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這樣的家庭和都隨父姓的家庭有區別嗎?

想胖的小人


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這樣的家庭和都隨父姓的家庭有區別嗎?

子隨父性,是從古代就沿襲下來的傳統。直到今天,百分之90的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依舊承襲了這一做法。但也有部分父母,尤其是家有兩個寶寶的情況,可能會讓兩個寶寶一個跟爸爸姓,另一個跟媽媽姓。幫媽身邊還就有這樣的例子。

朋友家有兩個孩子,女兒比弟弟大4歲,女兒跟爸爸姓王,兒子跟媽媽姓趙。一開始倆人還覺得挺好,覺得這樣更能體現夫妻的恩愛。然而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問題也接二連三的出來了。每次姐弟出去玩的時候,一問倆人名字,多數人都以為兩個孩子是兩家人,每次兩人都要解釋一番。後來弟弟還抱怨媽媽:為什麼不讓自己和爸爸姓,覺得和姐姐不像是一家人等等。朋友也發現,婆婆似乎更偏愛姐姐,而姥爺似乎更偏愛弟弟,這些都讓夫妻倆有些後悔讓孩子分開姓了。

其實生活中類似上述情況的家庭應該也有不少。雖然婚姻法有規定孩子既可以跟父親姓,也可以跟母親姓,但是基於父性的大環境下,孩子跟母親姓,多少還是會受到一些社會影響的,尤其是家有兩個孩子的情況,問題通常會更多。

雖然孩子隨母=姓可能會在生活中出現一些困擾,但是也並不能以偏概全。其實無論是隨爸爸姓還是隨媽媽姓,都沒有影響,但是建議兩個孩子的家庭,要麼兩個孩子都隨父姓,要麼都隨母姓,這樣會避免日後出現矛盾。


你家孩子隨誰姓呢?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朋友家剛生了二胎,因為大寶是個男孩,隨了父性,所以這夫妻倆決定二胎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隨母性。孩子生下來之後是個男孩,也就隨了母姓,大家都挺高興的,除了婆婆。

婆婆覺得她兒子又不是上門女婿,為什麼孫子要跟媽媽姓?婆婆雖然極力反對,但是最後孩子還是隨了媽媽姓。朋友本來以為沒什麼事,戶口登記之後就塵埃落定了,但是沒想到最大的災難再後面。

婆婆照顧兩個孩子的時候完全不是一個態度,在大寶和二寶搶玩具的時候都是在袒護大寶,甚至還當著二寶的面說大寶是自己家的人,二寶算是外人,以後自己的財產只能給大寶,二寶想都不要想。

不得不說,雖然兩個都是自家的孩子,但是在老一輩心裡不隨自己姓的孩子地位就是不一樣。很容易會疼惜跟隨自家姓的孩子,而對另外一個孩子情感疏離,對於兩個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而且雖然孩子是親兄弟或者親姐弟,但是受到了家人的區別對待,在一起相處肯定會有更多的矛盾。

雖然法律上沒有規定孩子必須要跟隨誰姓,但是在考慮孩子分別隨父母姓的時候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沒有偏心、沒有比較。如果兩個孩子都能受到平等的對待,在相親相愛的環境下長大,那麼姓氏不同也不會心有芥蒂。如果不能保證自己做到,那麼還是不要為了一個姓氏而增加孩子成長的風險了。


寶媽阿梅姐


我女兒隨父姓。兒子跟我姓。老公家裡三代單傳。誰反對都無效。因為孩子都是我孃家人從生下來就帶大的。戶口也隨我。她們從不過問我孩子。不出錢不出力。所以我的孩子叫外公外婆喊爺爺奶奶。不打電話不聯繫。不存在一樣。直到我兒子生下來。她們非要取名字。老公也跟我吵。我立馬簽好離婚協議書。讓他趕緊離。我的兒子。還要外人插手。也太搞笑了。我直接告訴他。有能耐自己生去。我的孩子不佔別人便宜。不好意思麻煩外人取名。我把離婚協議書發到他家裡人微信上面。你弟弟馬上單身了。你們家趕緊慶賀一下。沒有我們孃家姐姐弟弟強大的經濟支持。好日子也不會這麼快有的。那是我最決絕的一次。我不後悔。我花了半條命生下的孩子。他的父親都沒有資格做他的主。只有我才有這個資格。絕不允許外人干涉。誰都不要試著挑戰我。你們做初一。我就做十五。跟你們學。


十一與9


真事。

有個女同學,叫梅程程,後來才知道她有個姐姐,叫程梅梅。她爸姓程,她媽姓梅。

平時在家,她爸媽都是梅梅、程程地喊。

在我們那個年代,這事還是很罕見的。只能說明她們家,思想很開明。

事實上,姐妹倆跟正常家庭的姐妹也沒什麼兩樣,打打鬧鬧,一起玩樂。

所以關鍵並不是跟誰姓,也不是怕老人家有什麼樣的偏見。關鍵是孩子父母自己的態度,是不是一視同仁地看2個孩子,不會因為孩子的姓氏不同,而心有芥蒂。

假如父母從小灌輸的是,你倆是親生姐妹(兄弟),因為你們是爸媽愛的延續,爸媽之間的愛情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所以希望把這種尊重延續下去,因此你倆分別繼承爸媽的姓氏。


