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縣有哪些文物古蹟?

手機用戶92614283836


我們寧遠縣的文物古蹟很多,南九嶷北舂陵!南九嶷、江南第一村、文廟等文物古蹟我就不講了。主要講一下北舂陵在秦末就是南方最大的古城!我湘順大酒店後的鳳凰嶺頭奇葩石是南方最早的古石場,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悠久文化歷史,舜帝到九疑山經過時在舂陵母巖避過雨!舜帝的女兒為了記念父親叫此山為鳳凰山!我湘順大酒店十三米九九處東南西北有四個冬暖夏涼的皇宮式的巖洞直通三天三夜走不完的鳳凰母巖、九龍巖等古巖洞,水清見底有幾千年的古文化、古魚蝦及金器!鳳凰嶺頭有一帆風順古石一分古石!舂陵侯城是周廉溪沐浴之鄉,劉文叔(劉秀)行藏之所!在現代的柏家坪鎮柏家小學古春陵廟的石基上有石碑記載!我柏家村的最前廳掛著明朝進士提的"天水一家”!以前是天水世家!一蓋著世!二廳大門前的一雙龍鳳青獅天下無雙!龍潭井幾萬年的古井和我湘順大酒店的寶井相連!











湘順1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本人就是湖南寧遠人,對當地的文物古蹟比較瞭解。

湖南寧遠歷史悠久,就連其“寧遠”這一地名的稱呼,就沿用了一千多年了,在國內叫寧遠的地方不止一處,但最後都重新改名了,就因為湖南寧遠這個地名沿用最早,可見湖南寧遠的歷史是很悠久的,正因為有悠久的歷史,才會留下許多文物古蹟,最著名的要數九嶷山和文廟了。

九嶷山,屬於國家級森林公園,4A級旅遊景區,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自古就有“萬里江山朝九嶷”的說法,舜帝就葬在寧遠九嶷山,鵝皇女英萬里尋夫的傳說,想必大家都在書上看見過,它們的淚痕抹在九嶷山的竹林上,形成了後來的淚竹,也就是“斑竹”,這種斑竹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只有寧遠九嶷山才有。

毛主席在《七律、答友人》這首詩中就寫到過: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里白重衣……”

九嶷山舜帝陵雖說是現代建築,但有遺址,留下了許多文人碑文石刻,從古至今,歷代皇帝都有派人來寧遠九嶷山祭奠舜帝。

一千多年前九嶷山還有永福寺,因為歷史的原因,後來也蕩然無存,但後來在原址上再次修建了新的寺廟,其中還有紫霞巖,是一個大型溶洞,當年徐霞客還在這裡住過,九嶷山自古就被譽為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此修道的人很多,其中就有呂洞賓。

除九嶷山之外,還有縣城中心的文廟,文廟始建於宋乾德三年,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全國第二大孔廟,裡面最讓人震撼的是各類石雕,被譽為石雕博物館, 其中十六根龍鳳石柱,都是鏤空雕刻,栩栩如生,簡直是鬼斧神工,去過就會被裡面的石雕技藝歎為觀止,建議到了寧遠必須要去裡面看看。

還有寧遠柏家平的舂陵故城,距今二千多年曆史,當然現在已經剩下了遺址,這裡可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祖先劉買的發家地,遺憾的是劉買的在這裡八十年,孫子那一代搬遷去了湖北棗陽,後來出來劉秀,奪回了漢室江山。劉秀當年也時常派人前來舂陵祭奠祖先,修建不少廟宇,因歷史緣故都沒有保存下來,來這裡,還能看到舂陵候墓。

當然除此之外,寧遠這個地方還有許多的古蹟,數不勝數,甚至還有許多尚未發現的歷史遺蹟,比如,歷史上失蹤的建文帝,困擾專家數百年謎題,在這裡也找到了最有力的線索……

總之,湖南寧遠歷史遺蹟太多了,因篇幅原因不能一一述之,為了更加了解湖南寧遠歷史遺蹟也可以看看於榮光拍的影片《舜志古今》,這部宣傳片由於榮光自導自演,串聯了寧遠各地著名景觀,同時也歡迎各位來寧遠觀光旅行,定將不虛此行……


傾城武本尊


九嶷山

九嶷山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寧遠縣境內,寧遠縣城南60裡,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餘里,南接羅浮,北連衡嶽。素以獨特的風光,奇異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動人的傳說,馳名中外,令人神往。《史記·五帝本紀》:“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水經注》雲:“蒼梧之野,峰秀數邵之間,羅巖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遊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九嶷山舜帝陵

