能戰鬥、能吃苦”的良好形象。

主動請纓來戰“疫”

鎮平柳泉鋪鎮:老驥伏櫪“戰疫情”牢記使命“守防線”

65歲的共產黨員肖喜亮和64歲共產黨員李會傑是兩名不在編的村幹部,其中老婦聯主任李會傑曾因摔傷造成腿腳行動不便,當他們得知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後,大年三十主動請纓加入防疫工作中來,與其他村幹部一樣擔起宣傳、入戶排查及卡點值班等工作。隨著防疫工作的逐步深入,柳泉鋪村經排查確認從湖北因各種原因回來居住的人就達17戶78人,面對這一日趨嚴峻的形勢,村裡7名公益崗位人員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多次找村支書要求也加入防疫戰線中,特別是貧困戶兼保潔公益崗的李天聚說:“近幾年,國家一直在想法幫助我們擺脫脫貧,使我們現在還在享受著各項補貼政策,可如今疫情爆發,國家有難,我們在屋裡咋能坐得住”,樸實的話語打動了村支書,後經村“兩委”商議,同意他們加入其中。這7個人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雖說他們都不是共產黨員,但工作中他們時時處處卻都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天都穿梭於大街小巷、莊莊戶戶,有的主動揹著噴霧器,對街巷進行消毒滅源;有的騎電動車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有的主動申請檢查站夜班值守;有的在村內進行巡邏;有的對湖北和武漢返鄉人員等“居家隔離”家庭進行防控觀察……他們不計報酬,不計名利,默默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凝聚起強大力量。

一線巡查做“宣傳”

鎮平柳泉鋪鎮:老驥伏櫪“戰疫情”牢記使命“守防線”

做好宣傳教育,穩定村民情緒,增強群眾自我防護意識,是整個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打贏這場戰“疫”阻擊戰的關鍵。上至包村責任組、下至村、組幹部,人人都是宣傳員,人人都是“麥克風”。69歲的村支部書記劉富成更是體現了一名人大代表的勇於擔當和拼搏精神,工作中一馬當先,除擔負著組織協調、蹲點值班外,每天還主動做好過往群眾的宣傳,特別是為動員村民群眾“不串門、不外出、不聚集、不走親”,他根據縣裡政策要求編成群眾通俗易懂的話語,拿起小喇叭、背起小音箱走街串戶進行宣傳。連續10余天緊張地工作,使他感到頭暈疼,其他幾位村幹部勸他在家休息幾天,他堅決不同意,並動情地說:“我們現在辛苦一點,村民就能多一份安全,只要疫情一天不退,我們就堅決不退”。鎮人大代表、副支書李中顯,村委副主任馬天六兩人相對比較年輕,是此次防控宣傳的中堅力量,除每天向全村湖北返村17戶村民做勸導、宣傳防疫知識外,他們還通過深入大街小巷、張貼通告,發放明白紙,及時更新村內“大喇叭”宣傳內容,編髮微信等各種形式做好宣傳,教育廣大群眾做好自身防護。他們不間斷的宣傳,滿負荷工作,充分展現出當代共產黨人和人大代表的責任擔當。


【新聞熱線:0371—53306921,1561770953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