樹熊媽媽


跟隨誰姓是否產生影響很大程度取決於家庭中父母和長輩的態度。

我有個同事,浙江的,獨生子,在結婚的時候就約定好了,要生兩個孩子,無論生男生女,都是老大跟父姓,老二跟母姓。現在老大是男孩七八歲,老二是女孩剛滿兩歲,一家子其樂融融,生活幸福。

由於獨生子女增多,他們的婚姻、家庭關係也產生很多新的相處模式,浙江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都是隨夫妻不同的姓。

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和老人對待孩子做到同等關心、不偏不倚,那就不會產生影響,就像我同事家那樣,雙方老人都是平等對待孩子的,不會因為沒有跟隨自己的姓就少關心。

現在又不是舊社會,必須隨父姓,把兒子看做傳宗接代的唯一香火。只要夫妻約定好,長輩認可,平等對待,孩子就不會有什麼影響。


一枚新葉


個人認為,要麼都隨父親姓,要麼都隨母親姓!最好不要“攤大餅”!!

1:小孩子雖然很堅強,但同時也很敏感,對任何一個小事,都能觀察的很細微!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玩我爸的眼鏡,我媽的口紅這些東西!兩親兄弟姐妹姓氏不同!那麼這兩個孩子就會認為,兩個孩子的家庭,都是一個跟爸姓,一個跟媽姓!但是當他們發現別的兩個孩子都是同一個姓的時候,他們就會明白他們才是異類!那麼兩個孩子心理肯定有想法!至於是好的還是壞的,就不知道了!而人們都是喜歡同類,排斥異類的,而在兩個孩子一個姓的社會里,兩個孩子兩個姓就是異類!可能就會受到別的孩子排斥!

2:外界人們也會認為,“你們倆是不是要離婚分家分孩子了?隨媽姓的跟媽?隨爸姓的跟爸?”當然,別人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能挺過流言蜚語!

3:孩子隨父姓是大流,隨母姓,第一感覺就是男人沒本事,雖然只是你們兩個商量的結果,但是異類就是異類!就是要被說!是很傷男人面子的,而男生在外,面子比天都重要!


水無心矣心無情


這是正常現象,小孩隨父親的姓或者隨母親的姓,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與正常的家庭沒有什麼兩樣。

原來我就一個同學,他哥哥隨父親的姓,他自己隨母親的姓,後來他哥哥改成隨他母親的姓了,而他又改成隨他父親的姓了。一家人倖幸福福,沒有什麼不正常的。


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這就是說隨父姓和隨母姓,法律都是允許的。這也是當事人的自由和權利,只要辦理了正常的戶籍登戶口登記,法律都是予以保護的。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的子女都是隨父親的姓。但是也有些家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讓小孩隨母親的姓。既然他們願意讓小孩隨母親的姓,那麼就說明他們樂意這樣做,並且小孩隨母親的姓或者隨父親的姓與家庭生活是沒有關聯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認為隨父親的姓是天經地義的,而隨母親的姓認為是不正常。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他們愛隨誰的姓隨誰的姓,你管那麼多幹什麼?


法重情深


姓氏僅是一個符號,親情才是主要的,隨父隨母姓都是親兄弟姐妹,能有什麼區別?!

我的家庭香火靈位上就正大光明地在正中標著“廖銀阮”三姓祖宗歷代靈位,我們這一代四兄妹都是做爺當奶的了,但老家的香火高臺上仍然這樣供奉著。這個家是銀家的老祖當時入贅進廖門,後輩兩代單傳為銀姓,我的父親解放初期入贅銀氏,我媽這輩是三姐妹,所以我父親曾改為銀氏的姓名,參加工作後又改回阮氏姓名。到了我們這一輩,四兄妹一、三姓阮,二、四姓銀,再下來的子女就隨父姓了,一家子人丁興旺。有一點是肯定的,因為銀氏是少數民族,所以到了下面孫子外孫那一輩,其民族一直延續銀氏的少數民族。

不論跟父隨母姓氏,只要知道自己出自這個家庭就行,沒必要那麼講究,在我們的後輩大都是獨生子女,那麼第一胎隨父,第二胎隨母也未必不可。在福建廈門,為了“不見外”就採取沒有外公外婆的稱呼,一律稱爺爺奶奶。