九嶷山舜帝陵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舜帝陵位於寧遠縣城南三十公里處的九疑山,是中華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廟。舜帝陵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分為兩個自然院落,九個單體建築,從外入內有玉帶橋,儀門、神道、山門、幹門、拜殿、正殿、寢殿、左右廂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宮牆環繞;氣勢恢宏,結構嚴謹,是我國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稱為“華夏第一陵”。

寧遠文廟

寧遠文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遠古城西廓有一群巍峨的宮殿式建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十分顯目,它就是名聞遐邇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疑山風景名勝區重要人文景觀——寧遠文廟。

  寧遠文廟,原建在距寧遠縣的城東11公里的冷道縣故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縣城易名遷址,隨縣城遷建於今地,又名學宮,是祀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堂,又是古代社會官辦的學堂,它是廟學合一的教育機構,是傳播儒文化的神聖殿堂。

水市革命烈士陵園

水市革命烈士陵園為寧遠縣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水市革命烈士陵園位於永州市寧遠縣水市鎮水市圩,寧遠縣城南18公里處,為紀念紅軍烈士以及1950年在三二九-暴-動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立。

  1949年11月17日,寧遠縣和平解放,但是一小撮-分子不甘心失敗,妄圖死灰復燃,夢想奪回他們失去的天堂。以鄭元贊(國民黨團長、縣長)、歐平成(軍統特務)、歐隆(國民黨營長)為首,組織了中國國民黨華南鏟共總司令部-組織,進行-活動。1950年3月29日,“華總”-組織在寧遠二區的水市、和平、下陂等地進行-武裝-。王昆、郭金生、龍進星、歐燕、趙岐山、石朝生、蔣化坤等7位革命幹部慘遭殺害。3月31日,寧遠縣委依靠廣大群眾,開展轟轟烈烈的清匪反霸和鎮壓-運動,參加三二九--的犯罪分子,除首犯鄭元贊潛逃臺灣外,其餘全部逮捕歸案,歐成平等114名主犯被依法鎮壓。郭金生、石朝生、歐燕、何班長、龍進星、趙岐山等6位烈士的忠骨安葬在二區水市烈士陵園內。1964年,紅軍長征犧牲的11位紅軍烈士的屍骨也從水市田家、小南海、天堂太陽洞遷到水市革命烈士陵園內安葬。

舜廟

舜廟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舜廟

  時間為現代。位於湖南省寧遠縣九嶷山舜源峰下。此為祭祀舜帝之大型建築物。

  廟原在九嶷大陽溪,唐僖宗時(874—888)徙建於九嶷玉琯巖前,明洪武四年(1371)遷入現址。明清兩代每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每遇大祭,朝廷欽差祀官持詔至。廟屢經修葺。明徐霞客在《楚遊日記》中謂:“陵有二大樹夾道,若為雙闕然,其大俱四人圍。廟僧呼為珠樹,……由二珠樹中入,有屋三楹,再上一楹。上楹額雲‘舞於遺化’,有虞帝牌位,下三楹額雲‘虞帝寢殿’,列五、六碑,俱世廟、神廟二朝之間者。”現存殿宇為清末及民國31年(1942)修復。1962年失火,拜殿焚燬。後正殿、寢殿、碑亭塌毀。20世紀90年代末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擴建,已恢復明清時代格局。陵廟佔地兩萬多平方米,從山門到寢殿,進深244米,東西寬101米,四周宮牆長160米,寬60米,總面積9600平方米。山門外神道兩旁有11對石獅、石俑,並有一對漢白玉龍騰華表聳立兩旁。

  陵廟內主要建築有午門、拜殿、大殿及廂房、碑廊等。午門面積240平方米,高14.8米,有三券門。拜殿為232平方米,重簷飛角高14.4米。大殿前有月臺120平方米,面積232平方米,高16.68米,殿前有漢白玉雕龍丹墀及高浮雕青龍石柱,抬梁式構架,重簷歇山頂,蓋黃琉璃瓦,並有琉璃雙龍脊飾,宏偉壯觀。

  殿內有舜帝銅像,三面殿牆上,有大型彩畫,謳歌舜帝的功績,以及二妃從徵及淚灑斑竹的悲壯場面,寢陵中立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左右碑廊中立有明清以來祭舜碑文。

