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三十多年前,他們正值青春,意氣風發,是咱們法院工作的排頭兵;三十多年後,他們老驥伏櫪,壯心未歇,依舊是咱們法院工作的領頭雁。疫情當前,他們迎難而上,用自己勤懇踏實的工作作風詮釋著初心和使命——他們就是恩施州兩級法院堅守在防疫一線的老同志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恩施州兩級法院聞令而動,所有黨員幹警迅速下沉一線,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在疫情防控一線,湧現出一批老黨員、老幹警,他們不怕吃苦,勇當先鋒,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法院人的奉獻與擔當。

不用“優待”,我可以值夜班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站在執勤崗亭的這位老同志名叫肖峰,是恩施市法院的一名幹警,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要退休了。凌晨四點,此刻室外溫度只有5度,塑料薄膜圍成的簡易帳篷被風吹得有些搖晃。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他平時身體也不大好,家中還有老人需要照顧,社區考慮到他的情況並沒有給他安排夜班值守。但是想到小區值守的人力不足,肖峰主動向社區網格員申請不需要“優待”,自己可以和其他男同志一樣值夜班。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除了夜班值守,肖峰還參加了轄區組織的入戶排查,他負責的60戶,多是樓梯房,為了一戶一戶落實清楚,不漏不錯,他上上下下爬樓梯,累得滿頭大汗。

參加防疫一線的工作已經四十多天了,無論是入戶排查還是崗亭值守,他都一絲不苟,非常負責。別人問他累不累,身體吃不吃得消,他說:“疫情是一次‘大考’,這時候共產黨員更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服從命令聽指揮,每個小區、每個家庭是防疫工作的“最基層”,我們下沉到社區參與防控工作,就得守好這個門,沒啥說的!”

我是黨員,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1962年出生的楊如斌,今年已經58歲了。他是來鳳縣法院駐綠水鎮田家寨村尖刀班班長,也是一位退伍老兵。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楊如斌大年初一一大早便趕回了田家寨村,安排部署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入戶走訪、張貼宣傳冊頁、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卡口值守……40多天來,楊如斌沒有休息一天,與尖刀班的同志們一起守護著全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不怕打硬仗!我還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始終會牢記和踐行一個黨員的初心使命。我相信,只要我們充分發揮敢於鬥爭,不怕犧牲,奮戰到底的精神,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的!”電話那頭,楊如斌堅定地說到。

主動請纓,勇當抗疫先鋒

今年55歲的張遠安是巴東縣法院立案二庭的副庭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一名老黨員,他主動請纓,上防疫一線。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2月25日,在張遠安的倡議下,他同劉聖遠、辛宗惠向院黨組遞交了聯名請戰書,主動申請到扶貧點涼水井村和韋家荒村支援一線抗擊疫情工作。在涼水井村,張遠安頂風冒雪堅守在卡口,工作認真負責,對進出人員和車輛逐一仔細詢問、檢查、消毒、體溫測量,並詳細做好信息登記。嚴格進行交通管制,堅決落實“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工作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與一線的醫護人員相比,我做的就是一點小事

建始縣法院政治部幹警範正憲,也是一名即將退休的老黨員。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範正憲主動參與“一村一警”,進村入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他的聯繫村共有12個組372戶村民,春節期間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多,排查任務重。進村後,範正憲與村支兩委、尖刀班人員一道走在抗擊疫情前沿,逐戶排查、跟蹤監測返鄉人員健康狀況、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法律法規……剛開始,也有少數村民不理解、不配合,他總是主動上前、耐心勸解,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愛心企業捐贈的醫用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他與村裡的工作人員一起逐戶分發到村民手中;因村民外出不方便,他便接下了幫助村民代買、代取日常生活用品和藥品的任務……漸漸地,村民們對他由陌生到熟悉,再到信任,有事也會向這位駐守幹警尋求幫助。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從大年初一開始,他已在楊柳池村連續工作四十餘天。期間,院領導擔心他的身體,兩次提出讓他休息,由其他幹警替換他,但均被他拒絕了,他說:“不用換,我可以堅持。其他的同事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開展防疫工作,如果來替換我,他們的崗位又由誰來補上呢?與一線的醫護人員相比,我做的就是一點小事,不值一提。”

我瞭解村裡的情況,讓我去!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1963年出生的麻運祥,是宣恩縣法院的一名幹警。2018年3月,他成為單位駐甘露村的扶貧幹部。在單位“尖刀班”隊伍中他最年長,但同事都說在工作中他還是個充滿幹勁的“年輕人”。2019年回到單位工作不久,因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他再次回到甘露村參加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說:“我瞭解村裡的整體情況,跟老百姓交道也打得多,能更好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村裡人都親切地稱他“老麻”,哪家有“紅白事”他就去做思想工作,防止人群聚集;哪家有困難,他便想盡辦法幫助解決;哪家不配合工作,他就去入戶做宣傳,化解矛盾。他說“自己雖然年紀大了,但能出一分力是一分力!”

春晚可以以後再看,防疫不能耽誤!

正月初一,本應在家享受春節的退休幹部陳三同志,提出申請,自願加入防疫一線,與大家共同戰“疫”。妻子在旁邊勸他說:“一起把春晚看完,明天我給你收拾完再去。”“春晚以後還有機會看,防疫工作不能耽誤!”

陳三,原利川市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駐村幫扶領導。返回崗位後,他帶領尖刀班成員與江源、沙坪村支兩委一起投身疫情防控戰。江源、沙坪兩村轄區覆蓋面廣,人員流動性大,村民防護意識薄弱,加大了疫情防控工作難度。他結合村組實際情況,科學安排、精準部署,聯防聯控,在村級主幹道搭建臨時檢測點,實施交通管制,輪班值守;沿著村子巡迴宣傳錄音,勸返無事外出人員、車輛;“地毯式、網格化”對各村民小組進行摸排,採取“到戶不進門”的方式普及防疫知識,同時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勸阻村民不出門、不聚餐、不辦酒席,通過細緻入微的工作贏得村民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老驥伏櫪 壯志未歇——老黨員們的防疫故事

從1月25日到現在,連續工作一個多月的陳三,只能在收工後偶爾通過微信和妻子視頻一下,“總是收工太晚,很多時候妻子已經睡了,早上出發的時候,她又還沒起。”他笑著說等這場戰鬥勝利後,也要偷個懶睡個懶覺。

餘熱未盡獻,老驥不偷閒。

他們用實際行動

為大家樹立了標杆和榜樣。

向他們學習,全力以赴,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