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有哪些形態特徵和功效?

有緣相逢知己人


白背葉葉哪些形態特徵和功效?

一,關於名稱:

白背葉這個名稱是正式中名,出自《廣州植物誌》,由於它的葉片背面有灰白色星狀毛而得名。


別名還有酒藥子樹、野桐、白背桐、吊粟等,是大戟科野桐屬植物。學名為Mallotus apelta (Lour.)Muell.,是在1865年命名發表的。分佈在我國陝西、甘肅南部及以南部分省區,常生長在海拔一千公尺左右的山坡、溝谷灌叢中。

二,形態特徵:

為灌木或小喬木,高三公尺左右;小枝、葉柄、花序都有星狀毛和黃色顆粒狀腺體。單葉互生,葉柄長十公分左右,葉片寬卵形,表面淺綠色,背面有灰白色毛和黃色顆粒狀腺體,葉邊有稀疏鋸齒。雌雄花序都是穗狀,長二三十公分,六到九月開花。


蒴果圓球形,表面密生灰白色軟刺,八到十一月果實成熟。

三,用途功效:

第一,白背葉的適應性強,是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葉片兩面顏色特殊,有一定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可栽培觀賞。

第二,它的根和葉藥用,據測定主要含有黃酮類、香豆素類、苯丙吡喃類和衍生物、揮發油類、萜類等物質,有清熱解毒、祛溼止血等作用,在民間常用於治療外傷和慢性肝炎等疾病。

第三,它的莖皮纖維柔韌,是編織好材料。種子含油量36%左右,是工業用油,還可制殺菌劑。


老姚談植物


白背葉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的乾燥葉,又名白毛樹、 野芙蓉、白林樹、白麵虎等; 在我國主要分佈於江蘇、 安徽、江西、福建、河南、廣西、海南、陝西、雲南等地;

葉全年可採集, 根可在夏、秋季採集, 種子可榨油, 供製肥皂、潤滑油、油墨與鞣革等工業用;莖皮為纖維性原料, 織麻袋或供作混紡。

一 白背葉的形態特徵

白背葉葉的主要性狀特徵如下:

1.葉的下表麵灰白色或白色, 被星狀毛, 基出脈3條, 葉基具2斑狀腺體。

2.顯微特徵主要有葉橫切面主脈向下顯著凸起, 下表皮細胞小, 密被星狀毛茸, 主脈上、下表皮內側有數層厚角組織細胞, 主脈維管束成環, 外韌型, 在韌皮部外側, 有數列纖維斷續成環, 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二 白背葉的功效及臨床應用

白背葉的根、葉入藥。

味微苦澀,性平,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溼、收斂固脫、消炎止血等功效;

主要用於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 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耳炎、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疾病;

三 白背葉的藥理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背葉有一定的抗菌、保肝、抗腫瘤、止血等藥理作用。

從白背葉中分離及鑑定出的化學成分主要有萜類、苯並吡喃類、黃酮類、香豆素類、二肽類、醛、酮、羧酸類等幾十種化合物。

其主要的藥理作用有以下幾種:

1.止血作用

研究複方白背葉水煎劑和醇提物的止血作用發現,兩者均能縮短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血漿復鈣時間,增加血栓重量,加速ADP誘導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表該藥具有止血作用。

2.消炎抑菌

其抑菌試驗表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背葉各部位抗菌活性強度順序為:葉>果實>根>莖

3.保肝作用

白背葉根提取物高、中、低劑量組均可降低四氯化碳誘導肝纖維化大鼠血清中白蛋白(ALB)、球蛋白(GLB)、丙氨酸轉氨酶(ALT)、天門氨酸轉氨酶(AST)、透明質酸(HA)、層黏蛋白(LN)、前三型膠原(PⅢC)和四型膠原(CollagenⅣ)的水平,說明其對肝臟起保護作用;

另發現血清中MDA、NO和肝組織中羥脯氨酸的含量降低,說明白背葉根通過抗氧化作為保肝途徑之一。

更多中藥學知識,請關注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