李郃狀元樓

  李郃狀元樓位於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西臨泠江,歷經元、明、清數代,幾經修繕。樓為紀念唐文宗太和元年及第狀元李郃而修建。樓高10米,寬8米,長9米,為12根木柱臺梁式樓閣建築,懸山頂屋面,拱棚飛簷,宏偉壯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狀元樓乃一方形樓閣,四面二層,飛簷斗拱,歷經元、明、清數代,幾經修繕。0坐東朝西,有“狀元世家”匾額於其上,閣中有“復修狀元樓碑”,立於光緒三年(1878)季春。郃(808—873),字子玄,去道辨公十六世,為湖廣第一狀元。唐太和二年(828)舉賢良方正,擢進士第一。調河南府參軍,時劉賁對事切直,考官畏中官,不敢取。郃曰,劉賁不第,我輩登科,能不厚顏。又疏請以所受官讓賁,帝不納。後歷賀州刺史,晚年退職還鄉,寄情山水,寫下許多詩篇,但存世甚少,有《骰子彩選格》、《李賀州集》。《全唐詩補編》錄其詩四首,皆為詠九嶷山水秀色之作。又創葉子戲,為麻將、撲克始祖,至今鄉人仍以此牌為樂,曰“上大人”。

舂陵侯城遺址

舂陵侯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舂陵侯城遺址

  時代為漢。位於湖南省寧遠縣楊家坪鎮。此為省內保存較好的漢代古城址之一。

  舂陵侯城遺址呈方形,四周夯土城牆猶存,東西寬135米,南北長158米,城牆殘高2~6米。城牆夯土層次分明,西、東、北牆有城門遺址,四周有護城河。現城牆上被村民闢為菜土,城中及護城河墾為稻田,城東2公里處有舂陵侯劉買墓。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設舂陵縣,漢景帝時隸屬長沙國。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長沙定王封第十三子劉買為舂陵節侯,建舂陵侯國。漢元帝初元四年(前65),劉買孫劉仁乞請遷往南陽白水(今湖北棗陽東),計建縣99年,立侯國79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形圖》上有舂陵縣的標誌,城牆基與城內文化層較為豐富,對探討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舜帝大廟

舜帝大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舜帝廟遺址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城南30公里九疑山瑤族鄉舜源峰北麓,又名“舜祠”、“舜殿”。原有儀門、拜亭、正殿、寢殿等,今僅存儀門、拜亭、寢殿部分建築。“帝舜有虞氏之陵”碑兩側碑林猶存部分碑刻。殿前古香杉、古櫧樹已枯凋。廟後舜源峰,廟前娥皇、女英雙峰玉立,清泉飛流,環境秀麗。

  舜是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經四嶽舉薦,堯帝考察即帝位,他身先士卒,恭謙忍讓,舉賢任能,政績卓著,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一代明君。

  舜名重華,字都君,有虞氏部落。相傳舜為上虞人,有名的孝子,是“孝感動天”的楷模,被後世奉為“二十四孝”之首。生於上浦鎮虹漾村,該鎮握登山上舊時不但有舜母廟、墓,還建有“祥虹閣”。

  舜帝廟遺址是我國唯一一處從漢代延續至明初為祭祀舜帝而建的大型祭祀建築,前後達1000多年,是一處有傳世文獻、存世碑刻、出土古地圖以及發掘資料彼此印證的舜帝廟遺址。作為一處古代建築遺址,舜帝廟遺址反映了我國曆史上自唐宋至明初建築工程中的設計、規劃、選址、佈局、排水、建築材料的建築理念和技術水平,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黃家大屋

黃家大屋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黃家大屋

  時代為清。位於湖南省寧遠縣九嶷山瑤族鄉九嶷山村,此為湘南地區具有瑤族風格的民居建築群。

  清咸豐二年(1852)由裁縫黃知保修建,1950年土地改革中分給農民居住,至今絕大部分房屋保存完好。大屋長方形,坐西南朝東北,中進房屋為中軸線,兩側對稱式排列,每進三座正房。每進三座一門(雙開門),門簷覆小青瓦,共4門。每座正房為一照壁,3天井,1廳堂,1過廳,兩居室,兩廂房,兩朝門(對稱開設),各房之間相通。東西兩側建廊式畜圈、倉房。廊式房與居室封火山牆相連處,用三級馬頭封火牆,以阻火患。

  大屋選址於群山環抱的九嶷山中,顯得十分古樸典雅,整個建築結構嚴謹,佈局合理,通風、採光、排水等設計科學,尤注重安全防範。實為中國古代莊園式農業經濟建築的一個縮影。

泠道故城遺址

泠道故城遺址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泠道故城遺址

  時代為漢。位於湖南省寧遠縣泠水鎮,城邑保存好並有豐富的文化遺存,對於研究秦漢以來的歷史、政治、經濟具有重要價值。

  城址南北長170米,東西寬87米,總面積14790平方米,夯土城牆殘高4米,厚16米。護城河寬17米,深2米。城牆、護城河遺蹟及地下遺存保護較好。東、南牆部分遭到破壞。

