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那麼多人想進事業單位?

大理中公教育


有一句話,那就是每一個人都想往好處走,雖然不知道這個結果如何?有沒有發展前途?但是在事實就是這樣。都知道這個企業能賺大錢,無論他嘞不怎麼樣都想去體驗一番才知道。

所以這是很正常的,事業單位和私人單位他們雖然都有共同點,可以賺錢,但他們有不同點,因為有些人報著各種不同的想法,因為,事業單位比較穩定啊福利待遇,然後感覺是有面子啊,等等有很多的原因,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錯誤的想法,但是譽為,而且有些情況確實是這樣的所以說,大家都想抱著試試的心態,先不說這個,結果怎麼樣,只要感覺福利待遇哥,或者達到自己的要求,我相信有很多人都願意去,這些方面的,去這些地方。

所以在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自由的選擇也許是利益的趨勢都無法說出明確的原因所以,因此,有一點就是隻要好的地方,大家都喜歡去,其實不光是事業單單位,如果一個私人企業一個民營企業,只要他給的福利待遇,足夠好,或讓它發展的足夠強大,就像百度阿里巴巴這些公司一樣,無論是,我心思人,還是民營企業,只要他發展到這個程度我相信有很多人是爭先恐後的去。

其實總這句話哪裡好,大家都想往哪裡去,就是為什麼早晨,有些崗位特別緊缺,而有一些崗位人員有富足,就是這個道理,好的,大家都想去不好的,大家都不想去,因此,我們就不需要想那麼多,因為天上沒有餡餅,但是,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天上沒有餡餅,但是還有人去爭取,盼望著天上掉餡餅,其實這是人之長情人之,心理,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酒店客房技能培訓


一、事業單位穩定,幾乎沒有下崗失業風險,社會地位比較高,工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較之私企和國企大多數工作都有優勢,好的工作自然想進的人就多。

二、很多人家庭條件本身不錯,不求大富大貴,又不想太累,承擔太多責任,事業單位就成了最好選擇。

三、很多人專業沒有優勢,找不到太好的工作,長遠考慮,只能考公務員,退而求其次考事業單位。

四、部分人外行看熱鬧,不瞭解情況,跟著瞎起鬨考事業單位。考上了發現工資很低,沒有太大前途,想辭又捨不得辭,大量這樣的人滯留體制形成虹吸效應,吸引越來越多不明真相的人跟風報考。

五、機構改革,行政編和事業編含金量越來越高,吸引力趨強。另一方面,經濟環境目前不是很理想,就業形勢相較以前更緊張,多方面因素綜合,事業單位無疑更吃香。

六、兩點建議:經濟條件不好的,最好別考;有一技之長的,儘量別考。


80後小公


“要致富,送孩子讀書是條路”,這句話雖然有點照片面,但說出了讀書的重要性,很多高中生為了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提出了“奮戰1000天,實現自己夢想”的口號。他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不分白天黑夜努力學習,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然而最殘酷、競爭最大的考試還在等著他們,那就是就業考試。

在眾多大學畢業生中,進入公務員行業是他們求職就業的首先,如果無法進入公務員行業,退其次考慮的就是事業單位。因為事業單位也屬於體制內的人員,進入事業單位後就屬於國家公職人員,雖說工資福利待遇不是太高,但工作穩定、工作體面,還行使國家的公權力,那也是一件光宗耀祖之事,也是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就業的首選。與事業單位相比,公務員考試比事業單位考試競爭大得多,因此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方面為公務員考試備考,同時也在努力備考事業單位,造成事業單位考試人員不斷增加。

1、有的人會這樣認為國家公職人員掌握國家政策,方便辦事。中國人是很講面子的,再說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在社會上生活,不管是生、老、病、死都離不開國家,誰家沒有點大屋小事、誰家不會遇到一點困難,這些困難都與國家有一定的關係,當遇到困難時都首先要問這個部門有沒有熟人,好打聽辦理和經過的流程,如果有熟人的話就方便多了,造成了很多人報考事業單位的原因之一。

2、工作體面,社會地位高

。進入事業單位後,就屬於國家公職人員,很多人會認為就是屬於政府的的官員,說話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能夠受到人們的尊重,社會地位高。

3、工作穩定。進入事業單位後,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自己心盡職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會擔心下崗失業的問題,至少每月的工資還是有保障的。再說退休後退休金也比一般的企業高得多。


文博自媒體


樓主您好,事業單位行政事業單位,尤其是參照公務員執行的事業單位,它的待遇相對是比較穩定的,當然這個事業單位的待遇談不上高,但是他的待遇是絕對的穩定的,也就是不會出現發不下工資,或者是因為經營不善導致裁員破產的情況,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

所以說進入這種單位可以說是旱澇保收,尤其是自己的社保福利方面,他的這項待遇比企業職工的待遇要高很多,因為我們都知道行政事業單位人員退休之後領到的退休工資,基本上是自己在職期間70%到90的一個水平,而企業職工的退休工資大約僅僅只有40%到60的一個水平,所以說事業單位人員的待遇要遠遠高於企業單位人員的。