執君之手觀日落月升


我覺得這樣的家庭一般更加尊重女性,不過也有特例。

二胎政策放開後,一般關於孩子的姓氏,很多家庭會在結婚前就協商好,一個姓父親姓,一個姓母親姓這種情況,一般是結婚前就定好生兩個孩子了。

拿我堂姐為例吧,她結婚時,她爸爸和親家談的是生男孩姓男方姓,女孩姓女方姓(我媽覺得我大伯這樣分性別沒有意義,不如直接第一個跟誰姓,第二個跟誰這樣更好)。婚後第一個孩子出生後,是男孩,姓男方姓,堂姐家離學校比較近,想把孩子戶口落在我們這,她公公不同意,在她月子裡就找媒人,說明明說好男孩都隨男方家,怎麼現在變了。我堂姐覺得很沒面子,月子裡差點得了產後抑鬱症。她爸爸就是我大伯比較沒用,所以堂姐那會就一直想再生個孩子姓女方姓,戶口也落女方,算是對她爸爸的尊重吧。然後她老大出生沒幾個月的時候就懷了二胎,還好頭胎是順產,兩孩子就差一歲多,二胎是個女兒,姓的女方姓,戶口落女方。

其實我們那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做法,覺得兩個孩子生的時間靠的太近,我堂姐覺得這樣是出了口氣,讓他公公沒話說。其實我要是他公公,二胎女兒姓誰的姓我也不介意,倒是她自己,這些年淨是生孩子帶孩子了。

我表妹家就是頭胎跟女方姓,二胎跟男方姓,男女不限,家庭也挺和睦的。

我想起我高中那會有個老師的孩子,沒有姓,叫亦然,意思是姓誰的姓都一樣,我覺得姓真的沒那麼重要,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即使沒有姓也無所謂。

最後,勸大家想開點,勸大家開放點。





烏拉拉小潘


兩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這樣的家庭和都隨父姓的家庭有區別嗎?
從普遍意義上來說,真的沒有什麼區別!同父同母的孩子,就一個姓而已,不影響他們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但是,對於奶奶和外婆兩方來講,可能會因為各自的“小心思”而對孩子有一點區別對待。

舉個例子。


我一個小姐妹,先生了一個兒子,是隨爸爸姓的,之後想追個女兒,結果第二胎又是一個兒子,夫妻倆就決定讓二寶跟媽媽姓了。本來挺溫馨的一個決定,結果她家婆婆有點不高興了(估計也就那點老思想,覺得我兒子又不是入贅的,幹嘛姓女方姓),但是抗議無效啊,小姐妹老公還是很“硬氣”一人,不是媽寶男那種,所以兩個孩子,大寶隨爸爸姓,二寶姓媽媽姓。


大寶從小是奶奶帶的,二寶出生後,奶奶就說了“兩個我是管不好的,太累了”,大家想想也是的,正在商量怎麼辦時,外婆跳出來說,我辭職吧提前退休回來帶二寶,總不能讓奶奶太辛苦了。本來問題解決了,白天倆老人分別帶孩子,晚上夫妻倆把孩子接回小家,晚飯是在輪著兩老人家吃的,一家四口吃完回小家就睡個覺也是其樂融融的。

但,隨著倆孩子慢慢長大,還是出狀況了,因為奶奶和外婆都留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讓孩子更親自己一點,特別寵愛著),而導致了兩個娃在兩家的狀態是真的完全不同的。大寶在奶奶家自在隨意,二寶在外婆家悠然自得,一旦兩人在同一家出現,在爭搶玩具或者僅僅就是吵架時,老人的心往往不由自主的偏向自己帶大的那一個。孩子是多麼敏感的小人精那,當然就更願意親近寵自己的那個老人咯。


現在兩個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一個大班,幼兒園離奶奶家近,奶奶每天下午負責接回,一個小班,幼兒園離外婆近,外婆每天下午負責接回。爸爸媽媽下班早就湊齊到一家吃晚飯,下班晚了,倆孩子就各自吃好,等爸爸媽媽晚上接回小家。在小家裡,倆兄弟吵架時,爸爸媽媽都會盡可能的當好“調解員”一職,讓兄弟倆明事理辨是非,不是非要大讓小,也不是小的就一定不懂事。


所以說,題主這個疑問在現實社會上還是存在的,姓一邊,可能這個孩子在那邊某些老人心裡會“重”一點,但是偏心這個事情啊,有時還真跟姓不姓的沒多大關係,多關注的當然多一點愛了!也不能全怪老人。


你看啊,十個手指都有長短啊,我們作為爸爸媽媽有時也會存在偏愛的情況,比如某個孩子乖啦不鬧事情啦,某個孩子成績要好點啦,某個孩子長得更像我一點。。。。。。只是,我們在拼命告訴自己“要公平要公平要公平!孩子們都是親生的!要公平對待!”


綜上所述,希望爸爸媽媽們做好自己的心理工作,儘量公平的呵護好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吧!至於上一輩,該勸導時要勸導,實在無能為力時就放下吧。畢竟,要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不是上一輩的事,而是當爸爸媽媽的責任啊!


-----------------------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