  泠道縣為秦置,經兩漢至南北朝稱泠道,隋廢泠道併入營道,縣治仍舊。之後縣名多次變動,至宋乾德三年(965)改寧遠縣,縣治遷今址,故城廢。泠道城作為縣治長達1100餘年,為馬王堆漢墓出土《地形圖》所標城邑之一。是目前保存較好的古城址之一。城附近有長達十餘里之古墓群,並有聚落遺址,其豐富的文化遺存,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

九嶷湖溼地公園

九嶷湖溼地公園為國家級溼地公園。
  寧遠九嶷河溼地公園

  地處寧遠縣水市鎮、九嶷山瑤族鄉境內,位於南嶺山脈生態屏障區(全國南嶺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腹地,湘江之源瀟水源頭的上游水源集聚區。主要包括九嶷湖(水市水庫)、九嶷河及周邊部分山地。九嶷湖東西寬12.2千米、南北長11.8千米,溼地公園北起九嶷湖大壩,南接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26.0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21.2公頃,溼地率61.1%。

  溼地發源於被譽為楚南奇峰九嶷山的主峰“三分石”下,沿九嶷河一路斜穿九嶷山,途中彙集大小30餘條支流,奔流穿梭20餘千米,最終在九嶷湖形成寬闊的湖面。九嶷湖波光瀲灩、山水輝映,宛如高峽平湖、鑲嵌於群山中的翡翠。公園內歷史文化積澱豐富,九嶷山是千古名山,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寫下大量詩文謳歌九嶷山,留下眾多文物古蹟。

雲龍牌坊與王氏虛堂

雲龍牌坊與王氏虛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龍牌坊在距寧遠縣城20公里的灣井路亭村。始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為旌表該村舉人王姓所建。坊高14米,寬14.3米,進深4.35米,全木結構,歇山單簷,簷下飾蜂窩狀,“如意斗拱”七層,6柱穿梁,斗拱重疊出跳,飛簷寶頂。簷坊上木雕人物,飛禽走獸,栩栩如生。牌坊與王氏虛堂相連,王氏堂內廳堂廣闊、壯觀。門廳上建有戲樓,是湖南民居的一大特色。舊志記,歷代祭舜-文人墨客,常在此小憩,曾與村主人唱和吟詠,留有不少詩文題墨。明代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遊九疑,曾在此住宿兩晚。在《徐霞客遊記》中記述了美麗的九疑山傍晚田園景觀。

  堂后王氏宗祠內有“奉憲禁革”碑一方,立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上刻禁止祭舜-征夫擾民的條文,是迄今發現較早的關於減輕農民負擔的文字記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雲龍坊

雲龍坊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雲龍坊

  時代為清。位於湖南省寧遠縣和城鄉路亭村,此為湘南具有地方建築風格的牌樓建築之一。

  明崇禎十二年(1639),王氏宗族為旌表王性建舉人所建,清道光十三年(1748)又重新修建,民國11年(1922)曾加修葺。

  坊系純木結構,為牌樓建築,高14米,寬14.3米,深4.35米,佔地73.26平方米,重簷歇山頂,布小青瓦。正脊中置寶瓶。兩端飾鴟尾,兩邊戧脊,翼角高昂。正面簷下施如意斗拱,多至八層,斗拱交叉處嵌有方形或菱形花紋木雕。斗拱上橫枋內收,刻有各種飛禽走獸及花卉圖案。

  雲龍坊後建有戲臺、祠堂,其中尚有正殿、後殿等建築,規模宏大,雄偉壯觀,此為具有藝術價值和地方特色的一處古代建築。

久安背翰林祠

久安背翰林祠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久安背翰林祠

  位於湖南寧遠縣灣井鎮久安背村內。宋代建下座三廳,明代建祠前牌坊,後經清代同治三年修葺,清光緒乙酉年(1885)修上座二廳,始成現存的一坊、一門樓、一戲樓、五廳堂、五天井、兩廂房的格局。該村村人李世南於宋真宗祥符元年(1017)乙卯科登蔡齊進士榜,授大理寺評事兼太常博士,寶元元年受詔升理寺丞正。後世為紀念李世南而命名為“翰林祠”。久安背翰林祠佔地1856.32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

灌溪學校早期建築群

灌溪學校早期建築群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灌溪學校早期建築群

  地址:寧遠縣灣井鎮

  時代:現代

  灌溪學校始建於1936年,為村民集資而建,該學校佔地面積1萬餘平方米,所有建築現均保存。特別是正面教學樓既採用了西方建築風格,又保持了中國建築風貌,對東西方建築特色的研究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被公佈為湖南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寧遠烈士陵園

