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澳網男單決賽德約科維奇3:2擊敗蒂姆奪冠,如何評價本場比賽?

孔傑霖


七冠王的底蘊的確不是開玩笑的。

蒂姆第二三盤發揮確實很不錯,但戰術實在過於單調,還是在走原來的老路子。

今天主要問題有幾個。第一個在於球路過於單調,反拍直線基本打不出來,斜線有時候可以,但大部分時間角度不夠開,穿透力也不行,正手倒是可圈可點,各種角度和線路都可以打。

第二點在於二區發球太賠錢,而且太多關鍵分雙誤。二區發不出大外角,基本都是中路,德約一下就可以搶攻,而t點也發不出強側旋,沒辦法破壞德約接發時身體的平衡,導致這個區發球後都銜接得很艱難。

第三點在於反手位過多切削,不敢打,雖然說很多時候質量都不錯,但畢竟球速還是慢,過於保守就會給對方更多的時間去恢復,蒂姆今天不敢搶側身,導致大部分時間都是德約在控制線路,只能靠搏殺下分。

第四點就是鬥勇有餘鬥智不足。太過一根筋,打得沒什麼變化。比如接發站位一直靠後,二發也不敢搶,發球局關鍵分也不敢嘗試新套路改變節奏,下風球打得非常被動。反觀德約,敢在破發點發上,而且封網前會考慮蒂姆能回球的範圍和角度然後再進行處理,所以很多時候蒂姆上來能打的位置都提前被德約預判了,穿越也基本打不出來,因為德約上網前已經預估好自己回球後對方還能做怎麼樣的處理。這就是觀察力和球商的差距。

而且德約明顯第二盤末到第三盤是體能極點附近,移動僵硬,專注力下滑。這時候他在第三盤選擇性放盤,並且在感覺到沒辦法翻盤後通過剩餘局數來練手調整回接發和發球的狀態,然後體能回升後在第四盤成功反擊。

而且很多細節讓人看到蒂姆和巨頭的差距。比如在大角度發球產生優勢對方回高淺球到中場時,蒂姆也時常收不住力,力道有餘但缺乏控制。網前基本都是被迫營業,雖然能跑然後會打出精彩分數,但基本上網前沒有思考過後面應該怎麼處理和對手大概會打什麼位置,都是靠反應速度,而且基本不放小球,改變節奏只靠一招削,雖然現在削得確實又平又快,但線路太過單調,德約這種級別的打幾個回合就習慣了。

此役更增添了90後球員的悲壯,也更彰顯了巨頭的那令人汗顏的統治力,這時代有這三個人是球迷的幸運但卻是其他球員的厄運。

就這場比賽而言,蒂姆本人力量有餘而技術不足。蒂姆純粹靠力量與速度壓制德約,而反觀德約,時常放出短球,巧妙得分。

一二兩盤是雙方各自在巔峰的兩盤,兩人打出了許多精彩球,比分也是緊追不捨。

在第三盤,德約狀態不佳,0-4大幅度落後於蒂姆時,此時他開始練起了手感,許多平時不能打的球,他都敢去打一打,既然明知這盤必輸,那就索性放開了打,就是這樣敢於拼搏的精神,在第三盤盤末反而打出了優越手感。

到了第四盤,手感無縫銜接,一個破發,瞬間奠定了局勢。

第五盤,純粹依靠力量與速度的蒂姆體能自然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心理壓力和第四盤失去的打擊,失誤明顯大幅度增加,沒能用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

實至名歸,墨爾本之王!

解說在比賽時說過,德約在澳網中,七次進決賽,七次勝出,猶如趙子龍一般七進七出。

現在應該是八進八出了,在澳網中,德約幾乎從沒讓人失望過

贏下這一場澳網,拿下第17個大滿貫。德約還是那個德約,2019溫網和2020澳網無一例外證明了德約強大的心理素質和調整能力,尤其在關鍵分、關鍵點、關鍵局的把控上,該破就能破。

三巨頭中,費德勒華麗而全面的進攻技巧壓制了一個時代,尤其是他的外角發球和網前打法明顯超出其他人,但總被人詬病他的心理能力不強大。而今年澳網兩次五盤翻盤,證明了他作為一個老邁王者那依舊磐石一般的堅心。

納達爾的無特點擊球往往被貼上“依賴身體”的標籤,多少評論不看好西班牙鬥士生涯的長度。而如今,數載過後,成績依舊斐然。

德約,幾乎牢不可破的底線防守,而且他的反拍水準

發球局效率低是蒂姆決賽輸球的重要原因。僅論單場,蒂姆的硬實力已經超過三巨頭,但是蒂姆一直有個毛病,就是好狀態難以為繼。原因就在於發球局效率低,好多都在靠底線相持保發,能靠底線相持吃遍天下的只有年輕時的納達爾,而蒂姆顯然沒有年輕納達爾的恐怖體能。所以我們看到,蒂姆在半決賽和決賽的表現都不如擊退納達爾的那一場。

我想前面幾輪蒂姆各種掉盤應該也是發球局效率低的緣故,就像過去小紫薇一到大滿貫就各種五盤大戰,到了後面當然難以為繼了,所以總進不去八強。小紫薇那發球也是看著很猛,但就是得分效率不高,不過去年下半年我感覺這一點開始改進了。再加上這回澳網沒什麼人關注他,沒什麼壓力,反倒一盤不失闖進四強。我一直認為小紫薇就是成名太早,而實力卻沒跟上,所以壓力太大了。雖然納達爾當年成名更早得多,但無論實力還是心智都跟得上。

說蒂姆的變化不夠多,只知道一味發力猛抽,這麼說是對的。不過這不是蒂姆輸球的主要原因,只要體能充分,蒂姆就是可以靠底線猛抽這一招制住現在的德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