那麼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想進事業單位工作的一個主要原因。事業單位總體來講,他沒有經營壓力的約束,因為它本身是政府財政補貼的,所以說他吃的是納稅人的錢,他不需要任何的經營利潤,所以在這方面他實際上就不存在一些什麼破產或者是工資發不下的情況,所以說這也就是很多人想進事業單位了。


社保小達人


因為很大部分人還是追求比較安逸穩定的工作。對於現社會工作競爭壓力,生活壓力等。所以一般有能力,有機會的人更喜歡選擇機關事業單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a000083a0ccc710561\

兔小兔生活記


公務員更好


用戶453468364581


穩定待遇好


平常人246089341


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報考熱,已經持續了十多年。每一次機關事業單位的崗位報考人數與招收人數都能達到60~100:1。與之相對應的,是很多企業工廠招工難。

為什麼企業工廠每月也是3000多元,事業單位也是3000多元,大家卻都想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呢? 主要有這麼幾個:

第一,事業單位是鐵飯碗、公務員單位是金飯碗,旱澇保收,沒有風險。企業工作人員,一般是努力工作打拼,才能有較高的工資待遇。

有了編制就有更好的保護層。比如 ,一些地方對於編外人員上班玩手機問題,一次違紀,立即清退;對於編內人員只是通報批評,扣幾百元工資、考核不合格或者調離崗位。

企業工作人員,動不動還要看老闆的臉色行事,一旦犯點錯誤就會失業的。一些企業老闆感覺給職工發工資就很了不起,對待職工的態度上非常倨傲。

不過企業有企業的好處,不會論資排輩,一般是按能力吃飯,工資待遇也沒有體制內那麼限制的死。只要努力工作,有真本事,幹出真成績,就能夠掙到更高的待遇。

第二,事業單位工資表面低、實際高。都說事業單位到手工資也是3000多,但實際上還有很多各項保障?

雖然國家不讓發各種獎金福利,但是機關事業單位仍然有動輒上萬元的年終獎金。 安徽六安教師討要工資上訪,讓大家知道了,原來安徽還有一次性工作獎勵的補貼,標準是2.4萬元到3.6萬元。這相當於一年的工資了。

而且機關事業單位各種獎勵補貼層出不窮,住房補貼、招商引資獎、政府考核獎、文明創建獎、扶貧獎、雙擁獎、午餐補助,車補等等,各地雖然不一定都有這些名目,但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這些補貼,一般不算工資範圍統計事項了。

企業工人說3000元工資,絕對沒有這樣那樣的補貼,或者補貼就包含在工資裡,頂多有個幾千元的年終獎。

第三,事業單位保障全。 在企業工作,企業為工人繳納社會保險,已經是非常不錯了。很多用人單位即使給職工交保險,也是按最低基數60%社會平均繳費基數交。

機關事業單位嚴格按照國家的繳費基數規定進行社保繳費,主要包含了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績效工資。不管錢數多高,有財政撥款負擔。普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繳費基數一般會超過社平繳費基數,處級以上幹部一般能達到1.6到1.7倍的社平工資。

除了社保五險之外,機關事業單位還一般按照最高繳費比例繳納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也是最真實的。一些發達地區除了住房公積金之外,還有住房補貼。2011年深圳市從每月2400元到4600元不等,還不知道有沒有調整標準。


企業繳費一般按照住房公積金最低基數、最低比例給交就不錯了。

事業單位還有職業年金制度,這是一項補充養老保險機制,按照個人、單位4%和8%的最高比例繳納。雖然企業也有企業年金制度,但不是強制性。90%以上的企業人員是沒有年金制度待遇的,參保繳費的2300萬職工中,主要集中在央企和北京地區。

機關事業單位,還有公務員保險補充醫療保險機制。這些都比企業工人要強很多。

第四發展前途,機關事業單位都有完整的職業發展規劃。

如果在企業,我們年齡增大之後怎麼辦?在企業工作年老之後,就會面臨到失業下崗的風險,即使沒有工資待遇也會下降不少。

在機關事業單位,有完整的工資制度保障體制。將基本工資中的薪級工資,只要考核合格,就能夠年年晉級。相當於工齡工資,不會根據你崗位勞動差異而有區別的。

同時還有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國務院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兩年一調,一般會上升10%以上。

績效工資也會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而提升。

晉升機制,機關事業單位不僅可以走管理崗位,也可以走專業技術崗位晉升。這些晉升都需要相應的工作時間限制的,否則無法晉升職稱。因此很多年輕人吐槽一些老年工作人員,職稱高高的,待遇高高的,但是活幹不了多少。這也是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弊端。

所以,很多有知識有能力的青年,都努力去考取機關事業單位。這也是好事情,這樣的我們國家管理機關他們的水平和能力會越來越高的,也會把我們國家帶領的越來越好。


暖心人社


如果企業也是越老越不會被開除,大家當然樂意在企業工作。企業最多讓你做十年,潛力發掘完了要換新人。如果勞動法規定企業籤一輩子合同肯定也有人喜歡幹。青春被榨乾了就踢人。


愛旅行的石頭


問答別問沒有意義的問題了,好不好?多倡導正能量的東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