寧遠烈士陵園為文化旅遊景點、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烈士陵園位於縣城南郊,佔地百餘畝,1958年為紀念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蒼松翠柏,莊嚴肅穆,緬懷革命先烈,有肅然起敬之感。位於縣城南正街,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英勇犧牲的將士們而建。碑分兩級,碑頂寶瓶式四角翹起石質塔蓋,四周有鐵欄杆圍護。莊嚴雄偉,座落在蒼松翠柏中。

 

東安頭翰林祠

東安頭翰林祠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東安頭翰林祠位於湖南寧遠縣灣井鎮東安頭村,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為紀念為紀念村人、明景泰三年(1452)進士李敷而建。是九嶷山的一大景區。

  東安頭翰林祠是一處集崇祀先祖、紀念名人和公益活動於一身的民居建築,全盛時期,門匾、堂匾、楹聯遍佈祠內外。它們與祠前的月臺、池塘、文塔形成一個蔚為壯觀的人文建築景觀,是江南地方民居的一大特色。東安頭翰林祠佔地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782.2平方米。

  起源與歷程

  在久安背村讀書人李世南榮登翰林之後四百多年,明景泰三年(1452),同屬灣井李氏家族的東安頭村讀書人李敷也進士及第,榮登翰林。這是家族的榮耀,當然東安頭村也要建座翰林祠紀念一下。

  清乾隆元年(1736),村裡為紀念本村出來的進士李敷,建了這座具有湘南地方特色的公益性建築。清嘉慶十六年(1811)增建木牌坊,道光七年(1827)移牌坊於祠門外,光緒五年(1879)重建牌樓。民國九年(1920),當時擔任國民軍桂林某部司令的村人李子清返鄉省親時,見翰林祠房屋矮小,就倡導修建,將祠房屋建築升高,形成現在的格局。

  格局

  東安頭翰林祠由月臺、牌坊、門廳、戲樓、廂房、天井、下廳、上廳、道廳組成,依次遞進。祠後有後龍山,祠前有半月塘,水面寬約8畝。

  東安頭翰林祠是一處集崇祀先祖、紀念名人和公益活動於一身的民居建築,全盛時期,門匾、堂匾、楹聯遍佈祠內外。它們與祠前的月臺、池塘、文塔形成一個獨具韻味的人文建築景觀,是江南地方民居的一大特色。

  祠內現存清代、民國碑刻五方。祠東南200米處有石塔一座。


景德鎮水晶璞邸酒店


寧遠的文物古蹟:

1.寧遠文廟~孔子堂中坐 學子縣裡學 儒家思想的源點

2.九疑山~舜帝的終點 文物古蹟很多 建議去看看 期望越低 觀賞越高

3.寧遠縣仙姑巖風景區~於寧遠縣鯉溪鎮與新田縣交界的地方 內有仙姑廟宇一座 附近居民每年遊玩 其他的地方不知道了 因為他們也說了[呲牙]


軒海工作坊


寧遠縣的文化古蹟有舜陵帝,舜帝廟考古遺址公園,寧遠文廟,永福寺等等。舜帝陵始建於明朝,是典型的宮殿式建築,舜帝陵裡面種了楓樹,秋天去的時候,正好可以看紅了的楓葉。舜帝陵對面是舜源峰,上面有可愛的猴子,要爬上去的朋友記得不要帶吃的在手上,一不小心會被猴子搶了的,需要小心還有手機!舜帝廟考古遺址公園是明朝以前舜帝陵的真正所在地,明朝以後遷址到現在的舜帝陵,玉琯巖也在這裡哦。永福寺是為護衛舜祠而建,寺廟裡都是古老的建築,山頂上有一座大佛像。要是對麻將感興趣,還可以去下灌村走走,下灌村是麻將文化的發源地,村裡都是滿滿的麻將文化氛圍,這些地方都挺值得去看看的!


走向世界的呱呱


有九嶷山舜帝陵,寧遠文廟,水市革命烈士陵園,永福寺等等。,文化古蹟挺多的



最近發現寧遠鯉溪鎮白雲岩村仙姑巖歷史悠久是仙女萼綠華昇仙之地,還有全國保存完好之一的六十四到籤碑,是求籤的好去處,百度上都搜索得到的,歡迎各位觀臨!


楓159970651


有九嶷山舜帝陵,寧遠文廟,水市革命烈士陵園,永福寺等等。


心品視界


寧遠縣最著名的景點是舜帝陵和文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